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兒童電話手表“胡說八道”問題引發廣泛關注,諸如“中國人是世界上最不誠實的人”“南京大屠殺不存在”等雷人的“智能回答”,讓人“細思恐極”。
盡管涉事品牌皆迅速回應,也下架了一些第三方軟件,但圍繞於此的討論並未終止。“胡說八道”“已讀亂回”,到底是“智能過頭”,還是“無拘無智”?兒童手表翻車,但如此雷人的只有兒童手表嗎?
(一)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5歲至12歲的兒童數量約爲1.7億人,兒童智能手表的市場普及率約爲30%。
這塊手表,爲定位和通訊而生,又逐漸疊加了聊天、遊戲、拍照、搜題、支付、問答等功能,儼然一部微縮版手機。如果說,此前引發爭議的還是沉溺遊戲、誘導支付等,那么本次風波則讓人認清了一個事實——兒童手表,同樣是內容平台。
互聯網不斷衝擊重塑着媒體形態,但後者的核心要素並未改變:依賴平台進行信息和觀點的公共傳播。近些年,自媒體账號、社交平台、視頻平台等均已媒介化,相應的管理機制也在跟進,而內容平台的外延還在不斷擴展,仔細審視我們的生活,除了兒童手表,功能多元卻被忽略的內容平台還有不少。比如,智能音箱,在聽歌娛樂之余,也能與用戶進行互動問答;比如,車載系統,在導航指路之外,還能提供播客、有聲書等;再如,某些事項提醒、親子記錄等應用,其實也有豐富的“內容池”。
信息技術持續升級,各色APP鋪天蓋地,在功能的持續加載中,內容供給無限融入。這一切都指向着,內容平台的“泛在化”。
(二)
縱觀無所不在的內容平台,最常使用的技術便是算法推薦和人工智能。但就目前來看,隱患也相當集中。
先看人工智能。雖然大模型發展迅猛,但仍未擺脫“AI幻覺”。通俗來說,AI生成的內容看似有模有樣,但很可能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有時亂答一通,還能編造信源網址;有時東拼西湊,還難以分辨真僞。從技術原理上看,“AI幻覺”多由AI對知識的記憶不足、理解能力不足、訓練方式固有的弊端,以及模型本身技術的局限性導致。沒裝好剎車就上路,頻頻產生內容誤導是難以避免的。
再說算法分發。技術不能成爲脫繮之馬,而要有價值觀的引領,這已是社會共識。但某些平台的流量邏輯並未改變。爲了爭奪眼球,大量私人訂制迎合着刻板成見,加深着極端思維,逐漸編織起厚重繭房,讓人們的所見所聞、所觀所想與多元立體的真實世界,甚至包括理性客觀都漸行漸遠。
重技術、輕內容,很容易制造繡花枕頭。此番引發爭議的是兒童手表,可還有多少平台輸出的內容也經不起推敲?
(三)
既然做着一對多的公共傳播,內容輸出就不能信口开河。技術尚未成熟,人爲幹預不可或缺。
作爲內容提供商的企業,必須守土盡責。在技術上提升數據安全性,持續修正模型,开發審核軟件,建立高質量的輸出規則。在機制上引入更多人力,進行內容的審核與把關。
這些思路,不少平台也曾提出或承諾過,但執行情況相當參差。背後原因不難推知——每一項優化皆意味着成本投入,每一條價值底线的強化都可能意味着流量的削減。
更何況,技術本身就無法提供“一勞永逸”的答案。比如,多位從業者表示,“AI幻覺”可以緩解,但難以完全消除;而內容分發,也面臨違規內容更加隱蔽狡猾的挑战。這似乎爲解決不了提供了“說辭”。
無數事實已經說明,僅靠平台自律,並不能夠改變眼下的內容生態。
(四)
內容平台,直接作用於人的價值觀,其品質與導向尤其重要。
在傳統媒體,皆有一套嚴格系統的管理機制。從業人員的資質,採訪編輯的倫理,報道資訊的真實性,內容評論的導向性,包括細致到語言文字差錯,全都層層把關,以確保“精神食糧”的健康。一旦出現違規越线,也自有一套懲罰追責機制。
再看花式平台,人人皆可生產內容,甚至直接是機器輸出,良莠不齊的語料庫自然產出了大量文字垃圾。沒人察覺那便“悶聲”賺錢;一旦爆雷就危機公關、道歉整改,靜等“扛過風波”。從內容生產到傳播再到追責缺乏長效統一的把關機制,必然極大拉低輸出內容的底线。
不久前,中央網信辦啓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動,其中特別提到“設備自帶App包含可能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對第三方App提供的信息內容審核把關不嚴,存在不良導向內容”等問題。
信號非常鮮明,對於做着內容傳播的新興平台,尤其是那些“一老一小”用戶相對集中的內容平台,也要建立系統性管理方案,守護網絡公共空間。
(五)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隨着互聯網完全融入生活,提高“網商”、建立起必要的警惕性至關重要。
像對待“入口之物”一樣,慎重對待我們的“所讀之物”,拒絕重復投喂與無腦內容,自主決定讓什么樣的內容影響自己,是所有網民的必修課,也是我們應當教會孩子的一課。
原標題:銳評|“已讀亂回”的,只是兒童手表嗎?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標題:“已讀亂回”的 只是兒童手表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18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