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和美國的AI發展狀況表明,AI不僅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可能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力量。
中國和美國作爲全球兩大經濟體,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
作者 | 方文三
圖片來源 | 網 絡
中美人工智能策動路徑的比較
美國內外兼顧,對內布局關鍵技術領域,對外建立最廣泛的民主科技聯盟;
中國側重於內,建立獨立自主的AI創新生態體系,打造世界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美國技術反哺國防,維持軍事領先優勢;
中國全方位开拓應用場景,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美國一方面對內重點布局基礎理論和前沿性技術,着力推進多學科交叉研究,旨在掌握未來主導權。
美國聯邦政府將投入4000萬美元成立國家技術基金委員會,促進技術轉移和標准制定;
投入6億美元,新建30家人工智能研究院,加強人工智能基礎領域研究;
設立人工智能創新個人獎和人工智能研究團隊獎,鼓勵研究人員進行人工智能前沿領域探索;
投入7000萬美元進行國家人工智能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开發开放人工智能研究資源。
其主要目的在於:保持對未來卷積神經網絡等技術路线的主導權,並在人工智能發展所需的基礎理論和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突破方面[搶跑道]。
相比之下,在[政策紅利+生態閉環]的雙輪驅動下,中國人工智能呈現幾何級滲透擴散。
與行業應用的燎原之勢相比,中國人工智能創新環境、創新要素已經跟不上技術創新的速度和市場擴張的規模。
在應用場景开拓上,在[需求端供給端]共同發力下,推進AI技術賦能交通、醫療、安防、制造、民生等實踐場景。
同時,實施AI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比如說高端芯片、核心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關鍵基礎軟件等領域的研發突破和迭代應用。
中美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生命周期
中國和美國在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均處於成長期。
中國計算機視覺技術發展相對活躍,專利大量湧現,創新成果較爲豐富。
美國計算機視覺技術由於出現性能更加優越的顛覆性技術以取代舊技術,其技術生命周期擬合出多重S曲线。
在計算機視覺和智適應學習技術領域,中國在萌芽期和成長期均具有顯著的技術領先優勢,而美國並不具有技術優勢。
在數據識別和數字信息的傳輸略佔優勢,而美國在電數字數據處理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在腦機接口技術領域,中美兩國在腦機接口子領域萌芽期均表現出較強的技術領先態勢。
隨其發展至成長期,中國領先優勢相對減弱,成長期持續時間亦相對較長。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的瓶頸
此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算法和數據資源,劣勢是以芯片爲代表的半導體元件。
從2018年开始,美國陸續收緊中國獲得國際先進芯片的能力。
中美兩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算法主要看設計團隊的智慧和靈感,雙方沒什么差距;
大數據資源中國佔據絕對優勢;大數據分析技術雙方相近;但決定人工智能產品表現的關鍵要素還包括算力。
計算能力是計算機的核心能力,這也是中美兩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競爭多年的原因之一。
決定計算能力的關鍵是芯片。
中國在尖端芯片領域受制於美國,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客觀現實。
無法獲得最好的芯片,甚至無法自主生產最好的芯片。這是制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潛力的瓶頸。
從技術資本層面,最大的限制來自算力、算法、數據。
算力方面,我國的數據中心多面向軟件應用環境,比如遊戲服務器外包,真正面向AI的算力非常少。
而算力本身是非常昂貴的,模型越大,數據越多,數據訓練AI所要消耗的費用就越多,一次集中算力訓練需要幾百萬美元的算力,這是國內AI公司不能負擔的。
數據方面,國內數據的質量普遍不高,因爲數據本身積累上的問題。
算法方面,我國AI 开發者有思維慣性,過度依賴开源內容,對大模型缺乏探索創新。
中國朝着包容、創新的AI生態系統努力
爲了縮小這個差距,中國正在從战略高度重視AI發展,瞄准大模型、整合大數據、布局大算力,並實施包容審慎的監管,爲新事物的發展留足空間。
國內企業正在努力打破傳統的研發模式,尋求通過大數據、大模型和大算力的結合,進一步推動AI技術的發展。
同時,政府也正在積極制定政策,以保障AI技術的健康發展,並爲AI帶來的新事物發展留足空間。
人工智能部分關鍵核心技術在舉國體制支持下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如語音、圖像識別現已躋身世界前列。
圍繞提升中國人工智能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求,根據技術相對取得較大突破、應用場景相對明確以及引起各界較大關注等標准,共篩選出8項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
計算機視覺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跨媒體分析推理技術、智適應學習技術、群體智能技術、自主無人系統技術、智能芯片技術、腦機接口技術。
中國的AI研究已經开始從消費者市場向商業市場轉變,這標志着中國AI的成熟和進步。
與此同時,中國還提出了新的立法提案,以規範AI的使用和开發,防止AI技術的濫用。
在AI領域中國具備的獨特優勢
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優勢體現在其龐大的數據資源和技術人才,以及其快速增長的市場。
中國政府在該領域的投入和支持也非常明顯,並且對人工智能的重視程度高於其他國家。
中國人工智能的應用處於世界前沿,已深入各個行業且應用場景日益豐富,零售營銷、金融、交通、醫療保健、教育、制造業、網絡安全等各領域的智能化進程加速推進。
中國具有數據量龐大、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豐富、需求旺盛等特點,這爲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當前,中國已進入[萬模大战],很多公司都推出自己的大模型,未來中國不會只有一個大模型。
發展大模型難的不是研發,而是與場景結合,而中國互聯網大廠的核心優勢是自帶場景。
中美技術競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近幾十年來,美國的半導體政策的主旋律是市場驅動和自由放任。
新政策是在CHIPS法案通過後出台的,美國堅定地要保持對全球半導體技術供應鏈[卡脖子]的技術的控制。
最重要的[卡脖子技術]指的是人工智能芯片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半導體制造設備,以及設備零部件。
新政策中針對半導體價值鏈的不同環節設計了四個環:
①切斷高端芯片的供應,以扼殺中國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產業。
②切斷中國獲得美國芯片設計軟件、半導體制造設備,來阻止中國在國內設計人工智能芯片。
③切斷美國制造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供往中國,來阻止中國制造高端芯片。
④切斷美國制造的部件,來阻止中國在國內生產半導體制造設備。
結尾:
美國對華AI和半導體的最新出口管制,標志着中美技術競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人工智能必然是全球未來競爭的一個重要賽道,無論多難,中國都需要注重投入人工智能研發。
部分資料參考:科技導報:《中美人工智能產業核心技術生命周期的動態比較與演進路徑》,愛科創:《中美人工智能國家战略策動路徑比較》,總財:《發展人工智能,中美各有什么[長短板]》,六爺阿旦:《人工智能與中美之爭》,數字經濟先鋒號:《中美人工智能競爭大PK:誰領先?》, 紅山智雲:《中美競爭新前线:人工智能(特別報告)》
原文標題 : AI芯天下丨分析丨中美人工智能战略策動路徑比較與分析
標題:中美人工智能战略策動路徑比較與分析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