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WiZ
3 月份的蘋果熱點,除了靜安开店外,還有蘋果尚不明朗的 AI 業務。
圖源:上海靜安
前有與最大 AI 獨角獸 OpenAI 合作的微軟,後有因 AI 芯片股價上漲的 NVIDIA,AI 的全領域爆發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而蘋果相比谷歌、Meta、微軟等老對手卻並未有能拿得出手的現象級產品。
也難怪外界普遍認爲在未來 AI 世界到來前,蘋果已經出現了落後的勢頭,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曾評價指出:“如果蘋果今年無法推出優於市場預期的生成式 AI 服務,那么英偉達的市值很可能將超越蘋果。”
但很快,蘋果的回應就來了,2024 年 3 月 27 日,蘋果正式宣布 WWDC 2024 定檔 6 月 10 日, 蘋果營銷主管格雷格·喬斯維亞克(Greg Joswiak)在推文中特意將“Absolutely Incredible”首字母大寫,對於蘋果將重心轉向 AI 的暗示不言而喻。
圖源:X
蘋果的回應證明了 AI 的發展是一場巨大的話語權競爭,任何想要繼續“遙遙領先”的公司都無法置身事外。
蘋果自救
在 GTC2024 前夕,就有路透社消息稱,英偉達正在緊咬蘋果,有望憑借着爲 ChatGPT 等大模型提供支持的 AI 芯片成爲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
AI 的現象級熱潮使英偉達股價一路飆升,總市值在短短 9 個月內從 1 萬億美元飆升至超過 2 萬億美元,超過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成爲市值僅次於微軟和蘋果的全球第三大科技巨頭。
而根據英偉達截至 1 月 28 日的 2024 財年第四財季財報顯示,英偉達期內實現營收 221.03 億美元,同比上漲 265%,遠高於預期的 203.7 億美元。市場對於英偉達的看好並不奇怪。
對於這樣一頭在投資市場橫衝猛撞的 AI 野獸,壓力自然給到了其身前一步之遙的蘋果。
反觀蘋果,在 2024 年首個交易日,蘋果公司股價大跌 4%。這一表現被推測爲是 iPhone 15 銷量疲軟的反映。
據 Counterpoint Research 發布的追蹤報告顯示,2024 年前六周,蘋果在中國的智能手機銷量下跌了 24%,從 2023 年的第一名降至第四名。
圖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同樣的,蘋果其他智能硬件產品市場表現也同樣低迷。巴克萊銀行的一份研究報告稱,“iPhone 15 的銷售狀況預示着 iPhone 16 或許將同樣疲軟。此外 Mac、iPad 和其他可穿戴設備也缺乏反彈跡象。”
更何況蘋果最近還官司纏身。由於美國司法部的“涉嫌壟斷”指控,蘋果在當地時間 3 月 21 日股價收跌 4.09%,創 2023 年 8 月 4 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一夜蒸發了超 1100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8000 億元)。
圖源:網絡
內憂外患下,蘋果急需新的增長動力幫助公司擺脫業務疲軟以及競爭者的虎視眈眈。而從公司近年來的動向來看,目前蘋果手上還有兩顆棋子。一是 Vision Pro,二是 AI。
其中,Vision Pro 更像是蘋果長线釣大魚的押注,仍然需要時間打磨,難以在短期成爲超越之作。
而 AI 顯然更符合蘋果想要快速實現增長的產品預期。這一點可以參考同樣是蘋果老對手的 Meta。
2023 年 10 月,Meta 發布了其 2023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Meta 第三季度營收爲 341.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3%;淨利潤爲 115.8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4%。
從財報數據來看,Meta 能夠實現自 2021 年以來單季度營收最大增速季的原因在於其爭氣的廣告部門。數據顯示,Meta 第三季度的廣告收入爲 336.43 億美元,同比增幅爲 24%,直接佔據了其總營收的 98.85%。
Meta三季度各板塊營收明細(來源:Meta)
有華爾街的分析師認爲,廣告收入的大幅上漲要歸功於 AI 的推動。得益於 Meta 在 AI 領域的投入,AI 模型針對性的投放策略提高了三季度廣告的瀏覽量,使得其業績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數據顯示,三季度 Meta 廣告瀏覽量同比增幅達到了 31%。
因此扎克伯格直接在公司電話會議上重申了 Meta 對於 AI 的重視:“AI 將成爲 Meta 2024 年最大的投資領域”。
圖源:網絡
對於蘋果來說,短時間內想要穩定局面的話,AI 的確是比 Vision Pro 更優的選擇。更何況,蘋果並非像外界說的那樣在 AI 領域毫無建樹,相反的是,蘋果關注 AI 已久。
