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2024:從 “燒錢” 到 “賺錢” 的急轉彎

2024-12-27 18:40:33    編輯: robot
導讀 盤點2024,大模型產業落地有五個潮流。 文|趙豔秋 周享玥 編|徐鑫 2024年行將結束,回望這一大模型應用落地元年,市場喧囂與熱鬧依舊,但也在快速走向理性,圍繞着技術、市場和商業等方方面面,我們...

圖片

盤點2024,大模型產業落地有五個潮流。

文|趙豔秋 周享玥

編|徐鑫

2024年行將結束,回望這一大模型應用落地元年,市場喧囂與熱鬧依舊,但也在快速走向理性,圍繞着技術、市場和商業等方方面面,我們看到了大模型產業的五個潮流。

這一年,AI成爲大國角力的新战場。中美兩國,不約而同都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在國內,“人工智能+”引領了全年的大模型落地潮,央國企成爲先行力量。而大洋彼岸,“硅谷七姐妹”領漲美股,AI賣鏟人英偉達從年初笑到年尾。

落地進程在加速。OpenAI商業化成績初現,2024年37億美金入账,也帶動了巨大生態圈的增長。在國內,央國企和行業龍頭引領了商業化落地,前11個月大模型招投標項目達到了2023年的3.6倍,其中百度、科大訊飛、智譜獲得的項目最多。

OpenAI不再是一家獨大,2024年群雄割據的局面初現。同時,中國廠商的進程驚人,不同於2023年初的沮喪和上火,2024年國內主流廠商如百度、阿裏、智譜、DeepSeek等模型能力已迎頭趕上。當模型能力相差不大時,廠商們卷起了價格战,這也讓基礎大模型市場玩家加速走向收斂。

模型訓練和應用帶動了國內的智算熱潮。互聯網企業逐步走向十萬卡集群。智算浪潮也使得雲計算市場出現新變量,AI公有雲市場規模繼續增長,先入局大模型賽道的百度智能雲以26.4%的市場份額連續五年位居中國AI公有雲第一。

這一年,超級應用依然沒有出現,但超級有用的應用出現了一大批。而無論是ToB還是ToC,人們都已經意識到,競爭正轉爲體系化之战。六邊形战士是所有玩家都想打造的能力。

在反思和探討聲中,大模型產業鏈依然還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演進。這也預示着2025年,大模型市場將呈現出一個更爲多元化、競爭更爲激烈的局面。

01

中美大力推進人工智能發展

2024年,政府激勵政策成爲大模型行業最大推力之一。

在中國,春節开工後第一天,國資委召开 “中央企業人工智能專題推進會”,央國企一把手全部參加。華爲、百度作爲人工智能企業代表參會。3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开展 “人工智能 +” 行動。同月,國務院印發相關設備以舊換新方案,預計五年投資超3萬億元,更新一批先進設備,也爲大模型落地工業,創造了大市場。

在美國,2024年政府對人工智能的預算創下新高。美國能源部、衛生與公衆服務部、交通部、國防部等,累計向AI投入超過2511億美元。如果疊加資本市場的投入,總投資達數萬億美元。數智前线統計,僅英偉達、微軟、谷歌和Meta四家企業,借着AI的東風,在2022年11月~2024年11月期間,市值飆升總計達到6.1萬億美元。全球市值第一大交椅,已由英偉達和蘋果輪流坐莊。

圖片

但與此同時,隨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在AI倫理與監管、安全與隱私保護、AI應用和商業化等方面,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爭端(見下圖)。

圖片

在衝突和爭議中,2024年AI治理政策從原則走向實踐,安全治理邁向深水區,出台多項標准和測試。如6月歐盟出台《人工智能法案》,引入對 “高風險” 人工智能系統的限制,以及要求人工智能團隊在使用數據時提高透明度的規則,業界認爲這是一個標杆。

在中國,2024年“網絡治理和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等方面的立法項目”已被列爲全國人大預備審議項目。

