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比亞迪官方宣布了一則消息。比亞迪的第二艘滾裝船“常州號”已經順利啓航,載着近5000輛比亞迪新能源車前往歐洲。這也是繼1月份比亞迪的首條滾裝船“EXPLORER NO.1”之後,比亞迪的又一艘汽車運輸船下海。目標也很明確,以更規範的姿態帶領國產汽車闖出一條新路,拓展國內車企的生存空間。
去年小試牛刀,比亞迪就已經在歐洲創下一些名氣,純電車型銷量高達15664輛。今年第一季度,比亞迪的銷量猛增至7701輛,同比激增717%。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比亞迪的市場潛力非常大,一旦完全釋放出來,可能整個歐洲的汽車市場都要受到震動。
常州號开拔意味着什么?比亞迪的全球战略究竟是怎樣的?個人的一些看法與大家分享一下。
運輸+建廠,比亞迪兩手准備开啓大航海時代
除常州號外,比亞迪“合肥號”汽車運輸船近期也完成出海試航。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下,比亞迪的遠洋汽車運輸船,難道都是以生產基地的城市命名的?可能後面還會有深圳號、西安號、鄭州號、濟南號等等,比亞迪打造的出海船隊可能已經完成了九分之二。
常州號按照國際最高標准建造,船長達到199.9米,擁有7000個標准車位,採用了的是LNG雙燃料動力技術,節能又環保,可以適應多元航线需求。對於比亞迪來說,建造自有船隊控制物流鏈,不僅將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還顯著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時間,提升了市場響應速度。
有了這些運輸船,短期內比亞迪的出口是不用擔心“欠車”了。2023年比亞迪的出口銷量是242,759輛,今年1-11月出口銷量已經超過36萬輛,市場增長太快了,這也是比亞迪堅決要組建自己船隊的原因。
當然了,我們也知道有時候市場增長是“非理性”的。2020年比亞迪的銷量還是41.6萬輛,今年大概率要超過400萬輛,這就有點超過預期了。海外市場大概率也會是這樣,屆時哪怕9艘船全部下水,也不一定運得過來。對於這種情況,比亞迪已經做了另外一手准備,那就是去當地生產。
最近,比亞迪披露了自己的全球擴張計劃,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在海外打造規模宏大的生產基地,初步確定會在2025年底迎來第一波產能釋放,地點是歐洲的匈牙利工廠。除了現在正在大賣的海豚(配置|詢價)和Atto3之外,比亞迪還會在歐洲市場推出第三款車型“Atto 2”,也就是元UP(配置|詢價)的海外版本,最終匈牙利工廠會具備同時生產十二種不同車型的能力。與歐洲工廠相應的,比亞迪泰國工廠已經竣工投產,南美工廠也進入了最後的調試階段。
除此之外,比亞迪還在積極打造全新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就是將電池包的組裝工作放在當地工廠,最核心的電池電芯則會從中國進口。這一方面可以降低關稅成本,提升比亞迪在當地市場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是防止技術泄露。簡言之,既要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又要整個生產、銷售、技術拓展可控。
全面开花,大航海時代將至?
前陣子,摩根士丹利發布了關於比亞迪出海的專題分析報道,一些數據非常有意思。南美的巴西是比亞迪最大的單一出口國,10月份銷量達到了7200輛,同比增長了122.2%。從銷量來看,比亞迪超過了日產,與本田和jeep只剩下一线之隔。再看一下排前面的,感覺就是四個字,“不足爲懼”,成爲巴西頭部汽車生產商只是時間問題。
在耕耘畢竟久的澳洲和泰國市場,比亞迪也大受歡迎。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比亞迪Atto3奪得了澳洲純電車銷量亞軍,僅次於特斯拉Model Y,超過了一衆老牌勁敵。而在泰國,比亞迪已經是純電車銷量冠軍,开始轉化了一线品牌。在剛剛結束的泰國車展上,比亞迪(含騰勢)拿下了7615台訂單,這個成績僅次於豐田。
總體而言就是,比亞迪正在全球範圍內全面开花。這一方面自然得益於比亞迪扎實的產品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主動”加“被動”的宣傳。
先說主動的,比亞迪的全球性宣傳力度明顯加大。今年比亞迪成了歐洲杯主贊助商,也是歐洲杯創立以來首家擔任最高級別汽車類贊助商的中國汽車品牌。這種“刷臉”的做法,也讓越來越多的歐洲人注意到了這個新能源汽車新貴。最典型的就是慕尼黑車展,比亞迪的展台被圍得水泄不通。雖然銷售渠道還未完全建立,成爲歐洲主流汽車品牌還有一段的距離,但歐洲人已經知道這個品牌,很多人還知道比亞迪是全球第一的新能源汽車公司。
來自海外的“助攻”其實也不少,比如比亞迪海豹(配置|詢價)剛剛被評爲2024-2025日本年度風雲車“十大最佳車型”,一共有31款車型入圍,海豹贏在了創新的設計和出色的性能上。在英國的2024年度最佳車型獎評選中,比亞迪海豚也奪得了最佳小型電動車獎。同時比亞迪海豹還獲得了2024歐洲車身大會第三名,這也是中國自主品牌首次摘得歐洲車身大獎。
這些都是國外最權威的獎項,比如日本風雲車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汽車獎項之一,歐洲車身大會有“車身奧斯卡”的美譽。在“客場作战”的情況下,能夠得到這些獎項的認可,足以說明比亞迪的實力,也在間接給比亞迪打了廣告。
在汽車行業有一句話,叫“無內不穩,無外不強”。歐美日韓的頭部車企,無一不是在自己的本土市場有着絕對的競爭力,同時在海外市場也有一席之地,至少能夠分一杯羹。最近幾年,中國車企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令人驚豔,增長確實迅猛。但另一方面,也湧現了非常多的問題,比如不注重品牌聲譽,市場策略沒有延續性。
爲此,政府層面也在積極努力。比如廣州市提出要“擴大對外开放”的任務,希望“完善汽車出口配套服務體系”,國務院強調要“培育汽車出口優勢”。深圳市直接提出,“對汽車外貿滾裝航线,按航次予以資助。”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將產業鏈掌握在自己手裏,維護中國汽車品牌這個大群體的聲譽。
比亞迪的一系列動作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的,除了整個出海外,比亞迪還在積極推動汽車周邊產業培育,打造核心的技術平台,做深做實電池管理系統、車聯網操作系統等自主核心技術,甚至附帶還在做技術出口和在當地建廠。最終的目標很簡單,就是給國產車的出海打個樣。
在“常州號”开拔後,比亞迪又遭到了一些“懂王”的嘲笑。說就做個出口而已,先搶到的市場就是自己的,也就比亞迪又开始搞“大棋战略”,其實是錯失良機。所謂夏蟲不可語冰,這些人的格局就這樣了。如同十年前,所有人都把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战略當個笑話,部分車企更是“大徹大悟”,开始瘋狂造車殼騙補,也就比亞迪在那吭哧吭哧攻克技術難關,那時候一些“聰明人”也在瘋狂嘲笑比亞迪喫力不討好。
如今十年的時間過去了,到底誰傻呢?
標題:常州號开拔,比亞迪解鎖遠洋運輸新路徑,迎來大航海時代?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58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