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周四)凌晨美聯儲將公布7月議息會議決議,市場一致預期7月加息25基點,預計聯儲大概率順勢而爲,將聯邦基金利率升至5.25%-5.5%,縮表速度保持不變。前瞻指引方面,從聯儲角度看,目前並沒有必要改變此前(今年包括7月再加兩次)的指引,但是也可能對通脹下行的趨勢做略積極的表態。往前看,聯儲9-12月三次議息會議中加息與否,將主要看
1)通脹;
2)勞工市場、尤其是服務業就業情況;
3)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韌性而定。
該行的基准預測是,9月大概率再度“跳過”加息,而如果通脹走勢如判斷一樣超預期下行,則11-12月加息概率也可能略低於50%。
主要觀點:
聯儲7月大概率如期加息25個基點,縮表速度維持目標。
對通脹下行有所認識,但暫時不必要調整今年加息指引(今年包括7月再加兩次)。從聯儲角度看,雖然6月通脹超預期下行,但目前沒有必要改變6月剛剛公布的最新指引。
估計聯儲將強調不能過度依賴單個數據,需要觀察更多數據以確定未來是否會再次加息(data dependent)。例如,聯儲委員Waller稱,單個數據點無法確認趨勢,聯儲或需要在9月FOMC之前收集充足證據以確認通脹的回落趨勢。
預計聯儲將維持今年加息至5.5-5.75%的表態,鞏固抗通脹成果,避免金融條件過度放松。
6月份聯儲點陣圖顯示,下半年將再加息2次,但CME Fedwatch顯示,市場預計11月加息25bp的概率從7月6日的40%下降至21日的28%。
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Nick Timiraos同樣稱,通脹放緩讓7月成爲聯儲最後一次加息的概率提高。但考慮到7月高盛美國金融條件指數(FCI)累計放松30個基點,若如果聯儲過早表露出停止加息的意愿,金融條件可能進一步放松。
因此,爲避免金融條件再次大幅放松從而推升通脹,估計聯儲目前維持9-12月再加一次的指引,不會排除未來加息的可能,以鞏固緊縮降通脹成果。
利率進入“5字頭”後,聯儲進入“謹慎加息”階段,結合6月通脹和就業數據出現超預期降溫,美聯儲9月大概率選擇觀察/跳過加息。
聯邦基准利率進入“5字頭”後,尤其是硅谷銀行事件以後,聯儲顯然對金融風險上升的警惕性更高,隨着勞工市場邊際降溫,通脹回落,聯儲可以選擇更爲“從容”。
雖然表觀指引不變,但預計聯儲將進入“數據觀察期”,7月後是否繼續加息預期將取決於1)通脹;2)勞工市場、尤其是服務業就業情況;3)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韌性而定。
目前,總體CPI已經在能源和食品價格下行的帶動下明顯回落,而核心通脹的粘性是聯儲停止加息的最大顧慮。核心通脹中,商品通脹已經开始快速下行,而房租通脹也开始回落,最後僅剩勞工價格驅動的其他服務產品價格增長率居高不下。
邏輯上,如果消費需求、尤其是服務消費超預期降溫、勞工需求增長繼續回落,那么聯儲最擔心的、勞工價格推動的粘性通脹也可能开始降溫,爲聯儲今年不再加息帶來可能性。
往前看,若通脹進一步下行、勞工緊缺明顯緩解,聯儲7月後再加息的概率將明顯回落。
鑑於通脹大幅回落或推升真實利率,降低美聯儲繼續推升名義利率的必要性,鮑威爾在6月FOMC問答中指出,真實利率的水平不應超過疫情前,而目前,真實利率的水平高出疫情前100個基點以上。
所以,如果通脹如所判斷的超預期回落,那么,美聯儲將利率“按兵不動”也是樂見其成的選擇。然而,明年看,美國近期財政、尤其是產業政策推動的財政刺激是否再度推高通脹,仍有待觀察,尚不能完全定論。
風險提示:通脹再度回升導致美聯儲鷹派超預期,高利率下美國金融風險暴露。
BY華泰證券
風險提示:以上數據來源均爲公开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或推薦。基金投資需謹慎。基金管理人承諾將本着誠信嚴謹的原則,勤勉盡責地管理基金資產,但並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投資者在投資基金前,請務必認真閱讀《基金合同》及《招募說明書》等法律文件。本基金適當性風險等級爲R3,在代銷機構申購的應以代銷機構的風險評級規則爲准。如需購买本基金,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买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
免責聲明:轉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爲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其任職機構立場及任何產品的投資策略。本文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您認爲本文對您的知識產權造成了侵害,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美聯儲宣布暫停加息!釋放了什么信號?#
#特斯拉二季度營收249億美元#
#蘋果悄悄研發AI大語言模型#
$特斯拉(NASDAQ|TSLA)$
$英偉達(NASDAQ|NVDA)$
$鴻博股份(SZ00222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7月FOMC前瞻】聯儲或如期加息,但後續相機而動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