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加大產品攻勢 保時捷全球战略繼續強化平衡術

2024-03-15 18:30:03    編輯: robot
導讀   3月12日,保時捷發布了2023年財報。相比IPO之後的第一個財年(2022年),2023年保時捷整體業績仍然呈現上漲勢頭。2023財年,保時捷實現營業收入405億歐元,同比增長7.7%。銷售利...

  3月12日,保時捷發布了2023年財報。相比IPO之後的第一個財年(2022年),2023年保時捷整體業績仍然呈現上漲勢頭。2023財年,保時捷實現營業收入405億歐元,同比增長7.7%。銷售利潤增值73億歐元(息稅前),同比增長7.6%;銷售回報率高達18%,與2022年持平。從財務角度來看,這份財報彰顯了保時捷健康的運營狀況,同樣滿足了投資者的預期。何況,保時捷慷慨地提取了21億歐元作爲股息分紅(每股2.3歐元),相當於稅後淨利潤的40%。

  盡管數據依舊光鮮,但對於2023年中國市場的下滑以及電動化領域競爭的不斷升級,仍令保時捷高層透露出對市場短期偏於謹慎的看法。也正因此,保時捷將在2024年進一步加大產品攻勢,希望更爲充分的利用集團資源,以保持業績的上升。

  中國下滑,北美接棒最大單一市場

  2023年,對保時捷而言,中國市場登頂後第一次失去最大區域市場的稱號,這一榮譽由北美市場接棒。不過,中國市場平均成交價仍維持在90萬元以上,還算不錯。

  其實2022年已經有些徵兆,當年中國區交付量下滑了2.5%。而2023年保時捷的主要市場當中,中國市場是唯一下跌的一個,好消息是其他市場需求的上漲,彌補了中國區的下跌。

  2023年,北美交付了8.6萬輛,同比增9%;中國交付7.9萬輛,同比跌15%,歐洲7萬輛,同比增12%,海外新興市場5.2萬輛,同比漲16%。中國區從佔據保時捷全球交付的31%,滑落到25%。

  正如上文所言,盡管看上去過去一年幹得不錯,但保時捷仍然維系了對2024年謹慎的預估。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就是保時捷預計2024年銷售回報率在15%-17%之間,比去年滑落一點。CFO麥斯格堅稱,中長期的財務目標(中期17%-19%,長期20%)不變。

  保時捷對即將到來的更激烈競爭,有思想准備,並試圖以攻勢對攻勢。這樣一來,營銷層面的消耗就不可避免了,銷售回報下調是可能的。但保時捷仍然拒絕打價格战,這很簡單,價格战是一切超豪品牌的敵人,就連短期財務目標也會損害。

  全球其他區域市場範圍內的競爭,保時捷面對的都是老對手、老打法,已經產生足夠的適應性。唯獨在中國市場,保時捷面對的是新對手,和新一代變得更激進的消費偏好。不得不說,這是保時捷必須直面的挑战。

  中國市場壓力猶存,價格成爲護城河

  918、911等車型奠定了保時捷品牌的光環,而Panamera、卡宴、Macan等車型則瞄准了中產階級的升級需求。和完全靠歷史積澱、品牌故事和種種制造稀缺的商業手法不同,保時捷的定位來自性能支撐(賽道成績)和技術領先。

  而後者正受到中國電動品牌的挑战。在電動化的背景下,馬力變得廉價。動力系統匹配的絕活已經被拋棄,底盤懸掛調教等機械能力,正在被電子控制手段取代,就連保時捷自己也是如此。無論是透明底盤、可變剛度懸掛,都無法繼續成爲品牌護城河。就連3️腔空懸,也由中國供應商技術突破,而下放到20萬元級產品上。而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上,全新車型研發速度,已經發展到“變態”的兩年多一點。

  如此,電動整車迭代慢,軟件迭代慢、車機互動風格偏舊、智能駕駛未能追上領先水平(全國多城市無圖NOA部署),就成爲弱點被放大出來。盡管所有跨國車企在這些方面,都不及中國對手,但新一代消費者對超豪品牌的響應表現,仍然不滿。在品牌的社交價值和個人體驗的對立當中,他們的搖擺態度,和父輩截然不同。

  保時捷多次宣稱,中國客戶的年齡構成(40歲左右)是全球最年輕的,現在這一點在電動智能時代,可能構成反噬。

  不過,根據中汽協的數據,今年以來,燃油車在40萬元-50萬元區間仍然表現堅挺。1-2月同比增長12%,僅次於10-15萬區間。新能源的高端產品,則在30-35萬(96.3%)、35-40萬(20.6%)取得進展。這證明,新能源的產品攻勢,仍然以40萬元爲界,左側正在贏得優勢,右側則只有試探性進攻。當下連BBA的防御圈都沒有可靠突破,產品定位在BBA之上的保時捷,並未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

