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鴻溝,讓氣候脆弱者更脆弱

2023-08-14 18:40:23    編輯: robot
導讀 “從小到大完全沒敢想,也覺得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兒,發洪水發到家門口了”,前兩天,一位門頭溝土著友人,給我發來了這句話。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整個地球,面對一連串前所未見的極端天氣災害,很多人應該都像他一...

“從小到大完全沒敢想,也覺得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兒,發洪水發到家門口了”,前兩天,一位門頭溝土著友人,給我發來了這句話。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整個地球,面對一連串前所未見的極端天氣災害,很多人應該都像他一樣,露出一張張充滿疑惑的臉。

不少北方人頭一回見識了洪水,一些居民在熱浪高溫下第一次裝上了空調,澳大利亞的山火失控則令舉世震驚……

這場劇變的影響極不平衡——數字鴻溝下的弱勢群體,在氣候變化中會更加脆弱。

所謂數字鴻溝,指的是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以及城鄉之間數字接入和使用的差異。

舉個例子,城鄉之間在網絡接入方面就存在明顯的差距,所以一旦發生洪澇災害,鄉村居民容易聯系不上,難以及時獲得救援。

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低收入群體、貧窮國家身上。

比如極端高溫天氣下,低收入群體更可能爲了賺錢生存,在戶外連續工作,又無法通過智能手環、手表來及時監測體溫/心率/心血管等指徵,一旦出現熱射病等危急情況,更可能錯過黃金救援時間。

此外,貧窮國家在資金、技術、治理能力上的實力差距,也會在應對自然災害時,心有余而力不足,比如缺乏高性能計算等數字基礎設施,無法進行更精准的氣象預測,不能提前防範,從而承受比富裕國家更大的損失。

總而言之,全球各大洲都面臨着日益頻繁的氣候危機,而數字鴻溝的存在,會讓本就更加脆弱的群體,在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方面,拉开更大的差距。

這也應了一句古話: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只找苦命人,屋漏偏逢連夜雨,船破又遇頂頭風。

數字鴻溝+氣候變化,兩種威脅同時衝擊着弱勢群體,這並不是巧合,也不該被忽視。

消除數字鴻溝,是讓氣候脆弱者變得有力的前置條件。

理解這一點,我們從數字技術和氣候應對的伏线千裏,开始說起。

過去的伏筆

應對危機的最好辦法,就是不要讓自己處於危機之中,這聽起來像是一句廢話,但現實中,確實就有很多人,無法在自然災害來臨前,及時遠離洪澇、高溫、山火等高危環境。

就拿最近的台風杜蘇芮來說,一些南方城市因爲提前通過AI氣象大模型,精准預測了台風登陸時間和受影響的路段,從而做了更強的防災准備。

而更多的城市,卻並不具備使用AI這類先進工具的意識、基建、人才、應急方案等諸多配套,自然也就沒辦法用更新更好的技術工具來守護家園。別說精准預測台風了,有些城市的氣象預報,連哪塊雲彩幾點會下雨,都模棱兩可。

具體來說,數字化水平較低的城市和居民,在氣象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危機中,會在“三道防线”前節節敗退。

第一道防线:災前,數字基礎薄弱→無法充分預防。

如前所說,應對氣候頻繁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最好辦法就是防患於未然。在緊急情況出現之前,或者情況變得危急之前,就能及時採取行動,撤離危險人員,加固防災設施,很多威脅是可以預防的。

這個邏輯,聽起來沒有問題,但問題在於,天氣變化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氣象與生命危險的相關性有很多影響因素,這就導致很多危險無法被百分百精准預報。數字鴻溝的存在,讓氣候脆弱國家和群體,在氣象計算和預測上,存在很多短板,以至於難以獲得充分的應急保障。

1.算不動。

龐大的氣象數據所需要的計算量也很大,需要高性能的超級計算機和數據中心集群,比如英國投入研發的氣象超腦,投資就高達12億英鎊,用以進行更精密的降雨預測,幫助快速部署防洪系統,爲機場、電力能源等關鍵部門提供詳細信息,減少災害中斷電斷網等影響,提前做好計劃。

而欠發達地區和國家,並不具備這樣優越的資金和技術家底。它們在數字氣象、智慧氣象等基礎設施上的投入,不能和發達國家同日而語,這又會直接影響到氣象預報的准確度、應對災害的有效性。

2.算不好。

要精准預測洪澇、地震、山火等氣候災害,需要有效的算法。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日本、美國等國家就在探索氣象學與AI的結合,IBM、谷歌等公司也都在开展氣象AI的產業布局,利用專家系統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打造了KASSP、GORAD、CONVEX、OCI、WILDARD等氣象預報AI系統,對雷暴、冰雹、大霧、閃電等自然災害進行預測,不僅積累了相關技術,也積累了大量氣象計算的人才,包括算法科學家、軟件工程師、運維人員等。

