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开年再降價,2024年提前駛進紅海

2024-01-23 18:30:14    編輯: robot
導讀 文|一點財經 佟梅 編輯|元朔   “等等派”再度勝利!1月12日,特斯拉中國官宣Model 3(配置|詢價)和Model Y(配置|詢價)降價。其中,Model 3煥新版下降15500元,Mode...

文|一點財經 佟梅

編輯|元朔

  “等等派”再度勝利!1月12日,特斯拉中國官宣Model 3(配置|詢價)和Model Y(配置|詢價)降價。其中,Model 3煥新版下降15500元,Model 3長續航煥新版下調11500元;特斯拉Model Y後輪驅動版售價下調7500元,特斯拉Model Y長續航版售價下調6500元。

  事實上,今年元旦开始,特斯拉就給出了優惠政策,宣布推出Model 3後驅現車保險補貼及低息金融政策,總優惠幅度達2.2萬,此次則是直接降價,試圖直接對銷量產生刺激。

  作爲電動汽車行業的領軍者,特斯拉的每一個動作都備受關注。2023 年开年,特斯拉曾拋出降價計劃,隨後引發其他汽車廠商追隨,中國汽車市場迎來了全面降價潮。2024年的开年降價,特斯拉是否仍舊如一條鮎魚那樣牽動汽車全行業?

  2023年可以說是汽車市場加速洗牌的一年:新能源勢頭不改,加速替代燃油車;轟轟烈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人倒掉,有人調整,也有人加速入局。一邊流血,一邊高奏凱歌,這樣魔幻的局面在2024年想必會繼續。曾不動如山的特斯拉,也逐漸從旁觀者變成了入局者。

  承壓的2023

  2023年,特斯拉承壓增長。這一年,特斯拉擦邊完成了自己定下的180萬輛計劃。其發布的全球生產與交付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特斯拉全球範圍內共計生產電動車約185萬輛,交付約181萬輛,分別同比增長約35%、38%,蟬聯全球純電動車交付量榜單冠軍。

  但整體來看,特斯拉面臨的局面並不樂觀,2023年,特斯拉的銷量增速從2021年的87.6%,2022年的40.4%,進一步回落至37.7%。2024年开年兩周的交易日,特斯拉市值蒸發了940多億美元,主要源於外界對特斯拉增長停滯的擔憂。

  需求增速放緩,成爲垂在所有汽車廠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以中國市場爲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23年,汽車國內銷量2518.4萬輛,同比增長6%,但非歷史最高點。所有廠商都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中國汽車市場進入低速增長時代。

  去年,隨着特斯拉打響第一槍,汽車行業掀起全年價格战,從新能源波及燃油車,爲的不過是爭奪那一點“低速增長”。而只要是價格战,就沒有完全的贏家。

  數據顯示,2023年,特斯拉的毛利率一路走低,前三季度分別爲19.3%、18.2%、17.9%。根據媒體報道,此次降價後,其單車利潤不到2萬。

  “我們是被動降價,價格降下來之後大家虧錢我們微利。如果每個月的銷量低於一定的規模就會帶來虧損,所以我們必須要規模化,要保證規模就要有銷量。”2023年的廣州車展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雲飛也曾表達對價格战的無奈。

  從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來說,當下仍然是初級階段,但在需求增速放緩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被按下加速鍵,一下子從“百家爭鳴”、各展身手的初期,進入流血、淘汰爲主基調的中後期。

  2024年开年,特斯拉無奈再度拋出了降價這個“殺手鐗”,試圖復制去年的增長奇跡。

  去年,在老車主拉橫幅的抗議聲中,特斯拉的降價很快迎來了成果,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年1-3月份,特斯拉中國的累計零售銷量爲13.7萬台,同比增長26.9%。在零售銷量前15名車企中,僅特斯拉和比亞迪對抗住了市場下滑的頹勢,實現了銷量上漲。

  降價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可以讓想买的人趕緊买,也可能讓想买的人下不定決心,持幣觀望。此次特斯拉官宣降價後,市場反應不一,有人期待再降價,“Y年前還會降價嗎?”;有人打算低位入局,“現在买合適”。同時,不乏12月提車的人感覺“被背刺”的聲音。

  不過目前從市場表現來看,降價仍然是刺激銷量的不二之舉。有數據顯示,2024年1月1日-8日,特斯拉銷量爲0.32萬輛,8日-14日銷量爲0.74萬輛,直接翻了一番,再次回到新能源品牌前三。不過,仍然居於比亞迪(4.03萬),五菱(0.80萬)之後。

  尚算成功,但仍需努力。而在特斯拉這些頭部品牌的擠壓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流血與淘汰,2024年乃至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繼續。

  鮎魚與沙丁魚

  2023年,是汽車市場多變的一年。

  這一年,特斯拉的“第一”地位受到挑战;這一年,以比亞迪爲代表的傳統車企們,展現出了自己的優勢,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大展拳腳;這一年,新勢力大洗牌,威馬破產,小鵬重啓,問界、零跑等強勢崛起,華爲、小米這兩個後來者聲勢日隆。

  2023年,曾經在電動車市場一騎絕塵的特斯拉,領先優勢被縮小。2022年特斯拉銷量131萬輛,比亞迪純電銷量91萬輛,相差40萬輛;2023年特斯拉銷量181萬,比亞迪純電乘用車同比增長72.8%,銷量157萬輛,相差24萬輛。

  且比亞迪的攻勢還在增強。2023年三季度,電動汽車銷量上,特斯拉領先比亞迪4000輛。到了2023年四季度,特斯拉銷量爲48.5萬輛,而比亞迪爲52.6萬輛,實現了對特斯拉的反超。