在喬布斯時代,蘋果就已經开始對 AI 的探索。
2010 年,蘋果就以 2 億美金收購了“Siri”項目,充當蘋果生態的智能語音助手,2017 年起,蘋果又开始在產品中植入仿生芯片。雖然對 Siri 的爭議一直未曾停歇,但通過語音助手+AI 運算加速內核的組合,蘋果還是在 iPhone 上實現了語音、圖像、視頻識別的“初級智能”。
圖源:網絡
到了大模型時代,蘋果顯然清楚這樣的“初級智能”已經不夠用了。大模型競爭愈演愈烈,好在蘋果自己也有存貨。
不久前,蘋果終於發布了旗下多模態大模型"MM1"。作爲一個具有高達 30B 參數的多模態 LLM 系列,MM1 有着不錯的圖像識別和推理能力,在指令調優後也展現出了強大的少樣本學習能力。
在對 MM1 模型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後,研究人員宣稱 MM1-3B-Chat 和 MM1-7B-Chat 在性能上優於 Emu2-Chat37B 和 CogVLM-30B 等市面上絕大多數相同規模的模型。
雖然最終整體表現還是不如谷歌的 Gemini 和 OpenAI 的 GPT4V,但研究結果仍表明 MM1 還是能夠憑借獨特的多模態處理能力开啓蘋果 AI 技術的新篇章。
圖源:網絡
醫者不能自醫在蘋果看來並非鐵律,蘋果正在以加入大模型战局加速自救。只不過與同賽道其他強者的差距客觀存在,蘋果在自醫的基礎上可能還需要尋求一些外部藥方。
蘋果尋醫
許多人將蘋果和百度的疑似合作稱作是“蘋果對中國市場的妥協”。
據國內媒體《科創板》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百度在近期贏得了蘋果一項“爲中國的 iPhone 和其他蘋果設備提供人工智能助力”的協議。
圖源:網絡
消息稱,蘋果此前曾與阿裏巴巴和另一家未具名的中國人工智能公司進行過討論,然而最終卻是百度成爲蘋果即將推出的 iPhone 16 系列的的 AI 服務合作夥伴。
雖然消息並非板上釘釘,但蘋果正在 AI 領域尋求外部資源卻並非空穴來風。
在與百度合作的消息傳出之前,就有多方消息稱蘋果或將與谷歌就 AI 領域的合作達成協議。
消息稱,蘋果已經與谷歌進行洽談,以便蘋果在 iPhone 上使用谷歌研發的 AI 模型 Gemini。這樣的洽談同樣也發生在蘋果和 OpenAI 之間。
蘋果想要在最短時間內實現旗下智能硬件產品對 AI 的支持,這意味着即將推出的 iPhone16 系統將很可能搭載 AI 模型。
這一點蘋果可能參照了另一家競爭對手三星。
圖源:網絡
三星 AI 手機概念提出已久,但由於三星自家的 Gauss 大模型尚在初期,三星手機的 Galaxy AI 功能同樣離不开外部支持。
三星 Galaxy S24 系列搭載的是谷歌 Gemini Nano,而在中國市場,三星也選擇和百度合作,Galaxy S24 系列將部署百度 Ernie 模型以支持“Circle to Search”功能,國內用戶也能夠體驗“即圈即搜”。
可見,尋求 AI 本地化支持,取長補短是科技企業的常用做法,也是本就在 AI 領域落後的蘋果做到不掉隊的最佳手段。
而除了與 AI 巨頭們的合作,蘋果也在尋求對 AI 企業的吸納,變相補足自己的自研能力。
包括此前已經陸續收購了的 Voysis、Curious AI、WaveOne 等初創 AI 公司,蘋果近期又收購了一家加拿大 AI 初創公司 DarwinAI。DarwinAI 創始人之一、Waterloo 大學人工智能研究員 Alexander Wong 也加入了蘋果,擔任人工智能部門主管。
據悉,DarwinAI 致力於快速響應小型視覺 AI 模型系統,這或許可以幫助蘋果在 iPhone、Mac 等設備端發展 AI 技術,而非僅僅停留在雲端。
圖源:網絡
目前看來,蘋果的 AI 計劃現階段幾乎都圍繞着 iPhone 布局,畢竟 AI 手機蘋果不做有的是人做。
三星 Galaxy S24 系列上市後,AI 手機的反響異常強烈。三星電子稱,消費者對 Galaxy AI 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反應。
這一點反映在銷量上。據市場研究公司 Counterpoint Research 數據,1 月 28 日至 2 月 17 日期間,Galaxy S24 的全球銷量比去年同期的上一代 Galaxy S23 系列增長了 8%,特別是韓國國內市場的銷量比上一代增加了 22%。
有媒體稱,Galaxy S24 系列在推出 28 天後(截至 2 月 27 日)在韓國銷量就已經突破 100 萬部,成爲 Galaxy S 系列歷史上突破 100 萬部最短時間的新紀錄。
圖源:網絡
三星可以說是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最爲看重的競爭對手之一,看着對手掙錢可比自己虧錢痛苦多了。
也因此,雖然傳言真真假假,但蘋果與谷歌、百度的合作卻並非完全不可能,蘋果現階段真的很急。
如果這一合作達成,那么蘋果將完成一次重要的策略轉變,谷歌的加入將使得蘋果在面對其他廠商 AI 手機的挑战時得以喘息,爲自研大模型爭取到時間窗口。而對於谷歌等來說,將自家大模型搭載到 iPhone 之上也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但一切還未成定數,蘋果目前仍未對“合作說”予以回應,這家准備踏進 AI 領域的科技巨頭最終會如何選擇,或許答案還要放到以 AI 爲噱頭的 WWDC 2024。
