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復活”親人,清明的另一種懷念方式

2024-04-08 18:40:17    編輯: robot
導讀 文/VR陀螺 與逝去的親人“再見面”似乎正變得越來越簡單,尤其是在ChatGPT出來之後,今年被“復活”的案例越來越多,甚至悄然爆發了一條新的產業鏈。  清明前夕,選擇用AI“復活”親人,以此懷念的...

文/VR陀螺

與逝去的親人“再見面”似乎正變得越來越簡單,尤其是在ChatGPT出來之後,今年被“復活”的案例越來越多,甚至悄然爆發了一條新的產業鏈。 

清明前夕,選擇用AI“復活”親人,以此懷念的方式正變得隨處可見,在各大電商平台只需關鍵詞搜索就能找到大量相關的方案,僅需一張照片就可以實現讓畫面中的人物動起來,並能夠开口說話,甚至復活原聲,標價從最低10元到千元不等。 

其實“AI復活”並不是新鮮事,前幾年備受關注的VR紀錄片《見到了你》就已經證實這條路的可行性。只是在大模型等技術的變革下,文本建模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簡單。 

花10元就能夠讓逝去的親人照片動起來,僅需要簡單的AI應用即可,技術已經很成熟且开源;花千元就可以彌補與逝去的親人還沒來得及道別的遺憾;花更多則可以與親人聊天互動,真實感更強。 

或許若幹年之後,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數字化身”,或許這將會成爲我們新的記錄/懷念方式。

 AI“復活”親人,另一種懷念方式 

近期,台灣音樂人包小柏开啓重建女兒數字生命計劃的相關話題頻頻引發熱議。在AI技術的加持下,女兒Feli不僅可以唱歌跳舞,還可以與父母電話以及文字溝通,還原度達到了60%。  

而在2024商湯年會上,商湯創始人湯曉鷗也以數字人現身,不僅能笑,還可以幽默的和大家講各種熱門段子。 

 

去年,B站UP主吳伍六以AI技術“復活”了奶奶的數字人模型,說着湖北方言的奶奶與生者的語音對話瞬間火遍了全網。以這種形式來寄托哀思逐步被廣泛大衆所接納,並發展成了網絡新形態的“數字療愈”。

今年清明前夕,選擇這種懷念方式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據某網友表示,清明前夕他選擇AI“復活”了逝去的外公給外婆看,雖然大家都知道外公是“假的”,但看到懷念的人能夠眨一下眼睛,說上一兩句話,對生者已經是莫大的安慰。 

在電商平台上,也已出現不少店鋪提供AI“復活”的服務,標價10元、50元。而在短視頻平台上,也开始出現類似的服務,並在廣泛的傳播影響下,下單的人群逐步攀升,甚至已經延伸出教學收徒的新趨勢。 

 

據業內專業人士表示,目前這個產業的年收入已經可以達到500萬-1億之間。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越來越融合的當下,未來的我們,可能都會“活”在兩個世界裏。 

一個現實世界,一個數字世界。隨着數字世界變得越來越豐富,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相互影響,相互滲透。或許也是時候,我們該重新思考“生命”這一課題。 

 AI“復活”親人,需要花費多少?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目前實現“數字永生”大致有兩種方式。一種物理掃描,通過掃描人類大腦的物理組織,上傳到終端;另一種就是AI生成,通過文本信息建模,形成一個形同逝者的虛擬形象。 

由於人腦結構極其復雜,物理掃描技術還處於研究當中。從應用角度來看,文本建模則是一個更加實際且可替代的方案,雖然實現效果參差不齊,但很大程度也能夠彌補人們對親人的思念情。 

 

目前,市面上文本建模整體上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是音容方案,只需提供照片音頻,耗費1-3天的時間就可以生成逝者說話的視頻,視頻時長在60秒以內,價格在298-1500元間。