  保時捷在中國業務的下跌,有人歸咎於中產階級升級需求出了問題。大家對經濟預期趨向於保守,花錢上百萬元級豪車,決策負擔大於以往。就在近日的財報年會上,保時捷全球首席財務官麥斯格同樣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因爲中國經濟的復雜性,加之股市與房市等多重影響,客戶們的購車決策以及資金安排變得更爲謹慎。

  這是有可能的。保時捷在中國面臨的壓力,屬於間接傳導過來的,必須要保持足夠的警惕,並在電動化和智能化上強化投資力度,但節奏仍要掌握住。如果不是直接花錢买,光靠砸錢,有時候也很難大幅壓縮研發時間。相反,保時捷只需要保證現有的任務线不要跳票。比如,電動Macan推遲兩年上市的現狀,一直被外界所詬病。

  加大產品攻勢,電動化進一步提速

  2024年,官方定調爲“新品之年”,4款電動產品將在今年交付,進入史上產品攻勢最強之年。言外之意,2023年稱不上新產品扎堆的年份。畢竟,除了年度常規更新以外,只有Cayenne迎來了換代。這么一個略顯平淡的年份,保時捷交付了32萬輛車,雖只小漲3%,仍然站在歷史高點。結合營收增幅,表明單車平均成交價正在上浮。這很難用通脹來解釋,因爲全球多個區域市場通脹指數不同。這反映了全球市場整體對保時捷品牌的認可度是往上走的。

  2024年,Panamera、Taycan(配置|詢價)、Macan、911,都將迎來大改款。保時捷的新品節奏明顯提速,而且電動化正在走向深入。和以前Taycan唱獨角戲不同,純電Cayenne以及一款純電SUV,都將在2025年亮相。

  保時捷官方原來只是含糊地表示20年代中期推出純電718。現在看,新Taycan的交付標志着保時捷的電動平台和供應鏈進一步理順,電動718可能也有望2025年亮相。

  有別於家用車品牌,也有別於BBA,市場從不指望超豪能有多快的新品節奏。短產品线,既是一種品牌調性的策略,也和運營方能調動的資源有關。畢竟,鋪大攤子、快速上量,和超豪格格不入。

  資源復用,純電Macan的战略意義

  剛交付的Taycan,意味着J1平台的800V潛力,仍然值得挖掘。而純電Macan,則表明PPE平台終於成熟了。PPE的真正實力在於,作爲保時捷和奧迪共享平台,有能力通過產品上量,將PPE研發成本攤薄到很低,這就給純電Macan的成本競爭力提供了助力。

  本質上,這是一種資源復用。大衆集團與供應商制定了一套800V和400V充電接口和標准冷卻方案,成爲集團內的貨架產品,電動Macan可以輕松復用而無須單獨研發。而保時捷引以爲豪的主動懸掛、後橋轉向、牽引力管理系統等,品牌旗下車型調用這些技術裝備,就像調用軟件的標准庫一樣,做好接口就夠了。時間和資金都得到最大範圍的節約,標准質量體系則爲其提供擔保。

  這也再度證實了,無論超豪品牌是否在財務上獨立,在集團旗下共享研發和供應鏈,相當於外掛了“血包”。

  這也能解釋,爲什么保時捷牽頭研發的SSP平台(用於新一代Panamera),成熟的時間要晚於PPE平台。

  盡管現存的多數超豪品牌,都有集團背書,但能像保時捷這樣,將集團的資源運用得如此充分,幾乎沒有。這和奧博穆兼任大衆集團CEO和保時捷CEO,沒有決定性關系。因爲保時捷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這么做了。奧博穆能做的,是強化這種聯系。

  在智能化方面,保時捷在2023年底任命了前奔馳CTO薩賈德·可汗(Sajjad Khan)進入董事會。這位軟件开發出身的高管,將負責智能車機、車載操作系統和智能駕駛等業務。保時捷對智能化开發,是多路並進的方式。一個是加大投入並敦促CARIAD加快軟件研發進程,另一個是收購多個硅谷企業,盡快提升保時捷的軟件實力,改善客戶體驗。對標的當然是中系產品的軟件能力。在未來,保時捷也可能從大衆與小鵬的合作中找到一點新價值。

  2024年,保時捷採取了更大的新能源攻勢。保時捷董事會成員馮佩德說,“雖然整個中國市場不斷有新品牌和新產品入局,但(純電)豪華細分領域並沒有明確的勝負,我們仍然會有所作爲。”

  這其實也在暗示,保時捷並未面臨太大的战略壓力,在實現財務目標、保持品牌調性和增強新能源競爭力之間,保時捷仍試圖保持平衡,這是相對2022年財報更明確的態度。



標題:2024加大產品攻勢 保時捷全球战略繼續強化平衡術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4598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