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618,我的錢包撐不住了

2023-06-12 19:01:10    編輯: 闌夕123
導讀 作者丨江風 監制丨闌夕 從守夜搶“0點”,到守在八點檔搶开門紅;從搶秒殺、搶優惠,變成付定金,定鬧鐘付尾款,要小心錯過付款時間後定金不退;甚至想买的東西幾秒內斷貨……關於618的大衆印象,已經發生偏...
作者丨江風 監制丨闌夕
從守夜搶“0點”,到守在八點檔搶开門紅;從搶秒殺、搶優惠,變成付定金,定鬧鐘付尾款,要小心錯過付款時間後定金不退;甚至想买的東西幾秒內斷貨……關於618的大衆印象,已經發生偏移。
這場本該代表着便宜、實惠的年中大促,开始變成玩法多樣、鬥智鬥勇的消費“考試”。鮑德裏亞對於“消費社會”的解構,維系在消費者個體消費商品時,並不以實際產品功能與自身需要出發,而是被“消費符號”綁架。

甚至從某種意義而言,618所代表,已經成爲一種消費符號。是否一定要在618期間“剁手”?這個命題,被越來越多人开始思考。

如果买不到便宜,618還有什么意義?

01、便宜,才是實惠的硬道理

拋开便捷、多元的電商行業成熟後湧現的定義。大衆對於電商消費的初心,一定落腳在便宜、實惠上。在電商浪潮开始湧現的前二十年,一個核心的認知就是便宜。甚至在直播電商掀波瀾的當下,圍繞的關鍵詞依舊是便宜、實惠。

可以這樣說,電商與中國社會的緣起,正是人們需要更實惠、便捷的方式,觸達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正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618都是人們愿意付諸消費行動的大促節點。在電商平台GMV輪番上陣的年代裏,平台與消費者之間存在一種天然的默契:在618這一節點,大家更愿意購买家電數碼類“大件”產品,這又與其他大促天然有了區分。

嚴格來說,618爲代表的電商大促,本身就是被剝離提煉的消費符號。在裹挾着大衆陷入某種“消費盲從”。在這個時間節點,买什么其實並不重要,反而是消費這個動作十分重要——以實際的物質消耗,應和着蒸騰上升的經濟周期,和大衆進取的消費升級。

必須承認,正在經濟周期迭代過程中的當下,即使消費已經回暖,但也已不是盲從的邏輯。相反,未來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是人們理性的回歸。消費意愿變化的同時,歷經十余年電商大促的輪番轟炸,大衆對於電商大促的營銷玩法與噱頭,都已經有了相當的抗性。

尤其是各種節點被巧立名目創立的大促,往往代表着繁復的活動、需要辛苦計算的價格和不一定能夠买到的不確定。人們开始審視各類大促甚至電商本身,开始思考自己消費的初始目的。

這種審視,蔓延到了對於電商平台商業模式上。當作爲基本功能的撮合功能被用戶开始懷疑時,我們似乎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什么才是更符合當下大衆消費需要的“618”,或者說,每天都可以是618?

在國內電商行業發展的歷程裏,有一個平台始終與實惠、便宜綁定,並且改變了更廣泛人群的消費習慣,讓更多在PC時代無法享受電商紅利的群體,在移動互聯網獲得消費平權。

關於“618”問題的解法,或許就藏在拼多多裏。

02、天天都可以是618

作爲電腦DIY愛好者,筆者往年的最大樂趣之一,便是在618大促期間“攢機”配置電腦。而618需要做的“消費”功課,是在不同主流電視平台的活動對比中,花費大量精力在計算定金、尾款時間中。

與此同時,爲了防止有配件超過7天無理由退換的時效,還需要計算不同商家的發貨時間甚至物流時間。

618,成了“渡劫日”。攢機本身的樂趣被消弭,反而成爲變相的負擔。像是一種被“綁架”的消費體驗,其實並不愉快。從主體活動中延伸出的所謂开門紅,更像是把消費者作爲個體的真實需要異化,消融在了平台與商家各類數據战報裏,成爲這場大促狂歡成果中的組成部分。

消費的意愿,在不斷計算中消散,尤其是大部分配件並未有實際實惠的情況下,最終筆者選擇了放棄。

以顯卡、主板、CPU等核心電腦配件爲例,在什么值得买一類的導購網站中,單價活動優惠最佳的推薦,大部分都指向了拼多多。就比價的結果來看,普遍低於競品,即使是某品牌旗艦店的統一定價,也同樣如此。

