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寒冬”來臨前,不少企業已开始默默出清資產 ,林洋能源(SH:601222)就是其中一家。
華夏能源網獲悉,近日,林洋能源宣布,擬以11.83億元價格將持有的18家全資下屬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上海羲融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羲融新能源”)。
公告顯示,這18家公司全部爲光伏電站項目公司,合計持有440.4MW光伏電站資產。
這並非林洋首次出售光伏電站資產。華夏能源網梳理發現,此番出售之前,林洋能源已將旗下24家持有光伏電站資產的子、孫公司進行轉讓,加上此次擬轉讓的電站資產,自2022年4月以來,林洋能源光伏電站資產出售規模合計達到1434.25MW。
據公开信息,2021年底林洋能源自持各類光伏電站規模約1.605GW。據此計算,此次交易達成後,林洋能源持有的光伏電站將僅剩170.75MW。
無獨有偶,協鑫新能源這家曾經的全球第二大光伏電站投資商,在今年10月也對外宣布旗下最後一批光伏電站資產將全部出清(36座)。原因也不復雜,此前因龐大的光伏電站持有量使協鑫新能源負債率一度超過80%,出售電站是及時優化資產的舉措。
林洋能源可謂是“嗅覺”敏銳。復盤林洋能源的成長史,早在2004年就進入光伏行業成爲“追光者”,其在行業高點高額套現離場,成功躲過了2012年那輪行業危機。
那么此番出售光伏電站,又代表了林洋能源怎樣的策略安排?在產業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的時間點上,光伏電站已經“棄之無味”了嗎?
賣賣賣:已賣掉九成電站資產
江蘇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林洋能源”)成立於1995 年,前身爲南通林洋電子有限公司,以電表制造起家。2011年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上市。
林洋能源是不折不扣的光伏“老兵”,早在2004就曾布局光伏組件和電池制造領域,但在2010年被轉讓給韓華集團後,就全面退出了光伏制造。
2012年行業低點時,林洋能源再次轉型新能源,聚焦國內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开發、建設與運營,並借着行業東風再度起飛。如今已形成智能電網、儲能、新能源三大業務板塊。2022年,林洋能源營收49.44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56億元。
多年來,林洋能源的新能源板塊主要爲光伏發電和光伏EPC業務。2020年和2021年年報均顯示,林洋能源自持各類光伏電站規模都在1.6GW左右。作爲曾經享受了電站开發與運營紅利的資深开發商,林洋自2022年4月以來卻將旗下光伏電站資產不斷出售。
2022年4月,林洋能源宣布全資子公司安徽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徽林洋”)將以3.647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宿州金陽、宿州金耀、蕭縣華耀、蕭縣華豐和蕭縣裕晟5個公司100%股權轉讓給武漢綠曦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綠曦”),交易涉及裝機容量合計爲154MW。
同年11月,林洋能源宣布擬將全資子公司山東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林洋”)100%股權轉讓給中電投新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農創”),轉讓價格爲13.069億元,涉及裝機容量合計約388.35MW。
2023年8月,林洋能源又宣布將全資子公司江蘇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林洋持有的14家公司100%股權轉讓給安徽電投新拓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投新拓”),交易價格1.292億元,涉及裝機容量合計約61.5MW。
今年10月,林洋能源再次宣布旗下子公司安徽林洋擬將持有的3家公司100%股權全部轉讓給電投新拓;公司全資下屬公司湖北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擬將全資子公司仙桃林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中電農創,合計作價4.156億元,涉及涉及光伏電站390MW。
值得一提的是,數個交易對象——武漢綠曦、中電農創、安徽電投、電投新拓、羲融新能源,都屬於國家電投旗下企業或控股公司。
華夏能源網梳理發現,自2022年4月以來,林洋能源光伏電站資產出售規模合計達到1434.25MW,佔到2021年底持有電站資產的近九成。此次交易達成後,林洋能源持有的光伏電站規模將只有170.75MW。
對於爲何轉讓電站資產,林洋能源在五次轉讓公告中都給出了高度一致的答案:“進一步優化電站資產結構,降低應收账款中的可再生能源補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利於盤活存量資產,降低資產負債率,持續優化資產。”
甩甩甩:賺錢電站爲何低價賣?
林洋能源的多次出售均是低價甩賣。此次擬出售的18家公司,交易價格爲11.83億元,但其中8個項目涉募投項目公司的合計募集資金投入額曾達13.52億元。顯然,交易金額遠低於早期投資成本。
是因爲光伏電站不賺錢了嗎?但實際上,財報數據顯示,林洋能源的光伏電站毛利率在過去三年間(2020-2022年)一直維持在71%的較高水平。
那么是林洋账本上負債過高了嗎?
似乎也不是。從財務報表來看,林洋能源目前的資產負債率並不高,近兩年林洋能源的資產負債率一直都維持在30%左右。在負債率動輒超過60%、70%的一衆光伏企業中,林洋能源的財務狀況相對健康。
光伏電站能賺錢,企業負債壓力也不大,林洋能源爲何要將光伏電站業務低價轉讓?
