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在西安城牆, 以智能物聯守護國寶級文物

2024-03-11 18:40:03    編輯: robot
導讀 “落吊橋、开城門、迎貴賓——”西安城牆永寧門號角聲鳴、宮燈流轉,鴻鸕开城,迎客四方。龍年春晚讓全國觀衆一睹《山河詩長安》的今朝瑰麗,也記住了西安城牆的恢宏氣勢與深厚底蕴。 作爲古都西安一張特別的名片...

“落吊橋、开城門、迎貴賓——”西安城牆永寧門號角聲鳴、宮燈流轉,鴻鸕开城,迎客四方。龍年春晚讓全國觀衆一睹《山河詩長安》的今朝瑰麗,也記住了西安城牆的恢宏氣勢與深厚底蕴。

作爲古都西安一張特別的名片,城牆曾以自己的身軀守護着一方城郭,而今,一代又一代“城牆人”也保護着這座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築,並將“數智”技術貫穿文物保護之中。2023年,西安城牆打造了“西安城牆數字方艙”管理平台,與海康威視合作成立“文保數據治理實驗室”,助力城牆實現預防性保護與智慧化管理,讓古老城牆煥發“數智”新生。

釐米級高精度全域數據模型,助西安城牆管理提質增效

走進西安城牆信息中心,一座虛實結合的“城牆”躍然屏上,3D畫面中,大到整個城牆盡收眼底,小到精細還原整個城牆建築細節。這正是西安城牆打造的管理平台。

“我們對13.74公裏城牆整體、34棟重點建築、18個城牆門洞及登城馬道進行三維建模,打造了釐米級、高精度西安城牆全域數據模型,對現有文保、安防、消防、水位等4000余個監測設備點位進行模型標注,將各種獨立信息統一共享到管理平台。”西安城牆數字產業創新中心總監趙彬介紹道。

管理平台匯聚了大數據、物聯網、測繪掃描、AI和5G等技術,物聯設施和業務信息系統數據,都在此整合並實時呈現,綜合態勢、文物保護、文旅運營、防汛指揮、應急安全等實時動態盡在掌握,助力數據高效聯動、資源優化配置、管理工作提質增效。

從“心中有數”到“搶先一步”,智能物聯助力實現預防性保護

管理平台不止有數據高精度的實時呈現,還有智能物聯技術的加持。西安城牆與海康威視合作成立“文保數據治理實驗室”,建立物聯數據採集、數據治理的物聯底座,將數據賦能到管理平台,助力預防性保護和景區智慧化管理。

在文物保護方面,西安城牆聯合海康威視,通過紅外熱成像等多維感知技術,實現特定區域入侵預警,如有違規攀爬行爲發生,將自動向管理人員發出提示,提升事件處理效率。

在護城河管理方面,智能物聯技術的加持,給護城河防汛和遊客安全帶來更可靠的保障。河道上方,海康威視智能物聯設備智能監測水位變化情況,讓防汛工作“心中有數”;在橋頭等重點區域,海康威視紅外技術24小時智能感知人員落水等危險情況,保障遊客安全。

在文旅運營方面,面對日均3萬人次的客流量,智慧化的客流系統能夠敏捷應對。客流統計系統由景區入口的海康威視智能閘機和智能客流統計攝像機提供客流數據,遊客較多的情況下,可提前採取臨時限流疏導等措施,科學預防遊客擁堵。

在應急安全方面,西安城牆與海康威視正在聯合研究消防與安防的實時智能化管控,對煙霧感知等數據維度進行智能分析,保障城上的古建防火安全。

“我們將城牆預防性保護做到‘心中有數’的同時,還能夠‘搶先一步’,更好地去开展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 趙彬介紹道。未來,海康威視將與西安城牆繼續开展聯合創新,圍繞城牆的文物保護的數據採集、治理,探索結合物聯傳感器、AI機器視覺等技術,爲城牆未來的文物保護、修繕以及旅遊利用开發提供數字資產。

大遺址保護开發與文旅融合發展 數智科技讓文物“活”起來

科技的力量體現在西安城牆保護的方方面面。2023年,蘭州大學核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團隊運用國內首套塑閃宇宙射线繆子成像設備,爲西安古城牆58號馬面做“CT”;三維激光技術用於獲取破損城磚面積等量化信息數據;探地雷達、瞬變電磁法、面波法、微動法、地震映像法等地球物理方法也用於城牆內部空洞隱患的無損實驗探測;數字文物展示方面,也不乏AR眼鏡等創新玩法……一代又一代守護者們,將西安城牆打造成蕴含長安風韻的文化符號,使之成爲全國大遺址保護开發和文旅融合發展的典範。

趙彬介紹道,西安城牆一直在讓數字科技再造文物活化創新鏈。西安城牆希望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創新遊覽體驗方式,從而增強文物和文化遺產的承載力、展現力和傳播力,讓“西安城牆”這顆世界文明長河中的明珠繼續光芒閃耀。

       原文標題 : 海康威視在西安城牆, 以智能物聯守護國寶級文物



標題:海康威視在西安城牆, 以智能物聯守護國寶級文物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4421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