不得不說的是,在开門紅活動期間,對於拼多多的618實在“沒什么”印象。的確,活動頁面與此前的各類活動風格都極爲類似,活動方式也簡單粗暴——延續着百億補貼的方式,主打一個真誠。

這或許解釋了爲什么拼多多的618沒有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這場電商行業的大促也是大考,對於每天都在辦618活動的拼多多而言,並無任何特殊之處。

與之對應的,是社媒平台與導購平台上,許多人喊着百億補貼YYDS、拼多多真香的口號。這又讓電商开始回歸最本質的初識面孔:便宜。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數碼家電消費季”活動,在已有的百億補貼基礎上,又加大補貼力度,對手機、平板、冰箱、空調等數碼家電全品類進行額外補貼。

投入的額度,不僅是在單次高打高舉,更是在多個品類、品牌的多次“補給”。公开數據顯示,拼多多在“數碼家電消費季”活動首批投入10億補貼後,又先後啓動五一超級加補”、“電腦超級加補”和“家電超級加補”等不同活動,且在开門紅期間又投入了50億。

天天都是618,不再是設想和呼籲,而是切實走入現實生活的商業實踐。參與活動的多爲品牌旗艦店,正品和發票的保障,擺脫了此前部分群體對電商的不信任感。

性價比,也由此成爲消費行爲中可以貫穿的形容詞。尤其是發現拼多多並不存在預售,下單即發貨,讓消費意愿再度湧動,不用在焦急等待計算不同平台差異玩法。而在訂單紛紛顯示已發貨的同時,一種此前較爲嚴重的精神內耗,开始被治愈。

顯然,大衆用戶的消費邏輯,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革。宏觀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之外,是消費主題群體以理性爲主題的消費邏輯,已經完成了此前消費衝動的克服,並且开始脫離消費符號的裹挾。

這對於電商平台提出的需要,不再是各類刺激性、趣味性的營銷玩法,而是又回歸質樸的優促銷邏輯,回歸便宜與性價比。理性消費的前提之下,電商消費又不再是此前一錘子买賣追逐瞬時峰值的數字遊戲,更需要可持續地供給,來滿足人們隨時隨地的消費需求,尊重用戶的消費需要,而非預售、尾款等變向的數字遊戲。

03、消費的價值感,如何回歸本質

消費的價值感,正在回歸。

從下沉市場起家的拼多多,本身便是許多用戶接觸電商、網購的第一站。也由此在拼多多上,看到了在线下有限物理空間中無法展示的世界之大,看到了有如此多可以挑選的的消費品,看到了信息相對透明、如此充盈且價格價格低廉動人的生活補全方式。

在數碼家電類目之外,拼多多百億補貼的活動本身,也在成爲不同群體的618,在時刻上演。以“晚8點·加倍補” 活動爲例,消費者只需在每天20點訪問百億補貼頻道,即可享受到拼多多對於牛奶、雞蛋、抽紙、洗護用品等上百個民生物資品類的超大額補貼。

電商帶來的消費普惠,在民生產品中愈發明顯。米袋子、菜籃子這些更家長裏短的民生需要,商品補貼比例在3成到5成。便宜,實惠,消費體驗,仿佛是20年前第一批接觸電商消費的群體,所發出的感慨。

回歸的價值感,不僅是大衆層面對於電商消費本身的認知,更值得關心的是品牌商品的普惠。

品牌的 “祛魅”,由此展开。大牌並不意味着高高在上,也不意味着沒有性價比。上述消費季活動的補貼活動,是拼多多作爲平台實用在品牌商身上的補貼,爲消費者帶來的,是各類品牌商家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優惠基礎上的多重降價普惠。

電商平台的價值,也同步得到躍遷。從單純的撮合、履約,變成鏈接品牌與消費者供需雙端的橋梁。不只是成交轉化的渠道,更是品牌撇去大促“符號”,回歸消費價值感的入口。

而在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裏,消費者作爲個體的存在價值,進一步被尊重。價格“擊穿”全網低價的同時,物流、售後服務體系的升級,又從權益保障維度,讓消費者能過在認清自己消費需要的過程中,保持着良好的消費體驗。

這一過程中,無論是消費行爲聲量最大的主力消費群體,還是更廣泛維度的大衆群體,都在百億補貼進行着消費理念的更新。

由此可見,天天都是618的拼多多,將618是否要剁手、是否有意義的問題與消費解耦。以普通人向美好生活再邁一步階梯的身份,再度回歸消費原有的價值中去。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天天都是618,我的錢包撐不住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455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