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芯片制造進步凸顯中國韌性和創新

2024-06-11 18:11:24    編輯: robot
導讀   韓國“電子新聞”網站6月9日報道,原題:中國半導體生產能力, 5年內將增加40% 據市場調查公司TechInsights預測,中國半導體產能將從今年的631msi(百萬平方英寸)增長38.7%,...

  韓國“電子新聞”網站6月9日報道,原題:中國半導體生產能力, 5年內將增加40% 據市場調查公司TechInsights預測,中國半導體產能將從今年的631msi(百萬平方英寸)增長38.7%,到2029年將達到875msi。中國早已將半導體定義爲战略產業並進行培育,相關企業的支出從2018年的110億美元激增至2023年的近300億美元。過去幾年設備採購的爆炸式增長正轉化爲產能的快速提升。實際上,今年半導體年產能預計將比2018年增加2倍以上。這是積極主動的晶片制造設備投資增加的結果。

  中國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以應對美國的制裁。相關分析認爲,有關投資可能會在中國內部使用並增加新產能,也會對世界半導體價格產生很大影響。(章華心譯)

  澳大利亞“珍珠與刺激”網站6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半導體的頑強生命力  筆者曾討論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如何成爲美中競爭的關鍵战場。測評媒體“湯姆硬件”的最新報告,爲我們了解中國的發展速度提供了寶貴見解。

  華盛頓的人還不了解中國在半導體技術方面的快速進步,特別是從7納米到3納米芯片的飛躍,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重大技術突破。這一進步向傳統上在尖端半導體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西方提出了挑战。即使面對西方制裁和阿斯麥光刻機越來越多的限制,中國科技企業仍表現出持續的創新能力。

  面對西方打壓,中國利用光伏面板制造商的經驗和技能,並在無與倫比的工業和科學基礎支持下,在技術上突破阻礙。美國不斷推出制裁措施,試圖限制中國獲得先進的半導體技術和設備,尤其是極紫外光刻機。現在回過頭來看,中方似乎通過巧妙的決策先發制人地避开了有關問題。

  半導體產業被列入“十四五”規劃,中國明確提出實現“核心技術”自主的目標。相關政策包括大量研發投資,重點關注集成電路和先進材料等關鍵技術,並通過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的密切合作,促進創新。中國的战略舉措意在全面提升本土半導體產業,確保在全球生產鏈中的地位,在地緣政治限制下保證中國的韌性和技術主權。中芯國際這樣的公司很可能與國內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密切合作,以提高先進產品的產量,這並不奇怪。最終,此類合作使中國能在美國制裁的情況下,使用舊設備生產更先進的芯片。此外,中國正在探索替代技術工藝,以推動半導體制造繼續發展。通過大力投資國內研發、與本地設備制造商合作以及探索替代技術,中企成功化解了美國出口管制帶來的諸多挑战。

  芯片制造技術的進步以及中國採取的战略措施,凸顯這一產業的動態性和快速發展性。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的成就凸顯科技格局的重大轉變。面對美國制裁,中企表現出的韌性和創新能力再次凸顯中國的战略政策重點,以及對實現“技術主權”這一核心關注點的決心。隨着中國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不斷進步,全球在科技治理等領域的力量平衡將發生深刻變化。(作者卡裏·麥肯,喬恆譯)



標題:澳媒:芯片制造進步凸顯中國韌性和創新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8252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