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拍”風靡社交平台 遭遇貨不對板、逃單該如何維權?

2024-01-08 18:50:42    編輯: robot
導讀 陪拍在社交平台興起。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慄思   怎么定格自己和一座城市的共同記憶?   對不少女孩子來說,城市裏流水线“公主”或許不失爲一個選擇。只是,美則美矣,卻不免喪失了些個性化的色...

陪拍在社交平台興起。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慄思

  怎么定格自己和一座城市的共同記憶?

  對不少女孩子來說,城市裏流水线“公主”或許不失爲一個選擇。只是,美則美矣,卻不免喪失了些個性化的色彩與靈魂,爲此,不少人將目光投向了近期在社交平台上迅速爆火的“陪拍”。

  所謂“陪拍”,即“陪伴+拍照”,用消費者沫沫的話來說,就是找個“搭子”,一起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裏找尋“美”的痕跡。“簡單來說,就是拍些生活化的照片,不要求設備多么專業,只要記錄下專屬於我的狀態就好。”

  真的這么美好而簡單嗎?

  爆火背後抱怨聲不斷

  試用了一次後,沫沫就知道自己當初的想法有些天真了。

  去年12月初,沫沫通過小紅書約了一名“種草”已久的陪拍攝影師,“本來跟朋友約好那天一起出去玩,結果她臨時有事,我就想着可以找人陪陪我,還能幫我拍照。”雙方約好於12月12日下午2時拍攝兩個小時,每小時50元,如果選擇室外還需另外加錢。“溝通時對方還問過我相機的型號,整體感覺服務很細致,我就付了30元定金。”沫沫說。

  然而,等到开拍後,她發現有些不對勁。先是對方多次詢問是否要使用CCD相機,“CCD相機價格更高一些,我只是想記錄一下,就拒絕了。”可是,拒絕過後,對方並未就此作罷,“問了好幾次,我也有些迷糊,就答應了”。直到結账時,發現有一筆CCD相機的費用,這才恍然大悟,“感覺有點像攝影工作室裏的工作人員不斷勸你加錢”。而最終的成片也並不令她滿意。更讓她生氣的是,提前就打招呼讓攝影師留意自己的頭發,及時整理,可到手的照片裏,頭發遮住耳朵的情況比比皆是,“感覺對方沒有認真對待”。

  同樣失望的人不在少數。“約好的時間,結果攝影師遲到了很久,導致白天拍攝變成了晚上”“構圖混亂,底片遲遲等不來”……爆火的陪拍背後,抱怨聲不斷。

  是雙向選擇,但缺少約束

  “陪拍更多的是陪伴,對於攝影技術要求就要弱一些,不然你去找專業的攝影……”在一則陪拍避雷帖下方,一條評論讓從業者小姚深以爲然。

  去年7月入“坑”陪拍後,小姚趕上了風口,一下子接了不少單。“高考結束有大把的空余時間,正好攝影也是我的愛好,就把它發展成了副業。”這份副業延續到了大學階段。如今,她仍舊會在小紅書上發帖招攬生意,“旺季時周六周日都約滿了”。

  感激這一新興行業的同時,小姚也對網友的擔憂表示理解。“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只是,服務雙方對此的期待並不一致,這就導致矛盾糾紛頻發。“我認爲避免糾紛的辦法就是雙方事先都約定好,尤其是一些比較容易產生糾紛的地方,更要明確並規範。”經歷過一次“被維權”後,從陪拍地點、時間計算方式、使用相機類型、價格、違約情況等,每個可能存在爭議的環節,她都會跟顧客事先確認好。“尤其是攝影,個人審美存在很大的差異,拍好後會當場就給她看,確認風格以後再繼續,避免糾紛扯皮。”然而,盡管如此,不久前她還是被“掛”了。

  由於买賣雙方是通過小紅書認識,私下進行交易並拍攝,並無合同約束,消費者維權的途徑就是利用平台分享的規則來評價、“避雷”攝影師,也就是小姚口中的“被掛”。“我最終堅持不退錢,如果說對於中間時間安排、拍照效果等有意見我都能接受,但是她拿着照片發了朋友圈以後來找我退款,明顯不合理。”小姚有些委屈,也選擇了在平台發帖“反擊”。

  “說到底,還是行業不太規範,雙方都沒有約束。”小姚告訴記者,圈內不少攝影師也苦於維權難,“有人還會遇到逃尾款的,只能自己消化。”

  平台的責任邊界在哪?

  風險不止經濟糾紛。

  趙先生也曾通過平台約了攝影師,因糾紛協商未果,對方直接將拍攝的照片“掛”在小紅書上,請網友來評判。“未經同意就把照片發在網上,這不是侵犯肖像權嗎?”類似的侵權事件並非個案,上海12345市民服務熱线也接到市民投訴,稱攝影師未經同意就將其照片放在網上。

  “除了肖像權以外,更應該警惕欺詐、人身安全威脅乃至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風險。”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晁鋼令認爲,陪拍本身是合法的,但是在雙方約定服務的過程中,大都是通過社交平台,缺乏正規性,有可能損害到雙方的人身財產安全,“要警惕過於隱蔽的拍攝場地或過於敏感的約拍時間。”

  實際上,除了陪拍外,內容分享平台近年來延伸出不少新風潮:私房手作食品、手工制品、伴寵等等,均是種草轉化而來的商業行爲,也是平台商業系統裏最有活力的部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需求方和供給方通過第三方平台上發布的帖文或視頻建立起聯系,實際交易通過社交平台或更爲私密的聊天軟件確認。如此交易缺乏約束機制,難免帶來一系列問題:貨不對板、逃單、食品安全、未籤訂合同導致事後維權難……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作爲“中間商”,平台是否要擔責,要擔什么責?

  晁鋼令建議,針對短視頻等互聯網媒介,要根據《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相關規定從嚴規範。他認爲,盡管《辦法》中提到互聯網平台要標明廣告以示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做到,就像電視裏的嵌入式廣告,不可能做到嚴格區分,這就要求平台對於廣大用戶在平台上發布的所有內容,要更加嚴格審核,尤其是對於一些存在風險的新興行業,還要對平台內經營者的資質資格進行審核,並提醒服務方和消費者可能存在的風險,盡到提醒的義務。“在這個過程中,平台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訴、舉報受理和處置機制,設置便捷的投訴舉報入口或者公布投訴舉報方式,及時受理和處理投訴舉報,避免服務雙方‘投訴無門’的情況出現。”



標題:“陪拍”風靡社交平台 遭遇貨不對板、逃單該如何維權?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155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