02

落地進程在加速

與2023年基礎大模型大战不同,由於燒錢砸模型的模式不可持續,2024年,業界在注重技術提升外,更重視落地,2024成爲大模型落地元年。

在激勵政策推動下,國內外落地走出不同的道路。海外,ChatGPT表現突出,席卷美國,用戶認知和應用達到一定水平。OpenAI預計2024年收入爲37億美元,其中 ChatGPT收入爲27 億美元。在國內,央國企、行業龍頭逐漸走出一條通用大模型結合行業大模型的中國特色之路。

這一年,大模型的落地成本明顯降下來了。5月,大廠價格战打響,直接讓大模型推理成本在一年半中,降低了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同時,輕量級大模型和MOE(混合專家模型)成爲新潮流。從开年百度开大會專門推出多個不同規格和適配場景的大模型,到阿裏开源的Qwen系列小模型,再到多家大廠紛紛推出MOE模型,都在解決如何在成本更低的情況下,實現與大模型相媲美甚至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圖片

反應到落地一线,以往動輒千萬元級別的單子少了,更多項目下探至兩三百萬元,一些單一場景的大模型應用成本甚至只需數十萬元,這是嘗鮮客戶能接受的價格段。

有預測認爲,2025年大模型推理成本,還將有更大幅度降低,更加利好大模型落地。

這一年,大模型項目實現暴增。年初時,大模型市場上,就有服務商忙到“每天只睡5小時”,也有企業每周接洽的需求“以10個左右的數量級實現新增”。此後每個月間,大模型的項目數月月遞增。

根據雲頭條的信息,今年前11個月,大模型中標項目達到728個,是 2023 年全年的3.6倍。運營商、能源、教育、政務、金融成爲貢獻項目數最多的行業。從大廠到大模型應用服務商,都在卷項目。在728個中標項目中,百度以40個項目,2.74億元的中標金額,位列第一。

項目數激增背後,是AI的價值开始被看見。尤其作爲領頭羊的央國企,已开始進入到更深層次的場景,如電網調度、鋼鐵高爐等核心場景。

8月和11月,中石油聯合華爲、中國移動和科大訊飛發布330億參數、700億參數昆侖大模型。12月,國家電網聯手百度、阿裏官宣千億級多模態行業大模型——光明電力大模型,其中都有核心場景的規劃和探索,也更需要懂業務的人才和懂AI的人才相向而行,才能實現。

圖片

中腰部企業也在陸續跟進。數智前线從產業鏈獲悉,許多上半年在觀望的中小金融機構,下半年开始主動尋求已在頭部企業成功落地的解決方案,希望在自己的業務中復制。

但這一年,落地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起初,大模型落地“叫好不叫座”問題明顯,從PoC走向买單並不容易,企業开始反思打法。有服務商優先選擇有高知識密度、盈利情況良好、專注自己場景應用發展的行業客戶,這會更有利於打开市場。

上半年,大家提的最多的一個詞是ROI(投資回報率)。爲了落地,需要幫客戶把ROI明確出來。到了下半年,客戶更加理性和現實,採購變成了“以應用效果爲導向”,需要先有PoC,真正看到可以實現業務價值的邏輯和機會,才會推進下一步採購流程。

陪伴式服務的重要性也在加強。一位服務商稱規模在200萬元左右的項目,後續每年服務費的佔比已從傳統信息化項目的 10%~15%,提升到 25%~30%。

年底,大模型的落地又再次往前推了一步,智能體成爲新熱點,在多個大模型相關的活動現場,各家公司的展台上言必稱智能體。各家大廠也都在積極推進智能體發展,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百度宣布,將在明年1月推出多智能體協作工具“秒噠”,這意味着完全由智能體構成的無代碼开發工具將走進大衆視野。

圖片

03

OpenAI不再一家獨大,主流企業正迎頭趕上

2024年雖然非常重視落地應用,但大模型技術的腳步並未放緩。2023年生成式AI當上頂尖文科生,今年底又當上頂尖理科生,讓我們感嘆“AI一天,人間一年”。

基礎大模型誰家更強?已經不是OpenAI一支獨秀。OpenAI GPT-5被曝訓練遭遇困難,各大模型正在不同賽道實現趕超。在IDC《中國大模型市場主流產品評估報告,2024》中,以語言模型爲例,百度等廠商實現超越或追趕GPT(如下圖)。“OpenAI在最強的復雜推理模型上,還有一些優勢。”前谷歌大腦成員、閃極科技合夥人潘欣對數智前线說。OpenAI正在嘗試調整战略,推出o1、o3系列,在高級推理的復雜任務上向前邁進。

