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機器人,董明珠的“神祕之師”

2024-08-12 19:08:11    編輯: 源媒匯
導讀 作者/謝春生 主編/蘇淮 “一個企業的战略一定要清晰,不是什么賺錢就做什么”。 多年前,央視的一檔財經欄目上,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對新希望(000876.SZ)董事長劉永好說出...

作者/謝春生

主編/蘇淮

“一個企業的战略一定要清晰,不是什么賺錢就做什么”。


多年前,央視的一檔財經欄目上,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對新希望(000876.SZ)董事長劉永好說出這句“誡言”時,不知道是否想過,有一天自己也會帶領格力,從熟悉的家電領域跨向更有“錢途”的機器人賽道。


天眼查顯示,今年8月初,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格力金投”)參股的格力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更新了一條對外投資企業——湖南隆深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對於“隆深系”,格力金投並不陌生,因爲就在五年前,其還通過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押注了隆深機器人的战略融資。


格力金投作爲格力旗下重要的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主體平台,近幾年來直接或間接投資涉獵甚廣,助力格力從單一的“造空調”逐步邁向造手機、造汽車、造機器人的多元化布局。尤其是在機器人板塊,格力介入頗深,且深受董明珠重視。


據源媒匯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格力金投旗下參股企業涉及機器人及相關產業鏈企業投資共計12家,涵蓋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等。



除了參投,格力還通過自研的方式,親自下場押注機器人產業,並信誓旦旦要攻克這個長期被外資“卡脖子”的領域。如今,多年過去,格力重金打造的這一“神器”,不僅助力自家產线實現“機器替人”目的,更逐步滲透到機械制造、汽車零部件加工、家電制造、3C等下遊工業應用場景。


只是,看似輝煌的背後,格力的“祕密武器”卻也有自己的發展桎梏。


01

神祕的機器人業務


格力機器人,可謂是董明珠的“神祕之師”。


從過往的發展來看,格力的機器人業務雖然對外透露的消息並不多,但通過零碎的消息和董明珠的些許言論,仍能窺得一二。


格力機器人部分新聞報道


今年7月22日,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下稱“格力智能裝備”)攜手歐姆龍自動化籤署战略合作夥伴協議。雙方此次合作領域覆蓋甚廣,囊括軌道交通、汽車、電子、光伏鋰電、機器人應用、自動化工程系統集成、智能倉儲物流等多個行業,無疑爲以工業機器人爲核心的格力智能裝備業務的進一步攻城略地提供了助力。


上述合作籤署不久,外界又有傳聞,格力智能裝備爲特斯拉(NASDAQ:TSLA)提供零部件制造裝備支持。格力與特斯拉合作的傳聞其實由來已久,早在2020年便有投資者追問,但格力方面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公司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與汽車企業合作,切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儲能以及電池制造裝備領域”。這樣的回復,反而令外界更加浮想聯翩。


不過最新消息顯示,目前格力已开發出面向鋰電、光伏領域的GR35、GR50E、GRS20等工業機器人,面向汽車零部件壓鑄的GR200工業機器人,以及匹配配液工作站的GRX5協作機器人,並爲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提供機器人自動化應用解決方案。


從這個角度來看,格力爲特斯拉提供零部件制造裝備支持也不無可能。不過攜手巨頭對於格力而言並不算稀奇事,早在疫情期間,格力就曾聯手京東物流(02618.HK)研發抗疫機器人。


格力的機器人業務看似战績卓卓,但具體的合作規模以及金額並不爲外界所知。根據董明珠的一貫風格,倘若在“數字”上有所突破,勢必會對外炫上一波。但多年來,格力方面鮮少披露工業機器人的具體業績,比如出貨量、營收規模等,多數時候還是含糊其辭。


這或也從側面驗證了格力機器人現階段的應用,主要在於“自研自供”。這一點,從格力的“人均創收”上可以發現一些端倪。


02

人均創收提升背後的驅動力


隨着年輕人就業觀念的轉變,“招工難”、“用工貴”已經成爲傳統制造業的頭號難題,尤其是像格力這種規模的制造企業,對於用工需求更是迫切。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3年,格力員工總數從8.89萬人降至7.24萬人;其中,生產人員從6.95萬驟降至5.02萬,降幅約爲28%。


與員工數量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格力人均創收顯現出快速增長態勢。源媒匯測算顯示,2018年格力人均創收約爲225.25萬元,至2023年則升至282.36萬元。 



格力人均創收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或要歸功於早期押注的機器人業務,後者爲格力打造自動化產线奠定了基礎。


爲了進一步了解格力的機器人業務和產线自動化程度,源媒匯日前聯系了格力智能裝備業務相關負責人,並向格力董祕鄧曉博發去問詢郵件,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不過,對於產线自動化程度,格力電器裝備動力技術研究院應用研究所所長康燕向源媒匯表示:“(格力)新建工廠自動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且有示範黑燈工廠。”同時,關於黑燈工廠能否完全做到24小時運轉,康燕稱“部分工位是可以做到的”。


