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AI領域融資集中在模型領域,明星創業公司接連走紅。2024年下半年,在感受到大模型創業的“乏味”的商業化機會後,資本的重點开始向應用傾斜,尤其是硬件方面的智能硬件,以及愿景更宏大的具身智能。
由此,創業公司之間形成了圈層化。它們的生態位區別越來越明顯。這也取決於企業對創業路徑的思考。
最近的例子就在2024年底,星動紀元旗下端到端原生機器人大模型ERA-42,即“紀元原生機器人大模型”在12月末亮相。按照星動紀元的介紹,這是業界首次僅通過同一個具身大模型,就實現了五指靈巧活動、可操作多種任務。ERA-42也是世界範圍內首個真正的五指靈巧手具身大模型。
比肩特斯拉的道路
過去,談到端到端算法,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特斯拉主推的無人駕駛方案。這是公認的研發難度高、研發周期長的路线,它需要海量的實際數據不斷錘煉神經網絡模型,持續優化算法邏輯,才能推出有極高性能與穩定性的可用系統。
而實際上,不管是從應用的邏輯出發,還是馬斯克持續“畫餅”人工智能的表現出發,我們都可以認爲,走FSD道路的無人駕駛汽車,就是一種在特定場景應用的智能機器人。特斯拉高度看好並全力布局的人形機器人方向,使用的也是與汽車相同的全自動駕駛系統,兩者最核心的“類人思維”都來自同一種底層技術邏輯。
某種意義上來說,主攻通用人工智能前沿應用的星動紀元,在端到端算法路线之中與特斯拉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星動紀元基於當前產業背景和自身投入能力,繞過了重資產的機器人外殼,優先將目標放在通用具身智能體身上,而特拉斯更追求人形機器人產業化。
星動紀元由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平台——華控技術轉移公司出資設立,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和上海期智研究院所孵化初創團隊,其背後的科研實力不容小覷。星動紀元第一代人形機器人產品大概在2022年誕生,由創始人陳建宇在某課題研究中嘗試开發。
據公开資料,陳建宇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自清華大學畢業後,曾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MPC算法理論奠基人Masayoshi Tomizuka教授。
短短2年時間,星動紀元已將人形機器人產品已迭代至第六代,今年8月發布了新一代人形機器人星動STAR 1。
這一次,星動紀元又成功帶來了世界範圍內首個真正的五指靈巧手具身大模型ERA-42,再次刷新了外界對具身智能工作方式的思考。
五指靈巧手的意義
從發布會的展示來看,ERA-42通過結合自研的五指靈巧手“星動 XHAND1”,已學會了使用多種工具完成100多種復雜靈巧的操作任務,包括用螺釘鑽鑽緊螺釘、用錘子敲打釘子、將倒放的水杯扶正並往水杯中倒水等等。
星動紀元聯合創始人席悅表示,星動紀元大模型通過大規模視頻數據進行學習,其核心策略並非簡單模仿視頻中人物的行爲,而是深入探究行動後的結果。
總結而言,這次的端到端原生機器人大模型ERA-42展示出來的不是類人的動作行爲,而是類人的思維——用思維驅動行動,這是關鍵的不同之處。
上述這些操作,不需要任何人爲設計特徵、預編程等步驟,通過一個簡潔的神經網絡鏈路,模型可以在不到2小時內通過收集少量數據快速學習,並執行新的任務。
融合了世界模型後,不同於其他機器人大模型的直接學習行動,或者僅將世界模型用於生成仿真數據的方式,配備了ERA-42模型的具身智能體還具備對物理世界的理解能力,能夠對未來行動軌跡進行預測並迅速響應外部幹擾,從而進一步強化其泛化、自適應能力。
另外,規模化能力也是一個“真正”的具身大模型开啓通用具身智能體的密鑰。初創團隊每一份資源都要實現最大化利用,但構建通用操作模型時,龐大的數據消耗量,以及對高質量數據的高需求,一直是阻礙創業團隊前進的大山。
星動紀元此次推出的ERA-42方案不受數據質量的限制,能有效降低數據收集的成本。再結合其爲AI打造的全新硬件平台,星動紀元的具身智能體正在從軟、硬件協同進化,進而加速商業化落地。
對此,席悅也曾表示,“依托ERA-42,星動紀元通用人形機器人執行任務的通用性和泛化性將大幅提升,結合此前發布的在復雜多樣的地形上穩定行走和奔跑的運動性能,配合上下肢協同作業能力,潛在應用場景也將更加多元化,真正實現原生的通用具身智能體的產業化落地。”。
其認爲,星動紀元探索的這條原生機器人模型訓練道路,正在开啓了具身大模型的通用靈巧操作時代,甚至爲全球範圍的通用具身智能研究團隊提供了新思路。
現在是五指靈巧手,未來可能實現的就是足部通用具身智能操作,更遠一點甚至迭代出全身通用智能體。
