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AI扣響時代之問

2024-01-05 18:40:11    編輯: robot
導讀 “2023年被稱爲‘AI元年’。人工智能在當下節點,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科技進化,开啓了人人應用、衆生皆AI的理想主義歷程。一路狂飆後,大衆對AI的種種興奮、焦慮、迷茫交叉漸生。”作者/玄青 202...

2023年被稱爲‘AI元年’。人工智能在當下節點,完成了由量變到質變的科技進化,开啓了人人應用、衆生皆AI的理想主義歷程。一路狂飆後,大衆對AI的種種興奮、焦慮、迷茫交叉漸生。作者/玄青

2022年11月30日,一個平淡無奇的日子,大洋彼岸一家名爲OpenAI的公司正式發布了一款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小程序一上线似乎默默無聞,沒有發布會、預熱或路演,但在短短兩個月內,它的月活用戶突破1億,成爲史上用戶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級應用程序。

實際上,OpenAI在谷歌實驗室裏誕生,由美國孵化器YC阿爾特曼、PayPal創始人彼得·泰爾、馬斯克等背後掌舵的AGI公司,一开始是用來劍指谷歌的DeepMind,與之抗衡。在最初的幾年中,它的天價注資與小圈層的產品研發,並未引起外界關注。

直到GPT-3.5免費向公衆开放,經歷了三次迭代的高科技產品才真正落地。從此,人工智能不再是簡單的客戶服務、教育、創意寫作、知識問答等,是深度學習後的“人機” 神交。

比爾·蓋茨公开表示,ChatGPT的誕生有着重大歷史意義,不亞於互聯網或個人電腦的誕生。AI從邏輯推理、知識學習到機器學習歷經了50年沉浮,在本輪科技革命浪潮中,終於實現史詩級顛覆。

01

百模大战

進入2023年,ChatGPT的漣漪依然在擴散。北密歇根大學哲學教授Antony Aumann在世界宗教課程上發現一篇高質量論文作業,詢問學生後,學生承認該論文是由ChatGPT完成。一夜之間,人們仿佛找到了玩轉魔力的正確出口,拉着ChatGPT問個不停,從中體驗到一陣陣來自未來的震撼感。

大衆的智慧把ChatGPT推向了無極的變幻。資本市場也看了衆生皆AI中的景象,一個比元宇宙更清晰、更具象的靶向目標,他們紛紛調轉車頭押注AI賽道,顯現“發熱”本質。

2月,微軟與OpenAI开始暗暗較勁,在OpenAI宣布付費Plus試點訂閱計劃同一天,微軟被爆正努力將更快版本的ChatGPT納入Bing。谷歌則匆忙迎战,上线AI對話產品Bard。同時,搜索端也开始發力,集成了ChatGPT的新版必應和Microsoft Edge正式上线,用戶反饋體驗比ChatGPT更棒。

很快,大洋彼岸的战火和野心飛到國內。2月底,復旦大學發布類ChatGPT應用MOSS。3月中旬,百度一馬當先地推出AI應用文心一言。且不論效果如何,作爲中國互聯網企業第一個AI战略意識的落地,文心一言是百度長期在AI技術與大模型領域投入的成果。百度厚積薄發,等待的就是這一時刻。

進入4、5月,AI研發處於白熱化,號稱“百模大战”。阿裏雲AI機器人通義千問上线測試;馬斯克新的人工智能對話機器人TruthGPT开始預熱;Adobe的Adobe Firefly嵌入更多旗下產品;谷歌宣布Bard升級PaLM 2模型並支持100多種語言……

總體來看,這些大模型各有優點。其中,偏向類ChatGPT的通用AI大模型,其流量佔比高達68.7%。因爲,通用模型不需要進行本地化部署、不用加入Discord頻道,直接在網頁上使用,可謂是最簡單粗暴的“所見即所得”。