蘋果將笑到最後
WWDC 2024 預告剛出,就已經可以總結出兩大可能的亮點。
圖源:蘋果
一是蘋果 AI 商店。
華爾街咨詢機構 Melius Research 的技術研究負責人本·雷茨斯(Ben Reitzes)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蘋果或將在 WWDC 2024 上推出一個新的 AI 應用商店,引導消費者從一系列供應商那裏獲取 AI 應用程序。
雷茨斯預測,蘋果還將在 WWDC 上詳細說明如何從應用商店內購买 AI 應用程序,同時,就和 iPhone 上的應用商店一樣,蘋果將在提供自己 AI 服務的同時與其他公司就整合他們的 AI 應用程序展开討論,完善自己的生態系統。
圖源:網絡
“蘋果擁有說服許多業內領導者爲其制作應用程序或與之合作的經歷,在 AI 領域蘋果也有可能採取這種措施。”
該計劃的核心是蘋果創建“更智能、更直觀”的應用生態系統的愿景,蘋果計劃通過集成 AI 功能徹底改變應用商店體驗。
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類似於之前的 GPT store。
OpenAI 不久前正式推出的 GPT Store 就吸引了大批的第三方开發者。开發者在構建自己的 AI 應用後可以將應用上架 GPT Store,最受歡迎的 GPTs 不僅能登上排行榜,還能與 OpenAI 進行收入分成。
圖源:網絡
只不過,GPT store 應該不是蘋果想要的 AI 應用商店的最終形態,其看起來也並不怎么受市場待見,熱度在推出後持續下滑,是真正的出道即巔峰。
這一點固然有目前的 AI 應用程序還過於簡陋,大部分都只是套皮聊天助手的原因在,但更多的還是 OpenAI 對應用商店生態運營經驗的不足。在部分开發人員看來,OpenAI 並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
相比之下,蘋果則有着成熟且成功的應用商店。
根據蘋果去年發布的首份 App Store 透明度報告顯示,蘋果應用商店截止 2022 年上架的應用程序共有超 178 萬款,平均每周訪問量約 6.57 億人次,平均每周下載量約 7.48 億 次,注冊开發人員超 3697 萬名。
圖源:蘋果
對比 GPT store,根據 Similarweb 網站數據顯示,2023 年 11 月初官宣之後,GPT store 的平均每月訪問量爲 4280 萬次,這一數字到 GPT store 正式發布前(2024 年 1 月 9 日)斷崖降至約 640 萬次,訪問量流失了將近 40%。
蘋果依舊是蘋果,有了 App Store 背書,蘋果 AI 商店的表現應該要比 GPT store 好上不少。
WWDC 2024 的第二個亮點是 visionOS 2.0。
圖源:網絡
蘋果想要利用 AI 創建更直觀的應用生態系統,爲用戶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無縫的應用體驗,這同樣也是 Vision Pro 和空間計算概念提出的愿景。
某種程度上來說,Vision Pro 可以是 XR 的未來,也可以是 AI 的未來。
與所有我們目前已知的 AI 終端一樣,Vision Pro 的底層交互邏輯都是讓設備通過傳感器了解用戶,再由設備通過深度學習算法爲用戶提供所需要的支持。
AI 將以無法想象的方式增強應用程序功能。從語音助手到智能聊天機器人到物體識別,AI 可以在在應用程序內實現更自然、更直觀的交互,爲日常體驗和生產力开闢新的可能性,而這些在 Vision Pro 中也已經成爲現實。
同時,Vision Pro 提供了比手機更加切合 AI 的終端形態。蘋果 CEO 蒂姆·庫克在 2 月份的財報電話會上表示,Vision Pro 將是計算、娛樂、應用程序和內存的未來,蘋果必須讓這個產品成爲蘋果的下一個產品類別。
所以我們才說,Vision Pro 是蘋果長线釣大魚的押注,通過 Vision Pro,蘋果不斷探索如何將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更好融合,以帶來全新的交互體驗。蘋果想要復刻此前打造 iPhone、iPad 的思路,通過傳感器與算法技術淘汰傳統的交互邏輯,再通過產品技術的迭代打造基於空間計算的生態框架,提前布局智能時代。
圖源:蘋果
短期來看,蘋果在面對 AI 競賽時另闢蹊徑,或是尋求合作,或是推出 AI 商店,都是奔着先在混战局面下搶佔一席之地。
而長期來看,蘋果手上還有 Vision Pro 這一張未來計算平台的入場券,以及不顯山不露水的 AI 技術儲存。
接下來,蘋果具體剩下的底牌或許還要等到 6 月才能揭曉,但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低估蘋果是不理智的,無論是 iPhone、Vision Pro 還是 AI,保守都不是蘋果的風格。
科技战爭風雲變幻,笑到最後的很難說不會是蘋果。
原文標題 : AI战爭,蘋果一邊自救一邊求醫
標題:AI战爭,蘋果一邊自救一邊求醫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