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u“殺死”中國工廠

2023-12-09 18:10:14    編輯: robot
導讀  圖片|電影《加勒比海盜之驚濤駭浪》劇照 ©⾃象限原創 文丨程心 編丨羅輯 Temu被拼多多的三季報推上了領獎台,但輝煌背後,中國工廠卻紛紛默然流淚。 在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中,拼多多總營收翻了一番。...

 圖片|電影《加勒比海盜之驚濤駭浪》劇照

©⾃象限原創

文丨程心

編丨羅輯

Temu被拼多多的三季報推上了領獎台,但輝煌背後,中國工廠卻紛紛默然流淚。

在最新公布的財報數據中,拼多多總營收翻了一番。財報發布當晚,拼多多市值直接逼近阿裏,創造了電商的歷史性時刻。

增速迅猛背後,各方分析還得歸功於隱藏其中的Temu。

國海證券在研報中分析指出,“我們測算2023Q3 Temu收入貢獻約162億元,帶動交易傭金收入大幅超預期,主要原因是GMV增長強勁,平台採購規模效應增強以及補貼率下降帶動take rate提高”。

據36氪報道,Temu今年三季度的銷售額已經突破50億美金,在9月份上线一周年之際,單日GMV甚至達到8000萬美金。照此趨勢,在“黑色星期五”和聖誕節之後,TEMU就能完成年度150億銷量的總目標。中金更是樂觀估計,Temu的全年GMV將達到180億美金。

然而,Temu表面有多輝煌,中國工廠就在背後有多破防。

社交媒體上,Temu被稱爲“價格屠夫”,利用全托管模式無限壓低出貨價,商家的利潤空間被無限擠壓。但同時全托管的出海模式又伴隨着高昂的倉儲和管理費用,巨大的落差壓得商家喘不過氣來。

“40萬單利潤7000元”、“Temu 0元購成了重災區!賣家要被僅退款逼瘋了”,10月份开始,不少Temu商家开始集體退店,甚至不惜放棄1000元的店鋪押金。

“外貿不是沒做過,但低利潤、高賠率、有去無回的,之前還真沒見過,大家都這么評價Temu。”帽子工廠老板張凡(化名)對我們講

爲此「自象限」與多位中國工廠老板聊了聊,試圖還原他們在Temu开店的真實經歷

 半年賠200W,工廠被“砍一刀” 

2022年年底,一直不开工的陳然(化名),正在面臨着貸款到期和巨額賠付。

陳然是義烏一家生產香水香薰的工廠的老板,主打的產品是大牌香水的一比一平價復刻,以前成噸賣給香水加工廠,再由小B進行分裝貼標,找渠道售賣。

“疫情之後,工廠不开工,一天淨損失4000元,工廠貸款馬上要到期,工人也面臨遣散,但是內銷實在走不動,沒辦法,通過朋友介紹,在Temu上开了店。”陳然講道。

工廠不开機,就是幹賠,不如試試Temu。

帶着這種想法,陳然投錢开設了包裝加工廠,貼標產出面向C端的產品,兩個月之後,陳然在Temu上开出了4家店。

“Temu現在是全托管模式,需要我們把貨寄到他的倉庫,前期我們需要付運費、倉儲費(租金)、管理費、運營費一系列費用,其中最高的就是跨境的運費,但我想着只要能出貨,工廠轉起來就行。”

圖源拼多多跨境賣家服務後台截圖

“貨發過去了,噩夢也开始了。”

據陳然描述,他並不知道產品在Temu上的具體售價和其他售賣情況,全托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運營狀態。

在店鋪开設大概兩個月之後,陳然突然收到來自Temu平台客服的電話。對方向陳然表示,目前他的產品在Temu上設定價格銷售情況並不理想,然後提出了兩個解決方案:一是降價,二是從倉庫發回工廠,但運費需要由陳然承擔。

算了算運費和利潤空間,降價還是有的賺,在Temu初次开店的陳然答應了下調50%利潤的方案。但這次下調並沒有給銷售帶來轉變,沒過多久,Temu的客服以同樣的理由再次撥通了陳然的電話。

