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第二十二屆廣州國際車展正式开幕。汽車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時代,以電動化、智能化爲核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然成爲推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本屆廣州車展繼續以“新科技 新生活”爲主題,發揮“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風向標”的作用,與全球汽車產業同行攜手开創新時代。本次車展將有全球首發車78台,其中跨國公司首發車6台;展車總數1171台,其中新能源車512台。共同展示新時代下的新科技,新技術。
對此,不同高管發表看法。小米汽車副總裁兼產品部總經理於立國表示:2024年應該是中國汽車業技術大爆發的一年,過去電動化十幾年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智能新能源汽車的趨勢應該是勢不可擋,一定會改變汽車行業。
小米汽車副總裁兼產品部總經理於立國以下爲專訪實錄:
陳瑤:大家好,我們今天的訪談間有幸邀請到了小米汽車副總裁兼產品部總經理於立國。
於立國:你好,新浪的朋友們好!
陳瑤:我們都知道,小米汽車自從進入車圈以後,在每一年的展台,無論大小車展,包括天津車展,所有的展台一定是流量滿滿的。您給我們介紹一下,從今天早上开始您能看到小米汽車展台現在的狀態是什么樣子?
於立國:差點沒擠進去。剛才雷總去對面,我們正好跟小鵬一個展台上,交流了一下,人山人海。
陳瑤:這種流量對於您來講會不會是一種痛苦的煩惱?
於立國:是潑天的富貴。非常感謝廣大的米粉朋友給了那么大的支持。雷總第一次交車的時候覺得特別感動,3月28日發布,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台車,也沒有开過台車的情況下,一下子就下單了。他作爲一個創始人,他內心對米粉的感激之情,所以堅持一定要親自交車,沒想到後面有了“千億總裁开車門”。
陳瑤:雷總很多做法對於傳統車圈來講是以前也沒見過的,但是親臨一线,和用戶之間的紐帶能夠聯系得更緊密,對於傳統汽車圈來講是非常好的嘗試和借鑑。今天我們也看到新能源車的佔比首次超過了燃油車的市佔率,過了50%。您以前也是在傳統車企幹過,在油車,在新能源車企,現在在小米,您是怎么看待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態勢,2025年能預判一下新能源發展的狀態是什么樣嗎?
於立國:我們先說2025年,其實也看不准,但是你看一個新行業,大約從最开始進入這個行業,可能要經歷非常漫長的過程,要進入一個過渡期,才能觸及到大衆用戶都开始接受、喜歡。過去中國汽車十多年的積累我覺得非常重要,讓無論是主機廠的技術還是整個產業鏈,還是用戶的接受度,通過過去十幾年的發展,大家已經完全接受,並且覺得智能的新能源汽車的體驗會更好。過去十幾年是在十幾、二十,任何一個新行業過了20年應該是非常快速的增長期,我們這幾年迅速爬升到了50%,如果按月看的話已經超過50%甚至更高了。如果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我們感覺智能新能源汽車應該是勢不可擋,一定會改變汽車行業。我們作爲用戶也一樣,开過智能新能源汽車之再回到傳統汽車很難,確實體驗好太多了。
2024年,每家車企的體感是不一樣的,有人認爲2024年中國車企太卷了,說中國是技術最高,價格最低的全球窪地。我覺得其實還好,2024年應該是中國技術大爆發的一年,過去電動化十幾年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這兩三年大家的努力在智能化上,我覺得智能化比過去也有了質的突破,原來我們做輔助駕駛,那時候都是基於規則來寫算法,然後不斷地通過測試,找各種corner case,解決掉corner case,但是corner case永遠是很難解決完的。今天有了端到端,有了大模型的加持,讓智能駕駛的上限無限的高。而且老百姓覺得今天如果這台車沒有智能駕駛,好像這台車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准配置了。所以很感謝中國能有這么好的產業環境,有了技術大爆發,這樣的話大家會越發展越好。
陳瑤:您是否認可智能化是在後續拉开競爭差距的一大利器?
於立國:應該是,去年幾位老板們都說過去十年是電動化的十年,未來的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
陳瑤:雖然我們在過程中都很卷,小米也很卷,他進入以後確實帶動的卷的效應是比較大的。我們也會看到包括雷總,包括之前幾位老板們都會在微博上發聲,我看您發聲比較少,您是如何看待在社交場域裏,高管账號對於產品和品牌價值的賦能呢?
於立國:我覺得小米其實天生有這個基因,因爲從小米做手機第一天誕生开始,其實小米就是一個長在社交媒體上的公司。如果大家看過雷總的年度演講,以及看過雷總寫的《小米創業思考》,雷總當年在金山的時候做得很好,但是互聯網來了之後讓他一度非常迷茫,爲什么一個做軟件的公司在互聯網時代好像跟不上了,所以他當年做過大量的復盤,他是帶着對互聯網的思考,對互聯網方法論的思考重新創業然後做了小米。所以在做小米的第一天起他定了“與用戶交朋友,做最酷的產品”,小米最开始做的不是手機,是軟件,是MI UI的操作系統,就是在論壇裏面跟大家的互動,反復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後迭代一個新的版本給用戶測試,用戶測試完了之後,團隊迅速改進,所以早期的發展從用戶裏面汲取了非常大的力量。到今天小米的企業文化,第一條叫“與用戶交朋友”。
所以我覺得小米本身是長在社交媒體上,這是它的基因,這件事給了小米巨大的壓力,也給了非常好的動力。第一,我們做產品定義的時候能完完全全,非常直接,非常迅速地聽到用戶的聲音,我們很快能到核心用戶,找到用戶的需求,找到方向。第二個,一旦產品上市之後,幫助企業運營,提升我們的服務滿意度也有很大的幫助,我記得有一次雷總拍了一條抖音,你看我們的用戶非常苛刻,一旦我們的產品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打400電話,馬上到雷總微博底下罵一下雷總,我們立刻就要改。
陳瑤:那天還上了熱搜,雷軍說我馬上催一下,去工廠打螺絲。總體來講感覺小米確實生長在社交平台,當然社交平台也帶來了潑天的流量。互相成長,我也期待後續看到於總在微博上勤奮地發聲。
於立國:我們也好好工作,因爲做產品需要在內部天天思考,我是偷偷經常看微博的。
(責編:大喆)標題:於立國:智能新能源汽車勢不可擋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4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