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我今天的感覺就是這八個字,叫苦盡甘來,夢想成真。”在前不久的跨年直播中,小米創始人雷軍在跨年直播中回憶起過去一年的得與失。而在爲小米手機和汽車業務立下新的flag之外,雷軍最近一條加碼AI業務的消息也引發關注。
據媒體報道,雷軍疑似花費千萬年薪親自挖角“95 後天才少女” 羅福莉,後者來自大模型圈當紅的 DeepSeek,而且是其旗下开源大模型 DeepSeek-V2 的主要开發者之一。
盯上大模型的科技公司掌門人,不止雷軍一個。最近在互聯網“重出江湖”的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同樣將AI掛在嘴邊。
在前不久的2024理想AI Talk上,李想表示,汽車將從工業時代的交通工具,進化成爲人工智能時代的空間機器人。而自己已經“不想只做一名汽車企業CEO了,要做一名人工智能企業CEO”。
在大模型當道的當下,對於雷軍和李想來說,單深耕手機或造車領域,可能已經無法完全滿足他們的野心了。
01
AI刺激智駕競賽
早在2023年初,李想就在內部信中表示,希望理想到2030年成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
在最近的2024理想AI Talk中,李想繼續強調,理想汽車一年超過100億元的研發投入,其中接近一半投入到了AI方面,包括自主研發的端到端和VLM(Vision Language Model視覺語言模型)的基座模型等。
按照李想的設想,其最終的目的是將汽車打造爲“家庭成員”——人類不需要下達指令,汽車就可以自主做出決策,即扮演“硅基家人”的身份。
“理想汽車的使命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所以我稱之爲硅基家人,就是我不需要再給它任何的指示了,我也不需要給它分配任務了,它就是我們的家庭成員,甚至是家庭重要的組織者,它不但了解我,它還了解我的孩子,了解我身邊的朋友。”李想說。
作爲新勢力車企當中發力較晚的品牌,借勢AI大模型,理想一直在智能駕駛上下猛藥。
2024年,理想开始無圖NOA的研發,7月全量推送;2024年10月,理想宣布全新一代雙系統智駕方案端到端+VLM全量推送;11月,理想汽車推送車位到車位智能駕駛;在12月底,理想汽車宣布高速城市全場景升級端到端+VLM。
如果單純以功利的心態看,發力智能駕駛,無疑對理想賣車打下一針雞血。
前不久,理想曾給出一組數據——2024年2月,理想汽車AD Max的交付量佔比只到20%左右,下半年超過了50%。
據了解,傳統的智能駕駛系統通常由多個獨立模塊組成,如感知模塊負責識別道路、車輛、行人等,決策模塊根據感知結果制定行駛策略,控制模塊將決策轉化爲車輛的實際操作(如加速、剎車、轉向等)。這些模塊之間需要進行復雜的信息交互和協同工作,並且每個模塊都需要單獨設計和優化。
而端到端智能駕駛系統則試圖簡化這個過程,直接利用深度學習等技術,讓模型從原始的傳感器數據(如攝像頭圖像、激光雷達點雲數據、毫米波雷達數據等)學習到如何直接輸出車輛的控制指令。
簡單來說,智駕系統融入AI大模型技術後,可以通過大量的、不同場景的人工駕駛視頻片段進行學習,並自主歸納總結出一套基於人類經驗的駕駛方法。
此後,隨着特斯拉、華爲、小鵬等車企端到端方案的不斷“實裝”和出圈,車企在智駕賽道的競爭變得白熱化。
在這一趨勢下,小米自然也將端到端提上日程。去年12月31日,小米汽車宣布,“車位到車位”端到端全場景智能駕駛先鋒版已开始推送,支持車輛自動駛出車位、到達目的地自動开啓尋位泊車等功能。
在與大模型密切相關的人才、算力等方面,小米也一直在不斷加碼。除了雷軍親身下場高薪搶人之外,小米還开始發力算力層面。去年12月,有媒體爆料稱,小米正在着手搭建自己的GPU萬卡集群。
AI時代的到來,對同時兼顧手機和汽車業務的小米來說,在大模型提前布局的意義,可能會大過其他手機廠商。
02
與馬斯克殊途同歸
去年5月,馬斯克創辦的大模型公司“xAI”完成了60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達到240億美元。讓當時成立不滿一年的xAI迅速成爲全球AI第二大獨角獸。
特斯拉對於馬斯克的AI業務來說,一直是一個重要抓手。
2022年,特斯拉自動駕駛部門就曾向馬斯克提出建議,可以爲汽車量身打造一個類似於ChatGPT系統,以此規劃汽車的最佳路徑;2023年11月,xAI正式發布开源大模型Grok-1時,馬斯克便計劃將其接入特斯拉汽車。
不過,特斯拉只是馬斯克通過AI追夢的“工具”之一。在談到AI的主要應用場景時,馬斯克曾表示,自動駕駛汽車和通用類人機器人都將是其中的關鍵。
“一旦我們擁有這些類人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技術,實際上就能制造任何東西。從理論上講,如果人形機器人能夠智能地工作,並且數量不受限制,經濟的規模就沒有實際的限制。”馬斯克說。
