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配降價熱度升溫 車市內卷遠未結束

2023-06-27 18:30:11    編輯: robot
導讀   如今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瘋狂內卷模式,車企們通過“油電同價”、“增配降價”等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像比亞迪的唐DM-i冠軍版、蔚來的ET5旅行版、智己的LS7和哈弗的梟龍MAX等,這些車產品競爭力提升...

  如今中國汽車市場進入瘋狂內卷模式,車企們通過“油電同價”、“增配降價”等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像比亞迪的唐DM-i冠軍版、蔚來的ET5旅行版、智己的LS7和哈弗的梟龍MAX等,這些車產品競爭力提升明顯,而價格方面更有誠意,成爲細分市場的明星車型。

  事實上,不論是“油電同價”還是“增配降價”,對於車企來說都是爲了提升銷量的手段,不過對於造車成本有着很大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尚處於虧損的新造車企業。我們不禁要問,他們爲何還會這樣做,是噱頭還是趨勢?這種方式可以助力車企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嗎?

  增配降價現象明顯

  自從比亞迪打響了“油電同價”第一槍後,汽車市場就掀起了一股跟風熱潮,不僅讓更多的消費者用燃油車的價格體驗到新能源車的產品力,還吸引了吉利、長城等車企紛紛入局,徹底將“油電同價”擴大到整個汽車市場。

  從中我們也發現,車企推出的新車除了價格方面做到了燃油車和新能源同價外,還在配置方面有了很大升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增配降價”,一時間也引起了消費者的更多關注,不少網友感慨:“汽車市場內卷如此厲害”。

  就拿最近蔚來推出的ET5旅行版來說,新車的售價與轎車版一致,一般來說中國汽車市場的旅行車售價要高於同級轎車,幅度在10%-20%之間,但ET5旅行版打破了傳統局面,做到了與轎車版價格相同。

  雖然價格上ET5旅行版與ET5轎車基本一致,但由於車型不同,ET5旅行版在配置上還做了升級,比如加大尾部輪廓,提升後排頭部和腿部空間,同時加入了諸多旅行版車型專屬的配置,在基礎模式之上提供雪地、沙地、溼地和拖掛等4種場景模式,適合不同場景使用。

  另外,作爲蔚來全球首款智能純電旅行車,ET5旅行版比此前的幾款車型更加看中制造、工藝、配置等方面。基於此,很多人指出ET5旅行版的制造成本肯定會高於ET5車型,而蔚來ET5(配置|詢價)旅行版這次可以說是典型的通過提升配置來降低產品價格,增強市場競爭力。

  最近,智己將定位中大型SUV的LS7 Urban Fit 的起售價打入30萬以內,同時全系都將升級“全程AI艙”,進一步提高座艙的智能化表現。

  對於國內新勢力車企來說,中大型SUV市場一直都是必爭之地,像小鵬G9、蔚來ES6、阿維塔11、極氪001、理想L7等等,在這些車型上,車企們拿出了電動化、智能化的看家本領,價格也集中在30萬-40萬元之間,競爭非常激烈。

  而智己 LS7 Urban Fit 的發布,從價格上勢必會打破中大型純電SUV 30萬元天花板,用更低的起售價與競品形成降維打擊,而“全程AI艙”這個賣點更符合消費者對智能化座艙舒適度的需求。

  所以,從智己LS7(配置|詢價) Urban Fit 來看,這款車並沒有過多堆料,而是將更符合大家日常使用的配置拉滿,專爲都市通勤人群打造的一款產品,這次降低起售價,消費者也是樂在其中,不用把錢花在不必要的選配上。

  內卷的車企不只是造車新勢力,還包括傳統車企,就比如長城汽車的哈弗品牌推出的哈弗梟龍(配置|詢價)和哈弗梟龍MAX兩款車型,搭載了長城最新的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全系標配四驅,用兩驅的價格帶給消費者四驅的體驗,並通過混動技術讓消費者全場景使用無憂,長城確實很拼了。