“40塊錢的成本,賣價從50元到45元,從45元最後調到38元甩賣,從有利潤到平進平出,幾次溝通以後,已經到了賠錢清倉甩賣的程度。”

陳然嘆了口氣,“前前後後算下來,不到半年,賠了200萬。”

和陳然有同樣經歷的中國工廠不在少數,無論是在社交媒體平台還是社群內,給Temu交過學費的跨境電商人,巨虧或者拿着微薄利潤的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圖源社交媒體平台小紅書

由於沒有利潤,原來愿意投入一部分資金進行產品研發和產品創新的賣家都只能靠“卷價格”獲取競爭優勢,以至於最後誰的價格低誰就賣得出去,最終形成了惡性循環。

一個典型的案例是,Temu上一位出單量還算可觀的賣家,月銷5萬單,但毛利潤竟然只有幾百塊,40萬單利潤只有7000元,每單的平均利潤不到2分錢。

圖源網傳微信社群截圖

“Temu的模式裏只有降價沒有漲價,原來依靠降價把量撐起來的賣家,發現漲不上去了,這是Temu機制最大的問題。”張凡講道。

在經歷了今年上半年的狂飆之後,Temu多次升級了平台規定。不少賣家反饋到:“現在倉儲逾期費到500元一天,一旦超時7天及以上,逾期產品自動歸屬Temu所有,期間產生的逾期費用依然需要由賣家承擔,不能從貨款中抵扣。

這也是爲什么許多商家退店卻放棄店鋪押金的原因。

“想着清貨注銷拿回本金,卻被告知沒有出台相關注銷退還保證金流程政策。”有商家在同「自象限」交流時提到,有時盡管賣家沒有勾選默認降價這一選項,但系統還是會自動降價,面對這些問題,賣家無論是找买手、小二、還是客服都無人回復,亂扣的費用和莫名降價虧的錢一分都拿不回來。

同時,平台的一些新的玩法也讓商家雪上加霜。今年7月份,Temu上线“0元購”優惠,全金屬麥克風,適用於Temu App上首次下載注冊的新客戶,價格爲0元。但不少消費者曾在社媒軟件上反饋,0元購有一部分是針對新客,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確認收貨之後仍然要支付貨款。

圖源 Temu X

被“忽悠”的消費者心存不滿,貨損要退款、不滿意也要申請退款,而根據Temu平台的退換貨規則,一旦消費者選擇“質量問題退款”,便可“僅退款”。

海外顧客哪喫過這種“細糠”,於是羊毛黨迅速攻入0元購,本着“不退就虧了”的心態,惡意“僅退款”蜂擁而至,將商家逼到崩潰的邊緣。

有商家表示:“賣了200單,190單都被僅退款了,還有可能因爲質量問題面臨平台5萬元罰款。”

當雪花一片一片落下,中國工廠們也即將走到被壓垮的邊緣

Temu還能狂奔多久?

當出海變成了“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賭博,工廠們陸續开始抵制Temu。

“現在義烏已經形成了抵制Temu的聯盟,很多工廠做外貿,上TT和速賣通,但是不會上Temu了。”陳然講

但也有工廠選擇留下。

全托管模式雖然像一個黑箱,但也確實省去了工廠“只會生產,不會賣”的很多麻煩,畢竟亞馬遜和速賣通都需要在前端开店,很多工廠只會打包發貨,完全不會投流、運營,更不要提自建獨立站。

“跨境電商水太深了,各種培訓機構、支付、海關,爲了省心,還不如上Temu。”李靈(化名)在Temu上嘗試了半年,即便利潤微薄,但也好過沒有。

就像拼多多剛剛崛起時被工廠視作清庫存的專屬渠道一樣,中國工廠龐大的基數、源源不斷的過剩產能,成爲了拼多多長大的養料。

Temu也是如此,通過商品低價競爭找到了整個產業鏈中擁有清倉等需求,可以給到低於成本價甚至卷死別人定價的商家。

但與國內業務不同的是,全托管的模式下,低價競爭只有入倉上架和出局一刀切。

平台是裁判、掌控者,商家入倉後只能根據平台的要求進行調價,但調價過程中受到商品周轉成本,以及流通環節損耗等影響,成本的計算都是滯後的,再加上账期回款時間也很長,這就導致很多商家,做了幾個月之後,一算账才知道自己虧了多少。

