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時代,SaaS元年才真的到來了?

2023-06-19 18:40:15    編輯: robot
導讀 ChatGPT席卷全球後,如果有人問AI大模型影響最大的會是哪個行業?SaaS領域肯定是不二之選。 目前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已宣稱要用大模型觸及、整合所有產品。 其中,微軟率先爲其辦公家族裝配上了各類c...

ChatGPT席卷全球後,如果有人問AI大模型影響最大的會是哪個行業?SaaS領域肯定是不二之選。

目前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已宣稱要用大模型觸及、整合所有產品。

其中,微軟率先爲其辦公家族裝配上了各類copilot,开發者可通過“插件”將應用和服務接入Microsoft 365 Copilot;谷歌也不甘示弱的將Duet AI整合進了Gmail、Google Docs等辦公軟件中。

此外,海外的Salesforce、Notion和國內的金山也迅速將大模型嵌進了自家SaaS產品。

在大模型的衝擊下,SaaS領域正在迎來新的機會和風險。

大模型爲SaaS商業化提供新思路

在大模型出現之前,對中國SaaS服務商而言越來越艱難。在復雜的外部環境面前,低價競爭賺吆喝的時代落幕了,服務商無論大小都需要自己造血,商業化成爲不可回避的話題。

過去習慣靠免費策略擴充大盤的大廠們,都加緊了商業化部署,开始陸續推出收費項目制。

一方面,是毛利、銷售效率、營收增長全部都要做好,才能跑出盈虧平衡;一方面,是如何盡可能的延長客戶的生命周期。即使對SaaS模式最具信心的公司,客戶月流失率都在10%左右。

這樣算下來的話,用不了一年所有的客戶就會流失殆盡,SaaS軟件的訂閱模式也會淪爲一個笑話。

因此,截止去年底,大廠SaaS商業化進展緩慢,外界認爲改變中國SaaS商業化難題,大廠也很難實現。

但大模型興起後,SaaS商業化似乎有了新的解題思路。

一位大廠從業人士認爲,大模型在技術演進過程中形成的數字內容孿生、編輯、創作三大能力,以及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文本生成功能,正好可以對應SaaS辦公場景,爲辦公軟件嵌入更多新功能提供了支持,強化了場景的結合。

例如,微軟的Copilot就解決了文本創作的問題。在微軟官方演示中,一個類似“幫我集中注意力” 的模糊指令發出後,Copilot還會全屏當前窗口、隱藏其他窗口。

這是因爲大模型使自然語言成爲使用APP的界面,直接調出功能。而未來的AI助手,則會攔截SaaS界面,甚至很多APP都會被攔截掉,只保留交互層。

有了大模型,也許未來SaaS能夠拉起一切B端生態,賽道上的企業也無不看到這個新機遇。

釘釘葉軍認爲,“這會產生一個新入口,重構流量。過去很多人說釘釘功能多復雜難用,但以後有了AI就不怕功能多了,AI可以直接調起功能”。

據葉軍公开披露,智能化改造最先上的是釘釘文檔,第二個是IM裏面的摘要和待辦功能,第三個是拍照生成低代碼。三個產品場景優先級都已經拔到最高,並爲此不惜停掉其他重要項目,爭取在年內達到所有場景都具備智能化能力。

事實上,大模型重新定義了軟件價值,或許正在改變以前中國軟件賣不動、大家習慣免費的現狀。所以,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次可能才是中國SaaS真正的元年,前面的都是假元年。

其更進一步的邏輯在於,以前的SaaS元年,只不過是信息化過程,非業務處理的“最優解”,因此價值有限。

但這次在底模型基礎上,大家都可以自己訓練模型,模型越做越專業,從而給出某類業務的最佳“智能化”解決方案,讓SaaS產品的軟件“實操價值”含量增加。同時模型本身是在线的,那自然而然就會變成訂閱制。

這有望最終推動中國SaaS市場的商業化突圍,改變中美SaaS企業市值落差大的“痛點”,進一步倒逼AGI的產業化加速。

大模型或重塑SaaS开發和商業模式

事實上,大模型的出現,不僅爲SaaS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爲SaaS的开發模式也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第一種通過改變PaaS的开發模式,第二種是MaaS+SaaS。

目前,國內頭部SaaS公司都开發了自己的PaaS平台,用PaaS+SaaS的方式服務客戶,針對客戶業務提供個性化的SaaS產品。

但PaaS的开發周期普遍較長,國內許多SaaS公司仍然不敢嘗試,最後很難喫到大客戶。如今,大模型的出現,爲這部分SaaS公司燃起希望。

第一種方式:改變PaaS的开發模式

开發人員用自然語言編程的方式开發PaaS平台,或利用GPT技術讓編程更智能化。雖然低代碼PaaS平台可以降低开發成本,提升效率,但這種方式限制仍然很多,不僅很多客戶需求無法滿足,產品本身也有不少問題。

