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日本人拆車研究的習慣,其實由來已久。在2022年,日本汽車公司與日本民衆瞧不起中國車的行爲截然相反,他們开始拆解中國汽車,並且越拆越焦慮。近日,日本規模最大的出版社—日經BP社拆解了一台比亞迪海豹(配置|詢價),並且對拆解內容撰寫了一本書,售價不菲,標價880000日元,折合人民幣4.5萬元,主要面向工程師,並且买了書後還可以去拆車的地方參觀研究。而如果同時購买在线服務,價格則高達132萬日元,折合人民幣是6.74萬。書中內容包含了比亞迪e3.0平台、三電系統、CTB車身結構一體化等等,對比亞迪的三電技術高度肯定。
而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日本人第一次公开拆解中國品牌的汽車了。早在去年5月,日本NHK電視台就拍攝了一期專題節目來介紹來自中國的神車—五菱宏光(配置|詢價)MINIEV。這款車在2021年賣出了39.5萬台,但起售價還不到3萬元人民幣,讓日本人感到危機四伏。而此次日本人拆比亞迪並且出書,背後透露的則是日本汽車產業的焦慮。這次拆解比亞迪都拆了啥?不拆“蔚小理”,不拆長城吉利,爲何要拆比亞迪?本期《愛卡獨角SHOW》,我們來聊一聊日本人拆車的故事。
01、日本這次都拆了啥?
從外網曝光的圖片來看,這次車拆的是非常徹底,整個車幾乎只剩了框架,車門、前後槓等外觀零件全部被拆除,車內的座椅、飾板、電子线束等也均被掏空。在拆解的過程中,每拆解一個部分,就用相機進行記錄,並對拆下來的零部件進行分析。他們甚至還細心地將零部件歸類,整理成一個表格。
結果發現,除了搭載被稱爲“刀片電池”的新型結構車載電池和集成熱管理系統外,車載電器元件的集中控制,比亞迪也都是遙遙領先於各大車企。最爲核心的電池、電機等三電技術,在書中統統被詳細分解,尤其是比亞迪獨有的CTB一體化車身,直接被日經BP社定義爲“必看內容”。
作爲汽車強國,日本擁有豐田、本田、日產等多個全球頂級品牌,日系車在世界汽車工業的領先地位無需多言,尤其以豐田爲代表的日系車企,其出色的技術、成本控制與市場運營能力,是世界汽車工業學習的典範之一。
事實上,逆向研發是主流車企的常規操作。燃油車時代,最初的日本車企也是靠模仿,拆解了當時不少的美系和德系車,到後來的韓系拆解日系,國產拆解日系、德系等等,通過拆解學習對手的優勢,來提升自身實力,是行業內的普遍共識,對於企業的發展有着直接的促進作用。來到新能源時代,日系車起开始研究國產新能源汽車,從側面也證明了國產新能源彎道超車的成功,以及日本汽車產業的焦慮。
02、其實拆車習慣已久
其實不必驚訝日經BP社的這波操作,因爲這不是日本第一次拆解中國品牌的國產車。去年,日本NHK電視台就拍攝了一期專題節目來介紹來自中國的神車—五菱宏光MINIEV(配置|詢價),當他們拆解了一輛五菱宏光MINIEV後,驚呼其成本控制能力太出色:全車竟然沒有來自日本制造的零部件,其主要零部件均來自中國:電池是寧德時代的,馬達是寧波雙林的,電容器是湖南艾華的,只有極少部分來自德美(德州儀器、英飛凌),但沒有一個是來自日本制造的零部件。
更讓日本人震驚的是,他們將整個拆卸過程做了詳細的成本分析,13.9kWh的鋰電池成本價格爲0.9萬元,除此之外,還有電機、電控系統,空調、內飾以及車載軟件與售後服務,總共合計2.69萬元。相比售價,算下來這款如此便宜的小車,還能剩下11900元的利潤。
這裏有人不禁要問,汽車工業如此發達的國家,爲何要對五菱宏光這樣的廉價車型入手呢?事實上,這與日本國土用車習慣大爲相關。日本的道路狹窄,以及日本停車空間資源有限等因素制約,微型車等K-CAR在日本一直很暢銷。按照日本的車輛分級,停車需要停車證明,但長度不超過3.4米,寬度不超過1.48米,高度不超過2米的微型車就可以不用提供證明。也就是說,從日本的政策來看,是鼓勵消費者購买微型車的,這樣就能最大化的利用土地資源,避免停車位與道路資源的緊張。而隨着新能源時代的到來,微型電動車便逐漸進入到日本消費者的視野中。
這也是爲何日本人會有針對性地研究五菱宏光,是因爲看到了五菱宏光造出來的微型汽車不僅在中國市場暢銷,而且也很契合日本人的需求。而宏光MINIEV在日本的售價還不到日本本土企業制造的微型車價的一半,相當有競爭力。
而拆解完成後,更讓日本人感到擔憂的是五菱宏光控制成本、制造廉價汽車的潛力與能力,如果進軍日本本土,會給其本土廠商造成巨大壓力。而在去年10月就傳出五菱宏光MINIEV要進軍日本市場的消息,但從今年來看,五菱遲遲沒有動向。比亞迪先下手爲強,其ATTO 3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力,也給日本車企帶來了強烈的危機感。
新任豐田社長佐藤恆治在業績大會上也表示,將大力加強純電動汽車業務,2026年前將推出10款新的純電動汽車車型,到2026年使其電動汽車的年銷量達到150萬輛。而2022年豐田汽車共銷售1048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僅有2.4萬輛。如此來看,豐田距離這一目標還非常遙遠。因此,包括豐田在內的日本汽車巨頭要想做好電動汽車,就必須要向行業內優秀的玩家學習。在目前,純電汽車領域,銷量最好的兩大巨頭,只有特斯拉與比亞迪。
03、不拆“蔚小理”,不拆長城吉利,爲何要拆比亞迪?