  另外,長城汽車將哈弗梟龍的起售價定在了13.98萬元,該價位的競品車型只能做到兩驅,而哈弗梟龍卻以更長續航、更強動力的四驅車型爲殺手鐗,無疑對同級市場中其它車型帶來很強的壓力。

  而性能、車身升級的哈弗梟龍MAX則把價格定在了15.98萬-17.98萬元,打入了合資同級SUV的市場,其憑借豪華感、智能駕駛、動力和空間方面的優勢,對合資競品形成降維打擊。

  當然,長城汽車如此拼也是有原因的,哈弗梟龍和哈弗梟龍MAX兩款車承載着哈弗品牌向新能源轉型的重要使命,而哈弗新能源轉型能否成功直接關系着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轉型战略能否順利推進。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比亞迪宋家族目前登上了SUV銷量冠軍寶座,而昔日的哈弗H6已經跌出了前三排名。爲了重新奪回SUV霸主地位,哈弗梟龍以低於比亞迪宋Pro DM-i的起步價,配備四驅混動Hi4、全速自適應巡航、L2輔助駕駛等更多技術配置的加持,對比亞迪宋發起猛攻。

  另外“增配降價”的領頭者比亞迪更是將其發揮得淋漓盡致。截至目前,比亞迪今年上半年共計推出10款冠軍版車型,包括唐DM-i冠軍版、漢EV冠軍版、宋PLUS冠軍版、宋Pro DM-i冠軍版、秦PLUS DM-i冠軍版等等一系列熱銷車型。

  由此,冠軍版將佔到在售車型37%,幾乎覆蓋了10萬-30萬價格區間內的新能源SUV和轎車市場,以“增配減價”的方式進一步拉高了產品力,做到了油電同價。其實,比亞迪的冠軍版車型是對改款車型的新叫法,主打就是一個降價增配、油電同價,爲了就是促銷量。

  當然除了自主品牌,不少合資品牌也打出了“油電同價”的賣點,通過增配降價的方式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比如本田全新一代雅閣、東風日產奇駿混動版、全新一代皓影e:PHEV&e:HEV等等,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

  根源在於競爭太激烈

  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從年初的特斯拉、比亞迪先後宣布降價,後續東風雪鐵龍等其他車企跟進,價格战打得不可开交。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車企推出的產品在科技配置上都很豐富,在產品體驗上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只能從價格方面找突破口。

  對於那些實力雄厚的車企來說,有資本降價讓利,而自主品牌溢價較低,可以採取壓縮利潤的方式搶一波市場份額。

  對於那些合資品牌而言,經歷過躺贏的時代,如果不想被新時代拋棄,只能選擇自降身價,無奈跟進市場發展趨勢。

  然而對於整個汽車行業而言,不論是“油電同價”還是“增配降價”的方式各有利弊,不少業內人士認爲這是汽車行業未來的出路,當然也有人認爲這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噱頭而已。

  其實早在比亞迪早些時候掀起“油電同價”熱潮時,中汽協就曾發文呼籲《理性對待本輪汽車促銷,市場應盡快回歸正常秩序》。盡管發文並未指出具體企業行爲,但卻暗示了這樣做不利於中國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不過,爲了活下去,車企們也不得不這樣做。相比第一季度的瘋狂降價,第二季度汽車市場價格战主要是混動市場表現明顯,作爲代表的是民營三強比亞迪宋、長城、吉利掀起混战。從參與方式來看,由於營利能力、規模效應的不同,大多數車企降價手段不一。

  目前車企的價格战主要是起售價格低,增加產品力,最明顯的就是比亞迪,由於市場規模和盈利處於頭部,如果接下來銷量繼續上漲,也會帶動規模的成本下降,薄利多銷仍然可以維持價格穩定。

