AI時代,很多場景都要被重構一遍。
2024年,“可穿戴設備”逐步成爲AI落地的移動終端硬件最佳載體,在所有穿戴設備中,AI眼鏡是最受關注的品類。隨着Ray-Ban Meta驗證了AI眼鏡技術路徑的可行性,蘋果、谷歌、三星等科技巨頭也开始布局AI眼鏡。國內方面,小米、華爲、魅族等廠商均布局AI眼鏡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 2025)即將於當地時間1月7日至10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作爲一年一度的“科技春晚”,CES一直是展示最新技術成果和創新產品的重要平台。
隨着端側AI持續落地,AI眼鏡掀起熱潮。市場預測端側AI應用創新或將成爲展覽CES的“C位”,特別是在AI眼鏡領域,將有一系列前沿技術和產品亮相。
01. AI眼鏡是什么,相關概念股有哪些
所謂AI眼鏡是一款新型的可穿戴設備,從AI眼鏡的功能來看,主要用於語音交互和拍攝;相較於過往的主流眼鏡類產品VR,AI眼鏡最大的變化是解決了用戶佩戴舒適度的痛點。以現在關注度最高的AI眼鏡產品Meta Ray-Ban第二代產品爲例,它的重量僅爲49g,不到Meta VR產品重量的1/10,這也使得AI眼鏡的使用場景突破此前VR主要用於室內空間的限制,可以廣泛用於室內外的日常場景。
AI眼鏡受到廣泛關注,主要是Meta和雷朋在去年推出第二代產品Meta Ray-Ban,並在2024年4月大範圍推出AI功能,帶動月活數量大幅增長。7月最新激活量月環比增長25.2%。
在市場空間上,中泰證券研報顯示,AI智能眼鏡賽道目前的發展階段,可以對標2014年的智能手表,後續放量可期。
申萬宏源分析師則認爲,AI眼鏡集成了耳機、相機、眼鏡的功能,還配備AI交互,雖然目前還處在發展初期,但隨着產品不斷迭代,重量更輕,價格更低,長期來看,市場空間可以對標眼鏡甚至手機。
另據 wellsennXR預測,從2025年起,在傳統眼鏡銷量穩定增長的背景下,AI智能眼鏡將快速向其滲透。2029年,AI智能眼鏡年銷量有望達5500萬副。也就是說,2025年或爲AI眼鏡產品起量的重要時間節點。
面對這樣一片藍海,去年下半年以來,AI眼鏡熱度持續升溫,各大廠商都摩拳擦掌准備大幹一場。
首先,是以百度、字節爲代表的互聯網大廠,它們不僅擁有深厚的AI技術累積,還擁有強大的品牌知名度。在此基礎上,這些企業所推出的AI眼鏡往往會擁有更出色的AI能力,品牌影響力則能讓其旗下新品更容易爲消費者所接受。
其次,是以華爲、小米爲代表的手機廠商,它們在技術研發、硬件制造、品牌影響力以及供應鏈方面有着深厚的積澱,而這也將成爲其开展AI眼鏡業務的強有力支撐。
在相關概念股上,光大證券指出AI 眼鏡是 AI 端側最佳落地場景之一,爆款出現驗證產品邏輯,科技巨頭紛紛布局,爲 AI 眼鏡市場不斷加碼。光大證券建議關注:
(1)ODM 及代工:歌爾股份(002241)、龍旗科技(603341)、佳禾智能(300793)、億道信息(001314)、天鍵股份(301383)等;
(2)SoC:恆玄科技(688608)、炬芯科技(688049)、中科藍訊(688332)等;
(3)其他零部件:福立旺(688678)等;
(4)渠道:博士眼鏡(300622);
(5)設備:博衆精工(688097)。
02. 產品同質化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各家廠商都躍躍欲試,但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是同質化。
首先,從已發布的AI眼鏡來看,目前的AI眼鏡主要可分爲兩大類——從AI技術角度切入眼鏡類別,側重AI落地;從AR角度出發,接入AI技術,豐富眼鏡功能。
再看具體功能,其實大部分廠商的AI眼鏡都對標Meta,或者摸着Meta過河。廠商大部分都是圍繞着“音頻”“攝像頭”“AR顯示”三種要素進行組合。
究其根源,智能眼鏡行業呈現同質化特點的原因可能是市場競爭激烈和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導致各家廠商的產品外形和功能大同小異。
也有觀點認爲AI眼鏡目前還無法成爲消費者的剛需,本質原因在現有供應鏈給出的AI眼鏡方案還難以達到消費者對AI體驗的需求。AI眼鏡在拍照、顯示模塊、輕量化和芯片性能上仍有很多提升空間。
此外價格問題也是制約滲透率提升的一大掣肘。基於功能的不同,國內的AI眼鏡價格在500元-5000元之間,目前國內發布的幾款AI眼鏡,價格多在2000元-3000元之間。
- End -
原文標題 : “科技春晚”漸近!AI眼鏡成焦點(附概念股)
標題:“科技春晚”漸近!AI眼鏡成焦點(附概念股)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6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