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牲產隊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經歷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國產汽車高速崛起,另一邊是4S店大規模倒閉。最近,廣東永奧集團就陷入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上。幾乎是一夜之間,網絡上就充滿了“永奧集團提車跑路”的視頻,很多車主交了定金,沒有拿到車不說,4S店還清空關門了。尤其是在東莞地區,傳言有80多家4S店倒閉。
針對網絡上的流言蜚語,永奧集團發了一個公告稱,公司確實遇到了困難,但關店倒閉之類的消息,全都是謠言。
在這個社交媒體時代,越是闢謠,往往最後都闢不了謠。可以確定的是,永奧集團肯定是關店了,還關了不少店,很多展車都被拉去銀行抵債了。唯一被搶救出來的,只有31輛問界M7(配置|詢價),華爲聯合賽力斯及時出手。以前,很多人質疑,問界找華爲背書,但售後卻是賽力斯做的,車出問題,到底找華爲還是找賽力斯?
在這一波攔截展車,按時交付車主的行動中,華爲和賽力斯聯合出手,確實刷了一大波好感。因爲被拖走的車不只有問界,還有豐田、本田、領克、沃爾沃、埃安、路特斯、奔馳等多個品牌。在隊長看來,問界能夠被搶救出來,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是,華爲、賽力斯響應及時,以最快速度把車拉回來,交到車主手裏了。二是,在東莞這個地盤,華爲的影響力確實太大了。當地的政府、銀行都要賣給華爲一個面子。
華爲是東莞排名第一的納稅大戶,比東莞的煙草公司納稅還要高。同時,華爲還是東莞向高端制造業轉型的龍頭企業。引入華爲,東莞不僅打造了松山湖,還吸引了大一批供應鏈企業入駐。問界的車在東莞的地盤上出了問題,華爲可以調動大量的資源,把車救出來,其他汽車廠沒有這么大的能量。
可中國汽車產業正一片欣欣向榮,產銷兩旺,不但出口登頂全球,產量和銷量也突破了歷史記錄,怎么4S店卻大規模倒閉呢?這就跟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轉型,緊密相關。
大家可以發現,從特斯拉开始,中國造車新勢力基本都採取直營模式,不再搞傳統的4S店加盟模式。一开始,特斯拉做直營,是想統一品牌,統一服務,沒有中間商賺價差,利益可以拉到最大化。直營模式,除了早期固定投資比較大以外,後續規模優勢跑起來,利潤率就會被無限放大。在這種模式下,特斯拉的利潤率一度超越奔馳,登頂全球第一。特斯拉利潤高峰時期,每賣出一輛車,毛利潤就有7萬。
這個錢一方面是品牌溢價帶來的,另一方面則是成本壓縮換來的。在“剎車失靈事件”發生以前,馬斯克本人就是特斯拉唯一的代言人,不制作任何商業廣告,也不給任何媒體支付公關費。關於打廣告,馬斯克還跟聯想總裁楊元慶辯論過。楊元慶認爲,要把產品銷往全世界,打廣告是必不可少的。馬斯克則反駁稱,廣告是騙人的,好的產品不需要打廣告,應該專注於技術研發。
但在“剎車失靈事件”發生以後,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攻擊,特斯拉妥協了,建立了公關部門,开始與媒體合作。後來,又因新能源汽車太卷了,特斯拉銷量不斷下滑,也慢慢开始打廣告了。當時,網友們還瘋狂嘲諷楊元慶,但馬斯克終究還是變成了楊元慶。特斯拉以前不打廣告,是因爲這個市場還不夠卷,只要卷起來,廣告費、公關費就是免不了的。
但特斯拉开創的汽車品牌直營模式,讓一衆造車新勢力都選擇了跟隨。像蔚來、理想、小鵬、極氪等新品牌,都選擇了直營。當品牌方做直營的時候,4S店的生存空間就被大幅壓縮了。
在血流成河的價格战面前,4S店的利潤也大不如從前了。4S店主要是靠賣車賺差價,可當車企拼命地打價格战時,4S店就沒多少利潤了。車確實賣出去更多了,但利潤並沒有大幅增長,這些利潤都讓給消費者了。以前,4S店還可以通過金融貸款等服務賺取隱藏收入,可現在是一個信息透明的時代。所謂的“金融服務”有多少利潤?能砍多少價格?各大汽車博主都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消費者不好騙了。
但真正對4S店造成致命打擊的是,合資車不好賣了。絕大部分4S店都是成長於合資時代,對合資品牌的依賴度很高。可如今,除了德國大衆依然堅挺以外,日產、豐田、本田、現代、標致、雪鐵龍等合資產品,都下滑嚴重。爲了清庫存,很多4S店甚至虧本賣車。如今,消費者的選擇太多了,你不賣,立馬掉頭就換下一家。
此外,電動汽車攪亂了傳統汽車的價格體系。二手車市場基本是崩盤的,車商基本不敢收二手電動車,價格腰斬是普遍現象,收回來,還不一定賣得出去,萬一車企倒閉,直接就絕版了。
如今,中國汽車市場的繁榮,是消費的繁榮,不是資本的繁榮。在消費端,普通人可以用更低的價格,买到更好的車。但在資本端,不只是4S店在虧本,各大車企也在虧。蔚來、小鵬、極氪、深藍、賽力斯等車企,都在虧本賣車。尤其是蔚來,平均賣一輛車,要虧10萬塊,8年累計虧損921億!
這種4S店、造車新勢力持續虧損的局面,暫時還無法改變。市場還沒有完成洗牌,還會不停地有人被淘汰出局。小米依然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若是小米汽車成功破局,只會有更多的傳統4S店倒閉。但這個市場裏的財富不會消失,只是從經銷商,轉移到品牌直營店的身上。
標題:國產汽車崛起,爲什么4S店大規模倒閉?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2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