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oogle Glass到Vision Pro,智能眼鏡的探索之路雖屢有嘗試但尚未取得廣泛成功,直到Ray-Ban Meta的出現,才爲這個行業重新點燃了希望。進入2024年下半年,隨着AI大模型技術的不斷深入應用,智能眼鏡領域又煥發了新的生機。
百度與國內領先的智能眼鏡品牌Rokid攜手,發布了具備AI功能的智能眼鏡產品。此外,小米和蘋果也被傳將加入智能眼鏡的研發行列。同時,OPPO、vivo、華爲、騰訊、字節跳動等衆多科技巨頭也都在積極評估AI眼鏡項目,智能眼鏡市場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的態勢。
目前,AI眼鏡的銷量相較於智能手機行業的龐大規模而言,仍只是“滄海一粟”。那么,推動AI眼鏡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的關鍵催化劑究竟是什么呢?
01. AI眼鏡目前仍較“雞肋”
近一年來,Meta Rayban眼鏡銷量破百萬的消息讓衆多公司興奮不已,“AI眼鏡”這一被寄予厚望的新品類再次成爲熱議焦點。在美國的街頭巷尾,不時可見有人佩戴着這款配備雙攝像頭和音頻功能的眼鏡,彰顯着科技與時尚的融合。
所謂的“AI眼鏡”,硬件上其實就是帶了音頻和攝像頭功能的眼鏡。這一理念並非新鮮事物,早年間Bose的BoseAR眼鏡就實現了音頻功能,相當於一個墨鏡形態的耳機;Snap也推出了第一代帶攝像頭的Spectacle眼鏡,讓用戶能夠輕松拍攝短視頻。然而,爲什么“AI眼鏡”突然又火了呢?
原因很簡單,因爲大模型的出現。
現在,大家主打的概念是用手機上的大模型(通常是一個APP,如字節的豆包)來“賦能”眼鏡,使其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佩戴設備,而是成爲了真正的AI智能硬件。
然而,筆者認爲,目前的所謂“AI眼鏡”必然會在短時期內全面過渡到AR眼鏡,即從“音頻+攝像頭”過渡到“音頻+攝像頭+近眼顯示”。因爲,在實際使用中,當你被迫掏出手機的那一瞬間,“AI眼鏡”就失去了其作爲獨立智能設備的存在意義。
對於一個產品來說,場景至關重要。以百度的小度AI眼鏡爲例,它據稱具備第一視角拍攝、邊走邊問、卡路裏識別、識物百科、視聽翻譯、智能備忘等功能。這些功能聽起來很吸引人,但仔細分析,其實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AI眼鏡無非就是把手機上的音頻和攝像頭“搬”到了頭上,方便某些特定場景(如雙手被佔用時的導航、拍攝等)的使用。然而,這並不能完全體現AI眼鏡的獨特優勢。
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與AI的交互大多還是在手機上進行。當你需要了解某樣東西時,你會問AI,AI會給你發一大段文字。但在AI眼鏡上,這種交互方式就顯得有些笨拙了。想象一下,你戴着AI眼鏡走在路上,問一些問題,AI的回答你可能根本記不住,也沒耐心聽它說完。因爲大腦理解文字或圖片信息的效率遠遠大於聲音,你更希望眼睛一掃就能看完內容,然後馬上進入下一個問題。此外,語音交互還存在滯後性的問題,你必須把整個句子說完整,AI才能理解並作出反應,這經常導致回應錯誤或答非所問。
再說說攝像頭功能。雖然眼鏡上的攝像頭給用戶提供了一個更優雅的拍照選擇,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存在諸多不便。拍照時你仍然需要參考手機取景框裏的框格,而且很多時候可能還要蹲下來、擺各種奇怪的角度才能拍好。這用現在的AI眼鏡幾乎是不能做到的,何況AI眼鏡的攝像頭性能也必然遠低於手機。
