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
從“把世界掰彎”,到被申請破產
——柔性屏“明星”企業柔宇科技遇困帶來的思考
近期,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柔宇科技”)及其子公司被申請破產審查,曾經的“柔性屏之王”被執行總金額超30億元,引發關注。 創新企業有起有落,實屬正常,“倒在中途”也是一種常見現象。但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作爲曾經紅極一時的“創業明星企業”,柔宇科技的創業、發展、遇困經歷,仍爲科技企業跨越“生死關口”、實現高質量發展帶來不少有價值的借鑑。 深陷破產困局 3月29日,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深圳柔宇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深圳柔宇顯示技術有限公司,各新增一則破產審查案件。第三方工具企查查抓取的風險信息顯示,柔宇公司已有20余條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總金額超30億元。 柔宇科技曾是紅極一時的明星創業公司。2012年5月,研究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博士畢業於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劉自鴻,回到深圳創立柔宇科技,投身超薄柔性顯示屏產業,目標“把世界掰彎”。 隨後,柔宇科技投產可折疊全柔性顯示屏量產线,並發布了消費級折疊屏手機柔宇FlexPai,最高峰時柔宇估值約500億元、員工數千人,並計劃在科創板上市募資超140億元。但在當時,一些業界人士表示,柔宇科技的折疊屏良品率等或存在問題,產品市場遇冷。 2021年2月,柔宇科技撤回上市申請,柔宇科技資金緊張問題开始顯現,並逐漸影響到正常生產經營。2022年4月,柔宇科技獨立董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姝威公开發文呼籲“拯救柔宇”,引起廣泛關注。劉姝威稱,柔宇科技已經出現資金短缺,建議各級政府積極幫助柔宇科技解決資金問題,幫助柔宇科技引進战略投資者,以便开拓我國柔性技術應用市場。 去年底,不少柔宇科技員工曾投訴企業欠薪,稱柔宇科技拖欠員工薪酬已長達一年,累計欠薪金額4000多萬元,公司還有少部分員工留守。柔宇科技今年4月1日聲明稱,公司未曾主動申請破產,企業仍在運營中。公司重視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將基於客觀事實,依法依規積極穩妥處理好相關事宜。 一位投資界人士表示,在業界看來,柔宇科技的未來不容樂觀,盡管柔宇科技的產品設想確實天馬行空,但在產品質量、良品率、公司治理,以及商業模式、商務合作等方面,似乎沒有找到合適出路。 理想現實落差 有好的想法,但難落地實現——在不少業界人士看來,柔宇科技困局的背後有內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 首先,“好技術”一定要轉化成“好產品”,缺乏拳頭產品導致品牌市場認可度有限。在深圳的機場、商超等場所,柔宇科技曾用眼花繚亂的柔性電子用品,展示“高大上”的炫酷形象。一位手機行業從業人員表示,但具體到消費級的產品,柔宇科技的競爭力並不強,遠難以支撐其初始8000多元的定價。 記者在京東等電商平台上看到,柔宇FlexPai銷量不高,相比一些主流品牌動輒百萬計的出貨量,其銷量可以用“慘淡”形容;有消費者吐槽,相比有的手機品牌折疊手機“無縫折疊”,“柔宇折疊手機的中縫甚至能塞進一個手指”,產品吸引力不夠,市場認可度不高。“市面上見到更多的,可能就是會議上使用的柔宇電子銘牌產品,但這又賣不了太多錢。”一位柔宇科技前員工說,“挺可惜的,有點遺憾。” 其次,商業模式不清晰。前述投資界人士表示,柔宇科技的柔性顯示賽道這幾年逐漸發展壯大,但其自身的商業模式選擇有待商榷。如果柔宇科技專注技術研發,將技術成果和手機龍頭企業合作,而不是自己生產手機、和手機巨頭企業形成競爭,效果可能更好。 與此同時,一條顯示面板量產產线,動輒投入幾十億元、上百億元,但投入後,柔宇科技也未形成足夠造血能力。此前的招股書顯示,柔宇科技在2017至2020年上半年間,累計虧損超30億元。 從歷年融資信息看,柔宇科技成立之初就獲得了多方投資,隨後雖沒有產品量產,柔宇科技仍然拿到了浦東發展銀行、IDG資本、前海母基金等知名機構的投資。 科創企業的發展離不开強大的資金投入,但投資機構扎堆搶入,助長企業估值迅速提升,有時可能適得其反。投資界人士表示,一方面,這可能讓企業有不缺錢的錯覺,重視擴大規模、忽視“修煉內功”。另一方面,柔宇科技推出的頭戴顯示器、折疊手機等產品反響平平,隨後急於上市,背後似有資本退出壓力,上市失敗後步履維艱,也一定程度折射部分資本的追漲殺跌的浮躁心態。 帶來創新思考 作爲曾經紅極一時的“創業明星企業”,柔宇科技的創業、發展、遇困經歷,也爲科技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帶來不少有價值的思考。 鼓勵創新,就要容忍失敗。多位業界人士向記者表示,客觀、冷靜審視柔宇等企業的艱難歷程,首先就要認識到科創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高失敗的領域,建立和完善多層次、多元化的科創風險救濟、補償機制十分重要,要爲科創企業營造出更加穩定、有效的發展環境。 中國(深圳)綜合开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認爲,科技創業不僅需要技術創新,還需要有效的商業模式和穩健的經營管理。創新企業應同時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和自我造血能力的培養,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業界人士表示,在高度成熟的商業化社會裏,任何新創企業不可能依靠單打獨鬥獲得成功。先進的技術和制造工藝僅是一個方面,量產和商業化能力同樣決定一家公司的生死。 技術、量產、商業化這三個環節看似緊緊相連,但在轉換過程中每一步都有不同的難關要闖。要引導創業企業抓住產品應用前景,精准定位客戶开拓市場,創造充足的經營性現金流量,保障公司的持續運營。 多位投資界人士表示,科創企業的發展需要資金,依據企業發展情況投入的資金也不同。但好企業不是拿錢堆出來的,錢多了可能會揮霍,甚至花起來不加思考。要營造更加理性的創投生態,陪伴企業的成長,幫助企業發展與調整,研究產業發展規律及趨勢,做價值投資的堅守者。
標題:從“把世界掰彎”,到被申請破產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9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