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7爆火後,雷軍收獲一個90億智駕IPO!

2024-04-11 18:00:08    編輯: robot
導讀 2021年3月的小米春季發布會上,雷軍官宣了“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造車,並表示將押上人生全部聲譽,親自帶隊,爲小米汽車而战!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亮相,4分鐘大定破萬、7分鐘...

2021年3月的小米春季發布會上,雷軍官宣了“人生最後一次重大創業項目”——造車,並表示將押上人生全部聲譽,親自帶隊,爲小米汽車而战!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亮相,4分鐘大定破萬、7分鐘大定破2萬、27分鐘大定破5萬、24小時大定88898台……

暫不論SU7本體如何,但就成績而言,小米爆火的銷量、登頂霸屏的熱搜,着實刷新了車圈不少紀錄,雷老板的“逆天开局”似乎預示着他又要創業成功了。

SU7上市當天,與小米綁定頗深的自動駕駛廠商——縱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縱目科技”)向港交所遞表,擬在港股上市,衝擊IPO。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港交所短短一周內,就收到了如祺出行、地平线、縱目科技三家智駕公司的上市申請。和縱目一樣,曾獲雷軍投資、被納入小米首批造車生態版圖的智能芯片公司——黑芝麻智能也在近日更新申請書,推進上市進程,下一步就是接受港交所聆訊。

將AI當做敲門磚的智駕獨角獸,爭踏港交所門檻,足以說明當前資本市場對AI概念的熱衷程度。然而,這波IPO熱潮能否兌現它們的美好愿景?億萬融資砸下去,又是哪家企業能扭轉“燒錢黑洞”的命運?


01 清華學霸,三闖資本市場

軟硬兩开花


縱目科技成立於2013年,是國內領先的ADAS解決方案提供商,憑借先進的自動駕駛技術,爲用戶提供覆蓋全面自動駕駛功能的解決方案。

創始人唐銳,畢業於清華大學,先後獲得清華大學電子工程學士與碩士學位。畢業後曾任職於掌微電子,作爲核心團隊成員主導研發世界首款集成GPS應用處理器芯片,並在2008年加入CSR半導體公司,任職期間主導研發了多款汽車導航芯片。

憑借多年積累,2013年唐銳創立縱目科技。創始人實力加持,核心團隊也不乏來自清華、上交等頂尖高校的人才,加之與多所高校的建立的深厚產學研合作,縱目科技從一开始就自帶“學霸光環”。

起家之初,縱目科技通過涵蓋泊車輔助、全景環視、前向碰撞預警等功能的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解決方案,成功打響知名度。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縱目科技逐步將業務拓展至全棧式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並拿下業內首個使用L4級技術的封閉園區低速自動駕駛項目。

如今,縱目科技已成爲國內爲數不多能夠提供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

根據灼識咨詢數據,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國內乘用車ADAS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五,市場份額1.0%;在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排名第二,市場份額4.9%;在APA(自動泊車輔助)解決方案市場則排名第一,市場份額5.6%。

細數縱目科技的產品线,不難發現目前公司已形成覆蓋感知、決策、執行全鏈條的布局。

在感知層,縱目科技提供攝像頭、4D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車規級傳感器;在決策層,縱目科技的Drop'nGo算力平台提供了智能駕駛功能开發和迭代的基礎,根據等級劃分,平台可支持L0到L4的多重場景應用;在執行層,公司依托先進的域控產品,指導車輛的實際操作。

縱目這種“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也使其拿到了不少訂單。

據數據,截至2023年底,縱目科技已與包括理想、長安、一汽等達成合作,上機車型達50款,並與16家OEM實現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量產。

此外,縱目科技憑借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積累,還向服務機器人進軍。其能源服務機器人結合物聯網技術,由雲端調度算法控制,具備L4級自動駕駛功能,能准確到達目的地,完成充電指令。

IPO路漫漫


而在本次赴港上市的幾家企業中,縱目科技與其他幾家“種子選手”不同,是曾幾度衝刺登陸資本市場的“老兵”,其上市之路也並不平坦。

早在2017年1月,縱目科技就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運營僅11個月後就摘牌離場,理由是:考慮公司發展階段的業務战略以及合規成本,調整未來發展战略。有媒體稱,縱目科技上市又退市,是新三板成交量不足以滿足融資需求。

2022年11月,縱目科技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擬募資20億元,但最終在2023年9月又選擇主動撤回申請。

本次遞表港交所,已是縱目科技第三次衝擊資本市場,而前兩次草草收場,一方面與行業前景的不確定性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公司自身業績波動與虧損有關。

