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字節百度暗战AI硬件,大模型“賣鏟子”

2024-06-21 18:40:19    編輯: robot
導讀 AI正在改變消費電子產品。 如果說2023年是AI應用集中爆發的一年,那么2024年則是AI硬件元年。不論是榮耀、小米、OPPO、vivo、華爲、聯想等國產科技大廠,抑或是蘋果、微軟、高通、三星等海...

AI正在改變消費電子產品。

如果說2023年是AI應用集中爆發的一年,那么2024年則是AI硬件元年。不論是榮耀、小米、OPPO、vivo、華爲、聯想等國產科技大廠,抑或是蘋果、微軟、高通、三星等海外巨頭,無不在強調AI大模型技術與應用特別是硬件的融合。

從手機到PC、AR眼鏡、電視、冰箱、汽車,還有各類家庭機器人以及各種產品,大量產品都开始深度結合最新的生成式AI技術,爲消費者提供更舒適的使用體驗。在某種程度上,AI正在通過這些消費電子產品,變得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那么大家平時使用最多的AI硬件是什么?你知道它用了什么大模型嗎?別急,今天小雷就帶大家好好盤一盤AI硬件們背後的大模型。

大模型共享加速硬件AI化

开始盤點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場AI技術競賽。目前海內外不少頭部互聯網公司和人工智能公司基本都對外發布了自家的大模型,在賦能自家軟件應用和硬件產品之余,部分參與者正在將大模型分享給更多廠商,加速其產品的AI化進程。

近日,字節跳動火山引擎的動向引起了我的注意,其聯合OPPO、vivo、榮耀、小米、三星、華碩發起了智能終端大模型聯盟。據介紹,OPPO的小布助手、榮耀MagicBook的YOYO助理、小米的小愛同學,以及華碩筆記本電腦的豆叮AI助手等應用,均已接入豆包大模型服務。

圖源:豆包

上個月,字節跳動在2024春季火山引擎Force原動力大會上,揭开了豆包大模型家族的神祕面紗,宣布正式开啓對外服務。沒想到短短一個月,豆包通用模型pro、豆包通用模型lite、豆包·角色扮演模型等大模型就已經开始爲行業解決普遍面臨的語言風格、內容實時性、聯想能力以及意圖識別等挑战。

可能有人會認爲,引入其他大模型意味着廠商缺乏自研能力,並不是一件值得誇耀的事情。事實上,廠商這樣做的原因是爲了盡快跟上行業競爭對手的步伐,爲用戶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並且引入不代表放棄自研。兩者互相參考的情況下,確實能加速硬件產品的AI化進程。

AI+手機:大模型應接盡接

過去一年,華爲、小米、蘋果、高通、聯想等廠商均公布了旗下的“AI+硬件”計劃。其中不少廠商選擇了“兩條腿走路”,一邊從外面引入一個或多個大模型,一邊在背後埋頭自研。

國內手機廠商方面,小米、OPPO、vivo、榮耀接入了多個第三方大模型。比如小米、OPPO、vivo接入了阿裏通義、百度文心以及字節豆包;榮耀則接入了百度文心和字節豆包。

圖源:字節跳動

國外手機廠商方面,因爲國內市場需通過備案,才能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向消費者提供生成內容,所以海外銷售產品和國內銷售產品通常採用不同的大模型方案。

比如三星S24系列AI功能在底層由Google的Gemini負責運算,而國內銷售的S24系列則由百度文心提供AI能力支持;而蘋果則在WWDC24宣布引入ChatGPT,中國合作夥伴暫時未公布,相信蘋果大概率會在阿裏通義、百度文心、字節豆包之間進行選擇。

可以看到,幾乎手機廠商都選擇接入盡可能多的大模型。不只是爲了強化其產品在圖片生成、圖片理解等方面的多模態AI生成能力,更重要的是,廠商可以借助服務商的雲端大模型訓練自研模型,加速提高模型的智能化水平。

比如vivo基於阿裏雲訓練自研藍心大模型,千卡大模型預訓練性能接近LLaMA水平,爲vivo手機的AI影像、智能助理、圖文創作等場景的優化帶來了不小幫助。

AI+PC:靜待新一輪爆發?

