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李彥宏和AI的起承轉合

2023-12-18 18:40:26    編輯: robot
導讀 2023年是AI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隨着生成式大模型的橫空出世,整個行業以10倍速運轉,一年就走過了過去五年、十年的路。 你可能覺得我的描述略有誇張,但事實如此——從深度學習浪潮出現到現在,其實AI...

2023年是AI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隨着生成式大模型的橫空出世,整個行業以10倍速運轉,一年就走過了過去五年、十年的路。

你可能覺得我的描述略有誇張,但事實如此——從深度學習浪潮出現到現在,其實AI行業可以簡單的分爲兩個階段。

前一個階段,人們爲今天的突破進行種種技術上的酝釀;現今的階段,人們終於找到了讓AI空前的能廣泛的服務於人類的突破口。

而作爲AI行業的領跑者,李彥宏在今年說了很多關於大模型的話題,對行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而我反復研讀之後,爲讀者提煉出的幹貨,其實是四個短句:

起於變化、承於技術,轉於破局,合於應用。

這就是李彥宏和AI行業的2023。

——筆者按

01

起於變化,承於技術

2023年12月最冷的一天,李彥宏在極客公園活動上的演講,再次緊扣“AI原生應用”這個主題。

他直言不諱自己的焦急感,這樣說到:“我看到媒體、社會、公衆主要的興奮點還在基礎模型上,沒有轉到AI原生應用上,多多少少有點着急。所以我不停地強調,我們一定要去卷AI原生應用,要把這個東西做出來,你的模型才有價值。”

爲什么李彥宏這么着急“原生應用”,我們還是得爬梳一下2023這一年百度做了什么,李彥宏說了什么。

所謂的“起於變化”,意思很簡單,就是整個AI行業出現分水嶺級的變化,是由於chatGPT的出現。

在當時絕大多數人只是感受到技術變革帶來的深深震撼,但對這個技術如何落地發展並沒有定見之時,李彥宏就很明確的提出一個重要觀點:(AI原生)新型應用的出現是關鍵。

這一點,你在現在看,可能覺得已經不是新聞了,但一年前能有這么准的着眼點,才是李彥宏的底蕴帶來的不同。究其根本是立足點的高低所致,而立足點的高低,則在於技術的深沉積累。

百度十年多前就开始搶跑AI的故事,大家非常熟悉,我就不再講了。

我只透露一個數字,1500億。這是百度布局AI十多年的投入,也讓百度成爲全球唯一一家,在芯片、框架、模型、應用這四層都有關鍵自研技術的公司。

所以,這世界上沒有什么未卜先知,也沒有什么天才……百度和李彥宏能夠有預見性的思考生成式大模型的到來和機會,是因爲他們比別的企業更早的接觸、投入到了這個領域,然後非常堅定的投入,這就是“承於技術”。

想到這裏,我突然想起“鋼鐵俠”馬斯克傳裏的一句話,他說,看到一個重要的機會,但如果不能始終堅持的去做,是不會成功的。

我突然覺得,李彥宏和馬斯克在這一點上是很像的,兩個人都是可以以十年爲單位來超前鎖定某個領域,然後以難以想象的堅持去等到機會到來的。

      02

      轉於破局

接下來,我們聊聊“轉於破局”這四個字。

所謂破局,就是如何把大模型從高高在上的金字塔尖請下來,變成應用,變成生產力。

其實,對於這一點,我可以有把握的說,90%的大模型領域的追趕者,對如何破局都是不清楚的,他們只是覺得,這是機會、是風口、我要抓住紅利……等等。

但我認爲,李彥宏的考量之所以不同,除了技術站位更高以外,還有格局因素。

李彥宏更大的格局體現在,他的出發點從來都是從推動行業進步、推動技術普惠、推動AI時代加速到來的去思考的。

所以,很多人考慮的只是如何趕緊做出自己的大模型,李彥宏考慮的不僅僅要想百度如何做好大模型,更要考慮大模型怎么改變行業。

或許你覺得,筆者是不是在人爲拔高李彥宏的格局啊?

