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馬斯克旗下腦神經科技公司 Neuralink 宣布有首位患者成功植入大腦晶片,「人機共生」願景往前一步。
瞄準這應用的不只馬斯克。新創Prophetic日前官網公布,開放第一批消費者註冊試用AI頭戴Halo,透過高頻超音波刺激使用者大腦做清醒夢,以非侵入性控制夢境,除了提高生產力,甚至能治癒睡眠品質不佳問題。
雖然產品預定2025年才會上市,不過Prophetic的願景是什麼?什麼是清醒夢?
自行開發AI技術,與Neuralink產品設計公司合作
「清醒夢」又稱意識夢(Lucid Dream),通常在深度睡眠期發生,指睡覺時有意識的知道自己在做夢,且能夢中控制行為,讓科學家及腦神經學家認為是值得研究人類意識變化的領域。
「人類一天有三分之一時間在睡覺,但若睡眠期間善用『清醒夢』,控制潛意識和夢境,除了可邊睡邊提高創造力或生產力,或許還能幫助難入睡的患者。」Prophetic共同創辦人Eric Wollberg表示。
Eric Wollberg大學時有每週做兩次清醒夢的經驗,這讓他好奇能用什麼方法記錄甚至練習這種深層意識的大腦探索,因此與有神經科技設計背景的Wesley Louis Berry III共同創辦Prophetic,開發AI頭戴Halo。
Halo使用情境很簡單:戴著睡覺就好。Halo會透過AI自動辨識腦電波,蒐集腦電圖數據,偵測是否進入深度睡眠,也就是容易做夢的快速動眼階段,再透過高頻超音波刺激大腦前額葉皮質,向大腦發送訊號,引導配戴者做清醒夢並穩定夢境。如果成功,就會像電影〈全面啟動〉場景。
▲ Halo採Prophetic自行開發的AI技術,透過AI自動辨識配戴者的腦電波,再透過超音波刺激大腦,引導配戴者做清醒夢。
Halo採用AI技術是Prophetic自行開發的AI模型Morpheus-1,並與荷蘭拉德堡大學研究中心Donders Institute合作。與大型語言模型(LLM)以語音、文字或圖片等訓練不同,是用大量腦電圖數據,結果是刺激配戴者腦神經的超音波全息圖。
為了開發裝置Halo,Prophetic籌集約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00萬元),投資者有美國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和投資基金公司BoxGroup。Halo已完成產品開發,外觀與創意設計公司Card79合作,Card79也有幫忙馬斯克設計與製造Neuralink產品。
市場還未成熟,營收為最大前景疑慮
Prophetic不是第一家嘗試用科技控制人類夢境的公司,之前Neuroon Open睡眠面罩和InstaDreamer手環也都是以此主題開發產品,但都未獲上市資格,Prophetic是第一間此類產品消費版的新創公司。
Eric Wollberg表示,Halo目前提供測試版註冊,2025年供貨,零售價格為2,000美元(約新台幣6萬元),除了測試裝置對一般消費者的效果,Prophetic也提供使用者睡眠狀況,讓測試者回饋時也能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
「人機結合」是未來受關注議題之一,但不論Neuralink或Prophetic也都處於研究階段,但照研發進度,距離最終戰勝AI和取代手機的願景仍需要時間,對正在研究腦機融合的企業來說,營收和市場前景會是一大挑戰,未來是否會有「人機融合的智慧時代」出現,而人類與機器之間又會處於什麼樣的定位,又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本文由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
標題:可「控制夢境」的頭戴裝置即將問世,Prophetic 版〈全面啟動〉真實上演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33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