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遠大於預期”,博世計劃在德國裁員1500人

2023-12-11 18:50:19    編輯: robot
導讀 (文/潘昱辰 編輯/張廣凱)據德國汽車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表示,到2025年,將在位於德國費爾巴哈和施維貝丁根的兩座工廠裁員1500人,以適應汽車行業不...

(文/潘昱辰 編輯/張廣凱)據德國汽車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2月10日,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集團表示,到2025年,將在位於德國費爾巴哈和施維貝丁根的兩座工廠裁員1500人,以適應汽車行業不斷變化的需求和技術。

對於裁員的具體原因,博世集團方面的解釋是:自今年年初以來,公司面臨的挑战遠大於預期。

博世集團 圖片來源:德國汽車新聞

“與其他公司一樣,我們必須根據訂單情況、驅動行業的結構變化和未來技術的市場滲透率來調整就業情況;即使通過新產品和培訓措施來保證就業,也必須根據某些領域的訂單情況進行調整。”

具體來看,博世集團將在开發、管理和銷售等部門進行裁員,並計劃通過調崗、提前退休或自愿裁員協議來實現裁員目標。目前,博世集團正在與勞工委員會就具體細節進行談判。

同時博世集團方面確認,在2027年底之前,不會對重組後的移動業務部門強制裁員。截至2022年末,博世集團全球共計有超過42萬名員工,比上年增加約1.9萬人。

轉型的需

博世集團的移動業務部門成立於今年5月,是博世集團業務重組的一部分。本輪裁員,在主觀上適應了博世此前提出的轉型規劃。

根據博世集團今年5月披露的財報,其2022財年實現銷售額882億歐元,較上年的787億歐元增長12%(調整匯率影響後的增幅爲9.4%),息稅前利潤(EBIT)達到38億歐元,高於上年的32億歐元;息稅前利潤率由4.0%上升至4.3%。

作爲集團最大的業務,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實現銷售額大幅增長,達到526億歐元,增幅爲16.0%(調整匯率影響後爲12.1%);息稅前利潤率從0.7%上升至3.4%,優於預期。

博世出席2023上海國際汽車零配件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外於2022年,博世集團投入了逾120億歐元支持未來發展,其中研發支出增加至72億歐元,佔銷售額的8.2%,比上年增加0.4個百分點。

基於此,博世集團將2023年的銷售額目標定爲實現6%-9%的增長,息稅前利潤率達到約5%。

同時,博世還宣布重組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客戶需求。重組後的移動業務部門將更名爲“博世智能交通業務”,同時成立業務董事會,自主負責業務經營。在組織架構上,部分事業部的業務範圍將自2024年起進行調整。

博世集團表示,重組後的博世智能交通業務以及跨部門的密切協作將有助於博世適應汽車工程領域的變革趨勢。按照博世集團的規劃,智能交通業務目標平均每年增長約6%,到2029年銷售額超過800億歐元。

博世集團首席財務官(CFO)馬庫斯·福施納曾表示,即使博世集團資金充足且財務狀況穩健,也必須謹慎地在投資支出與成本控制之間保持平衡,這或許影響了博世之後的人力資源計劃。

德國的衰退

另一方面,受到行業變革以及德國經濟環境的影響,博世集團並非第一家計劃裁員的德國汽車企業。今年以來,已有多家相關企業披露了裁員計劃:

早在今年2月,福特汽車宣布在歐洲裁員約11%,涉及3800個工作崗位,其中在德國將裁掉2300個崗位;

11月初,大衆汽車集團表示,基於市場狀況,位於德國東部的茨維考工廠可能將裁員269人,而茨維考工廠是大衆在德國用於生產電動汽車的4家工廠之一;

除此之外,大衆集團旗下軟件業務CARIAD部門計劃裁員2000人,從2024年持續到2025年底。受此影響,CARIAD新的軟件架構1.2版本將推遲16-18周,計劃於2025年推出的軟件架構2.0版本則完全重新开發,奧迪Q6 e-tron等電動車型將被推遲上市交付;

11月末,大衆集團大衆品牌首席執行官(CEO)托馬斯·舍弗爾在會議上對員工表示,由於成本過高和生產率下降,導致大衆品牌汽車缺乏競爭力,爲削減成本,大衆品牌計劃裁員。12月初,經過與工會的勞資談判後,大衆方面宣布通過提前退休,來實現管理層20%的行政人員成本削減;

同樣在11月,另一家汽車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宣布,作爲2025年起每年節省4億歐元开支計劃的一部分,將削減汽車部門的部分工作崗位,在全球範圍內裁員約5500人,主要影響行政管理人員,研發及生產部分所受影響較小。

德國汽車領域的大規模裁員,除行業轉型所迫外,主要受到德國經濟環境承壓帶來的影響:

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德國GDP同比下降0.8%,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今年10月,德國工業產值環比下降0.4%,更已是連續第五個月下滑,其中工業訂單環比下降3.7%,不及此前預計的環比增長0.2%。

德國聯邦統計局指出,盡管德國國內訂單環比增長2.4%,但國外訂單卻環比下降7.6%;在衆工業細分領域之中,德國機械制造領域10月工業訂單環比更是大幅下降13.5%。

德國聯邦經濟部表示,德國經濟面臨衰退威脅,其中利率上升、能源價格高企和全球經濟疲軟正對需求造成壓力,預計到2024年才會看到工業經濟可持續復蘇。

而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23%的公司對德國2024年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卻有35%的公司對此持負面預期。

來自中國的機遇

作爲對比,越來越多的德國汽車企業正愈發重視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並持續擴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

以博世集團爲例,其於2022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人民幣1321億元),同比增長近3%。其中,得益於汽車市場需求的復蘇,以及硬件、軟件和服務的全面能力,博世集團汽車與智能交通技術業務在華銷售額首次突破人民幣1000億元。

目前,博世在中國擁有34家生產基地和26個技術中心,擁有員工超過5.8萬名,其中近1萬人是研發人員。在過去的十年間,博世在中國累計投資人民幣500億元,銷售額實現復合增長12%。2022年博世在中國研發費用達人民幣100億元。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表示,中國市場在智能化、電動化移動出行、智能制造、可持續發展等衆多領域充滿潛力和機遇。因此,以用戶需求爲中心,進一步增強本土生產和研發能力,是博世在華長期發展战略的核心。今年3月,博世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在蘇州奠基,總投資額達約7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今年7月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還強調,歐洲國家不應該炒作“企業在華風險”,而是應該致力於提高歐盟的競爭力。

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

無獨有偶,作爲德國乃至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大衆集團有三分之一的銷量來自中國市場。在日前舉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大衆中國CEO貝瑞德表示,大衆將確保在華國際車企第一的地位,並在智能網聯汽車時代扮演領導角色。基於“在中國,爲中國”战略,未來大衆將在本土开發更多技術,利用本土創新力量,更敏捷地響應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全世界沒有其他國家汽車行業的轉型與創新進程能夠比肩中國。中國是推動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中國仍然是大衆至關重要的市場。”貝瑞德強調。



標題:“挑战遠大於預期”,博世計劃在德國裁員1500人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0251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