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亞馬遜、沃爾瑪投資印度,為何總是喫鱉?

2023-08-13 11:00:00    編輯: 遠見雜誌
導讀 2023 年 4 月,印度總人口正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儘管有各國稱羨的人口紅利與勞動力,卻屢傳知名外商大廠在印度投資失利的消息。前往這個全球看好投資新興市場的「取經之路」上,究竟出了什...


2023 年 4 月,印度總人口正式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儘管有各國稱羨的人口紅利與勞動力,卻屢傳知名外商大廠在印度投資失利的消息。前往這個全球看好投資新興市場的「取經之路」上,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馬斯克投資印度的態度為何丕變?

中國電動汽車大廠比亞迪3日證實,因過去缺繳進口稅,印度的10 億美元投資案遭嚴格審查,可能胎死腹中。

外界鹹認,是印度擔心比亞迪製造的車輛及收集的相關數據,會對印度國家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但比亞迪的主要競爭對手特斯拉(Tesla),進入印度市場也不怎麼順遂。儘管6月20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問美國時,曾與全球電動大廠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會面,馬斯克還在會後表示,莫迪鼓勵他前往印度進行重大投資,他也希望能將SpaceX的星鏈衛星網路服務帶進印度,並計劃在2024年出訪印度,但之後,馬斯克多次公開表示,除非特斯拉獲准在印度銷售並維修進口電動車,否則不會在印度設廠。

畢竟,印度為保護本土汽車產業,對售價低於4萬美元的進口汽車,開徵60%的關稅,售價逾4萬美元更開徵100%的高關稅。

2021年1月就在印度註冊成立公司的特斯拉,原計劃以進口方式推出平價車款Model 3試水溫,印度政府卻要求直接在當地設廠生產,雙方陷入僵局,2022年,特斯拉決定暫緩進入印度。

其實,躋身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的印度車市銷售量中,電動車銷售比率不及2%,再加上印度電動車市場基本早被本土企業壟斷,塔塔汽車(Tata Motors)2022年在印度電動車銷售比率超過85%。

印度保護本土產業,外商頻「跌倒」

不僅電動車產業,就連全球網購龍頭亞馬遜(Amazon)、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都曾喫了印度政府的排頭。

印度不僅打壓這兩家美國知名企業的投資案,當地最大的民營企業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 Limited)董事長安巴尼(Mukesh Ambani)更順勢搶攻,準備推出電子商務平台Reliance Retail,要將印度全國的商家、雜貨店搬上網路商店。

▲ 不只電動車產業,連全球網購龍頭亞馬遜也曾喫了印度政府的排頭。(Source:shutterstock)

不定期修改遊戲規則,外商叫苦

摩根士丹利估計,最快在2027年,印度網路零售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美元。而亞馬遜與沃爾瑪看上的,正是印度高達5億的網路人口,當地電子商務市場也以30%的年成長率快速膨脹,但印度政府的政策大轉彎,卻讓兩家知名外商喫盡苦頭。

2019年初,印度總理莫迪提出電子商務新規,提高外商在印度經營電商平台的門檻,當時已砸下數十億美元開發市場的亞馬遜與沃爾瑪只能徒呼負負。

美國商會主席碧絲娃兒(Nisha Biswal)表示:「印度近年趨向保護主義,主張數據本地化且偏袒本地企業。」擁有世界近20%人口的印度,確實是全球商家積極搶進的市場,但印度政策缺乏穩定性,任意更改投資規定,讓外商對投資印度裹足不前。

除投資規則對外商不友善,莫迪政府隨意開徵稅務,也是外商的挑戰。

2017年7月,印度推行全國統一的商品與服務稅(Goods and Services Tax,GST),廢除印度各省邦不一的稅務規範,大幅簡化、統合印度全國的報稅。但2020年10月,莫迪政府才宣布實施「源頭稅」(Tax Collection at Source,TCS),規定所有年營業額500萬盧比(約新台幣190萬元)以上的印度企業,都必須另繳發票金額0.1%的TCS「源頭稅」,等同強迫中獎。

投資勞動法規過時、行政程序冗長

另外,印度企業投資及勞動法規的繁瑣,也常造成外商在申請證照、購地、稅務及僱用勞工等遇上麻煩,而請印度代辦或人力資源公司,也常傳出受騙的事件。

印度勞動法規中,以「勞工爭議法」和「最低工資法」較具爭議,主因是各省邦規定不一致,舉凡勞工停職、解僱、資遣,或是企業關閉、出售時都必須遵循法條,未遵守可能面臨6個月有期徒刑。印度政府近期又針對員工公積金相關法案提出修正,讓外商無所適從。

再者,儘管印度允許100%外資獨資公司投資境內各產業,不再強制合資,但不管是獨資或合資,在印度註冊公司的申請程序相當冗長,加上印度行政系統效率低落,多數外資會尋找印度當地會計事務所委託代辦。

完成註冊後,企業在印度銀行開戶也困難重重,除公司註冊證書、公司識別碼、稅務人身分外,還要配合銀行繳交客戶辨識文件及反洗錢審查,預估從公司註冊申請到完成銀行開戶,最起碼需要半年。

最後,企業想撤資甚至遠比投資還要困難!冗長的清算程序和核准流程,都足以讓外商等到心灰意冷。

虛有其表的「夢想之地」

不指如此,印度全境的基礎建設不足、勞動力素質不佳,也常降低外商前往投資的意願。

外商在印度設廠時,土地、水力、電力取得都非常不容易,尋覓土地需與掮客過招,接水通電的時間逾一週是家常便飯,印度各港口、機場的物流效率不彰,海關官員動輒扣押或依「標準程序」刁難,往往得以賄賂方式換取通關。

印度逾14億的人口中,仍有8億尚未脫貧,底層勞動力充足、但技術勞動力不足;空有低階生產力,缺乏消費實力,也讓印度產業難以大幅升級,更難以複製「中國製造」模式。

最後,對外商來說,印度幣值波動太高,匯差甚至直接喫掉利潤。印度政府長年在貿易赤字與財政赤字的「雙赤字」背景下,盧比兌換國際主要貨幣長線持續走貶,盧比兌換美元在過去十年共貶值近60%,2018至今則貶值逾9%,一來一往的匯差直接喫掉利潤,這叫外商如何愛印度!

(本文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

延伸閱讀:



關鍵字: , , , ,


標題:特斯拉、亞馬遜、沃爾瑪投資印度,為何總是喫鱉?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904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