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雷舉例稱,如果疫情期間購入總價爲100萬美元的房產,鎖定2.5%的固定利率,月供爲3951美元,而如果近期买入同樣價位的房屋,月供飆升近六成至6321美元。
當地時間18日,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NAR)發布最新數據,美國4月成屋銷售總數經季調後年化環比下降3.4%至428萬套,前值爲下降2.4%,過去15個月中,有14個月銷售總數出現環比下滑,僅於2月超預期上漲13.8%。同比來看,4月成屋銷售總數大幅減少23.2%。
美國地產經紀公司Compass Real Estate高級房地產經濟師韓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房屋供應不足以及可負擔性問題繼續拖累樓市成交。“在供應端,开發商承擔的材料、人力、融資等成本顯著上升,阻礙其开工建設,故造成庫存緊張;而在需求端,6%以上的抵押貸款利率對購买力的衝擊揮之不去,購房成本大幅上漲令买家卻步。”
據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數據,截至11日,30年期抵押貸款平均利率爲6.35%,該指標於去年10月和11月兩次突破7%之後回落,今年維持在6%以上。
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利率走勢(圖源:房地美官網)
韓雷舉例稱,如果疫情期間購入總價爲100萬美元的房產,鎖定2.5%的固定利率,月供爲3951美元,而如果近期买入同樣價位的房屋,月供飆升近六成至6321美元。
局部回春
成屋銷售約佔美國房地產市場總銷量的90%。NAR報告顯示,截至4月底,全美待售成屋爲104萬套,較去年同期僅增長1%。按照目前的銷售速度,待售成屋供應量能夠支撐2.9個月,一般認爲,6個月的庫存供應量反映市場供需平衡。
野村美國高級經濟學家Aichi Amemiya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未來,庫存緊張可能繼續限制房屋銷售,抵押貸款利率反彈可能也給成屋銷售造成壓力,不過整體而言,他認爲美國樓市可能已於1月觸底。
NAR報告當中的多項指標顯示,4月住宅市場較3月有所回暖。房價方面,全美房價中位數環比小幅反彈3.4%,至38.9萬美元,同比降幅爲1.7%;交投方面,在上月售出的房屋中,接近四分之三的房屋上市不到一個月就被售出,平均待售時間爲22天,較3月的29天顯著縮短,去年同期則爲17天。
全美成屋房價中位數走勢(圖源: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
NAR首席經濟學家雲(Lawrence Yun)表示,過去數月,就業持續增長,房屋供應受限以及抵押貸款利率波動,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令买房需求和銷情出現反復。“全美大約有一半地區正在經歷房價上漲,在清淡的冬季之後,今年春天又見競價买房的局面。”
韓雷稱:“樓市最爲受創時期是在去年四季度,彼時买家都在觀望,交投陷入谷底。來到今年一季度,买家逐漸接受了高利率的現實。另一方面,租房市場緊張也迫使买家重新考慮置業。”
他以紐約爲例,租金較疫情前要高出1.5倍,居於歷史高位,國際遊客和留學生的回歸支撐租金節節攀升。不過他也表示,美國房地產市場高度局部化,不同地區差異巨大,盡管部分地區回春,但在疫情期間過熱地區,例如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以及得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受美聯儲持續加息的打擊更大,價量仍在回落。
NAR數據顯示,分地區來看,東北部房價中位數同比上漲2.8%至42.3萬美元,中西部地區房價漲幅爲1.8%,報28.7萬美元;南部和西部地區則出現房價回落,跌西部地區房價中位數同比大跌8%,價格仍然高達57.8萬美元,南部地區跌幅爲0.6%,報35.8萬美元。
被問及近期銀行業危機是否令住宅市場承壓,兩位受訪者均表示影響有限。韓雷稱,涉事區域銀行對居民按揭貸款的敞口較小,購房者一般會選擇摩根大通、花旗、富國銀行等大型銀行,且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銀行對貸款申請人的審核非常嚴格。
Aichi Amemiya表示,行業動蕩之下,盡管銀行收緊貸款標准帶來更廣泛的信貸收縮,但他認爲,這不太可能顯著影響到有政府支持的住房抵押貸款。
購房意愿依舊低迷
對於多數美國民衆而言,購房意愿依舊低迷。據研究機構蓋洛普(Gallup)的年度經濟和個人財務情況調查,僅21%的美國成年人認爲此時是購房良機,該比例創1978年有紀錄以來的新低,超過75%的受訪者認爲此時不宜入場。今年是該調查成立以來,第二次出現過半受訪者看空樓市前景的狀況,上一次發生在去年,30%的美國成年人相信彼時不是买房機會。
調查還顯示,去年有70%的受訪者預計其所在地區房價將在來年上漲,今年持同樣看法的受訪者比例降至56%,相較於2009~2012年後金融危機時期仍屬高位,彼時僅22%~23%的美國人預期房價將會走高。
盡管如此,房產仍被視爲最佳長期投資選擇,調查顯示,美國人對房地產的青睞度排名高於股票、債券、黃金和其他資產。不過,其優勢正在縮小,今年約有34%的受訪者認爲房產是最佳投資標的,而去年這一比例爲創紀錄的45%。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國際:美國4月成屋銷售同比大降23.2%,發生了什么?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1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