圖源拼多多跨境賣家服務後台截圖

Temu與拼多多還存在另一個不同,拼多多雖然也是低價,但實際是搜索推薦的流量排位,是行業自然內卷,不是平台伸手操作,商家仍然有定價、上下架的決定權,再加上貨品留在國內,商家對於對於庫存在不同平台的周轉也更爲靈活。

但Temu不同,作爲出海電商,Temu存在高昂的跨國倉儲成本,對於商家來說,貨品一旦滯銷就只有持續降價這一個選擇,不然等待的就是高昂的倉儲成本,直到這個成本超過貨品本身的價值。

所以這也是爲什么,Temu上的商家在賺的時候賺不多,但賠的時候一定賠空的原因。

事實上,對於跨境電商,Temu自己也投入了很多,他們同樣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商家探索成本帶來的平台損耗,從網紅變長虹。

例如,權利最大的买手團隊們不僅負責商家的招商任務,也會對接商家,涉及到給賣家講該上什么品、如何定價、如何降價......這也是全托管模式的優勢,通過前端數據的收集,將消費者趨勢匯集起來,由平台分析出對應的战略、舉措,再調配商家運籌帷幄。

在這個過程中,Temu也承擔了運營、物流、倉儲等各項成本,有媒體曾計算,每送一個快遞,Temu要配30美元。有機構研報稱,Temu的虧損率在18%左右。

此外,Temu在海外還存在高昂的營銷費用。

在今年2月,Temu就曾豪擲1400萬美元,在“美國春晚”超級碗上放映了兩段廣告,不僅創下了該賽事廣告的歷史最高價,也成爲了有史以來在“超級碗”投放廣告的最年輕品牌。而近日有消息透露,Temu已承諾在明年2月11日舉行的超級碗比賽期間購买多個廣告單元。

商家賺不到錢、平台也在燒錢,盡管收入增長的想象力巨大,但盈利的平衡點在哪裏?Temu模式究竟能持續多久?這些問題,在Temu爆火之後,可能就必須得給出答案。

當然,如果從拼多多的現金流來看,我們可以對長久的战鬥保持樂觀,但從商家側的態度極化來看,Temu模式還不算完全站穩跟腳。

畢竟,當商家开始集體抵制之後,即使出海市場再大,Temu優勢又還能持續多久呢?

而在這段Temu和商家的角力中,一個更重要的點是,在Temu和商家都沒有賺到錢的同時,作爲第三方勢力的消費者也开始出現不滿。

剛去美國讀書不久的木子告訴「自象限」,“在國內,不止下沉群體用拼多多,但是在國外,中產會覺得消費是一種投票,要支持遵守環保、 工人友好、動物友好的企業,希望全流程溯源。Temu的低價,會引發很多ethical(倫理)質疑,不會很容易接受。”

而當外國人從Temu依靠應用商城榜單的高排位、高昂的拉新投入、低價和新鮮感營造的出的氛圍中逐漸緩過神來之後,越來越多的問題也开始暴露。比如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开始在質疑Temu的模式,並社交媒體上發布評價商品質量問題、包裹破損問題、丟件等等問題。

所以說,雖然拼多多依靠中國供應鏈的領先優勢,抓住了全球消費下沉的新機會,但由於他依賴於極致效率的商業模式,導致Temu在海外的擴張仍然面臨挑战。

2023年,出海幾乎已經成爲了電商、消費品、制造業的一個必選項。但大浪潮沙之下,Temu與中國工廠的微妙關系,還能維持多久,着實讓人捏了一把汗

▪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絡



標題:Temu“殺死”中國工廠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0127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