那么,產线自動化程度的提升,對於企業人均創收會有顯著成效嗎?一位業內人士向源媒匯透露:“我提供一組數據,你就能深刻感知其中的變化。以動力電池產线爲例,針對大部分用戶,我們機器人產品的投資回報周期大致在8個月,而方形動力電池連接器全自動生產线正线的投資回報周期是6個月。單從可以公开的數據上看,相同產能下,全自動线成本較人工线年省180萬。”


格力成都基地鳥瞰圖


該人士還給源媒匯算了一筆經濟账:“客戶曾嘗試過人工线,若要達到同樣產能,至少需要13名熟練工。由於人工無法達到和機器人同樣的節拍,還需要額外增加2台注塑機。現在單個人工成本約8.5萬-9.5萬元/年,而人員流動離職,帶來的招工及培訓等隱性成本,並不包含在內。一台注塑機的成本爲35萬元,兩台就是70萬元。70萬元+12名人工成本,合計180萬元左右。”


雖然無法知曉格力機器人的投資回報比,但格力智能裝備披露的家電行業應用案例顯示,2013至2014年落實建成的25條衝壓自動化生產线,實現減編減員115人,產能從月均5963噸提升至8850噸,提升率達48.4%,人均減員投入爲4.6萬元。


又譬如格力長沙暖通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車間,該車間整條线體按照常規模式需要10人進行操作,引入格力自研的協作機器人產品後,整條线體只需2人配合即可完成,生產節拍最快10次每分鐘。


由此也可以發現,在“機器替人”的自動化產线升級下,格力自家產线不僅大幅提升效率、縮短制造周期、降低生產成本,且能夠做到生產管理可視化。


降本增效背後,機器人業務無疑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03

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格力的機器人業務發展至今,可謂“好事多磨”。


格力涉足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彼時格力全面推進產线自動化改造,卻遭遇上遊核心裝備被外資企業“卡脖子”難題。


2013年,不甘受制於人的格力宣布向高端裝備進軍,並成立自動化設備制造部(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前身),且於同年研發出首款6軸工業機器人 、首款AGV、首款數控五軸機械手以及吉大基地一期機器人工廠籌建完成並投產。



歷經兩年的探索,2015年,以機器人業務爲核心的格力智能裝備公司宣告成立。同年其第100台8公斤六軸工業機器人下线,並研發出首條空調電器盒自動組裝线等。


2017年,在智能裝備業務逐步企穩的形勢下,格力又相繼成立單獨的機器人公司——珠海格力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珠海格力機器人”)、格力機器人(洛陽)有限公司(下稱“格力洛陽機器人”)。不過從業績層面來看,格力仍將機器人業務歸攏到智能裝備板塊。


或許是得益於機器人業務的突破,在上述兩家機器人公司成立早期,格力智能裝備業務取得較爲可觀的成績。Wind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間,格力智能裝備業務分別實現營收21.26億元、31.09億元、21.41億元。不過奇怪的是,2020年之後,格力智能裝備業務出現極速下滑,至2023年僅實現營收6.7億元。


2020年格力智能裝備業務掉隊後,幾乎同期布局機器人板塊的另一家電巨頭美的集團(000333.SZ),卻在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層面取得了較爲可觀的發展,並迅速躋身機器人頭部隊列。



2015年,美的正式开啓在機器人領域的布局,先是以1.78億元拿下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埃夫特(688165.SH)17.8%股份,之後又與全球機器人巨頭安川電機聯合設立廣東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有限公司 ,並增持被業界譽爲“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國機器人龍頭KUKA股份。


2022年11月26日,美的耗費巨資、歷時7年長跑,終於迎來圓夢時刻——正式宣布完成對KUKA股權的全面收購並私有化退市。而私有化後的KUKA也沒有令美的失望。財報顯示,2023年美的實現營收3720.37億元,其中以KUKA爲核心的機器人與自動化業務貢獻了311億元,同比增長12%。


反觀格力,經營多年的智能裝備業務不僅在營收上增長乏力,且深陷多起买賣合同糾紛之中。截止2024年8月8日,天眼查顯示與格力智能裝備相關的39起案件中,79.5%的涉案案由爲买賣合同糾紛。


圖片來源於天眼查


此外,源媒匯注意到,在今年的6月5日,該公司還被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發起首次執行,執行標的39.4萬元。


圖片來源於天眼查


而格力智能裝備投資成立的兩家機器人公司中,曾宣稱要豪擲150億元打造的格力洛陽機器人,最新狀態顯示已注銷。不過,格力方面此後回應,稱該公司還在發展機器人業務。


現存的另一家公司珠海格力機器人雖然運營正常,但在業內的存在感並不強。源媒匯曾向多位行業人士詢問格力機器人的發展情況,均被對方以“不熟悉”爲由婉拒。“這種自研、自產、自用不對外的,很難了解具體情況。”一位人士說。


與美的在機器人板塊的收購布局不同,格力更講究“自研、自產、自用”,這似乎也符合董明珠歷來的操作風格。雖然過去數年,格力通過格力金投也投資了一些機器人企業,但總體來看,仍稍顯保守。


從產品層面來看,目前格力涉及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運動控制器等工業機器人技術領域,實現機器人產品負載從1kg-600kg全系列覆蓋,且已有部分產品實現從自用走向外銷。不過,相比同行尤其是美的,這樣的成績仍然相形見絀。


部分圖片引用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格力機器人,董明珠的“神祕之師”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925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