爲何偏偏要拆比亞迪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造車基因的認同。
拆解的這本書的序言中便給出了答案。日經BP社此前曾對全球熱門電動車,如日產聆風、特斯拉Model 3、Model S和大衆ID.3等車型進行了拆解。此次對比亞迪海豹的拆解原因很簡單,比亞迪的基因與日本車企非常接近。雖然日經BP社此前也拆了特斯拉,但日本人認爲,特斯拉的風格與日本車企的基因相差甚遠,日本人要學特斯拉的成本太高,轉型的難度更大。
特斯拉的優勢基因在於軟件,特斯拉是軟件定義汽車的集大成者;拆完特斯拉的車,日本人發現軟件是特斯拉的核心能力,這種軟硬件的融合能力,是日本人眼下想學但學不來的。
比亞迪與特斯拉恰恰相反,比亞迪的特點是硬件幾乎全產業鏈自給自足,是一家機械感很足的廠商,新能源時代的三電技術恰恰就類似日本在燃油車時代的“三大件”技術,這種基因的吻合,讓日本人對比亞迪產生了濃厚的好感。
回顧燃油車時代,日本車企本身強在於精密制造,從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到衆多汽車零部件,全球幾乎所有車企都離不开日本制造,皮實耐用的日本制造,無論是奔馳、寶馬、奧迪還是保時捷,都非常青睞。但拆解完比亞迪和五菱宏光後,發現車上幾乎沒有來自日本的零部件,這就充分證明了比亞迪的核心優勢也是制造。可以說比亞迪的成長路徑與燃油時代的日本車企不謀而合,即自己掌控造車的幾乎全部零部件,這恰恰是日本車企學的來的。
因此在日本人來看,特斯拉的崛起是日本人所無法阻擋的,但比亞迪的領先,是日本人在未來可以反制並且反超的。
另外一個原因在於,比亞迪的產品特點、定位與銷量目標和銷量路徑,與燃油車時代的豐田頗爲類似。在日本人看來,它很可能就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豐田。
從銷量增長勢頭來看,比亞迪在全球市場主打20萬級別市場,它要侵蝕的便是豐田的市場份額,這無疑讓日本人感到非常焦慮。而這種焦慮恰恰在中國市場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04、不能掉以輕心,日本人的認真很可怕
要知道,日本人的認真,是“變態”級的。日本人不會屈服於任何一個曾經的弱者實現反超,何況反超的還是中國車企。
怎么辦?拆你,研究你,打敗你。
在日本人拆車的過程中,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學習的過程中,日本人一定在思考你的短板與弱點,在合適的機會將你的產品進行反制。因此,對於海外市場而言,崛起的道路一定不是一帆風順的,比亞迪的市場地位,在未來很快便會與豐田正面交鋒,比亞迪需要提前布局。更何況,以豐田爲首的日本車企將純電汽車的研發下注在了中國,這樣不僅可以借助中國新能源汽車完善的產業鏈爲捷徑,還能把中國生產的豐田純電動汽車出口到海外,日本人的算盤也是一舉多得。
反觀國內,從前不久長城公开比亞迪等“家醜”可以看出,國內的衆多對手同樣在盯着比亞迪,比亞迪一旦存在重大的產品隱患,便會在致命的時機被對手無限放大,而這種問題要是被海外的競爭對手所拿捏,好容易在海外市場所積攢下來的品牌與口碑,可能會瞬間崩塌。
因此,雖然日本人拆車賣書是件值得自豪和炫耀的事,但是比亞迪仍需在產品及質量層面加大投入,以保持技術的領先和質量的過硬。別忘了,日本在燃油時代的技術壁壘、在氫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多年混動技術的領先,積攢的實力隨時都會爆發。
全文總結:日本專利分析公司Patent Result對2010年至2022年純電動汽車(EV)充電和電池更換專利方面累計申請數進行統計後發現,中國企業以4.1011萬項排在首位,達到排在第2位的日本企業的1.5倍。數字是驚人的,也是可喜的。
蘋果有多狠?這家科技公司賺取了手機行業85%的利潤。即使全世界的蘋果手機都是富士康生產的,但是蘋果的技術以及iOS系統,仍舊是全世界科技企業的技術壁壘。汽車行業亦是如此,如何把自己的技術壁壘做到日本人拆了車也造不出來,是包括比亞迪在內的國產新能源車企需要努力的方向。
標題:日本拆比亞迪的背後 我們應該警覺什么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7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