對比數據來看,光伏電站業務貌似賺錢,卻一直在給集團業務“拖後腿”。
2022年,林洋能源的儲能、節能板塊的營收同比增長超過5倍,但同一年林洋能源的總營收卻同比下降6.66%,降至49.44億元。“拖累”了總營收的是新能源板塊的營收,同比下降了36.01%。其中,光伏發電營收下滑9.32%,光伏EPC營收下滑67.2%。
投資光伏電站屬於重資產模式,而由於可再生能源電費補貼由於涉及國家(或地方)資金撥付情況,回款周期較長,光伏電站的投資回收期高達10年。以去年出售的山東林洋爲例,截至2022年5月底,山東林洋應收账款7.45 億,主要爲可再生能源電費補貼。
查看歷年財務報表,林洋能源的應收账款一直居高不下。2021年、2022年、2023年3季度,林洋能源應收账款分別爲39.79億、31.04億、38.75億,在同期營收中的佔比分別達到75%、63%和82%。
而自2021年中央財政不再對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進行補貼後,投資光伏電站的IRR大幅下降。這也導致投資光伏電站吸引力進一步下降。今年,除了林洋能源、協鑫新能源,晶科科技(SH:601778)也完成了多筆電站資產的轉讓。
但對國家電投而言,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電費補貼構成的應收账款回款,對於財力雄厚的央國企不構成壓力。另一方面,收購民營存量電站也是快速完成雙碳目標的最佳選擇。
林洋出售電站資產給國家電投,實現了資金的快速回籠。華夏能源網據公告數據計算,自2022年4月以來,通過出售電站資產林洋能源將合計回籠資金34億元。
轉轉轉:業務轉型一盤大棋
林洋新能是一家有“故事”的公司。2010年時,處於業績高點的林洋新能源忽然被轉讓給韓華集團。林洋能源自此退出組件制造領域,引來市場一片譁然。彼時的林洋新能源是國際前五,國內前三的光伏組件制造企業、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此時轉讓不啻爲將一只“生金蛋的雞”拱手讓人。
但事後證明,經過這一決策,在行業高點轉手,實控人不僅以高價成功套現,還完美躲過了光伏行業慘烈的三年淘汰期。
那么這一番電站資產轉讓背後,林洋能源又嗅到了怎樣的“先機”?林洋能源的實控人極有可能是在下一盤大棋。
2022年以來,林洋能源的新能源業務明顯开始調整——重資產且IRR不斷下降的的光伏電站業務全面收縮,而上遊的光伏制造則成爲新的發展方向。這一年受行業上行周期價格上漲影響,光伏行業真正利潤的大頭被上遊企業所獲得。
2022年12月,林洋能源宣布投資100億元在南通投建20GW TOPCon 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其中一期12GW項目已於2023年1月开工建設,按照計劃將於2023年7月竣工投產,第二階段6GW生產线預計於2024年3月投產,5月達成12GW生產能力。
布局TOPCon電池並非心血來潮。林洋能源董祕崔東旭在2022年曾表示,公司從2017年、2018年就已建了一個300MW(兆瓦)的中試线,开始做N型產品。目前在安徽五河還建有一個3GW的組件工廠。
2023年年報中該公司曾提到TOPCon電池業務,“公司多年來對N型TOPCon技術和量產經驗已有大量儲備,本次大規模投資光伏電池制造領域,定位N型TOPCon電池片作爲發展方向,隨着TOPCon電池的量產,將進一步助力公司新能源板塊核心競爭力和業績增長點。”
爲支持TOPCon電池項目的建設,在今年8月,林洋能源還宣布對此前募集資金投向進行了變更。由此前的“智慧分布式能源管理核心技術研發項目”、“600MW高效太陽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變更爲“12GW高效N型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及新能源相關產業項目”,涉及金額3億元。
儲能作爲業績增長最快的板塊,如今正成爲林洋能源產業布局的重點。2021年,林洋能源與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江蘇億緯林洋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开發儲能電池。2022年以來,林洋能源又在江蘇、安徽、湖北、內蒙古等地加速儲能項目布局和推動,籤署多項儲能合作協議,累計儲備儲能項目資源超5GWh。
此外,2022年林洋能源在氫能業務上也有所布局。年報提到,子公司林洋創業投資(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舜華新能源系統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清耀(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銷售、運營和維護各種類型的電解水制氫設備。
顯然,林洋能源面對新的行業變化已對其產業布局已經做了全方位的調整。而賣電站資產回籠的現金流將被用於這些新的布局項目。但這些新的項目能否順利推行,還很難說。
截至第三季度末,林洋能源的账上流動資產44.58億元。但要支撐起新的業務布局還遠遠不夠,畢竟僅一個20GW TOPCon光伏電池項目投入就需100億元。
林洋能源屬於破淨企業,不許再融資。那么未來投產需要的錢從哪裏來?按照計劃原本將於 2023 年 7 月竣工投產今年三季度投產的12GW一期項目,自年初开工後就沒了下文,似乎也印證了林洋能源所面臨的資金困境。
在如今內卷嚴重的光伏與儲能行業,企業生存已經面臨極大的挑战,企業的任何轉型都不得不“捏一把汗”,再次謀求“轉身”的林洋能源,能否再次給出不一樣的答案?
(轉載請標明出處,文章來源:華夏能源網)
$林洋能源(SH601222)$$協鑫新能源(HK|00451)$$晶科科技(SH601778)$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光伏電站已出清近9成!低價“大甩賣”的林洋能源在憋什么大招?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05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