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鬼故事”纏上的不止百度?

2024-09-14 18:40:14    編輯: robot
導讀 “這顯然是假的。大模型是積極的進攻,也是必須做的防守。反正沒聽說模型優先級降低。” “老板明確表示,我們絕不會下table。” 針對“百度大概率放棄通用基礎大模型”的傳聞,兩位百度員工對「市象」表示...

“這顯然是假的。大模型是積極的進攻,也是必須做的防守。反正沒聽說模型優先級降低。”

“老板明確表示,我們絕不會下table。”

針對“百度大概率放棄通用基礎大模型”的傳聞,兩位百度員工對「市象」表示。

所謂的傳聞來自一篇帖子:“百度大概率將放棄通用基礎大模型研發,(又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李彥宏最近和內部明晰了主要做應用的战略,百度在模型層實在卷不動了。”

該帖在短暫發酵後引發關注,這最終迫使百度不得不作出回應。9月9日,文心一言市場部負責人張全文在朋友圈發文,“所謂‘放棄通用大模型研發’純屬謠言!文心一言剛完成了功能全面升級。我們將持續加大在通用大模型領域的研發投入。”

事後,一位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對「市象」透露,這在百度內部引發了廣泛討論。

有百度員工對「市象」坦言,有這樣的傳言並不意外:“SuperCLUE總排行榜(2024年8月),ERNIE-4.0-Turbo-8K的評分已經落後於不少模型。如果轉向應用領域,那機會就更渺茫了。”

過去半年,市場對AI大模型的關注焦點從模型技術本身轉向了智能應用的實際落地,AI預期也开始回調。因此,在基礎大模型的投入與AI應用落地之間做出取舍,實際上已成爲所有大模型玩家不可回避的共同難題。

01從ROI看“謠言”誕生的通路

“或者這么說吧,訓練下一代模型不是百度的第一優先級。”上述發帖者表示,言外之意是“放棄”並不准確。

他此前對百度大模型方向的判斷邏輯是:

GPT-4現在還沒追上,到了GPT-5這個級別的模型花費可能30億美金(粗估,上下浮動,這幾乎是百度一年的淨利潤),而且你得知道怎么做,而且做出來要考慮ROI(投入產出比)能不能打正,一旦失敗就是巨大的資源浪費和機會成本損失,這已經是在眼前非常現實的問題,百度這個體量的公司已經支撐不起模型夢了。

從ROI角度出發,單看產出端,即大模型的變現而言,百度當前確實面臨着一定的商業化壓力。

據二季度財報,百度最大的收入來源线上廣告業務收入爲192億元,同比下滑2%。廣告業務如此表現的原因是,百度推進搜索業務的人工智能革新造成了不小的內部壓力。目前百度檢索結果中有18%的結果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目前這部分業務尚未實現變現。

有營銷業內人士對「市象」指出:“百度在AI技術上的投入爲未來鋪路,但目前AI生成的內容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變現模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廣告主的投放決策。”

在另一塊雲業務上,百度雲當季收入爲51億元,其中,9%的收入來自外部客戶對大模型和生成式AI相關服務的需求。據計算,該季度,生成式AI爲百度雲貢獻了約4.59億元的收入,而在之前的兩個季度,這一數字分別爲3.24億元和2.74億元。

生成式AI收入呈現增長趨勢,但目前該業務對整體業績的貢獻依然有限,尚不足以撬動百度雲的整體增長曲线。

百度等大廠在大模型商業化上的變現壓力,還來自國內雲廠商主動或被動發起的大模型價格战。

近日,騰訊推出了新一代大語言模型“混元Turbo”,並以降低50%的價格進一步加劇了這場價格战。而在此之前,百度也在持續降低其模型的推理成本,來應對市場的價格壓力。

今年5月,百度智能雲宣布ERNIE-Speed、ERNIE-Lite、ERNIE-Tiny系列模型預置服務對客戶免費开放使用;今年7月WAIC期間,百度智能雲宣布ERNIE 4.0、ERNIE 3.5兩款旗艦模型大幅降價,ERNIE 4.0 Turbo面向企業客戶全面开放,輸入輸出價格分別低至0.03元/千Tokens、0.06元/千Tokens。

隨着國內大模型市場的激烈競爭,價格战導致大模型的調用成本急劇壓縮,行業已經陷入所謂的“負毛利時代”。無論是开源還是閉源模型,當前都面臨着同樣的困境——大模型業務難以實現直接盈利。

據財經雜志,“大模型市場的淘汰賽已經啓動。”一位中國雲廠商大模型業務負責人分析稱,大模型調用的負毛利意味着,在短期內,調用次數越多,雲廠商的虧損就越大。

綜合這些因素,“單靠當前大模型的商業开發程度就實現正向ROI,有些不切實際。因此,百度重新定战略是完全有可能的。”一位騰訊AI算法專家對「市象」表示。

02百度的AI路徑是“既要又要”

百度此次雖否認了“放棄通用大模型研發”的傳聞,但並未否認對應用开發的優先級。與其他大廠相比,百度十分重視AI應用开發。

遍數廠長的發言,始終強調“卷大模型沒有意義,卷應用機會更大”。在近期的WAIC上,李彥宏甚至不再強調模型开源還是閉源,“這些都不重要,缺乏應用支撐的基礎模型,無論开源還是閉源,都毫無價值。

一位接近百度的業內人士向「市象」透露:“李彥宏的意思是,希望創業者能基於文心大模型开發更多AI應用,而不是讓資源浪費在過多的基礎大模型上。”

