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關於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的通知 粵工信電子函〔2024〕86號 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商務廳、國資委、政務和數...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關於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的通知
粵工信電子函〔2024〕86號
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商務廳、國資委、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廣州市各區人民政府,廣州市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關於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請徑向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人民政府反映。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州市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4日
關於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
爲培育壯大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支持廣州市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傳感器產業高地,助力我省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制定以下政策措施。
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一)優化區域產業布局。建立健全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體系,省有關部門協助廣州市研究制定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支持廣州市增城區發揮智能傳感器產线制造優勢,協同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等在傳感器設計、物聯網應用方面資源,以“龍頭帶動、應用牽引、產學研用協同”爲重點,打造廣州市智能傳感器核心承載區。支持廣州依托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光芯片專業園區,加快培育發展光傳感、光通信芯片等產業。支持廣州市全面加強與北京、上海市等重點省市交流,強化在科技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等方面合作。深化廣州與香港、澳門、深圳等地在重大項目、創新平台、人才培養等方面協同,加快形成全域共享、多核驅動的協同發展新格局。(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二)強化產業引進培育。針對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鏈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建立國內外企業招商引資清單。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領域芯片、模組終端、軟件算法及系統集成等龍頭企業,通過舉辦會展、會議、推介活動等方式,強化精准招商、產業鏈招商。充分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積極推動各項招商引資政策和配套體系落地。加快培育創新型企業,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孵化成長。(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國資委負責)
(三)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加強統籌協調,建立重點項目協調機制,加強項目跟蹤服務,定期召开重點項目工作協調會議,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加快各類項目建設。推動增芯科技12英寸先進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產线等在建項目盡早投產達產,提高智能傳感器制造能力,通過產线建設,帶動完善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產業鏈配套聯動發展。(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四)打造省級產業園。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制定實施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發展規劃,按照“集約集聚、特色發展”的布局原則,構建智能傳感器“設計研發—材料與裝備—芯片制造與封測—模組與產品制造—物聯網應用”產業綜合生態,打造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特色產業園。落實入園獎勵措施,加強園區內企業聯動協作,在科研資源、創新平台、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資源共享服務,促進高端高智的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集聚。(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提升關鍵技術支撐能力
(五)加快工業研究院建設。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加快建設廣東微技術工業研究院,指導優化建設方案,落實研發資金,積極推動智能傳感器研發中試平台建設。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加快推進關鍵核心共性技術研發,力爭在高端MEMS及硅光等特色工藝領域取得標志性成果。(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六)積極承擔國家战略任務。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委支持,推動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領域骨幹企事業單位積極承擔國家有關智能傳感器、光通信、工業5G輕量化融合終端等攻關任務。(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七)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統籌運用我省科技計劃、芯片量產前首輪流片、產業基礎再造等專項資金,鼓勵全產業鏈企業協同參與智能傳感器材料、器件、制造、封裝、模組終端、軟件算法、大模型和系統集成等聯合技術攻關,加大對高速光通信芯片、高性能光傳感芯片、薄膜鈮酸鋰材料、硅光集成技術等方向的研發力度,解決產業發展“卡脖子”難題。支持將自主創新技術路线的物聯網軟件產品納入首版次軟件研發項目支持範圍,加快物聯網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廣州市政府,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負責)
三、推動傳感器重點產品發展
(八)大力發展車規級傳感器。順應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結合無人駕駛、車聯網等智能網聯汽車等應用場景,大力推動新型車用智能傳感器自主研發。實施省汽車芯片應用牽引工程,鼓勵整車廠商與智能傳感器制造企業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推進傳感器產品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上的市場准入及普及應用。(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負責)