當前,全球汽車正處於電動化、智能化的關鍵轉型期。自動駕駛,這一未來交通變革的“利刃”雖被寄予厚望,但以當前的技術來說,只是不斷趨近廣義上的高階智駕,加之監管政策等因素影響,短期內想實現大規模的商業落地還存在諸多變數。

在這種大環境下,圍繞智駕企業的主旋律逃不脫一個“虧”字,縱目科技的業績表現自然也不太樂觀。

雖然收入逐年增長,但毛利較低,研發投入佔比均在70%以上,2021年研發开支更佔收入120.9%,業務獲利能力並不樂觀。

根據申請書,縱目科技2021年內虧損4.34億元、2022年內虧損5.87億元、2023年內虧損5.63億元,三年累計虧損總額超15億元。

而即使經調整淨虧損後,2021-2023年度分別虧損3.81億元、4.77億元、5.16億元,三年也累計虧超13億元。

對於虧損,縱目稱主要由於智駕產品與解決方案的原材料、硬件原件採購產生了大量銷售成本。產品研發投入與銷售過高、研發周期較長是主要內因,而部分定點車型項目尚未進入量產階段,加之下遊客戶需求波動也加劇了虧損局面。

要想在智駕賽道取得突破並真正盈利,縱目仍需時日,而在上市監管審愈加審慎的當下,一家長期虧損的公司自然難獲“通行證”。

不過,在本次申請書中,縱目科技的財務數據相較上次IPO有了新亮點。

2023年度,公司毛利達1733.4萬元,毛利率達3.5%,首次實現毛利率轉正,並且公司營運資金也由負轉正。

2023年度,縱目科技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金額約3.57億元,雖較前兩個年度銳減超50%,但整體現金流還算穩健,不過其中大半都是融資撐起來的。不過,縱目科技在2022年3月的超10億元E輪融資後,就沒有進行新一輪融資,2023融資活動所得現金淨額也從去年的7.42億元降至1.53億元。

可見,账面上融資籌集的錢也“燒”得差不多了。

小米“朋友圈”


在燒錢的智駕圈,融資可以說是“救命稻草”。

根據招股書,縱目科技目前已完成9次融資,融資輪次走到E輪,累計認購金額達22.47億元。在E輪融資中,縱目科技按照93.56元/股的認購價融資8.67億元,公司注冊資本由人民幣8550.6711萬元增至人民幣9631.6135元,公司估值超90億元。

資方陣容也十分豪華,聯想控股的君聯資本、高通風投、復興創富、電裝投資等知名VC都投了。而小米集團在2021年6月,也就是雷軍官宣造車百天之後,領投了D3輪融資,認購107.3477萬股,總對價6063.2508萬元。

加上2021年5月從德豐嘉潤、平潭建發二號及協同創新轉讓所得的348.384萬股,小米在D3輪融資完成後,以455.7317萬股躍升至第四大股東,持股8.5%,僅次於縱目香港、寧波縱目和老股東君聯資本。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押注只是雷軍造車布局的一環,雷軍對於車企的投資更像是“廣撒網”。

通過長江產業基金,小米先後投資了禾賽科技、蜂巢能源、智慧互通、黑芝麻智能等多家汽車產業鏈企業,構建自己的“朋友圈”。這些公司如今都陸續敲門資本市場,小米未來或將收割一系列IPO紅利。

不過說到底,小米的造車之路才剛剛开始。三年之力打造的SU7,只是雷軍在整車制造領域的首份答卷,更重要的是未來的深度布局。“投資+孵化”兩手抓的小米,加上雷軍愛卷、能卷、多卷的作風,說不定真能成爲“造車新勢力”的頭部玩家。

畢竟雷總當初官宣造車時就說了:小米手上現金有1080億(2023年小米現金儲備已去到1363億),我們虧得起!

02 排隊IPO,爭搶AI風口

翻开近期遞表的招股書,沒有一家公司是不虧的。和黑芝麻智能三年虧損近百億,地平线三年虧損超175億比起來,縱目科技甚至有點“小巫見大巫”。

若說“燒錢”是壓在智駕公司的頭上的一座大山,那“虧錢”就是這個賽道的通病。

縱目科技在本次招股書的“風險因素”中也坦白:無法保證未來會有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也就是說,若公司無法產生足夠的收入並有效管理开支,公司可能會繼續虧下去。

自ChatGPT問世以來,AI概念在二級市場瘋炒,成爲投資新標的。對於掙扎求生的智駕獨角獸來說,AI也成了企業續命的“及時雨”。

三闖IPO的縱目科技,背靠知名資本、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國內智駕市場也佔有一定市場份額,“AI+智駕”的雙线道路,或將成爲縱目科技突破瓶頸、扭虧爲盈的關鍵一招。前路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標題:SU7爆火後,雷軍收獲一個90億智駕IPO!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643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