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化的GPT,能否爲“百模大战”照亮未來?

2023-11-09 18:40:18    編輯: robot
導讀 這兩天,AI圈都處在一種莫名的震撼感當中。 北京時間 11月7日,OpenAI 舉辦了首次DevDay开發者日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非常多內容,其中有一些按部就班的,比如技術上更新了最新版本的GPT-...

這兩天,AI圈都處在一種莫名的震撼感當中。

北京時間 11月7日,OpenAI 舉辦了首次DevDay开發者日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非常多內容,其中有一些按部就班的,比如技術上更新了最新版本的GPT-4 Turbo。也有一些讓從業者目瞪口呆,不知道從何聊起的,比如能夠讓用戶僅用幾句話就生成獨立應用的GPTs,以及配套推出的GPT Store。

出人意料的地方在於,OpenAI這些動作完全是非技術的。你可以說這是一種應用模式,一種开發工具,或者一種編程語言,反正它跟我們經常在AI發布會上看到的模型能力升級一點關系都沒有。

這種感覺就是,我們明明都跟着你往北跑,甚至跑出了“百模大战”的氣勢,結果一覺醒來,你宣布向西拐了,於是結結實實讓AI行業閃了一下腰。

那可能有朋友說了,這不是正好嗎?反正國內大模型這么卷,OpenAI給出了新方向,我們繼續跟着跑就是了。

然而現實情況是OpenAI的一系列新動作,完全建立在一套新的遊戲規則體系上。這種能力是絕大多數AI算法公司並不具備的。

提起iPhone,我們會說它不一定是技術最強、生態最強,但肯定是產品最強。OpenAI在做的其實就是基於一套全新的“GPT遊戲規則”,來實現大模型的產品化。

我們認爲,這對於今天“百模大战”的絕大多數參與者來說都是壞事,但對於中國AI的長期發展來說卻是好事。

OpenAI在做的,是將“新規則”產品化

我們首先還是來回顧一下OpenAI的开發者日,到底是如何又一次帶來行業震撼的。

本次活動,OpenAI首先是對GPT-4進行了一定升級,比如此次GPT-4 Turbo更新了長度達到128k的上下文窗口,是此前GPT-4的四倍。與此同時,也進行了其他一些關於AIGC壓縮成本,提高效率方面的升級。而在开發者賦能方面,OpenAI帶來了Assistants API等新升級,從而幫助开發者在自身應用中構築Agent體驗。

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可以快速構建自定義AI應用的GPTs。

這一平台可以支持用戶通過提需求的方式,僅僅用幾句話就生成一個獨立的GPT應用,也就是GPTs。在現場演示中,OpenAI創始人奧特曼使用GPTs定制了一個商業建議類的應用:

首先,他向GPT提出自己的訴求是構建一個創業公司的幫手,可以爲公司創始人提供相應的商業建議。

第二步,GPT Builder輸出了初步的GPTs,並詢問是否需要進行更多信息輸入,有哪些重點強調的內容和需要避免的問題。

第三步,GPT Builder會詢問應用是否聯網,是否應該具備以文生圖能力、代碼生成能力等GPT的基礎能力,以及是否需要加入專業數據進行精調。

經過這三輪與GPT Builder的對話之後,一個GPTs就生成完畢。換句話說,在這個應用开發過程中,人類沒有貢獻任何的代碼能力、邏輯能力、設計能力,只提供了一個idea,最多再加上少量行業數據。

GPTs發布之後,很快衆多开發者都把它玩出花,不難由此看出其潛力廣泛。當然,我們可以說這種开發模式有很多問題,比如其能力上限就是當前版本GPT的上限,它應用到的能力也僅僅是目前GPT具有的能力,極大收窄了應用开發邊界。但不可否認的是,GPTs顛覆了有史以來的應用歷程。开發者不再需要軟硬件成本、开發工具、开源軟件集,甚至可以不懂代碼,不耗費時間。就像iPhone之前,用戶從不會距離訂制化軟件這么近,而GPTs之前,可能也不會有开發者距離訂制化軟件這么近。這種模式確立之後,GPT本身的技術升級,會通過GPTs得到快速釋放。

當創建應用像拍短視頻一樣簡單,一系列產業洗牌與商業模式興起已經可以預見,而爲了配合這種極簡开發模式,OpenAI也將打造類似應用市場的GPT Store。

過去我們說,智能手機本身就是產品,同時還是更多軟件類產品誕生的基礎。如今OpenAI在做的事情也是一樣,它讓ChatGPT本身成爲不斷迭代的超級產品,同時也將其能力外放,打造新的軟件基礎設施。

在由大模型定義的全新技術規則下,GPT的產品化脫離了以往所有軟件的範式,走出了一條新路。

這條路上,未來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幕:一個不會編程的孩子,僅用幾句話就完成了一家企業耗費巨大人力物力打造的應用。那么大公司裏的員工要做什么呢?他們爲什么不提前利用新規則呢?

這些問題其實在ChatGPT开始興起時就被提了觸雷,而OpenAI在做的,就是通過將大模型的新遊戲規則產品化,來讓這些問題更加真實可感。

大战中的“百模”,能否跟上GPT?

讓我們把OpenAI的故事先放一放,他們的野心顯然還在發酵,按照這個節奏,幾個月之內應該還會有更炸裂的發布。

這時候,要來看看中國與全球同步上演的“百模大战”到今年10月,國內已經湧現出了超過130個大模型。大模型开源、大模型進入垂直行業,以及基於大模型打造的新應用模式等一系列產業端口都非常火爆。

這種繁榮經常會給我們某種錯覺:有了130個大模型,好像就是擁有了130家OpenAI。

事實絕非如此,在這些大模型當中,能做到“對外开放”“對話流暢自然”“能夠提供有效內容反饋”這幾點的大語言模型已經寥寥無幾。

大模型企業,更多動作還集中在提升參數、刷新榜單、开源等傳統意義上的AI算法層面,既無法大規模應用,也無法實現商業閉環。那么問題來了,在OpenAI轉向大模型產品化的新階段裏,百模大战的參數選手們能在未來跟進嗎?

