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資金加持,AI新模式高速“列車”已來!

2023-06-25 18:00:13    編輯: robot
導讀 前不久,深圳市正式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提到要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以及鼓勵人...

前不久,深圳市正式印發《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到要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以及鼓勵人工智能企業在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开展股權融資。

消息一出,引起市場的廣泛熱議。不過,就在深圳發布《行動方案》之際,上海、北京、成都也全面發力,先後針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布了相關措施,誰也不甘落後,仿佛慢一步就會錯過這一趟高速發展的列車。

比如上海近期發布的政策提到要加大民間投資支持人工智能力度,北京則提出具體目標數據,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持續保持10%以上的增長速度。

然而,相比這些城市的支持力度,深圳市提出的1000億AI基金群則是自去年人工智能爆火以來,首個如此大規模的AI基金群,可見特區的魄力。

那么問題來了?全國各省市如此高調的發布關於人工智能的相關政策,市場能受益多少,對安防行業能夠產生多大的影響力,企業能夠得到什么,AI浪潮能走多遠等等這些問題仍值得去深究。

就拿當前這近半年各行各業推出的AI大模型來講,或許就是一次非常明顯的佐證案例。而且作爲一種新的人工智能模式,AI大模型可以很直觀的切入各行業市場所面臨的痛點和難點,爲各行業領域高質量發展賦能。

另外,AI大模型時代已經來臨,這一點基本獲得了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同。此時此刻要做的就是迎接這個時代,深挖潛在的市場空間。如深圳《行動方案》提到的那樣,要積極打造可應用人工智能的各類場景,積極創造條件开展全域全時人工智能應用示範,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



安企能得到什么?

深圳發布《行動方案》,從上層政策性角度來看,剛好爲當地正准備參與或者已經推出AI大模型1.0版本的企業提供最直接的政策性利好,支撐企業大步前行,爲其帶來更多的活水和資源。例如,華爲、騰訊、雲天勵飛、商湯科技等一大批人工智能企業。

對於市外企業,《行動方案》也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包括利用各區的特色優勢和資源,在具備條件的區域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推動國內外龍頭企業在深圳設立人工智能子公司,培育和孵化新的千億級龍頭企業等等。

此外,伴隨着地方性政策的不斷落地實施,關於AI創業的新項目也將快速的浮上水面,例如AI+銷售、AI+內容、AI+咨詢、AI+圖片、AI+創業融資等等。至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深圳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將不斷增加。

目前有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2年深圳市人工智能相關企業已達到了1920家,預計到2025年人工智能相關企業達到2700家。

對於前面提到AI創業新項目,從人工智能產業鏈角度來看,它是人工智能產業的延伸,屬於下遊應用層,面向特定應用場景需求而形成軟硬件產品或解決方案,涉及各行各業,如AI+安防、AI+交通等等。

其中,AI+安防這一話題已經討論了很多年,作爲AI落地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安防近些年也確實受益匪淺,行業產值不斷向萬億邁進。不過近三年遇到了疫情這一變量因素,拖慢了安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的步伐,給安防行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隨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防控,安防市場亟需一場顛覆性的技術或者顛覆性的產品來改變市場的發展節奏。AI大模型技術的橫空出世或許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據不完全統計,國內10億以上參數規模的大模型已經發布了79個,其中就包含了安防產業鏈上已發布AI大模型的企業,比如科大訊飛、宇視科技、商湯科技、雲從科技、三六零等等知名企業。

而且從這些發布大模型企業的區域分布來看,北京和廣東最多,分別有38個、20個大模型。此時深圳發布《行動方案》提及要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無疑是爲進一步开發大模型技術提供夯實土壤。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續的支持下,AI大模型及下遊應用將迎來大爆發,從而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芯片、服務器、數據中心、先進封裝、算力租賃等領域迎來利好。

同時,AI大模型技術進一步升級也將顯著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和效率、改善我們的生活體驗,與安防產業進一步深度結合也是必然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除卻政府的政策性支持,剛剛推出“文心一言”不久的百度也正式宣布設立規模爲10億元的“百度文心投資基金”,重點投資孵化大模型領域的優質創業企業,爲其提供包括資金、技術、人才在內的一站式資源。

換言之,當前政企雙方正合力共推AI大模型的研發,加快推動AI轉化爲真正的生產力,從而帶動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增長,爲全球經濟加速復蘇做出積極貢獻。

AI浪潮能走多遠?

對於人工智能發展主要經歷了幾次浪潮,市場上主要流派觀點認爲有三次。

第一次浪潮是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代表性的產品就是非智能對話機器人,持續的時間周期約爲20年。

第二次浪潮是發生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代表性技術是智能語音識別,約爲30年的跨度。

第三次浪潮則是發生在21世紀初,主要是基於深度學習+大數據+算力+算法等,由機器自動從數據中發現規律建立模型的浪潮,時間跨度並沒有定論。如果按照前面20、30這一規律來走的話,下面可能是40年、50年、甚至更長。

當然針對第三次浪潮,再細分的話也可以劃分爲三波發展浪潮,比如2015年以前是小模型階段,這些小模型更擅長分析型任務,因此這一波AI浪潮算是分析式AI的天下。

第二波發展浪潮則是處於AI大模型沉澱階段,時間跨度截止2022年。因爲在這一時間段人們對AI模型的認知、各種軟硬件技術、數據積累、訓練等都有質的飛躍。


第三波則是從2023年开始,是AI大模型爆發的時代,它能把生成式AI再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可以理解爲生成式AI正式進入更好、更快、更便宜階段,當然在時間周期上、未來發展前景幾何,目前各界觀點不一,見仁見智。

比如,三六零創始人周鴻禕表示,當前AI大模型的價值不僅是ChatGPT的使用量及與互聯網場景結合,更在於把AI能力垂直化、產業化、企業化、個人化,這樣的產業機會才剛剛开始,至少有10年紅利期。

網易CEO丁磊最新表示,未來,隨着AI大模型的發展,企業會逐漸找到優化路徑,不斷降低大模型研發所需的資金和算力。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2023中關村論壇上表示:“人工智能發展方向正從辨別式走向生成式,我們正處於一個以大模型爲核心的人工智能新時代,大模型改變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將改變世界”。

總的來說,未來市場對這種AI新模式的需求將不斷增長,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擡高,而且這一波AI熱潮帶來的變化也會比上一次影響更深,拭目以待。

標題:千億資金加持,AI新模式高速“列車”已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94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