(九)着力發展智能終端傳感器。充分發揮我省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圍繞我省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優勢產業以及可穿戴設備、AR/VR(增強現實/虛擬現實)產品等新型智能硬件的傳感器需求,加強通用型傳感器與智能傳感器研發制造,積極提升智能終端傳感器的應用水平。(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十)加快發展智能裝備傳感器。圍繞我省汽車、家電、醫療、超高清顯示等領域,提升二維及三維視覺、力矩、碰撞、安全光柵等工業機器人常用傳感器的研發制造能力。根據數控機牀應用傳感器的高可靠性、高抗幹擾性、高精度以及高響應速度等需求,加快精密加工應用傳感器及解決方案研發應用。(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十一)提升傳感器智能化水平。加強智能傳感器相關硬件模組、終端產品研發,積極拓展應用場景。結合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推動智能傳感器向高集成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發展,強化智能傳感器在數據處理、存儲、網絡通信、邊緣計算等功能方面的集成能力,提升智能傳感器檢測、自診斷、數據處理以及自適應力,實現智能傳感器向數字化、網絡化和多功能化發展。(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四、前瞻布局光芯片產業
(十二)加強光芯片產業規劃設計。加快出台全省光芯片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在技術攻關、企業引進、產能規劃部署等方面給予廣州市重點指導和支持。加強光芯片發展規劃,更好發揮廣州地區高校院所資源優勢,重點聚焦具有產業基礎和應用需求等光芯片細分領域,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光芯片,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打造特色產業優勢。(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負責)
(十三)促進光芯片產品开發應用。支持企業研發創新光傳感、光通信領域產品,加快激光雷達、生物光傳感器、光傳輸、探測器在智能駕駛、生物醫療、穿戴設備、數據中心等領域應用示範和市場驗證,推動電信運營商加大對光通信產品的採購力度。(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十四)培育優質光芯片平台企業。引導龍頭骨幹企業加大光芯片研發力量,推動新建產能在廣州市建設布局,推動利用現有產线布局建設硅光芯片代工线,強化薄膜鈮酸鋰等光模塊關鍵材料制造產线優勢。引導高校院所創新平台、省實驗室加大光芯片未來技術投入,積極推動光芯片研發中試线建設。(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五、促進物聯網產業發展
(十五)推進开源鴻蒙生態建設。壯大开源智能物聯網操作系統產業生態。支持廣州市建設省級开源鴻蒙生態創新中心,搭建生態構建、技術評測、產業聚集、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行業創新等服務平台。支持开源鴻蒙等物聯網操作系統商業發行版企業發展壯大,加大面向行業場景和消費等領域應用。推進相關領域智能芯片和終端產品的研制生產,引導企業適配开源鴻蒙操作系統,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物聯網產業鏈。支持建設省級產教融合基地,構建人才標准與認證體系,打通开源鴻蒙人才培養與就業之路。推動开源鴻蒙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百千萬工程”、廣州市物聯感知平台等場景打造標杆應用。(廣州市政府,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國資委、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十六)壯大物聯網軟件產業。加快推進核心軟件攻關和應用推廣。推廣开源生產範式,建設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融合發展开源生態。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創建开源領域方向軟件特色產業園,建設生態集聚發展載體,引導園區依法依規對入住生態企業租金予以支持。(廣州市政府,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國資委、政務和數據局負責)
(十七)加強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5G-A商用,加快5GRedCap(輕量化)網絡能力升級。推動行業虛擬專網應用5GRedCap技術,完善5G物聯能力,更好適配行業特點和滿足應用需求。支持廣州市算力基礎設施龍頭企業發展,聚焦端邊雲協同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發展以雲計算爲支撐的物聯網信息服務,加快高速光通信芯片應用部署。支持建設基於自主信息技術的物聯網基礎軟件、雲計算研發應用平台,形成技術領先的產品、服務和行業標准。加快促進物聯網與互聯網平台融合協作發展。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謀劃構建通算、智算、超算融合的城市算力體系,大力推進智能算力中心建設,提升我省各類算力資源綜合供給水平,打造我省物聯網產業數字基座。(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十八)推動人工智能與物聯網融合發展。高水平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遴選汽車、裝備、家居、能源等行業骨幹制造企業,協同人工智能大模型企業,集成自主創新智能傳感器和操作系統,共同打造行業大模型共性解決方案。支持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區提質增效。建設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加強大模型關鍵技術攻關。(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商務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六、加快產品推廣應用
(十九)打造智慧市政應用示範。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加大傳感器在公共場所環境監控、道橋監測、電力搶修、停車管理、污水治理等領域的應用示範,建立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智慧市政新模式。充分發揮傳感器的信息採集作用,加快智慧市政建設進程,全面提升市政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率。(廣州市政府,省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十)打造智慧交通應用示範。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开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推動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和雲控基礎平台建設,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准入試點,大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支持建設廣州市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監測平台,探索推進全市全域开放自動駕駛商業化示範運營。圍繞交通流量監測、停車和行車智能引導、公交和客運智能化等應用領域,發揮智能傳感器與光芯片前端感知作用、數據採集作用和信息反饋作用,打造跨區域、跨部門、標准規範、信息共享的綜合交通服務平台,形成高集成、系統化、立體化、綜合性的智慧交通體系。(廣州市政府,省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十一)打造智慧物流應用示範。圍繞集裝箱、車輛的監控管理、智能調度、物流信息處理等應用領域,建設覆蓋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的傳感網絡,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國際國內物流運輸中實現智能調度、監管、查詢統計等功能,形成高效化、規範化、無人化和智能化的智慧物流體系。(廣州市政府,省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十二)打造環境監測應用示範。