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廠商仿佛开啓了AI眼鏡大战。作爲智能穿戴市場的新藍海,AI眼鏡市場競爭格局還尚未形成穩定的頭部效應,因此多家企業都在積極研發和推廣AI眼鏡產品。除了傳統眼鏡廠商外,無論是科技大廠,還是初創企業,都紛紛下場,加劇了市場競爭:
今年8月,雷鳥創新官宣與博士眼鏡合作,將共同开展新一代 AI 眼鏡的研發設計、銷售、營銷與服務等工作;11月,影目科技聯合紫光展銳共同發布了影目X系列AI眼鏡开放平台;前不久,Rokid剛剛發布了集光波導+AI於一身的AR眼鏡——Rokid Glasses;此外,國內引擎巨頭百度推出的小度AI眼鏡也將於2025年上半年與大家見面……
細數這些發布新品的企業,我們會發現,一些原本聚焦AR眼鏡的廠商,也开始做AI眼鏡了,還有一些宣傳中常常會提到“AR+AI”眼鏡。
要知道,雖然AR眼鏡和AI眼鏡都屬於智能眼鏡的範疇,但在技術原理、功能側重點、硬件需求和應用場景等方面都存在顯著的差異。在AI眼鏡市場盛況空前的當下,也引發了些許疑問:AR眼鏡和AI眼鏡的區別到底是什么?本篇文章,我們就來詳細梳理一下。
技術原理存在差異
AR眼鏡的核心技術在於增強現實技術,即將虛擬信息疊加到用戶的現實視野中,從而豐富用戶的感知。
AR眼鏡需要通過先進的顯示技術來呈現虛擬圖像。這些圖像可以是靜態的(如文字、圖像),也可以是動態的(如視頻、動畫)。爲了實現虛擬信息與現實世界的無縫融合。此外,AR眼鏡還需要借助傳感器和攝像頭等設備,跟蹤用戶的頭部和眼睛動作,實現更加自然和流暢的交互體驗。
作爲消費者,我們肯定希望一款AR眼鏡能提供全息顯示、清晰廣闊的視野和輕量化外形等特質,這就使得顯示技術成爲了AR眼鏡一個極其重要的技術支撐。對於當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具備輕薄和外界光线的高穿透特性的光波導顯示技術被認爲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但同時也因爲價格高和技術門檻高讓人望而卻步。
此外,傳感器技術也尤爲重要。這些傳感器包括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力計等,它們能夠感知用戶的頭部姿態、眼睛位置、手勢動作等信息,從而實現對用戶的實時跟蹤和交互。通過這些傳感器,AR智能眼鏡可以實現更准確、更自然的用戶體驗,用戶可以通過頭部姿態和手勢來與虛擬信息進行交互,從而更加方便地操作設備和獲取所需信息。
Meta在今年Connect 2024大會所展示的Orion AR眼鏡,可以說是目前業內技術上最好的一款產品了(但也只是展示的)。它配備Micro LED 微顯示投影和七個攝像頭,可提供70度的視野,這比其它的AR眼鏡更寬。
Orion可以實現不受智能手機屏幕限制的數字體驗,借助大型全息顯示屏,將物理世界用作畫布,並通過手勢交互設置2D和3D內容;它運用的顯示技術也是當前產品中的佼佼者——據Meta稱,Orion 擁有迄今爲止最小 AR 眼鏡中最大的視野,數字內容可以與物理世界的視野無縫融合。
而AI眼鏡的技術原理則不同。AI眼鏡主要依托內置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這些眼鏡通過攝像頭、麥克風等傳感器收集環境信息,並利用智能算法進行處理和分析。但在顯示技術方面,卻沒有太大的瓶頸。
以Meta的另一款產品,同時也是目前AI眼鏡領域的大熱產品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爲例,Ray-Ban Meta配備內置揚聲器、麥克風和攝像頭,搭載生成式AI,但它不支持 AR 疊加。
Ray-Ban Meta並不追求顯示器的像素密度,無全彩顯示的需求,因爲它的顯示屏也只用作攝像系統,而不是增強現實內容的顯示系統,因此也不具備沉浸式的視覺效果。
在這樣的技術支持下,AI眼鏡會更加專注於多媒體捕捉,而不具備 AR 功能。這種根本目的上的差異導致兩類產品的顯示質量和用戶體驗存在巨大差異。
功能上的側重不同
AR眼鏡的功能更側重於提供沉浸式的增強現實體驗。通過虛擬信息的疊加,AR眼鏡可以讓用戶看到現實世界中不存在的虛擬物體,或者在現實環境中預覽和修改設計作品。這種技術被廣泛應用於教育、遊戲、工業設計、軍事訓練等專業領域。
可以說,AR眼鏡是對物理世界的虛擬重塑,是爲了滿足沉浸式應用的需求。
