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智駕大拿李震宇創業,又一個具身智能明星團隊

2024-12-23 18:44:09    編輯: robot
導讀 作者|凌霄 白雪 具身智能領域,又出現了一個明星團隊。 前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IDG)總裁李震宇已开啓新徵程,投身具身智能。 而他加入的公司,正是華爲車 BU 前首席科學家陳亦倫、前...

作者|凌霄 白雪

具身智能領域,又出現了一個明星團隊。

前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IDG)總裁李震宇已开啓新徵程,投身具身智能。

而他加入的公司,正是華爲車 BU 前首席科學家陳亦倫、前華爲天才少年丁文超共同成立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公司——它石智航

李震宇

至此,它石智航的三位創始人已浮出水面。

它石智航是典型的「自動駕駛大拿+青年科學家」創業的具身智能賽道初創公司。尤其是李震宇,是在百度任職長達 17 年的核心技術大拿,位至百度 IDG 一號位,集團資深副總裁。

有李震宇加盟,具身智能領域,又出現了一個極具潛力的初創公司。

李震宇加入它石智航

或將負責團隊籌建管理

李震宇,曾經的百度 IDG(自動駕駛事業群)一號位

他是百度早期自動駕駛的奠定者,也是百度自動駕駛走向开源、構建生態的推動者。

在百度,李震宇統領自動駕駛的業務,打過很多場勝仗。這其中最重要的有兩場。

第一場:用 Apollo 計劃重新凝聚人才,構建生態,發揮百度自動駕駛核心優勢。

自動駕駛一直以來都是百度的強項,但這一強項真正得以發揮,向外實战,要從李震宇重回一號位,接手百度 IDG 算起。

在華爲做過網絡技術研發的李震宇 2007 年就加入了百度,曾經參與過自動駕駛事業部的組建、百度大腦的運營管理。但在 2017 年以前,百度自動駕駛發展方向不清晰,內部技術人員流動率很高。

李震宇穩住了百度自動駕駛的軍心。

2017 年李震宇成爲百度 IDG 總經理後,強有力地推動了 Apollo 計劃,用生態战贏得了訂單和尊重。

李震宇在 Apollo RT6 發布現場

李彥宏在內部信中曾評價李震宇:「能夠整合資源,主動求變,推動組織能力不斷升級,爲打造百度的新增長引擎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一步,展現了李震宇的領導力。

第二場战役,則是李震宇帶領百度無人車團隊站上巔峰。

從 2020 年到 2024 年,百度無人車團隊以及孵化出的蘿卜快跑一直是中國 Robotaxi 的明星。其中,李震宇是關鍵人物,他幾乎見證了百度無人車項目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早在 2016 年,李震宇就參與過百度無人車第一次面向公衆的試乘項目。直至 4 年後,隨着百度正式獲頒北京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百度蘿卜快跑开始在全國各大城市公开運行。

從實驗室到百度無人車第一次面向公衆載人,再到武漢蘿卜快跑在全國引發熱議,百度股價一度高漲 18%,無人車不再遙不可及,百度無人車成爲了中國唯一能與 Waymo 平起平坐的玩家。

而這次,和他一起創業的兩位後輩,實力也不容小覷。

陳亦倫博士畢業於美國密西根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及碩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他曾在華爲任職 4 年,擔任過車 BU 自動駕駛系統 CTO、首席科學家,於 2022 年離職,現任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智能機器人方向首席專家

丁文超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入選過華爲「天才少年」項目。

2020 年,丁文超加入華爲,是陳亦倫在華爲期間的同事,擔任智能駕駛解決方案(ADS)的研究科學家和技術負責人,是華爲第一代智能駕駛系統的核心技術專家

2023 年 2 月,丁文超離職,加入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任青年研究員,同時是集群機器人系統實驗室(Magic Lab)負責人。

值得注意的是,復旦 MagicLab 在今年 7 月推出了養老護理人形機器人「光華一號」。「光華一號」不僅會行走,還能讀懂人的微表情,並生成相應情感回應。

它石智航目前的團隊成員主要是清華和復旦的博士研究生

三位創始人近期還在緊鑼密鼓地面試中,面試由李震宇直接安排,崗位集中在 AI 算法和硬件兩個方向。

據了解,它石智航對人才的篩選標准非常高,傾向年輕有創新活力的 AI 人才和做過成功產品的實战派。有知情人士反饋,鑑於創始人的感召力,多位潛在候選者表示期待加入新公司。