圖片

基礎大模型企業也在加速收斂。在美國,已迅速收縮到五家——OpenAI、Anthropic、Meta、谷歌以及xAI。在中國,“百模大战”僅一年就成爲歷史,基礎大模型收斂到百度、阿裏、智譜、字節、訊飛、騰訊等企業。

2024年秋,盛傳大模型“六小虎”中有企業放棄預訓練。此後,幾只小虎發布新模型或產品。不過,就像李开復所言,“六小虎”面臨着與AI 1.0時代“四小龍”一樣的靈魂拷問:能否從一個大模型起家,打造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並證明自己能接受投行、二級市場的考驗——有收入、在增長、可盈利。

在全球,預訓練遭遇挑战。Scaling Law放緩是事實。OpenAI前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更放話稱,預訓練結束了,因爲訓練數據已快耗盡。但Ilya的博士後導師、深度學習之父Geoffrey Hinton反駁稱“Ilya缺乏想象力”,如果模型真的可以學習,數據其實無所不在,預訓練與生物相連,永遠都不會結束。

強化學習一夜間成爲寵兒,OpenAI的o3和o1都採用了強化學習。o3和o1證明了,世界上不止存在一個預訓練期的Scaling Law,還存在一個推理期的Scaling Law。“OpenAI的o1推出時之所以在業界引發轟動,是因爲強化學習。”百度傑出系統架構師王雁鵬說,“本質上用算力去創造更多數據,通過強化學習的獎勵模型去強化它,這成爲一個主路徑。”

由於預訓練太燒錢,在國內要不要堅持做預訓練,怎么做預訓練,出現了不同聲音。一些企業提出,中國有豐富的行業場景,走入場景,由場景帶動預訓練。一些企業在反思新路徑。根據智能湧現報道,字節內部反思,AI對話類產品天花板可能不高,且付費訂閱模式在中國不太可能走通。長期看,需要找到更低門檻、更“多模態”的產品形式,剪映即夢優先級提升。

除了大模型能力,全球AI大企業正在另一個賽道——具身智能做布局。上海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成爲人形機器人的場子。北京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認爲,一些人認爲兩三年後,人形機器人能“遍地跑”、“哪都能用上”的期待,並不現實。他贊同清華大學趙明國教授給出的2050年的時間點。

圖片

04

智算熱潮中,AI公有雲持續高增長

在大模型訓練和應用帶動下,2024年,毋庸置疑是智算“大年”。

國際上,包括微軟&OpenAI、xAI、Meta等多家AI巨頭爭相建立10萬卡乃至百萬卡集群。其中,微軟在建的Stargate項目(星際之門),耗資超過1000億美元,計劃未來六年內分五階段完成,預計將在2028年前投入運營。該項目將配備數百萬個專用AI芯片,並可能需要高達5吉瓦的電力支持。

在國內,過往,百P的智算中心,大家都發愁怎么去用,但大模型一火,需求暴漲,智算中心要千P起步。

大模型創企作爲當下的智算採購大戶之一,需求基本都在萬卡水平。市場上各行業的龍頭企業,由於要自研行業/企業大模型,算力需求也不小,1000卡~5000卡是常見規模。

典型如車企,大模型支持下的端到端智駕技術,已迅速成爲主流方案,極大激發車企投入意愿。一位大型車企人士判斷,未來1~2年內,車企智算算力會再翻兩番左右。

今年諾貝爾獎頒布後,AI for Science大火,高校的智算採購熱情也在進一步高漲。近期市場上,多所大學都已發布從數千萬元到數億元的算力採購需求。

圖片

除了企業的動態,工信部等六部門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對智算的支持。政策帶動下,各地智算中心建設如火如荼,項目頻出。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已建和正在建設的智算中心超250個。