  盡管雙方競爭的價格帶只是略有重合,但對品牌勢能的影響不容忽視,特斯拉所樹立的“電動車第一”的印象开始被打破。在以海豚(配置|詢價)等徵战平價市場時,2023年上半年仰望U8的上市,在讓消費者真的仰望其百萬售價的同時,也成爲其品牌形象蛻變的關鍵一步。

  這一年,鮎魚的無奈與沙丁魚的進化同步進行。在特斯拉無奈降價的時候,理想、小鵬等新勢力們補上供應鏈管理這門課,比亞迪等傳統車企們或自研或與華爲等合作提升智能化水平。

  揮舞降價大旗的特斯拉,有自研發技術、營銷模式、供應鏈能力做支撐,存在成本優勢。此前降價時,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就曾發微解釋稱:“特斯拉價格調整的背後,涵蓋了無數工程創新,實質上是獨一無二的成本控制之極佳定律……堅持以成本定價。”

  的確,一直以來,特斯拉的毛利率在行業處於領先水平。2022年財報顯示,2022年特斯拉毛利率爲25.6%,而理想、小鵬、蔚來、零跑毛利率分別爲19.4%、11.5%、10.4%和-15.4%。

  而2023年,跌過跟頭的新勢力們暗战供應鏈,逐漸補上成本優化這門課。財報顯示,理想汽車2023年三季度實現營收346.8億元,同比增長271.2%;淨利潤爲28.1億元,這已經是理想汽車連續第4個季度實現盈利。

  一次財報業績會上,小鵬汽車高層透露將“降本增效”是當前主要任務。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表示,有信心到2024年底實現整體成本降低25%的目標,預計2025年實現收支平衡。

  特斯拉的對手不只是新勢力,而是所有汽車廠商。與在供應鏈管理上沒有經驗,在技術研發、生產上還要高投入的新勢力們不同,比亞迪盡管也苦於價格战,但毛利率表現仍然優秀,甚至優於特斯拉。在規模效應推動下,“沙丁魚”成爲或有可能成爲新的“鮎魚”。

  當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鮎魚”也需要變身“沙丁魚”。在其他品牌堆配置、豪華感這些能被消費者更好感知的東西,順應或生造需求推出種種功能的時候,特斯拉仍然在沿着馬斯克最开始的“科技品牌”定位,着重整體使用體驗。

  但科技只有更好爲人感知才能更好普及,在手機如此,在汽車市場也會如此。在國產廠商的衝擊下,蘋果雖然仍然第一,但地位不再那么穩固,而且可以越來越多地看到國產手機廠商的影子。汽車何嘗不會如此呢?

  新格局

  2023年,伴隨全年價格战的,是新的競爭格局正在形成。

  從2010年政策影響下起步,到2015年資本助推下蓬勃發展,再到市場助推下快速增長,近幾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經過三階段的發展後形成了新舊勢力交織、“百家爭鳴”的局面:“蔚小理”們站住腳,傳統車企、創業者們發力,華爲、小米等加速進入。

  在2023年,過去幾年的局面逐漸被打破。以廣汽爲代表的傳統車企們聲勢增強,新勢力們實現新舊洗牌。

  這一年,脫胎傳統車企的廣汽埃安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依托廣汽的資源優勢,廣汽埃安在這一年累計銷量超48萬輛,同比增長77%,是“成爲全球最快破百萬輛的純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同時也是全球最快破百萬輛的汽車品牌”。

  2024年开年,根據媒體報道,廣汽集團計劃讓廣汽埃安赴港上市,由中金公司和華泰證券負責相關事宜,擬募資10億美元。對廣汽埃安來說,這是獨立挑战,也是成績證明。

  這一年,跨界進軍汽車行業的華爲、小米也在攪動風雲。在華爲加持下,問界2023年全年雖然累計交付不到10萬輛(9.44萬輛),但收獲了極高的討論度,2024年更是定下了60萬輛的新目標。近些年一直在造車的小米,2023年年尾也搞出了大動靜。

  整體來看,經歷2023年的降價潮後,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更爲激烈。

  根據乘聯會公布數據,2023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774.0萬輛,同比增長36.3%,滲透率達35.7%,相比2022年再提升7.7個百分點。據預計,2024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達到43%,2025年或將突破50%。

  這說明,市場留給燃油車的時間不多了,也說明新能源留給新人的窗口期越來越短了。汽車是規模化效應極其突出的產業,規模越大,成本越好優化,越能在價格、產品力上發力,從而進一步擴大規模。同時,這也意味着,越到後期,破局的成本越高,機會越小。

  一邊是低速增長的市場,一邊是新人不斷入局,這注定是一場結局十分慘烈的競爭,也是一場更考驗技術先進性和成熟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的競爭,尤其是隨着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意愿的減弱,平價消費更佔主導的情況下。

  近來,互聯網上流行一個笑話,“再不努力搬磚,以後只能买BBA了”,以此來調侃國產品牌紛紛推出價格在50-100萬的高端車型。事實上,綜合來看,在降價潮和規模效應作用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從“啞鈴型”向“紡錘型”過渡,即從高、低兩端走向中端價格帶。

  這是新能源汽車逐漸替代燃油車的必然,燃油車市場的主流價格區間是10萬-20萬,這一價格帶競爭最激烈,也最考驗車企技術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產品能力。

  以此來預測,未來還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站住腳的企業可以分爲兩種:或者是綜合能力突出,有深厚的技術、產品、制造積累,價格有競爭力的,比如比亞迪、廣汽埃安;或者是有獨特市場定位和產品定位,在某個細分領域實現品牌積累的,比如一开始定位“奶爸車”的理想。

  一邊流血,一邊凱歌高奏,只有新能源汽車的車輪堅定地滾滾向前。



標題:特斯拉开年再降價,2024年提前駛進紅海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2241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