2022年,特斯拉在AI Day推出擎天柱機器人,按照規劃,這款人形機器人將被用於執行一些重復性高和危險性大的工作。2024年12月,特斯拉發布了最新的擎天機器人的日常視頻,展示了該機器人可以完成上下坡等平衡性測試。
而在機器人面市後,馬斯克开始不斷對外“畫餅”——未來特斯拉總市值將達到目前蘋果的10倍,超過30萬億美元,而擎天柱機器人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和馬斯克一樣,造車也快成了李想和雷軍的“副業”。
在上述訪談會中,李想表示,理想在未來一定會涉足人形機器人行業,“做機器人的概率是100%”。但他也表示,目前並不是开發人形機器人的節點,而是需要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
李想認爲,理想明年的目標是要在中國的空間智能領域成爲第一,在語言智能、大語言模型方面,以及所提供的服務方面進入到前三,“理想會根據相應要求訓練算力,我們要真正和頭部企業競爭,而不只是在汽車行業裏作比較”。
不同於李想當前只是將機器人作爲一項規劃中的業務,小米已經早早涉足機器人業務。
自2023年开始,小米在機器人上的動作就異常頻繁,先是成立小米機器人公司,後又在亦莊建設北京市首個通用仿人機器人整機產品研發、制造和應用示範項目,並計劃投資20億元。
03
AI比造車更性感
一直有說法稱,馬斯克通過特斯拉身上賺的錢,都倒貼給了SpaceX,用以實現它追逐火星夢的夢想。但必須指出的是,造車之外,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航空業務,也爲特斯拉帶來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近年來,不論是在業績增速,還是股價、市值等方面,特斯拉在汽車行業能夠一騎絕塵的重要原因,是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不僅僅把特斯拉當成是一家硬件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甚至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而從當前的競爭環境看,特斯拉顯然還有加碼AI等新興業務的理由。
迎面而來的是汽車業務面臨的巨大增長壓力。2024年全年,特斯拉共計生產177.34萬輛,交付178.92萬輛,較2023年181萬輛的交付量下降1.1%。這是特斯拉自2015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銷量同比下滑。
在中國,特斯拉2024年銷售65.7萬輛,同比增長8.8%,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其優勢逐漸被其他國產品牌蠶食。
在此情況下,馬斯克需要找到新的增長點,一方面維持源源不斷的現金流,另一方面滿足投資者對特斯拉人工智能公司這一定位的期待。
雷軍和李想同時把目光瞄准AI,也各有各的算盤。
盡管理想穩坐新勢力銷量榜首,2024年全年累計銷量超過50萬輛,但近兩年其“套娃式”產品模式,以及純電產品Mega銷量的乏力,一直備受詬病。
與此同時,在電車都想“裝上油箱“的當下,增程賽道內卷加劇,而在純電新品前景未卜的情況下,主打智能化無疑是理想突圍的最佳路线。
在回顧創業經歷時,李想表示,自己當時在移動互聯網生態中,選了一個非常垂直的領域,“雖然做得很好,但某種程度上你可能爲了一棵樹,錯過了一個森林”。
而AI似乎就是李想瞄准的森林。李想計劃,在智能汽車方面,要在3年以內,實現100%自動駕駛。而被問及如果在客觀條件滿足的情況下,理想是否會成爲蘋果這樣的公司時,李想的回答:“一定會的。”
如今,在手機行業,蘋果、華爲、OPPO、vivo等廠商已經早早押注AI的情況下,對於一直想證明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只是硬件公司的小米而言,AI大模型業務,不僅能爲其帶來軟件服務的加成,也能拉動IoT板塊,甚至進一步賦能“人車家生態”。
走馬斯克的路,也時刻考驗着後繼者自身的財力。
據報道,微軟和OpenAI計劃2028年時要投入超1000億美元打造一個數據中心項目。而李想也曾指出,想要完成3年以內實現100%自動駕駛的目標,需要有足夠多的錢去招募最頂級的人才,以及購买足夠的算力;掌握VLA(視覺語言行動模型)的能力;還要有500萬輛以上的汽車跑在路上。
可以預見的是,AI的競技賽,可能會進化成只有巨頭打得起的軍備賽。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原文標題 : 雷軍和李想,搶着學馬斯克
標題:雷軍和李想,搶着學馬斯克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6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