因此,筆者認爲AI眼鏡要想真正普及和發展,就必須向AR眼鏡過渡,增加近眼顯示功能。只有這樣,AI眼鏡才能真正發揮出其獨特的優勢,成爲獨立於手機的智能設備,爲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樂趣。
02. 向AR過渡或是催化劑
智能眼鏡發展至今,已逐漸分化爲三條清晰的技術路线:具備AR功能的智能眼鏡、無顯示屏的AI眼鏡,以及側重於音頻體驗的音頻眼鏡。目前,AR眼鏡與AI眼鏡的核心差異,除了顯示能力外,更體現在交互方式上。AI眼鏡採用VUI(語音交互界面),主要依賴語音、TTS(文本轉語音)及指示燈進行反饋交互;而AR眼鏡則採用GUI(圖像交互界面),通過顯示、觸控以及語音和TTS進行綜合交互。
然而,無論是AR眼鏡還是AI眼鏡,都面臨着續航、重量和算力的“不可能三角”難題。與所有智能終端一樣,功能越多,能耗越高,而擴大電池容量又會增加眼鏡的重量。這一點在AR眼鏡上尤爲突出,其笨重的頭套式設計讓許多潛在用戶望而卻步。盡管無顯示屏的AI眼鏡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重量,但相比普通眼鏡20-30克的輕盈,其45克左右的重量(未配鏡片)仍顯沉重,配上鏡片後重量更是增加,長時間佩戴易感不適。
此外,續航問題也是AI眼鏡的一大痛點。相較於手機、相機等手持拍攝設備,Meta等AI眼鏡的持續拍攝時間最長也僅約3小時,遠不能滿足用戶長時間使用的需求。
這表明,智能眼鏡產品尚未完全定型,無論是AR眼鏡還是AI眼鏡,在行業真正爆發前,都還有諸多技術問題亟待解決。值得注意的是,AR眼鏡正積極融入AI技術,以拓展應用場景;而部分AI眼鏡廠商則在努力加強顯示能力,以彌補自身短板。
這種趨勢的背後,是行業對AR眼鏡作爲智能眼鏡最終形態的普遍認同。有專業人士指出,人類八成以上的信息通過視覺接收,若缺乏影像交互,僅憑AI能力難以成爲人類獲取信息和服務的新入口。XREAL創始人兼CEO徐馳也曾表示,AR是AI的最佳載體,AI是AR的最優交互方式,這兩者很可能是未來十年最能改變消費電子和終端體驗的核心技術。
展望未來,智能眼鏡的AR與AI技術或許將融爲一體。但就目前而言,兩者都需面對如何實現規模化、快速滲透市場的挑战。畢竟,即便是行業內的爆款產品Ray-Ban Meta,一年銷量也僅100多萬台,這一數字對於手機廠商而言,不過是新品發布後幾天的銷量而已。
在短期內 AR 眼鏡用戶畫像較爲模糊背景下,智能音頻眼鏡以替代耳機功能爲切入口,以眼鏡(矯正視力/裝飾)爲載體,搭配 AI 提高體驗與賣點,有望开闢音頻新賽道。
在“百鏡大賽”背景下,目前很難判斷誰是贏家,所以機構投資者仍在關注進入各產品供應鏈或有相關技術儲備廠商。如:
光學:水晶光電、歌爾股份、歐菲光、韋爾股份;
組裝:歌爾股份、億道信息、天健股份、龍旗科技、佳禾智能等;
存儲:兆易創新;
攝像頭:韋爾股份、舜宇光學科技等;
SoC:恆玄科技、瑞芯微、中科藍訊、炬芯科技等;
結構件:傑美特、長盈精密;
屏幕:京東方-A、華燦光電、JBD(未上市);
終端廠:Rokid(未上市)、雷鳥創新(未上市)、Xreal(未上市)、影目(未上市)。
- End -
原文標題 : AI眼鏡爆發的催化劑是什么?
標題:AI眼鏡爆發的催化劑是什么?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64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