此後,華爲推出盤古大模型,商湯科技推出商量SenseChat,緊接着360、字節跳動、科大訊飛、京東、騰訊、美圖……幾乎所有的國內互聯網巨頭都相繼入局。據《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5月底,國內10億級參數規模以上基礎大模型至少已發布 79 個,而美國爲100個,全球累計發布大模型202個。

雖然國內大模型出現可以對標ChatGPT產品的概率不大,但不難發現,他們很會在垂直領域的細分裏尋找端倪,譬如3D大模型、視頻大模型、多模態大模型等。

02

生成式AI風暴

如果說2023年上半年還只是混战的开篇,到了下半年,隨着OpenAI GPT-4V的正式發布,生成式AI大模型混战的“下半場”正式進入了“多模態”能力的競爭階段。

“多模態”不是一對多的關系,而是一對幾何級增加。“一個能讀懂圖像、視頻的 AI 用途難以想象,我們只揭开了冰山一角。”業內人士分析,把視頻轉化爲新的訓練數據,訓練出更聰明的 AI,形成一個加速智能化的閉環。

隨後,馬斯克官宣成立新公司xAI,推出了首款AI模型——Grōk,它的一大優勢就是能綁定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社交媒體X(此前的推特),實時抓取X上的信息,使答案更具時效性。Grōk團隊都是來自OpenAI、谷歌、DeepMind、微軟等知名科技公司的研究員,因此Grōk在邏輯和技術層面,完全能與top前三大模型比肩。

此時,英偉達橫跳而出,發布新一代GH200 Grace Hopper平台,給帶來業界極大震蕩,被CEO黃仁勳稱爲“世界上最快的內存”。芯片霸主的入局,又爲AI打开了一扇核心技術窗口。

但下半年,國內資本市場的熱度和產品端的“平淡”形成對比,隨着風投的一筆筆落下,入局者更看重大數據與模型結合下的快速商業化。百度文心一言用戶規模現已達到7000萬,場景4300個;華爲雲將與相關企業基於昇騰AI雲服務和盤古大模型進行聯合創新;百度、騰訊、阿裏的大模型通過了標准符合性測試,即拿到了“商業許可證”。

總體來看,國內頭部大模型的水平大致相當於OpenAI的GPT-3.5,距離GPT-4仍需要突破三大關口:算力、算法、數據。並且,與國內大模型的通用屬性較弱,除了百度之外,目前很多大模型爲垂4類模型,僅對特定的用戶开放。

大家似乎都“卷”明白了“頂級大模型是巨頭才能夠參與的賽道”,沒有千億資產的投資,難以產生實質性商業價值。“除了自動生成廣告圖和有趣但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的文案外,大模型眼下並沒有更好的用武之地。”更有人認爲,大模型企業最終99%都會死去。

“顛覆—創新—應用—落地”,這一年,AI在資本的裹挾下,變得越來越“現實”。仿佛人們兜裏都裝了金子,卻換不來一杯速溶咖啡,種種興奮、焦慮、迷茫交叉漸生。因此,很多初創公司开始轉向了“小作坊做小工具”的模式,抓住窗口期,通過運營手段快速推廣,先掙到一筆錢再說。

03

找尋AI價值觀

11月,OpenAI上演了一出聯合創始人、CEO Sam Altman被董事會閃電解僱,在短暫加入微軟後,最終回歸的“宮鬥”鬧劇。這也讓外界窺得狂飆之下,行業內部深層的分歧與矛盾。不少人也對OpenAI未來前景產生了擔憂。 

巨變之下,何爲我們?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像元宇宙那樣走入歧路。AI需要時間,更需要引領。所幸,年末文生視頻應用Pika的爆火、谷歌多模態大模型Gemini的推出又讓市場峰回路轉,這正是科技的魅力。

或許,隱匿於AI瀚海中的某一組數字、某一行代碼,正審視着我們,期待我們以理性和關懷找尋下一輪巔峰。

       原文標題 : 這一年,AI扣響時代之問



標題:這一年,AI扣響時代之問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1403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