接下來,李震宇可能將主導它石智航團隊的籌建、管理,以及業務拓展。而陳亦倫與丁文超則應該會主要負責技術的攻關研發。

對於初創公司來說,創始團隊強大的學術背景與實战經驗是吸引融資和人才最重要的入場券。

它石智航有李震宇這樣的資深技術大拿,團隊可謂具身智能中的豪華陣容,起點很高,投資前景十分可觀。

知情人士透露,它石智航目前正處於首輪融資階段。

公开資料顯示,它石智航成立於今年 7 月,經營範圍涵蓋人工智能軟件开發、硬件銷售與智能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服務消費機器人的研發與銷售。

智駕+具身智能

老舵手們的新賽道

智能駕駛大咖轉舵具身智能,已屢見不鮮。

從 2022 年以來,已有多位智駕領域技術與商業人才入局具身智能,獨立創業。包括前阿裏巴巴副總裁、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前文遠知行 COO 張力,前小米汽車自動駕駛產品技術負責人和量產負責人劉方,前地平线副總裁余軼南等。

就連博世、地平线、速騰聚創等智駕產業鏈上的頭部企業也在加碼。

據不完全統計,智駕產業鏈上至少有 15 家頭部企業入局具身智能,入局方式主要有三種:組建團隊、與人形機器人公司合作研發,以及研發機器人技術及零件

人才和智駕產業鏈公司之外,汽車企業也加入了具身智能競賽。特斯拉、小米、小鵬、長安汽車都在研發人形機器人產品。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指將 AI 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

通俗地說,具身智能就是 AI 大腦+機械身體。

因此具身智能可以有很多種形態,比如機械臂、雙足式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等等。

它們的共同點是,有一個聰明的大腦,能夠幫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各種各樣的工作。

在 2022 年,以大模型爲代表的 AI 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後,機器人擁有聰明的大腦成爲可能,具身智能概念逐漸火熱。

爲什么智駕的人才流向了具身智能?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智駕與具身智能的底層運行邏輯一致,都是感知,決策與執行。

由於技術有共通性,所以智駕的軟硬件都可以遷移到具身智能機器人身上。

自動駕駛系統、大模型、端到端神經網絡、運動規劃算法等軟件技術,以及電池、電機、轉向器、制動器等汽車核心部件都可以復用。

特斯拉汽車電池組件在人形機器人 Optimus 上的復用

而智駕轉身具身智能的各位大佬,本身就具有豐富的技術研發、硬件生產制造,或是商業運營的經驗。

二是因爲,具身智能市場尚未成熟,並且潛力或許比自動駕駛汽車還要更大。

經過 8 年多的發展,智駕行業頭部勢力已定,市場份額已被大批較爲成熟的企業佔領。

具身智能領域則仍然處於早期的階段,尚未有公司真正完成商業閉環,市場份額正待人佔領。

市場份額的巨大空白,對應着具身智能未來的巨大市場潛力。

以具身智能領域中,最火熱的人形機器人爲例:

馬斯克曾經預測到 2030 年,特斯拉的市值將達到 30 萬億美元,其中人形機器人將貢獻 25 萬億美元的市值,超過其自動駕駛汽車貢獻的市值

英偉達 CEO 黃仁勳也稱機器人將成爲世界上最重要的行業之一。他認爲,世界上只有兩種機器人系統可以輕松部署,一個是自動駕駛汽車,另一個是人形機器人

巨大市場潛力的誘惑下,資本湧入具身智能賽道。

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不完全統計,2024 年 1 月份至 10 月份全球人形機器人共發生 69 起融資事件,總金額超過 110 億元。其中有 56 起發生在中國,總金額超過 50 億元。

2024 年上半年,全球人形機器人融資額超 70 億元,已經超過 2023 年全年融資額。

除了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還可能會擁有多種形態,有着無限的發展潛力。

具身智能與智駕,像是同一片海上兩艘不同的帆船。

智駕這艘帆船已駛入競爭激烈、瘋狂內卷的紅海。

而一些曾在智駕領域叱吒風雲的舵手們,選擇駕駛起具身智能這艘新帆船,駛向新的藍海。

這些經驗老道的舵手們,又會在下一個星辰大海裏掀起多大的風浪,給人類社會引起什么樣的變革?

具身智能的未來,令人期待。

       原文標題 : 百度智駕大拿李震宇創業,又一個具身智能明星團隊



標題:百度智駕大拿李震宇創業,又一個具身智能明星團隊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584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