人才差距,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追趕上的,這也導致的數字鴻溝越來越大。2021年,孟加拉國等氣候脆弱國家的代表,就曾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上,發出“我們不需要空頭支票”的呼聲,希望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實際支持。

3.沒得算。

更糟糕的一種情況,是數字鴻溝大到根本沒有數據可算。

氣象數據的收集和傳輸,需要大量傳感器設備和網絡接入,而網絡建設的成本高,很多國家沒有能力投入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非洲還存在大量低收入人群,無力承擔網絡使用的費用。

當然,發達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早,以寬帶、WiFi爲主流,4G、5G等無线連接則沒有全面普及,導致網絡接入沒有和水、電一樣,成爲“基本生存資源”。

皮尤研究中心 2021 年的研究發現,美國的黑人和西班牙裔,在家中使用寬帶接入的可能性低於白人。少數族裔和低收入社區,無法享用到寬帶和WiFi接入的網絡服務,傳感器無法收集到足夠的氣象數據,自然也就無法爲這些人提供高質量的氣象監測服務了。

第二道防线:災時,網絡聯接不穩定→行動不及時。

數字鴻溝的存在,讓一些弱勢國家和群體,無法守住“災前預防”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當自然災害不可避免地到來,難道鴻溝就被拉平了嗎?

並不是。

同樣的災害風險下,數字鴻溝的弱勢群體,行動能力會被大大削弱。

災害發生後,“及時行動”是自救的第一要義,這就需要獲取可靠、准確的信心,包括氣象情況的變化,受災地區的實時情況,重要的救援信息,關鍵的避難撤離點等,才能做出更加安全的避險決策,合理規劃逃生路线圖。

然而,老人、低收入群體、兒童、有障礙人士等,所掌握的數字技能和資源,也是相對不足的。比如怎么在互聯網上查找信息,應該撥打哪些電話,這些基本知識並不了解。所使用的智能手機比較低廉,續航和品質有限,很快就在災害途中損壞或斷電,導致人員失聯,家人和救援隊伍聯系不上,錯過了救援的最佳時機。

第三道防线:災後,數字化不充分→復原重建遲緩。

災難過後,大家都要在廢墟上重建家園,總站到同一個水平线了吧?這就要提到數字能力的一個特徵了,它不僅是有形的軟硬件基礎設施,還包括了無形的數字服務、數字意識、組織機制等,而後者對於社會復原力,有直接的影響。

舉個例子,災後復原社會經濟生活,是需要時間和周期的,而一個數字水平更高的城市,平時就會沉澱下詳細的應急響應計劃,遏制災害發生後對關鍵公共服務(如水、電、醫療服務和安全)的幹擾,幫助城市更快恢復供電、供水,回歸正常生活。

IBM就曾爲美國安大略省電力公司hydro One,开發了一款AI工具,來預測風暴的嚴重程度和受災嚴重的區域,提前布置電工,以幫助城市快速地恢復供電。

顯然,數字化水平不高的地區和居民,平時並沒有這種技術儲備和災後重建支持,所以房屋修復、恢復生活秩序,都會更慢一點。

在《設計的災難:對美國自然災害的重新評估》(disasters by design: A Reassessment of natural Hazards in The United States)一書中,社會學家丹尼斯·米萊蒂提出:災難的發生是“設計的”。

人人都可能面臨自然災害的威脅,但應對災害的技能和資源卻是不平衡的,尤其是數字技術。

從這個角度看,弱勢群體所遭受的氣象災害風險,也是被“數字鴻溝”所“設計”的結果。

莫測的未來

既然數字鴻溝對災害防治的負面影響很大,那能不能直接搬遷到數字水平更高的城市和地區呢?

且不說舉家搬遷到他鄉的移動能力,並不是人人都有,就算是搬到了數字基建更完善的城市,也未必就能從此高枕無憂。

首先,數字化水平較高的城市,災害預警的精准度依然有待提升。

即使身處城市之中,也依然會面臨突發天氣的困擾。一次從北京到上海出差,我的航班就因爲雷暴天氣,從早上延誤到了凌晨。

更有效地防範自然災害,就需要不斷提高氣象預測的准確度和精度,縮小預測範圍和時間,仍是很難做到的。目前,很多城市只能發布當天大範圍的氣象變化概率,提供較寬泛的指導。