在十萬卡集群能力構建上,從美國科技企業瘋狂布局十萬卡可以看出,Scaling Law定律目前看仍然有效。少數中國頭部雲廠商都已有動作。比如,百度、阿裏等廠商先後宣布其具備成熟的十萬卡集群部署和管理能力。

在智算大潮中,根據IDC的分析,七成以上的智算中心,仍由雲廠商唱主角。雲廠商也在紛紛構建AI雲原生基礎設施。IDC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AI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達126.1億元,百度智能雲以26.4%的市場份額連續五年位居第一。

圖片

除此之外,過去幾年,一些智算中心建設曾踩過幾波坑,利用率甚至平均不到30%。最新這波建設熱潮中,業界也擔心,未來會不會出現“一地雞毛”的情況。業界提出,算力光是建起來還遠遠不夠,還得用起來。

市場已經开始反思,包括蓮花控股等多家此前宣布過跨界智算領域的上市公司均發布公告稱,決定暫停、或者取消原定的智算中心建設項目。

今年以來,產業鏈裏各環節都开始認識到,“建設的盡頭是運營”。

不少投資方开始要求項目承建方要做相應運營KPI的考核。一些企業在建智算中心時,也會通過提前調研當地的需求情況,再建設對應規模的智算中心。

包括北電數智等企業人士還呼籲,在幫地方政府構建智算中心時,一开始就要與當地的產業經濟緊密結合,進行建設規劃與生態引入,將人工智能產業鏈真正爲當地經濟所用,形成良性循環。

業界觀察,大批的智算中心將在今年Q4和明年Q1落成。這對整個行業來說,都將是一個考驗。

05

大模型走向體系化之战

經歷2024年的大模型訓練和落地战之後,業界相信,2025年全球會湧現更多AI應用,無論是to C還是to B。

而大模型的競爭,正在進化爲一個體系化之战。以to B爲例,有大模型企業總結,要想構建起一個企業真正能用的大模型,需要具備構建算力、數據治理、模型訓練、場景落實、應用搭建、持續運營、安全合規整套能力,還要會打造各種標准化軟件產品,如數字人、客服助手、代碼助手等,以及場景落地中的軟硬結合產品。

一句話,大模型競爭,需要“六邊形战士”。今年拿項目最多的企業,無論百度、科大訊飛,都勝在體系化之战上。而年底從字節舉辦的大會來看,也在迅速完善體系。

大模型服務商衆數信科聯合創始人汪中舉例,在合作中,比如百度生態布局既有基礎大模型,也有MaaS平台,即圍繞大模型提供的工具鏈平台,還有對應的硬件如一體機,可直接拉到客戶機房中部署。百度也支撐聯合方案开發,定制化產品適配。

從IDC的統計來看,2024年上半年,百度智能雲拿下中國MaaS市場營收第一;同期,AI大模型解決方案市場頭名桂冠也被百度智能雲摘下。

今年模型落地看重RAG能力,明年則是Agent 爆發的一年。“智能體落地沒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最大的挑战在於模型能力,大模型要具有對一個復雜任務的分解和規劃能力。現在絕大部分模型還是有所欠缺的。”浪潮信息AI應用架構師Owen ZHU此前對數智前线分析。百度、英偉達等企業採用了工具流+Agent方式,Agent就會穩定很多,會更加落地。

在2024年的最後一個月中,各家大模型企業動作仍不斷,OpenAI搞了12天連發,展示包括o3在內的最新技術進展;字節更新了豆包大模型,進一步豐富了生態;百度智能雲、阿裏雲與國家電網一起,見證了電力行業大模型光明大模型的發布......

回首2024年,大模型產業鏈在押注、探索和反思中快速演進。而展望2025年,大模型也必將在不斷的分叉、探索中,解鎖更多復雜任務,催生大量創新應用,帶領人們走入新天地。

       原文標題 : 大模型2024:從 “燒錢” 到 “賺錢” 的急轉彎



標題:大模型2024:從 “燒錢” 到 “賺錢” 的急轉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6026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