具身智能進入高光期
星動紀元的實力也間接體現在吸金能力上,憑借不俗的研發實力與一系列成果,成立的這一年,它已相繼斬獲三輪融資,累計融得資金約4億元,成功引入圖靈創投、聯想創投、元璟資本、阿裏巴巴等資方。
這一年,也是整個具身智能开啓高光時刻的元年。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不完全統計,僅今年前10個月,國內人形機器人行業發生了56起融資事件,涉及金額超50億元;同期全球同行業也就發生了69起融資事件,已公布金額超110億元。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火爆,加速了具身智能的發展:一方面是提供了發展工具,另一方面是讓外界再次看到了AI+機器人是有可能突破機器人和物理世界的阻礙的。
從行業看,同樣創立僅一年多,優先關注“雙手”落地的銀河通用,今年6月拿下“年度最大天使輪”,11月再度完成了5億元战略輪融資,融資總規模已超12億元。
銀河通用由斯坦福博士、北大博士生導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具身大模型負責人王鶴創立,2024年6月發布了首代泛化具身大模型機器人銀河通用G1,並預計最快在2026年量產,2025年會有小批量的訂單交付。
由曾經的華爲“天才少年”彭志輝創立的智元機器人,目前已發布了五款商用人形機器人(遠徵A2、遠徵A2-W、遠徵A2-Max、靈犀X1及靈犀X1-W),形成了完整的產品矩陣。日前,智元機器人正式宣布开啓通用機器人商用量產,預計年底前將下线超900台機器人,其中發貨近700台。
智元還布局了業內最大的具身數採工廠,上百台機器人同時作業,日產數萬條機器人真機數據和仿真環境數據;工廠內還搭建了臥室、客廳、衛生間等多個人類生活空間的模擬場景,爲產品未來進入家庭場景做准備。
普渡機器人,2016年成立並斬獲了美團、騰訊、紅杉等知名投資機構投資,目前已成功商業化能力最強的全能選手。據沙利文數據,2023年普渡機器人以23%的份額位居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全球之首,並以接近半數的份額領跑中國廠商出海,也是唯一在通用具身機器人商業化方面跑通前期市場驗證的廠商。
其產品形態矩陣仍在持續完善。日前,普渡剛剛發布了全尺寸雙足人形機器人PUDU D9。結合其此前發布的初代類人形機器人PUDU D7,以及11自由度五指靈巧手PUDU DH11,普渡成爲了業內首個實現三種形態全面布局的企業,且這種多品類產品矩陣優勢,也讓其未來有更大可能實現全棧式具身智能。
其他如四足機器人領域的領跑者宇樹科技,多次出現在全球人工智能巨頭英偉達的機器人研究項目中。近期,其與英偉達合作开發的視覺語言模型"NaVILA"已在宇樹科技的Go2、G1機器人上進行實測。
同時,其產品Unitree H1上半年已开始在蔚來汽車工廠進行試點,反饋良好;量產條件上,宇樹科技目前已建立了完整的全產業鏈體系,實現從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產。
總結而言,國內通用具身智能企業都有其技術側重點,並謀求創造清晰的商業路徑,加速拉开與其他玩家的差距。同時,“學院派”也真正成爲了這個行業最有力的推動者之一。
除上述企業外,星海圖的三位聯合創始人高繼揚(兼CEO)、許華哲、趙行均是清華學子,後兩者都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導師,許華哲同時還是清華大學具身智能實驗室的負責人。
松延動力的創始人姜哲源曾師從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目前已完成天使輪、Pre-A輪融資
已累計完成近2億元融資的千尋智能,其聯合創始人高陽也是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助理教授,並任清華大學視覺與具身智能實驗室主任,以及博士生導師。
構這和過去電力時代和信息化時代中的創業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也許可以說,在具身智能創業時代,中國掌握了正向研發能力和全技術體系的技術派們,已經學會如何實現“有序創業”,讓技術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由此,坐擁紅利的中國具身智能賽道,有望在這一輪創新周期中湧現更多優勝者。
來源:松果財經
原文標題 : 具身智能元年,創業公司拼了
標題:具身智能元年,創業公司拼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6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