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森林研究室|序夾爲
編輯|JW
合成生物賽道近期很熱。合成生物指數(8841747.WI)從2024年4月22日至5月8日,連續10個交易日上漲,漲幅達26.26%。
什么是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概念並非“橫空出世”。
合成生物學一詞最早出自《生命的機理》,這是1911年由法國物理化學家Stephane Laduc所創。1960年後合成生物成爲繼 DNA雙螺旋發現、人類基因組測序之後的第三次生物技術革命。1980年“合成生物學”第一次作爲論文題目發表於學術期刊上,描述通過重組基因組技術改造的細菌仍然能夠正常存活的現象。
2000年是行業公認的合成生物學元年,2003年,“合成生物學教父”湯姆•奈特(Tom Knight)教授开發Bio Bricks,使生物組件的標准化裝配成爲可能。2003年實現人工合成噬菌體基因組,同年开啓人造細胞工廠生產天然產物的新時代。
進入21世紀後,合成生物學成爲了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結合了生物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術。
狹義的合成生物學包括兩大方向:“自上而下”地“改造生命”(將全新功能引入活細胞等生命體或生物—非生物混合系統);“自下而上”地“創造生命”(體外合成全新生命系統,如人工細胞)。廣義的合成生物學還包括任何對生命有機體關鍵要素的創新應用,如酶催化合成(催化單元)、無細胞合成(轉錄和翻譯系統)、DNA存儲(遺傳密碼)等。
合成生物學的技術路徑按其合成方式可以分爲“基於細胞的合成生物學”和“無細胞合成生物學”,其本質區別在於是否具備細胞膜體系,前者基於完整細胞體系,後者爲剔除細胞膜系統的开放體系。
萬物皆可“合成生物學”
合成生物學產業鏈有上、中、下遊三個環節。
上遊包括對生物材料的研發,包括但不限於微生物、細胞、基因組等;中遊包括對生物材料的合成、編輯、分析等,這一階段需要大量的實驗室技術和設備;下遊則是將合成的生物材料應用於實際生產中,包括但不限於制造、醫療、環保、農業等領域。在產業鏈中,上遊企業提供基礎材料,中遊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下遊企業將產品推向市場。
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合成生物學產業正在快速發展,它正在多個領域內开啓新的可能。
生物制造:通過設計和優化微生物的代謝途徑,使其能夠高效生產特定的化學物質,如燃料、塑料和藥物。
醫療健康: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制造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和定制化藥物,以治療遺傳性疾病、癌症和其他疾病。
環境保護:通過設計和構建能夠降解污染物、修復受損生態系統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合成生物系統,來解決環境問題。
農業:通過基因編輯改良作物,可以提高產量和抗病蟲害能力,同時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食品營養:合成生物學能夠生產替代蛋白,如人造肉和奶,這對素食者和乳糖不耐人群具有重要意義。
消費個護:合成生物學原理被用來开發具有生物活性的新型成分,爲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產品帶來創新。
高性能材料:合成生物學生產高性能蛋白和新型聚合材料,爲制造業提供更環保、更高效的材料選擇。
大宗化學品和生物能源:通過生物制造方法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助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技術創新是驅動合成生物學發展的重要動力。通過CRISPR-Cas9等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人員可以精確地切割、插入或替換DNA片段,從而實現對生物體遺傳信息的精確操控。這種能力使得合成生物學能夠創造出具有特定功能和性質的生物體,爲醫藥、農業、能源等領域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隨着基因編輯、合成DNA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進步,合成生物學領域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中國合成生物學產業白皮書2024》,全球合成生物學產業過去五年經歷了高速增長,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53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超過170億美元,平均年增長率達27%。預計2028年將成長爲體量達到近500億美元的全球型市場。
2021年合成生物學領域投融資額創歷史新高,全球合成生物學初創公司投融資總額高達180 億美元,相當於過去12年的投融資總額。
中國合成生物市場正處於早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較小。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合成生物行業前景預測與投資战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市場規模約爲67.36億元,2023年約爲86.26億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4年合成生物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至105.16億元。
產業鏈信息總匯及梳理
以Wind合成生物指數成分統計,今年一季度,24家合成生物概念上市公司營收平均增速爲6.52%,同比增長3.65%;歸母淨利潤平均增速爲27.47%,同比下降12.48%。
據後浪森林研究員不完全統計,5月以來,共有近40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答合成生物領域相關問題,另有多家上市公司在年報中提到了在合成生物領域的動向。
大多數企業暫無合成生物相關產品,普遍仍處研發階段。
收獲7連板的蔚藍生物5月9日公告稱,其在合成生物領域僅設立了1個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實驗室。該實驗室儲備的研發項目少、投入金額小、專業人員配置少,目前仍處於前期菌種實驗室研發階段,距離規模化放大還有較大差距,並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富士萊也在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澄清合成生物學概念。富士萊稱,生物酶催化法是制備R-硫辛酸的發展趨勢,但生產的R-硫辛酸目前尚處於市場推廣階段,能否完全取代原有工藝取決於市場需求、客戶接受程度等多因素。
2023年度,該類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不超過3%,佔比較小,也暫未有明確擴產計劃。
東富龍業表示,針對合成生物學的每個具體應用場景,持續打造涵蓋從單機、系統到工程等一系列的復雜設備。
聖達生物聯合浙江大學共同研發的“重大維生素產品全生物合成技術和綠色制造示範”項目,旨在解決傳統D生物素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毒化學品和高危險程度的問題。目前已通過小試驗證及發酵工藝優化,並已取得發明專利1項,但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富祥藥業與客戶就合成生物領域的微生物蛋白項目達成合作。2023年,其微生物蛋白業務從零出發,成功實現了噸級產品產業化,並接到微生物蛋白產品訂單1200噸,正在按計劃生產和交付中。
三元生物稱,公司正積極參與合成生物學在功能糖領域的技術創新;康希諾表示,在研產品管线中的早期候選產品初步應用合成生物學相關技術;福瑞達則表示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成功構建透明質酸生產菌株和透明質酸酶高效表達菌株。身處產業鏈上遊的華大智造表示,已推出針對合成生物學的測序工具解決方案
蹭熱點的公司也不在少數,萊美藥業、宏源藥業、雅藝科技、利爾化學、錢江生化在投資者問答中表示暫未有相關合成生物學領域研究與產品;瑞普生物表示公司銷售的產品中應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的產品佔比較小,津藥藥業稱部分產品开發和生產過程涉及合成生物學相關技術。
合成生物真龍頭寧川生物在4月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其合成生物學產品在2024年第一季度已經形成了部分收入,合成生物學生產基地處於產能爬坡期。
作爲由科倫藥業分拆出的生物發酵技術平台企業,川寧生物主要從事生物發酵技術和合成生物學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5月13日,寧川生物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合成生物學產品在“合成生物學生產基地”進行生產,例如:紅沒藥醇、5-羥基色氨酸等;同時有部分產品已經進入小試、中試階段,例如:角鯊烷、麥角硫因、肌醇、依克多因等;目前上海研究院還在繼續加大研發力度,積極推進合成生物學新產品的交付。
#蔚藍生物七連板,合成生物成色幾何?##合成生物板塊活躍,行情持續性幾何?#$川寧生物(SZ301301)$$蔚藍生物(SH603739)$$三元生物(SZ301206)$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後浪森林·生物醫藥 | 風頭與風口,合成生物產業鏈突然冒出許多公司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