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牌局過半打得“稀碎”。
我時常思索,新勢力車企怎樣才能避免成爲下一個高合或威馬?
三天前,看似平常的周三,對智己汽車而言,卻是個大日子——智己汽車迎來了四歲生日。
就在同一天,智己宣布順利完成B1輪股權融資,整個B輪融資共募集到94 億元,成功融資對任何一家車企來說,無疑是喜上加喜。
智己的“翻身仗”愈加艱難
要知道,從年初开始,高合、威馬、極越等幾家車企已因資金短缺而走向終結。
算上智己自成立以來的天使輪100億元、A輪30億元和B輪94億元,其總融資金額已達224億元,這數字算多嗎?
在燒錢的新勢力造車領域,這可真不算多,但是算少嗎?
對比那些融資失敗的,每一分錢都是救命稻草。
尤其在當下新能源車賽道進入洗牌階段,造車新勢力面臨巨大壓力,每多一次融資,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當然,一次次融資成功並不意味着智己已“上岸”。
盡管資金雄厚 銷量卻未達預期
至少要達到10 萬輛,只有跨過這道坎,才有生存的可能。
蔚來創始人李斌等多位新勢力創始人都曾提及,年銷10萬輛是造車新勢力的“生死线”。
要怪,只怪時代發展太快。
如今,新能源車市場迅猛發展,年度市佔率接近40%,月度市佔率連續突破50%,新勢力車企銷量暴增,理想、問界月銷已逼近4萬輛。
起售價不到 21 萬,智己L6(配置|詢價)和智己LS6(配置|詢價)借着低價的優勢,每月銷量還算不錯,今年10到11月,智己在連續兩個月的批發量數據破萬,刷新了歷史紀錄。
即便有這樣的成績,在新勢力車企中,智己汽車的銷量仍排不進前十。
再瞧瞧今年12-13萬的年銷目標,截至11月底完成率居然還沒到50%。
相比之下,像智己這樣的腰部企業,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智己汽車成立四年,才累計銷售突破10萬輛!
敢問有幾家新勢力車企,年銷量沒超10萬輛?
由此可見,基本可以斷定,智己汽車衝擊高端市場的美夢怕是難以成真,就算在20萬級純電動車的領域,也沒什么太強的競爭力。
既然在純電動車市場難以大獲成功,那擺在智己汽車面前的路大概也就只有一條:學學其他造車新勢力,搞起增程混動。
未來前景不明 品牌定位仍在摸索
當然,有錢了以後,說話自然也更硬氣。
智己汽車稱,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數字智能底盤、线控轉向、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新產品推出。
如果過去四年智己競爭力不足,那當下資金的用途和成果,將決定其未來競爭力。
最新產品規劃中,智己計劃2025年推出2款純電車和2款增程車。
從品牌角度,新能源車市場中,插混和增程車受消費者喜愛,增程車是智己的新機會。
但從新車前景看,智己增程車能搶到多少份額?
再者,在新能源賽道狂奔的四年裏,智己一直在摸索中品牌標籤尚未明確,這是致命問題。
從首款L7主打運動,到LS7(配置|詢價)零重力座椅的舒適,再到LS6靈蜥數字底盤的均衡,以及L6的智能、安全,智己始終在尋找品牌定位,卻一直未找到。
那接下來的增程產品呢?冰箱、沙發、大彩電...
智己你自己覺得這適合嗎?答案大多未知且悲觀,但智己不得不試。
不過,相比那些已被淘汰的,智己機會雖小且短暫,但至少此刻掌握在自己手中。
寫在最後:
本月,智己汽車進行了工商變更,王曉秋不再擔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長一職,改由賈健旭接任。
賈健旭在上汽集團2024年年中幹部大會上表示,“我們要學會跪着做人,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只有你跪着做人的時候,人家都不知道你有多高,等你哪天站起來的時候,你就會真正成爲巨人。”
王曉秋擔任智己汽車的董事長和法人時,在上汽集團內部,智己還被命名爲“一號工程”,欲將其打造成“中國特斯拉”。
標題:智己汽車“步履維艱”,努力不成爲下一個極越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60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