但MaaS則不同,如果MaaS平台搭建在PaaS與SaaS中間,PaaS的开發則會基於MaaS平台,而不是直接在雲廠商提供的IaaS上开發。

而MaaS平台的作用本身就是提供個性化功能,因爲MaaS的數據來源是企業客戶自己在雲端的數據。這樣一來,既提升了PaaS的开發效率,也更滿足SaaS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第二種方式:MaaS+SaaS這種方式則更進一步,讓MaaS直接替代掉PaaS。雲計算的結構則會調整爲:IaaS--MaaS--SaaS。IaaS的數據直接喂給MaaS,而MaaS所使用的數據完全基於客戶公司自己的業務。

最終輸出的SaaS形態會是,每位客戶得到的產品功能和服務,都是根據自己的業務生成,就如同現在C端的算法推薦邏輯一樣,每位用戶得到的功能都不一樣,充分滿足所有客戶的需求。

如果上述設想,國內SaaS能實現一半,那么未來的交付方式也將從訂閱模式轉爲按需付費。甚至,可能變爲SaaS-based AI,也就是SaaS作爲一種微服務隱藏在AI產品中,SaaS屬性極低。

產品易用性的提升、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單是這兩點足以顛覆SaaS的交付方式。客戶使用自然語言就能夠調用符合業務需要的功能,也不需要學習成本,個性化的程度更高,那么SaaS產品會呈現病毒式增長。

另一方面,SaaS接入大模型的成本增加,客戶調用的功能越多,SaaS公司也將收取更多的費用。屆時,按需付費會更有助於SaaS的發展。

這也是爲什么,有業內人士認爲未來十年會是SaaS的黃金十年,國內會長出更多獨角獸,國外則會生出巨頭公司。

關注SaaS企業進軍大模型的風險

對於所有身處其中的市場主體來說,任何一個技術變革時代都有硬幣的兩面,無動於衷就是挑战,順應趨勢就是機會。

金山辦公CEO章慶元表示,“今天我們企業所處的時代,很像十幾年前移動互聯網的初級階段,很多技術的發展水平最後都超乎想象。SaaS的未來必然AI化,大家不要爲新技術的出現而焦慮,要去思考如何借助大模型的能力來升級產品。”

《SaaS創業路线圖》作者吳昊認爲,在大模型的衝擊之下,低代碼、RPA、客服等重交互領域廠商會受到較大影響。

某頭部辦公軟件和服務提供商負責人表示,在客戶需求的推動下,辦公軟件越做越復雜,如果辦公軟件廠商自己不AI化,不將產品簡單化,未來就會被AI化的友商“幹掉”。

當然,SaaS企業進軍大模型、應用大模型,也必須注意一些風險。

一是,以ChatGPT爲代表的大模型的回答准確性以及是否合乎倫理道德,現階段還存疑。

語言類大模型應用可能會在短期迎來高潮,但最後都會衍進到落地的實用場景。因此,關注實用場景,考慮在實用場景中的表現,才能讓大模型應用衝向效率應用的新高峰。

其次,大模型的訓練和運營成本極高,盲目去跟進大模型的研發,很可能積重難返。

從2022年开始,很多SaaS公司意識到一個問題,即自己不可能一直採取“融資-燒錢-融資”的模式,這種模式是無法持續的,因此很多企業开始精打細算過日子。

很多企業由於开了太多產品线,陷入了資金困境,因此SaaS企業也要抗住AI的誘惑,控制好成本,一定要在第一個產品掙錢以後,再去做第二個產品。

此外,大模型需要具有幾十種湧現能力,沒有湧現能力的大模型其實不能稱之爲革命性的大模型。因此,SaaS企業也要考慮自己的業務方向是否存在未來被GPT升級折疊的風險。

花兩三年時間去打磨一個應用,如果很快被折疊,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所以選擇應用落地方向非常重要。

結語

每一次技術變革的來臨,都預示着一次行業更迭,而每次洗牌都會有玩家從場消失,身處其中的選手復雜情緒可想而知。

大模型在重構雲計算基礎設施的同時,也將重構SaaS行業,它將成爲SaaS生長的一片沃土,也會給SaaS創業者帶來不確定的挑战。

SaaS企業中的每一分子,或許不應該因大模型如此焦慮,而是如硅谷創業公司所信奉的准則一樣:預測未來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造出來。

 相關閱讀

大模型的中場战事,深入垂直行業腹地

垂直大模型競爭,能突破數據“卡點”嗎?

雲巨頭的中場战事:PaaS、SaaS成爲關鍵破局點?

國產化替代,會是中國SaaS的強心劑嗎?

【科技雲報道原創】

轉載請注明“科技雲報道”並附本文鏈接

       原文標題 : 大模型時代,SaaS元年才真的到來了?



標題:大模型時代,SaaS元年才真的到來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739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