此外,氣候變化預測的參數衆多,科學決策的影響有限。

比如野生動物保護區,氣候變化就會影響植被和動物的生存活動,是一個氣候脆弱的地區,但氣候變化與地理格局、生態群落、生態系統等之間的關系,還存在一定的盲區,無法對保護區的建設和評估給出恰當的應對策略,所以,即使有氣象預警,也未必能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對保護區的影響。

(地中海大部分地區正在經歷極端幹旱。圖片來自:歐盟委員會)

近年來,氣候變化加劇,帶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氣象災害,這些新問題都需要因地制宜,遠遠超出了城市以往的治理經驗。

即使是數字化水平較高的城市,也需要經歷一個數據從無到有、算法由粗到精、防治從簡單到具體的過程,一步都少不了。

比如說,隨着氣候繼續變暖,颶風變得更強、更猛烈,與颶風相關的風暴強度和降雨率將增加,以往幹旱的北方城市,百年一遇的降水和洪水增加。而原本氣候宜人的地中海地區,則开始經歷前所未有的極端幹旱,可能帶來糧食的安全問題。

而一套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必須與城市方方面面的系統相配套,刻進居民下意識的本能和思維習慣當中。

比如沒有經歷過地震的城市,不可能一下子部署好防震建築,防震救災的隊伍、機制和經驗都需要時間來積累,到底應該爲防震體系投入多少成本,才算合理,才叫適度?這也是需要多方討論和反復論證的,無法一蹴而就。居民也不可能一下子學會地震逃生技巧,在險情出現時瞬間做出判斷。

所以說,即使有數字技術的加持,面對高速變化的氣候環境,城市在未來也一樣會遭遇未知的氣候挑战。

行動在當下

既然有沒有數字技術,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衝擊,那到底怎么辦?總不能集體躺平吧。

我們無法斷言,氣候變化究竟會帶來哪些具體的負面影響,唯有立即行動。

當務之急要做的,自然是“補短板”。

讓數字基礎設施、數字技能本就薄弱的地區和人,能夠盡快用上數字化技術,消除數字鴻溝。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爲數字鴻溝之所以會長期存在,數字化水平的“剪刀差”越拉越大,就是因爲這些脆弱國家和群體,自身的資源和條件比較有限,不可能在數字建設上大量投入,錢和數字化人才,都不可能一夜之間從天下掉下來。

目前,我們看到比較有效的行動是:

1.科研領域的全球協作。

氣候是有“蝴蝶效應”的,南美洲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兩周後會引起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這意味着,全球各國都會因氣候改善而受益,因此,氣候變化的科研協作,應該成爲造福全人類的共識。

這個過程中,一些科學計算較爲先進的國家和地區,科學家們可以積極探索全球氣候變化與數字技術的融合。

此前發布的《亞洲大洋洲區域綜合地球觀測計劃——北京宣言》就提到,中國科學家就和其他各國科學家一起,努力彌補地球觀測的“數字鴻溝”,賦能亞大區域發展。

2.數字基建的全國一體化。

氣象預測不盡如人意,一個核心原因就是,氣象數據規模大,所需的計算量級和復雜程度也非常之大,而且整個過程往往需要在半小時之內完成,需要高性能的計算集群,堪稱是算力怪獸。而鄉村縣鎮這樣的地方,不可能投入巨資去搶算力卡,豢養一頭這樣的“巨獸”。

全國算力一體化網絡、上雲用數賦智的大趨勢,也讓我們看到了消弭數字鴻溝的可能性。通過雲端,調用西部等數據中心的算力資源,將本地氣象數據與雲端基礎數據和AI算法模型相結合,來爲鄉村縣鎮的應急調度,輸出合理的決策,正在成爲公共服務的一部分。

3.AI大模型在氣象領域落地。

解決了算力的瓶頸,接下來的問題是,數字水平較低的地方,也沒有充足的人才來針對性、定制化地开發相應算法,模型無法精細化、個性化地適配本地需求。怎么辦?

今年,AI大模型顯露出強大的泛化能力和理解能力,开發門檻高、運維難度大、模型效果不佳等問題,正在被得到很好的解決。在數字化、智能化的轉型過程中,大模型的加持,可以讓更多地方更簡單、方便地上手AI、用好AI,真正發揮出的價值,AI技術提高預警能力,更行之有效地應對氣候變化。

今天,數字技術及基礎設施就像水、電、土地一樣,正在成爲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資源。所以,幫助弱勢群體跟上數字化的腳步,就是在守護人的生存權,這是文明的基礎,也是技術的應有之義。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消除數字鴻溝,亦是如此。

       原文標題 : 數字鴻溝,讓氣候脆弱者更脆弱



標題:數字鴻溝,讓氣候脆弱者更脆弱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930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