我想說的是,還真不是。即使你不考慮李彥宏家國情懷的因素,就用純商業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你也會得出類似的結論。

爲什么呢?因爲大模型從來不是一個純技術問題,而是一個堪比移動互聯網取代PC互聯網的範式轉換的大機遇,是一個多方利益主體都要參與的大機遇,是一個上至宏觀引導層面,下至軟硬件、开發生態、用戶都要參與的大變革。

這也就決定了,大模型要發展,光有百度這樣的引擎級企業是不行的。

就像李彥宏說的,“大模型是一個基礎,上面如果有了有價值的應用,這個產業就算跑通了,就能越做越大。”

無論百度是打算自己垂直整合,還是依托於生態的橫向开拓,百度都需要與行業有更大的公約數,與社會建立更大的共識。

換言之,大模型這種底層技術要想成功,決定了百度的思考中必須有足夠的“利他因素”。

簡單說就是,當百度(相對)較少的考慮大模型爲自己帶來什么,而(相對)更多的考慮大模型能夠爲社會、行業帶來什么時,客觀上其實就是大模型發展的最佳狀態。

這種格局,經過一系列的深思淬煉,最後決定了李彥宏選擇在用各種努力去推動AI原生應用的這個战略動作,這已經被證明是破局的關鍵。

03

合於應用

“合於應用”,或者說的更准確一點,就是把所有的力量和共識凝聚在“AI原生應用必然是大模型落地和發揮價值的突破口上”,從而力出一孔。

用李彥宏的原話說就是,“卷AI原生應用才有價值,大模型進展對大多數人不是機會”。

看到這裏,你可能會想,是不是百度在忽悠我們都去卷應用,自己獨佔大模型底層技術的紅利。

還真不是。

說實話,我認識的李彥宏,是一個很較真、很實在的人。

如果換個“老練圓滑”的CEO來,可能會說“大模型對我們所有人都是機會,大家都有機會在裏面賺到紅利”。

這樣的話雖然很圓滿,讓人聽了很舒服,奈何它不尊重基本的事實——大模型不是普通創業者的遊戲,對於算力和財力有很高的要求。

不僅僅是在中國,美國學術界的人也在調侃——全美國所有大學的GPU卡加起來,可能都訓不出一個GPT3.5。

而李彥宏的“實在”就體現在,他花了很多精力和行業溝通,其實就三個觀點:

1.不要都去搞大模型

2.機會在AI原生應用

3.百度有很多現成的基礎設施,你們可以用

他的想法很務實,他就是有這樣的技術直覺,他覺得太多的錢都在燒模型很浪費。

反之,真正能幫助大模型成功的,是AI原生應用。

用一代名作《硅谷之火》裏面的觀點說就是:

是應用決定了操作系統是否成功,而不是操作系統決定了應用是否成功

我們可以適當回顧一下歷史——

當年,IBM推出了基於英特爾處理器和微軟的MS-DOS操作系統的PC,但是當時能夠跑在MS-DOS上的除了編程語言,還真沒有什么實際應用。

也就是說,作爲一個操作系統,MS-DOS當時實用價值甚低。

但有一個好處是,由於IBM的PC天生就比較貴,市場上有大量的企業推出了號稱兼容IBM PC的機器,也就是人們說的“兼容機”。

有人看到了機會,當時有一個業余开發者开發了VisiCalc,這是一種原始的電子表格,但也是最早期开始流行的應用——它是當時爲數不多的不需要用戶自己編程就能應用的程序。這個應用被移植到了PC上,也迅速走紅。

可以說,VisiCalc和另一個叫“電子鉛筆”的文字處理軟件,就是PC時代的殺手級應用的先聲。

確認了公衆對電子表格的需求,Lotus 1-2-3 出現了。它比 VisiCalc 要強大得多,增加了多種功能,同時還將表格計算、繪圖、數據庫分析等功能集於一身,因此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 IBM 及其兼容機系統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風行一時。