目前,AR眼鏡在工業和醫療上的應用比較廣泛,比如Vuzix,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之一。
其實,蘋果Vision Pro的AR功能,也可以算是AR眼鏡的理想功能了。我們曾看到過很多Vision Pro在醫療和企業領域的用例,尤其是醫療方面(可參考VRAR星球文章《被質疑的蘋果Vision Pro,已經悄然改變了整個醫療領域》),Vision Pro的沉浸式輔助功能使它成爲了醫療屆的“新寵”——如果蘋果的AR眼鏡能照着這個路徑發展,那也可以期待一下了。
的確,AR眼鏡目前在B端的應用相對更廣泛些。除此之外,Meta還曾在對Orion AR眼鏡的愿景中提及了一些更生活化的AR眼鏡功能。比如“可以打开冰箱,根據裏面的東西詢問食譜;或者一邊洗碗一邊調整數字家庭日歷,一邊給朋友打視頻電話;甚至無需拿出手機,就能告訴朋友你快喫晚飯了”,Meta希望未來的AR眼鏡可以與物理世界無縫地交互,僅通過眼鏡完成所有的操作。
但遺憾的是,目前的消費級AR眼鏡還遠遠沒有這樣的功能。以國內來說,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AR眼鏡強調的都是它的觀影功能,即使技術能達到Meta所描述的那種效果,消費級AR眼鏡還缺乏所謂的“殺手級應用”,因此在功能上也頗受限制。
AI眼鏡則恰恰相反。AI眼鏡在功能上更注重智能化處理和人機交互。它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手勢控制等高級功能。AI眼鏡可以識別用戶的語音指令,執行各種任務,如發送消息、查詢天氣、播放音樂等。此外,AI眼鏡還可以利用圖像識別技術,識別物體、人臉和場景,爲用戶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務。
AI眼鏡更多的是對生活上的輔助。
例如實時翻譯,實時導航語音播報,就是AI眼鏡主推的功能。也正因爲如此,一些AI眼鏡在對聾啞人的需求支持上有十分顯著的作用。
在接入AI語音交互後,AI眼鏡的輔助作用就更加明顯。想象一下,當你在日常的騎行過程中,一句話即可喚醒AI進行導航,耳邊實時播報路況和指引——不用隨時掏手機看導航,不僅節省時間,在行進過程中也更加安全。
目前在市場上已經取得較大成功的Ray-Ban Meta眼鏡,主要功能也是集中在翻譯、導航、AI生活提醒方面。據稱Meta還計劃爲其添加視頻拍攝分享、二維碼和電話掃描功能,無疑將爲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從功能上來講,AI眼鏡的市場化更好實現,這也是除技術方面以外,AI眼鏡在當下更受追捧的另一個原因。
對硬件的需求導致
成本不同,價格相差巨大
AR眼鏡的硬件需求相對較高。除了需要強大的處理器和傳感器來支持復雜的圖像處理和虛擬信息疊加功能外,AR眼鏡還需要額外的顯示技術和相應的光學組件來創建虛擬圖像。
前文我們提到,目前光波導顯示技術被認爲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它能夠適配近視眼鏡,低功耗,長續航,且透光率高,是高端AR眼鏡常用的顯示技術之一——當然,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成本高,技術攻克難,說是“卡脖子”方面並不爲過。
而AI眼鏡的硬件需求主要集中在處理器和傳感器上。爲了支持復雜的AI算法運算,AI眼鏡需要內置強大的處理器。同時,爲了收集環境信息,AI眼鏡還需要配備攝像頭、麥克風等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將收集到的信息傳輸給處理器進行處理和分析。雖然AI眼鏡不需要像AR眼鏡那樣復雜的顯示技術和光學組件,但它們在處理器和傳感器方面的要求仍然很高。
這樣一來,在成本造價上,AR眼鏡和AI眼鏡就有了明顯的區別。AR眼鏡一般都相對更貴,還拿Meta Orion AR眼鏡爲例,據說這款“真正的AR眼鏡”光成本就高達1萬美元。雖然目前只是技術探索階段,未來如果想做消費級別的產品,肯定要進行廉價化的處理,但這造價也夠讓人震驚了。
反觀Ray-Ban Meta眼鏡,根據一些市場機構如Wellsenn XR的統計,它的綜合硬件成本大約爲164 美元。
爲什么真正的AR眼鏡很難出現
