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車展:博世集團深耕本土步履不停

2024-04-28 18:30:03    編輯: robot
導讀   今年北京車展上,博世集團的展出陣容不可謂不大。多款中國本土創新的產品都是首次展示,並涉及到電驅系統、智能座艙、高階智能駕駛等多個領域。與之相呼應的,正是博世“根植本土,服務本土”的長期战略。基於...

  今年北京車展上,博世集團的展出陣容不可謂不大。多款中國本土創新的產品都是首次展示,並涉及到電驅系統、智能座艙、高階智能駕駛等多個領域。與之相呼應的,正是博世“根植本土,服務本土”的長期战略。基於這一战略,2023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團在華業務實現了8.2%的增長,達到1121億人民幣,其中與中國整車制造商的業務銷售額佔比約60%。

  不過,即使博世這樣的老牌巨頭,在技術和產品井噴的當下也不得不面臨一系列變數。尤其在中國本土市場,競爭對手迅速崛起,客戶的需求也變得更加多元。如何繼續深耕本土化,把握住智能出行帶來的機遇,對博世集團來說,也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在發布會後的群訪環節,博世智能出行集團主席馬庫斯·海恩以及博世智能出行集團中國區董事會總裁王偉良回答了關於本土化的一系列問題。

國內價格战日益激烈 供應商該如何應對

  作爲供應商,博世同樣感受到了國內市場價格战的壓力。在馬庫斯·海恩看來,不僅是汽車行業,對於任何一個產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要能夠產生利潤。有了利潤,才能做研發,給用戶和消費者帶來高品質的產品。如果一個行業、一個企業不能產生合理的利潤,長期來說是不可能健康發展的。博世能夠接受在投入期暫時沒有利潤,但不能一直持續下去,必須要有一個時間點,否則企業就不可能長期、健康地發展。雖然目前處在一個競爭性很強的行業,但是大家都應該秉承合作的關系,或者說是“競爭型合作”,這樣大家能夠爲終端的消費者帶來更多具有競爭性的產品。博世歡迎良性的競爭。

  王偉良提到,中國汽車行業能不能在激烈的競爭後變成一個更強大的、世界上有競爭力的汽車工業,這是我們要共同面對的。這其中有幾個關鍵因素。第一,創新能力和技術創新的持續性,第二,供應鏈或者是價值鏈是不是具有韌性和可靠性。從博世的角度來說,一百多年的經驗讓我們成爲了供應鏈中最有耐心和韌性的,所謂“可靠保證”,包括創新能力、交付能力、質量能力和全球化能力。所以,中國汽車工業在競爭和邁向世界級工業的進程中,需要博世,博世也需要中國汽車工業。

推出更有競爭力的高階智駕方案 城市工況必然走向無圖

  目前博世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是基於Orin-X芯片的產品,對於博世來說,智能駕駛產品不可能只局限於某家系統芯片供應商。客戶同樣希望博世提供的產品適用於多家供應商的系統級芯片。博世的解決方案有市場通用產品,還有高階定制化產品。對於ADAS系統來說,主要是走主流通用路线,保障性價比和成本效率。此外還有一種類型我們也在探索,Chiplet,所謂“小芯片”產品,它可以比現有產品更具有性價比。

  在將來,城市工況的無圖化是必然的。高階自動駕駛利用高精地圖只是一個過程產品,舉例來說,在城市修路的情況下,高精地圖的更新很難實時跟上。另外,也確實不需要,因爲到後來就像人开車一樣,在熟悉道路之後,即使沒有地圖也肯定能开。對於這方面博世的時間節點很清楚:2025年9月份之前,爭取在7月份之前,會實現無圖化。

混動/燃油車型在智能化方面明顯落後於純電車型

  在馬庫斯·海恩看來,電氣化的趨勢還是會繼續下去,不僅在中國,在歐洲也是如此。並且當下對於混動和增程的需求似乎都有復蘇。當然在不同的駕駛場景下,比如駕乘需求是長距離,或者充電設施配套不是很全的情況下,還是需要選擇傳統的車型,而不是純電。在和一些美國和歐洲的整車廠客戶交流中,他們曾表示只做傳統內燃機和純電,其他不做考慮,但現在這些客戶也重新开始考慮將混動、增程納入長期的產品規劃,當然也受到終端用戶需求的影響。總體來看,在某些市場,混動的發展速度確實比純電更快。此外,就混動和增程來說,目前在“軟件定義汽車”方面,它的架構還沒有做好准備。混動或者內燃機車型在智能化方面,明顯落後於純電車型。對於終端用戶來說,他肯定不希望如此。對於整車廠商來說,他們也會在架構方面迎頭趕上,只要它的平台架構具備這個能力,就可以讓傳統車型具備相應的智能化或者軟件功能。

汽車工業不僅是技術驅動 依舊需要國際化生態體系

  在談到合資品牌的發展趨勢時,王偉良提到,回首中國汽車工業過去十年、二十年的發展,從大衆、桑塔納开始,主要是通過合資的形式來引領技術的進步、市場的成熟,在這輪轉型過程中,自主品牌可以說是厚積薄發,在背後更大的變化框架中,也離不开政府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有力支持,使得中國本地化汽車工業和本土企業迅速成長,同時對中國和全球汽車工業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也應該看到,汽車工業是一個國際化產業,我們不可能說只發展中國汽車工業,而忽略國際發展。最重要的一條,我覺得中國汽車工業也是有些東西可以學習的。目前的汽車出口,像曾經的摩托車出口,重要的是能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

  無論是合資還是國資,都有其特定和合適的市場定位。我們感覺到這個變化是很正常的,中國汽車工業成長到現在,支持引領,到後來平衡。面向未來,我們要共同建立一個國際化的汽車工業生態體系,不僅是技術驅動,更需要各個國家汽車工業互相促進、互相競爭、互相融合。

出海歐洲 中國新能源車仍然有機會

  在談及中國新能源車出海歐洲的問題時,馬庫斯·海恩提供了一個很有參考價值的“歐洲本土視角”,在他看來,歐洲市場的電氣化的確沒有(達到)原來預期的發展速度,主要是因爲補貼取消了。(以往)每一輛車的補貼可以達到幾千歐元,(現在)補貼沒有了,消費者購买意愿大大下降。對於中國的整車廠商來說,出口歐洲仍然有機會,但主要在於經濟型電動車。例如,在歐洲,3萬歐元以下的電動車仍受到青睞,然而市場上能供應這類車的企業還是比較少,這會是一個空白,也是中國企業可以抓住的機會。未來可能有更多的制造商意識到這樣的機會,從而進入到這塊市場。目前來看有幾百萬輛這樣的空間。以前,歐洲市場一年大概是1600-1700萬的量,現在根據觀察大概只有1400萬,所以這裏面是有機會的。



標題:2024北京車展:博世集團深耕本土步履不停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6393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