“其實想法是對的,問題在於怎么落地,百度自己就是搞基礎大模型的,別人憑什么聽你的。”他進一步補充道。

百度內部員工也討論過這個問題,有員工表示,希望robin(李彥宏)在公开場合少發表那些容易引發衆嘲的言論。“只有百度的大模型不算浪費,別的公司做就是浪費資源,這種態度,作爲行業領軍者,實在是格局不夠。”

從當下市場視角來看,百度在大模型和應用領域的理想目標其實是雙管齊下。

在一直強調的應用領域,百度推出了三款AI开發工具,分別是智能體开發工具(AgentBuilder)、AI原生應用开發工具(AppBuilder)和模型定制工具(ModelBuilder)。

智能體是百度最看好的AI應用發展方向。在2024百度AI开發者大會上,李彥宏透露,已有1萬名百度客戶成功上线智能體,應用覆蓋教育培訓、房產家居、機械設備、商務服務等30多個行業。

在近期內部公开分享中,李彥宏也再次重提智能體,他認爲智能體的低門檻是做應用直接的思路。

然而,智能體的方向或在公司內部並未達成一致。據接近百度的知情人士透露,在百度AI开發者大會期間,一些員工私下表達了不滿。

有員工表示,文心智能體平台展示的那些所謂的“智能體”,除了少數用於展示的項目,其他99%更像是玩具。這些“玩具”即使通過搜索分發,也幾乎沒有實際價值。真正有意義的智能體,應該能夠提供高質量服務,或者具備公網無法獲取的私域數據。如果這些“玩具”都能被稱爲AI原生應用,那無異於自欺欺人。

李彥宏或許也認識到智能體的不足,“有很多人看好智能體這個發展方向,但是到今天爲止,智能體還不是共識,像百度這樣把智能體作爲大模型最重要的战略、最重要的發展方向的公司並不多。”

除了智能體自身的產品屬性之外,外部开發者在AI應用开發方面對百度也保持一定的謹慎。

從目前公开的案例來看,使用百度AI开發平台的多爲商家爲其消費者提供的輕量級應用,企業級應用卻相對稀少。盡管李彥宏多次承諾百度不會涉足應用开發,給創業者留出足夠空間,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屢見不鮮的“像素級復制”,讓开發者在大模型時代更加警惕。

一名垂直領域模型初創公司的創始人曾向財新表示,一方面,基於百度平台進行开發意味着將算法和數據暴露給百度;另一方面,百度可能無法爲腰部开發者提供足夠的接口支持,這也意味着开發者的客戶數據難以在百度平台上進行部署。

03 大模型泡沫下的战略轉向

眼下,高潮過後,更多的人开始審視生成式AI帶來的實際收益問題。

高盛在6月末發布報告《生成式AI:花費甚多,而收益甚少》,高級策略師Allison Nathan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在AI上的投入是否過多,而收益卻太少?

在高盛的報告中提到,生成式AI技術被認爲能改變公司、行業和社會,所以很多大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投入1萬億美元在AI相關的東西上,比如數據中心、芯片和電網。

這一支出已得到驗證。CoutueAI的報告也提到,預計到2030年,基礎設施建設將耗資約1.2萬億美元,主要用於採購大約2500萬單位的GPU及其他相關支出。

要實現正向ROI,按照25%的回報率計算,預期收益需達到6000億美元,加上1.2萬億美元的投入,到2030年AI的總收入必須達到1.8萬億美元才能實現收支平衡。然而,根據高盛的觀點,迄今爲止,這些巨額投資除了略微提升了开發人員的工作效率,尚未看到顯著的成果。甚至從中獲益最多的英偉達,其股價也出現了下跌。

當然,這只是宏觀層面的討論。如果聚焦到具體的大廠,實際面臨的問題是,通用大模型逐漸演變爲一個“超級燒錢”的遊戲,變成了只有巨頭才能參與的“富豪局”。沒有足夠資金的公司將不得不退出這場競爭。

根據國家網信部門官網公示的信息,自去年8月31日我國首批通過備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名單出爐以來,短短一年間,全國已有188款大模型完成備案,

從終局思維來看,隨着資金不足的玩家被淘汰,或者在競爭中耗盡資源,最終只有少數幾家真正具備競爭力的大模型公司會主導市場。

“本質上,基礎大模型就像CPU,都是通用技術。只要少數幾家公司做到足夠強,就能滿足大部分市場需求。通用性商品的競爭就是如此,贏家通喫,最終通過市場的競爭洗禮,只有少數幾家廠商能勝出並生存下來。”一位計算機業內人士表示。

這種“燒錢打仗”的局面在互聯網大廠中已上演多次。以雲廠商的大模型調用價格战爲例,雲廠商賭的是,隨着大模型調用價格降低90%,未來1-2年內調用次數將呈指數級增長。在這場賭局中,必然會有一批模型廠商因價格战倒下,而幸存者將接手市場,收拾殘局。

顯然,大廠要想在基礎大模型的“金錢战”中勝出,除了眼下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長遠來看,自身的造血能力至關重要,而AI應用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方向。

事實上,仔細研究今年各大廠商的動向可以發現,他們除了在基礎大模型方面持續投入,也在不斷強調AI應用的开發。AI應用不僅是未來的造血工具,也是將大模型落地並創造實際價值的重要途徑之一。

因此,“百度採取雙軌策略(同時推進大模型和AI應用的發展),是爲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大模型泡沫時比較穩妥的做法。”接近百度人士對「市象」表示。

“唯一的問題在於,AI應用的落地方向仍然不夠清晰。許多項目還停留在概念驗證階段,距離真正的商業化應用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原文標題 : 大模型“鬼故事”纏上的不止百度



標題:大模型“鬼故事”纏上的不止百度?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2153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