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人事地震,會毀滅這家估值超6000億元的獨角獸嗎?
最近,OpenAI引發人事地震。創始人兼CEO 山姆·奧特曼被董事會“开除”。幾乎同時,董事會主席格雷格也被董事會除名。
就這樣,兩位核心人物1天內先後被離職。
事發突然,作爲CEO,奧特曼也是一臉懵逼,管理團隊也是事後得知。作爲佔股49%的微軟,內心也是一團糨糊。
過去4年,微軟累計向OpenAI投資130億美元,而後公司估值漲至800-900億美元。
據OpenAI當天發布的聲明稱,董事會啓動了一項調查,發現奧特曼沒有坦誠與董事會溝通,影響了董事會履職,因此決定由CTO暫時代職。
董事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OpenAI 的構建是爲了推進我們的使命——確保通用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
聲明的隱含意思是:奧特曼阻礙了董事會實現該使命。
當然,這場“譁變”最終還未落下帷幕。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投資者正向董事會施壓,要求撤回罷免奧特曼的決定。文章稱,奧特曼對回歸感到矛盾,希望成立新的董事會,並對治理模式做改變。
- 01 -
OpenAI的治理結構確實很怪異。
一般而言,公司權力最大的是股東會,其次是董事會,股東會可以解散、任命董事會,是董事會的老大。
而OpenAI並不是。
從此次事件可以看出,OpenAI的董事會權利最大,換個CEO也不用知會微軟,盡管後者是公司第一大外部股東。
第二個怪異之處在於董事會的組成,一共有6名——是個偶數。通常而言,董事會都是單數,以避免表決中出現1:1的票數情況。
第三個怪異之處在於,董事會成員的履歷。
6名成員裏,技術背景的高管有4位,比重過高。
他們分別是格雷格(曾任Stripe CTO)、Ilya(Open AI 首席科學家)、Adam(前Facebook CTO)、Tasha(技術企業家)。此外,董事會還有一位官員:Helen,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某基金主任。
這樣的履歷構成,很容易讓奧特曼被孤立。他是一位商業能力很強的企業家。
這是企業家與科學家的矛盾:雙方認知思維有極大不同。
科學家關注的可能是技術與安全,而奧特曼關注的可能是生存與商業化。比如微軟的130億美元投資,奧特曼是其中的靈魂人物。
這也與OpenAI的非營利性質有關。正是因爲沒有盈利要求,才導致技術地位最高,賺不賺錢(商業化)反倒沒那么重要。
我個人認爲,這是董事會與奧特曼的衝突因素之一。
此外6名董事會裏,有3名是“兼職”:既不是OpenAI的員工,也不持有其股份。我很難想象,這3位成員能夠設身處地、負責任地做出最有利於OpenAI的決策。
- 02-
當然,我能理解OpenAI的初心:做一家“有利於全人類”的公司。主創團隊做了很多非同尋常的設計,比如創始人奧特曼、馬斯克等不持股,大股東不幹預公司正常經營等。
如此,能避免OpenAI爲少數人服務,成爲少數人的資產。
但這種治理結構很不健康:風險與收益不對等、投入與回報不對等。治理結構一變形,就容易在短時間做出一些荒謬決策。
在我看來,首先,這次“CEO被解僱”事件很突然。
其次,如《華爾街日報》所述,投資者正向董事會施壓(讓奧特曼復職),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一切都顯得很隨意。
希望這次事件後,OpenAI能重新優化治理結構。
- 03-
我的觀點與主流VC不同,我認爲企業家才適合創業,而科學家並不那么適合,經營企業需要通才,而科學家屬於專才,容易一葉障目,難以做出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決策。
我很爲OpenAI的前景擔憂,盡管它擁有一群優秀的科學家,做出了令全世界驚豔的技術與產品。但很顯然,作爲一家非營利性組織,它需要長期生存。
如果失去了奧特曼這樣的企業家高管,誰能解決OpenAI的飯碗問題?
技術不能讓公司基業長青,經營才可以。
原文標題 : 突發!6000億獨角獸大地震
標題:突發!6000億獨角獸大地震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9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