所以,當時整個行業對兼容機的行業標准就是——能夠流暢的運行MS-DOS,並且能夠在DOS上流暢的應用Lotus1-2-3。

正是在這兩個軟件的啓發下,面向個人用戶的桌面排版、財務軟件、數據庫軟件等紛紛萌芽,而它們給了消費者足夠多的購买PC的理由,最終成就了這個行業,MS-DOS也因此奠定了微軟的行業地位,在上世紀90年代它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IBM。

但是,如果我們反過來想想,如果當時所有的人都去卷操作系統的开發(當時,开發操作系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和今天开發大模型所需資源不可同日而語),而始終沒有人去認真的开發文字、表格、財務方面的軟件,那IBM的PC和微軟的MS-DOS就會因爲沒有足夠的價值而慢慢被市場拋棄。

諾基亞、黑莓和微軟都开發過失敗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失敗的原因固然是多樣的,但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沒有足夠多、足夠好的應用。

寫過《硅谷商战》、親歷過硅谷的極盛時期的李彥宏,對這些歷史自然是爛熟於心。

所以站在這種歷史高度,李彥宏希望行業減少不必要的消耗,能直奔變現的要點,能加速商業化落地。他甚至說:“像是微信、Tik-Tok這些超級應用,它的價值一點都不比安卓和iOS低”。

而且,李彥宏還着重指出,在這個時代开發AI原生應用,有一些比當年好的多的條件。

例如,他認爲,這次大模型技術浪潮,不一樣之處在於它的通用性,並着重指出“當有一套基礎技術做得非常好、非常領先的時候,在各種場景都能做出來有價值的應用,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機會“。

用更白一點的話說就說,基於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开發原生應用的難度更低,大家趕緊开始動手啊!

事實上,就百度自身來說,已經在AI原生應用的賽道上快人兩步,並且嘗到了甜頭。比如不久前,百度推出了10多款重構後的AI原生應用,以百度文庫爲例,能夠在1分鐘內生成一個20多頁的PPT,包括圖表生成、格式美化等……這些新功能的累計用戶迅速從1300萬突破至3000萬,付費率也在持續上升。

但像相對於IOS和安卓等移動生態擁有的接近800萬款應用,AI原生應用的數量可以說無限接近於零。

這是一個十年可能才出現一次的,把大家都拉回起跑线“重跑一回”的新機會,因此李彥宏認爲——最好的AI原生應用還沒有出現,中國开發者和企業大有可爲;而爲了鼓勵行業擁抱大模型,他還說:“即使是用AI來改造現有的應用,也有很大的價值,比如微軟的Office365“。

如果簡單總結一下,2023年,就是李彥宏在力推文心一言加速迭代的同時,成爲AI原生應用开發最積極的推動者之一,這又是爲什么呢?

       這是爲什么?

答案很簡單,爲了中國的AI產業的發展主動權。

AI原生應用有用、離錢近、开發難度可能會更低等等,這叫“利好”,但不是結果。

而所謂的因果,就是反過來看,只有擁有足夠好、足夠多的原生應用的,大模型本身才能快速進步、生存、推廣、成功。

什么意義上的成功?簡單說來,從第一台PC問世到如今的智能手機大普及,人類其實一共只有5個主流操作系統體系成功過。

而李彥宏想要的,就是國內能夠有一個或幾個,能夠取得“操作系統級的勝利”的底層大模型,就是中國自己的大模型能夠擁有足夠多的原生應用,從而在全球競爭中制勝,從而爲我們客觀上成爲AI大變局帶來的結構性機會的最大受益者而爭一席之地。

這個目標很宏大,但接下來的2024年,你將看到這種巨大的變化。

       原文標題 : 2023,李彥宏和AI的起承轉合



標題:2023,李彥宏和AI的起承轉合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0562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