與手機一樣,PC是用戶最常用的智能終端之一,在AI技術興起之前,PC市場的發展主要是每年對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顯卡)和顯示屏等硬件進行小幅更新,市場上的產品同質化現象更爲嚴重。

因此,面對新機遇,PC制造商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除了華碩引入豆包大模型外,聯想選擇發布自己的聯想大模型解決方案及服務,主要包括定制企業專屬的私有化大模型,以及基於智算中心、AI平台、AIforce三位一體的大模型落地。

圖源:雷科技

在產品端,聯想元啓系列新品均搭載了個人智能體——聯想小天,同時採用新一代酷睿Ultra處理器,配備了內置的人工智能工具,這些工具能夠在不連接到雲端服務器的情況下,提供多種本地化的人工智能服務。這包括但不限於進行離线數據分析和提供決策支持。

此外,PC芯片廠商英特爾和英偉達也發布了全新的AI硬件,爲PC提供芯片級的AI能力。英特爾表示,AI是行業的“下一個增長動力”,計劃到2025年,將爲超過1億台AI?PC供應處理器,佔比將達到20%。

大模型對PC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當前技術水平下,AI PC能夠針對工作、學習、生活等場景,提供個性化創作服務、私人祕書服務、設備管家服務在內的個性化服務。當未來AIGC在不同領域密集落地,AI PC還會迎來新一輪爆發。

AI+可穿戴設備:交互是第一生產力

國內AR廠商雷鳥科技,在CES 2024上發布了新款AR眼鏡雷鳥 X2?Lite。AI+AR是這款眼鏡的主打亮點。和早先發布的雷鳥 X2中Chatbot接入自研AI大模型那樣,雷鳥 X2?Lite也內置了大模型語音助手Rayneo?AI。? ?

接入Rayneo?AI後,雷鳥 X2?Lite可實現多輪自然語言對話、行程規劃、便捷百科問答、頭腦風暴等多項能力,同時支持AI輔助翻譯、3D空間導航、第一人稱視角影像創作等功能。

圖源:雷科技

在海外市場,智能眼鏡公司Solos發布了一款搭載ChatGPT的新品Solos AirGo 3。該產品核心功能爲實時翻譯,用戶可透過ChatGPT翻譯眼鏡接收的聲音。Solos AirGo 3還提供了多種場景模式,其中包括一對一對話模式,這特別適合在面對面交流的場合使用。

受限於產品形態,可穿戴設備與使用者的交互形式沒有手機、PC那么豐富,大模型對其的影響大多停留在語音助手問答、輔助翻譯階段。事實上,可穿戴設別對大模型的挖掘還可以更深入。尤其是AR產品,通過空間感知交互,大模型或許能實現現實世界無法展示的功能。

類似的AI硬件還有很多,家電、汽車智能座艙、牙刷、學習機等品類都有成爲AI終端的相關案例。當前,大部分廠商在全力推進電腦、手機、電視等品類的AI化進程,不可否認,這些產品確實能帶給用戶較好的視聽體驗,能直觀感受AI帶來的便捷與成果。但在未來,或許所有消費電子產品都會被置入AI,人們也能從中收獲更好的使用體驗。

寫在最後

從ChatGPT开始,生成式AI已經證明了最新AI技術的飛躍。AI作爲一種跨行業的橫向技術,可以應用於各個垂直領域。然而,AI硬件的關鍵在於如何將AI技術與產品體驗相結合,而不僅僅是硬件上的簡單整合。

AI硬件產品體驗的提升,最明顯的是改變了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從PC的鍵盤鼠標和圖形用戶界面(GUI),到智能手機的觸控技術,交互方式的革新極大地改變了人類與機器的互動。因此,如何打造更流暢的自然語言交互是所有AI硬件的必修課。

就目前而言,市場上尚未出現一款讓大多數消費者感到驚喜的AI硬件產品,AI在硬件產品中的應用還處於功能堆砌的初級階段。AI本身是一種技術,而非產品,它需要與具體的產品結合,才能爲用戶創造價值。

技術變革需要時間,就算不考慮初代iPhone之前數十年對於手持計算機的探索,也花了好幾年才確定今天智能手機的產品形態。同樣,AI硬件的發展也需要一個過程,需要將AI技術融入到實體產品中,讓普通用戶能夠直觀地體驗到AI技術的強大能力。

所幸,越來越多的品牌开始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正在積極地探索和實踐,將AI技術與用戶體驗緊密結合。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AI硬件將更加智能、個性化,爲用戶帶來繼電器時代和智能硬件時代後的新一輪AI驅動的硬件革命。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阿裏字節百度暗战AI硬件,大模型“賣鏟子”



標題:阿裏字節百度暗战AI硬件,大模型“賣鏟子”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8763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