  對於中國品牌車企來說,油電同價是助力,是鋒利的武器。暫且不談這樣的策略是否能夠顛覆燃油市場,但這番操作卻實打實地能夠鞏固其新能源優勢,因爲該模式能夠一定程度上的“揚長避短”,突破長期以來合資品牌甚至豪華品牌在燃油車領域裏無法逾越的鴻溝。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中國品牌車企在智能化方面實現了領先,如果將新能源車做到與燃油車同價,那更能彰顯自主品牌的優勢競爭力。另外,也有不少車企採取了增配降價的方式,競爭優勢會更加明顯,短時間內不會對企業盈利方面產生太大影響。

  對於合資品牌而言,或許有着一些無奈,畢竟他們在中國燃油車市場時代一直享受這品牌溢價的紅利,然而隨着新能源的大勢不可逆,以及在該領域裏模糊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品牌影響力,使得這些品牌保持溢價的基礎已不復存在。

  如果合資品牌想保住這些市場,那不得不採取措施,咬緊牙關也要先佔領一些市場份額,讓新能源車成爲燃油車的平替,從而完成燃油向電氣化時代的過渡。

  不過對於那些仍然堅持油改電的汽車品牌來說,只從價格上做文章是行不通的,畢竟中國的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有了新的認識,早已不再固守合資情結,他們更注重技術實力。

  當然,雖然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大幅提升,但是除了特斯拉和比亞迪外,大多數新能源企業都處於不賺錢的尷尬境地,而指望通過混動車型平替燃油車的合資品牌也同樣因爲成本問題,痛苦掙扎於如何定價。

  就當下來看,純電車型與燃油車實現同價的狀態較難,畢竟電動車的電池成本、研發成本上都要比燃油車高出不少。而且在沒有實現銷量突破時,更是難以攤薄整車的成本,這正是大多數新能源車企持續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

  另外,雖然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有所下探,但仍要佔到總車價的三分之一,如果以20萬元左右的車爲例,電池成本要達到6萬元左右,在巨大成本的壓力下,很多車企喊出的同價或許只是口號,更多的是針對混動車型,電池只佔一小部分成本。

  其實我們也注意到,增配降價也是有條件的,部分車企推出的車型雖然價格上打下去了,但是就本身續航、基礎設施配套、保費、殘值以及回收等汽車後市場的明顯短板,不排除有營銷噱頭的成分在內。

  其實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不論車企喊出哪種口號,他們更關注車輛的優惠幅度和實際導致的購車用車成本,而對於車企採用何種定價策略壓根並不在意。

  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從而導致不少車企出局賽道。盡管5月車市出現回暖態勢,但車市內卷和價格战並沒有就此消失,甚至有些車企推出的新能源車型處於虧本狀態,爲了生存不得不在價格上內卷。

  在一次採訪中奇瑞汽車副總經理李學用表示,車市價格战勢必打到今年年底,甚至打到明年,車企必須做好決战20個月的准備,到明年年底,就能看出來中國汽車市場到底誰能活下來。

  其實在行業看來,國內車市內卷嚴重,車企不得不下調售價來促銷量,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在增長的市場首先要保證市場佔有率,所以銷量很重要,關系到企業的生存。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雖然銷量很重要,但並非所有車企都加入了價格战,如果產品沒有毛利,企業沒有足夠的現金流,價格战對於企業來說弊端明顯,所以不能盲目加入。

  所以,爲了應對當下內卷的形式,車企喊出的“油電同價”、“增配降價”等口號只是當下宣傳營銷的一種手段,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心理暗示,主要目的是爲了促成銷量,離真正的油電“成本同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小結:如今汽車市場淘汰賽已經开啓,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勢力,傳統車企也在固守自己的市場份額,他們以“油電同價”、“增配降價”的方式加入到這次市場爭奪战中,當然新勢力也不甘示弱,紛紛亮出殺手鐗,增加競爭優勢。在愈發內卷的市場中,消費者正在成爲最大的受益者。

(責編:劉麗麗)

標題:增配降價熱度升溫 車市內卷遠未結束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039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