圍繞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針對大氣、水、土壤、噪聲、輻射等領域環境質量監測,鼓勵項目實施單位採購自主研發的智能傳感器產品和解決方案,分類推進各類智能傳感器在實時感知、捕獲和傳遞環境監測信息中的應用,助推環保領域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廣州市政府,省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十三)推進智能家居應用示範。支持智能家居龍頭企業整合資源,加強產業鏈的整體協作,推動智能家居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推動廣州市智能家居骨幹企業強化开源鴻蒙、智能傳感器應用,建設智能家居生態开放平台,帶動智能家居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積極探索智能家居生態鏈上下遊協作共贏的商業新模式,更好滿足物聯網專業服務和增值服務的市場需求,加快培育新興服務產業。(廣州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十四)拓展多層次全場景應用。推動“智改數轉網聯”新技改,帶動制造業與物聯網產業融合(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結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深化智能傳感器、光芯片及物聯網產品在電子、家居、汽車、裝備等行業重點應用。面向能源、水利水務等战略領域,以及水電、煤氣、醫療、教育、文化、旅遊等民生領域,全面推進智能協作物聯網解決方案普及應用。(廣州市政府,省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二十五)建立產品資源池和案例集。开展物聯網產品資源池入庫工作,將智能傳感器典型產品、基於开源鴻蒙操作系統研發產品納入相關產品資源池予以重點培育。面向工業制造、車聯網、智能家居、能源、交通、水利水務等領域开展物聯網典型案例徵集,引導軟件开發商和解決方案集成商應用物聯網產品資源池研發物聯網應用。鼓勵和支持電信運營、信息服務、系統集成等企業參與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的運營和推廣。(廣州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七、強化產業服務支撐
(二十六)推動金融賦能產業。設立廣州市物聯網及智能傳感器產業投資基金,引導和鼓勵天使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投資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企業,支持各級信用擔保機構爲符合條件的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企業提供融資擔保服務,鼓勵支持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及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廣州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國資委負責)
(二十七)鼓勵开展產學研合作。鼓勵廣州市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相關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圍繞產業發展,以委托研發、聯合攻關等形式开展產學研項目合作,加大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等研發力度,推動產業鏈協同升級。(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二十八)加強產教融合人才培育。加強學科建設,增加招生計劃,進一步擴大高等院校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領域人才培養規模。調動龍頭骨幹企業積極性,與高校、科研院所探索聯合培養、訂單式培養、本碩博貫通式培養等人才培養模式。省有關部門支持廣州市建設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領域相關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後工作站、技術中心、孵化創業中心,加大創新人才引進力度,依托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和重大人才工程,加速高層次人才集聚。(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二十九)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多層次協同創新體系,支持第三方檢測分析機構深化與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推動廣州市建設智能傳感器制造中試平台、檢驗檢測服務平台等產業公共服務平台,提升檢測分析試驗、標准體系構建、技術成果轉化等服務能力。(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三十)強化智庫智力支持。組建省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战略咨詢專家委員會,聘請國內外知名企業家、學術專家,對產業企業發展方向選擇、重大項目引進建設評估、國內外產業政策資源對接等提供咨詢意見。(廣州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三十一)強化安全支撐保障。加快圍繞感知、接入、傳輸、數據、應用等安全技術开展研究,建立物聯網安全監測、預警分析和應對處置技術手段,提升物聯網感知終端、網絡、數據及系統的安全保障水平。(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政務和數據局,省通信管理局負責)
八、組織保障
(三十二)加強組織統籌協調。成立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全面統籌協調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發展,協調解決重大項目布局、用地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問題。(專班成員單位按職責辦理)
(三十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國家財政資金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加大省市財政專項資金向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傾斜力度,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技改投入,支持骨幹企業和初創企業發展。對獲得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專項資金支持的項目,統籌用好現有專項資金,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擇優支持。(廣州市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財政廳負責)
(三十四)營造良好產業氛圍。整合省內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政產學研”多方資源,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組建廣東省智能傳感器行業協會,舉辦智能傳感器產業展會、論壇、沙龍等專業活動,加強與國內外智能傳感器相關企業合作,營造良好產業氛圍。(廣州市政府,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三十五)抓好工作落實。聚焦省政府關於推動智能傳感器、光芯片、物聯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部署,動態完善工作台账,將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化、項目化,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推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專班成員單位按職責辦理)
標題:關於支持廣州市智能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措施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2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