市面上報價10元的方案僅僅是將逝者的平面照片動起來,俗稱照片驅動,門檻較低,使用Pika、阿裏的EMO等現成的AI工具即可做到,前幾年也有類似的APP火過一陣。 

第二種是音留方案,需要提供逝者的音頻數據、生活習慣以及其他生活細節,在通過大模型訓練還原逝者的一舉一動。 

這種方案運用了語音克隆、AI換臉、動捕(表情捕捉)、深度僞造(deepfake)等技術來變人變聲,部分AI詐騙用的也是這種技術,技術不新鮮但成本稍微高一些。

AI“復活”後的親人可以實現文字、語音對話溝通等,價格在1499-4000元間不等,制作周期爲7-15天。 

第三種是音跡方案,也就是比較火的AI“復活”親人,這種方案大多爲定制化服務。由於AI“復活”對於數據的質量要求非常高,越多越清晰的數據,數字人的相似程度就會越高。如果素材不全,又想要逼真的效果,成本也會更高,一般價格在5千元到5萬元之間不等。 

據稱,包小柏“AI復活”女兒採用的就是小冰大語言模型技術,通過機器學習的模型,重建女兒記憶庫,涵蓋了從出生的時間、地點到喜好、朋友、日常習慣等等,一直勾勒到20歲。文本越細膩,效果就會越好,但相對來說耗時也會更長。 

其實,無論是哪種方案都衍生出了人們情感被滿足的一面,或許這正是AI“復活”親人最好的意義。 

 AI“復活”帶來的隱私與倫理問題  

AI“復活”親人的需求开始萌發,一部分人已經接受,也有一部分人开始質疑其背後隱藏的隱私、倫理以及合法性的問題。 

不可否認,對於生者來說,AI“復活”親人所帶來的情感安慰,是技術向善的實例。但技術始終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就會有弊。 

首要擺在眼前就是隱私問題,AI“復活”親人需要將逝者的照片、音頻、視頻資料等傳輸至AI模型。

而如果爲了達到更加逼真的效果,在與商家溝通的過程中可能還會說出諸多家庭以及個人隱私。商家獲得到的數據,如果用於其他用途,則會帶來不必要的風險。 

對於公衆人物來說,更有虛假信息制造、侵權肖像,借溫情以牟利的用途。

例如,最近備受爭議的AI“復活”李玟事件,許多視頻博主在未經過李玟家屬同意的情況下,擅自發布AI“復活”李玟的短視頻,借以李玟的名氣,獲得頗高的視頻流量。

隨後,借此引流做“親人復活”的生意,看似在懷念或致敬名人,但處處又隱藏着商機。 

近日,李玟母親委托律師對此發表聲明,指出“AI復活李玟”系列內容已經給李玟母親及其家人帶來巨大心理衝擊和二次傷害,警告涉嫌侵權責任人7日內下架、刪除含有上述侵權內容的相關圖片、視頻及文章。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其他逝世的明星身上也有發生,對於公衆人物來說,很難防備有心之人。與此同時,AI爆火之後,身份盜竊也是AI技術濫用的重大隱患。近幾年關於AI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甚至有人短短幾分鐘就能夠被騙出幾百萬元。 

對於不法分子的非法利用“AI換臉”的技術,傷害的不僅僅有逝者的家人,還有更多普通大衆。

最後,從理論層面上來說,AI“復活”親人也帶來了新的倫理挑战。 

雖然目前AI技術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AI“復活”看似也越來越簡單,但是真正要做好這件事背後還有很多難題,諸如交互、情感傳達、理解力等多方面並不能達到與真人相似。 

而大多數的簡單“復活”,僅僅是復刻出來長相相同的數字人,這種簡單的復刻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完全代表逝者。就如同一位AI“復活”妻子的丈夫在網上陳述一般,“即便模仿得再像,她也不愛我。” 

而如果AI“復活”逝者被用於其他用途,或者出現其他問題,對於生者來說也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站在AI技術飛速變化的今天,我們不僅需要懷有對技術的敬畏之心,更需要謹慎的處理技術與情感之間的關系。

AI“復活”親人應該是對生命的尊重與珍視,而不是其他牟利的手段。

       原文標題 : AI“復活”親人,清明的另一種懷念方式



標題:AI“復活”親人,清明的另一種懷念方式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536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