其實,了解了AR眼鏡和AI眼鏡的核心差異,也就不難理解爲什么真正的AR眼鏡在現階段很難出現了。
首先就是技術上。上遊的光學模組元件制造工藝復雜,導致成本高昂,這是制約AR眼鏡普及的關鍵因素之一。此外,AR眼鏡的各項性能指標之間存在關聯性,如提高視場角(FOV)可能會導致眼盒(eye box)變小,而大的眼盒則需要更多光线來實現自然的亮度,這要求更強大的光源或更高的光效。
眼盒指的是AR眼鏡上微型顯示屏與眼球之間的一塊錐形區域,也是顯示內容最清晰的區域。如果眼盒太小的話,人眼就很難固定在清晰的圖像位置上,當人眼偏離時,圖像就會看不清。
顯示技術如光波導的技術難度和成本價格自是不必多說,此外,硬件設計和生產方面的問題導致產品原型難以滿足預期性能也是AR眼鏡研發上的一個絆腳石。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AR眼鏡目前還很難做到在達到性能需求的同時實現輕量化的需求。
星紀魅族的MYVU智能眼鏡在國內算是相對比較輕的了,重量是43g
AR眼鏡的顯示系統需要集成微型顯示屏、光學元件和驅動電路等組件,這些組件的集成度和功耗會直接影響AR眼鏡的重量和性能。
即使有了可以同時滿足性能和輕量化需求的技術,還有“量產”這一座大山擋在前面;而如果實現了量產,缺乏殺手級應用這一致命的問題又會導致產品難以被消費級用戶廣泛接受(就像Vision Pro那樣),這樣一來,前期的投入又無法獲得期望收益……
從生產到銷售的一環扣一環,讓AR眼鏡的普及難上加難。
然後人工智能出現了。Ray-Ban Meta AI眼鏡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這也讓一直絞盡腦汁鑽研AR眼鏡的廠商們看到了新的希望,也許以目前的可穿戴設備市場來說,AI眼鏡是一個不錯的“過渡”。
AI眼鏡並不是技術的妥協,
而是“曲线救國”
AI眼鏡在技術上好實現,應用場景更廣泛,從價格和功能上來說也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再加上現在AI的爆火,使AI眼鏡成了現在科技圈的“香餑餑”。
從AR到AI眼鏡的轉變標志着一種範式轉變,這種轉變來源於市場對可穿戴技術需求和發展的重新評估。行業現在的重點不是加倍投入能夠實現高保真視覺效果的顯示技術,而是通過更簡單的界面和與手機的連接提供智能、及時和情境相關的信息——AI眼鏡現在完全可以做到。
但大家就這樣放棄AR眼鏡了嗎?其實也並不是的。雖然降低了一些技術需求,但是依舊有廠商一直在探索AR+AI的路徑,在實現AI感知的同時,盡可能地滿足AR方面的視覺感知。
這更像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曲线救國”。AI並不是AR的下位替代,在實際應用中,AI對信息的快速處理可以幫助識別和處理現實世界中的物體和場景,從而提高AR應用的准確性和實用性。同時,AR也可以爲AI提供一個更加直觀和自然的交互界面,使得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地與AI進行交互——這就是現在廠商們想要做的AR+AI眼鏡,雖然與真正的AR眼鏡還有一些差距,但對於當前的消費市場來說已經足夠。
AR眼鏡的成熟之路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目前來說,不帶顯示屏的AI眼鏡是最符合市場預期的智能眼鏡產品,而AR眼鏡則可以看做是智能眼鏡的最終形態。
展望未來,很明顯,短期內,我們所期待的AR眼鏡將讓位於AI眼鏡。但並不意味着AR眼鏡的發展會就此沉寂。
引用campaignasia文章裏的一句話說:“如果說人工智能是一場席卷整個文化的野火,那么增強現實更像是冰川——雖然速度緩慢,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能夠重新塑造一個新的景觀。”
文/清月泠
(文中未標注來源的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原文標題 : AI+眼鏡引發百鏡大战 曾經的AR+是否已成棄子?
標題:AI+眼鏡引發百鏡大战 曾經的AR+是否已成棄子?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4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