恐怕對於多數大模型來說,答案是比較悲觀的,其原因有三點:

1.大模型泛化能力的缺失。預訓練大模型技術最大的亮點就是其泛化應用能力,這是“智能湧現”現象的來源,也是OpenAI可以實現無代碼开發、軟件能力訂制的來源。然而恰恰也就是這種難以准確量化的泛化能力,是衆多大模型最爲缺失的能力。“一看數值是高知,一上應用是弱智”目前是困擾大模型產業的最大問題。在技術上,絕大多數大模型還不具備擁抱“新規則”的基礎。

2.產品化能力的缺失。目前大多數大模型玩家,都是大模型風口下的創業團隊,以及院校搭建的科研類大模型。換言之,這些團隊普遍呈現技術能力比較強,但壓根沒考慮過產品能力的問題。未來想要從頭復刻OpenAI的大模型產品化體系,是一件極其艱難的工作。

3.生態成本與窗口的缺失。從頭打造大模型相對容易,但要從頭類似OpenAI的开發者生態卻很難。這一方面是需要持續且巨大的成本投入,另一方面需要搶佔开發者聚合的機遇窗口。這兩點,目前還在“百模大战”同質化競爭中的企業很難實現。

所以,從這些角度看,OpenAI這一個急轉彎,確實會將全球大多數夢想成爲其對手的公司甩出路外。其實就創業土壤來看,今天的大模型初創企業,面臨的挑战比幾年前的機器視覺公司更大。當時機器視覺公司還有安防等龐大藍海市場作爲支撐,但現在大模型公司是外有OpenAI遙遙領先,內有互聯網與AI巨頭強敵環伺。在打榜和對參數之外,大模型的出路何在,已經是一道眼前的必答題。

中國大模型的出路,是打造“新超級入口”

那么,OpenAI的大拐彎,真的會讓中國AI產業看不見未來嗎?答案當然不是這樣,甚至剛好相反。

在目前階段,GPT確實保持着極高的技術、產品、生態進化速度。中國AI行業更多處在模仿、跟隨,同時漸漸積累自身優勢的階段。但客觀來看,大模型帶來了全新的智能化遊戲規則,同時這個規則未來高度依賴產品能力、應用能力,這件事對中國AI行業是極爲有利的。

首先,客觀來看GPT是進不來的。無論如何評價這一點,這都會給中國大模型造成可觀的空間。這個階段,OpenAI還會源源不斷的提供參考範本,完成從0到1的工作,這就將給中國AI產業造成既有參考,又有空間的機會窗口。

其次,中國互聯網行業、手機行業等領域積累了龐大的產品設計、應用开發基礎。這些基礎能力除了少數科技巨頭之外,更多時候還沒有與大模型接駁。實事求是地說,基礎模型並不需要太多。最終“百模大战”會有超過90%的選手僅僅成爲時代的痕跡,但基礎模型與基礎平台之上的應用可以很多,甚至可能出現一個應用开創一個行業的情況。而這些,都是中國互聯網與軟件行業所擅長的。

對於中國AI,以及行業的從業者、开發者來說,應該看到只有將大模型基礎技術與中國的產品能力、商業能力、規模化市場結合在一起才有未來。中國大模型的真正出路,是基於大模型的新遊戲規則,打造出類似微信、支付寶、抖音的超級入口。

否則的話,中國廠商將一直擠在行業+大模型的賽道裏。這個賽道當然有意義,但缺乏規模化營收,商業邏輯難以大量復制。

真正值得期待的大模型創業潮,應該發生在中國AI進一步模仿GPT,完善與其對標的技術和平台能力之後。然後在這一基礎上,在大模型的新遊戲規則下,產生出融合了中國特色應用开發能力、C端市場需求的軟件應用。

多重優勢合流之後的超級入口成型之日,才是中國大模型的指數級增長之時。

那個超級入口有很多種可能。一位幫你找信息、完成工作的數字祕書?一個能夠支持用戶定制多媒體娛樂的平台?一個可以根據用戶指令來比價、比店、選品的“AI李佳奇”?一個虛擬群主帶大夥社交的“新QQ”?

有太多可能,發生在新規則確立之後,發生必須稍有耐心的未來。

2022年11月30日發布,ChatGPT悄無聲息地發布。一年之後的今天,大模型層出不窮,有太多公司宣布“要當中國的OpenAI”。同樣是今天,OpenAI已經开啓了變革,轉向了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新方向。

那么問題來了,下一年我們做什么呢?

或許面對OpenAI,中國AI企業必須學會既要學習,又不能復制。

我們壓低身段去學習OpenAI。需要學習的是有能力持續推動大模型技術迭代,同時具備把大模型作爲一種全新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思考方式。

但不能真的像OpenAI,因爲你用盡全力學像了這個版本,人家下一步拐彎了,而你撞牆上了。這就像看人家汽車起步你也起步,可是你仿造的這輛車壓根就沒裝方向盤。

對於這次的开發者日,OpenAI聯合創始人安德烈·卡爾帕西說,“我看到了計算機中的一個新的抽象層”。

這一點,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原文標題 : 產品化的GPT,能否爲“百模大战”照亮未來?



標題:產品化的GPT,能否爲“百模大战”照亮未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8893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