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裏,550W進化成MOSS人工智能,不斷給地球找麻煩。當人們以爲AGI(通用人工智能)只存在於影視劇裏時,現實中由ChatGPT引爆的AI大模型熱潮开始席卷全球。
就在這個當口,來自復旦的邱錫鵬團隊开源了名爲“MOSS”的AI大模型,被稱作“中國版ChatGPT”,一時間熱度高漲。
盡管這個大模型有着MOSS的名字,但是跟電影中人工智能體MOSS還有着比較大的差距。不過,NASA(美國宇航局)最近的一項研究被曝光,他們也正在研究一種AI,能就讓宇航員和飛船自由對話。
這不正好就是完全體的MOSS嗎?難不成過不了幾年,電影就能照進現實了?
帶着MOSS,漫遊太空?
MOSS被人熟知,完全是因爲《流浪地球》系列電影。但是MOSS並不是科幻電影史上和宇宙飛船綁定的唯一一個AI智能體。
鑑於美國人民並沒有看過《流浪地球》,所以基於MOSS的概念研發AI多少有些荒誕。但是,他們有另外一個更經典的形象可以參考——《2001太空漫遊》裏的HAL 9000 人工智能,這應該才是最早塑造這一AI形象的“鼻祖”和經典。
NASA的工程師表示,他們正在研發一種類似於《2001 太空漫遊》中的超級電腦 HAL 9000 的AI界面,未來可能實現讓宇航員與宇宙飛船對話,或者讓地面控制中心與探索遙遠星球的智能機器人交流。
據該技術的开發者介紹,這種 AI 的早期版本有望部署在月球軌道空間站上,該空間站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
該AI未來能在重返月球計劃中起到什么樣的作用,NASA已經有了初步的估算。
“我們的目標是達到一種能夠與宇宙飛船進行對話交互的狀態,它們也能向我們反饋一些警報、有趣的發現或者太陽系以外的情況,”NASA 訪問研究員Larissa Suzuki博士說,“這已經不是科幻小說了。”
上周,Suzuki在倫敦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舉行的下一代空間通信會議上發表了講話,她概述了一個星際通信網絡的構想,其中包含內置人工智能,可以在出現故障和低效率時進行檢測和修復。
她解釋稱:“它會提醒任務控制員,太空船傳回的信息可能會丟失或無法成功傳送。但我們不能在每個太空船失聯或軟件出現故障時都派一名工程師上太空。”
這個AI系統還有着自然語言界面,能夠讓宇航員和任務控制人員直接跟它對話,不用再讓人去翻閱復雜繁瑣的技術手冊了。按照Suzuki的設想,宇航員可以向人工智能尋求關於太空實驗或復雜操作的建議。
一旦真如Suzuki所說,這個AI系統被部署到宇宙飛船中,將極大降低宇航員的操作門檻,也能優化操作流程。這樣一來,太空乘組就會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科研和探索。
真正的太空漫遊,怎么能是一直在操作飛船,而是享受太空的美好啊!
部署AI?用AI造飛船!
NASA對於AI的態度可不僅僅是讓它幫助宇航員更好地進行太空探索,甚至想直接用AI來設計建造飛船。
西班牙《機密報》曾報道,NASA將發射完全由AI設計的新奇部件構成的航天器。
NASA用於設計和制造航天器部件的革命性技術與ChatGPT、Dall·E和MusicLM所使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相同。但是跟這些生成式AI不同,NASA自稱自己的AI技術不會犯錯!
據稱,由AI設計的硬件和航天器外形長的很像外星生物的骨頭,但是重量更輕,承壓能力更強。工程師Ryan McClelland把他們叫做“進化結構”的硬件。
McClelland的“進化結構”組件已被NASA在不同設計和建造階段的任務所採用,包括天體物理氣球觀測站、地球大氣掃描儀、行星儀器、空間天氣監測器、太空望遠鏡,甚至火星樣本返回任務。
用他自己的話說,乍一看這些東西很奇怪,但是當看到它的功能之後,你就會覺得很值得。
他指出,國際空間站耗資1000億美元,但裏面只有六個人,因此,如果人類想要實現讓成千上萬人前往太空的未來夢想,就必須做一些與以往不同的事情。
McClelland由此想到,生成式AI很可能掌握着能夠應對這個巨大挑战的一部分解決方案。
據悉,將AI、3D 打印或增材制造與現場資源利用相結合將提升太空服務、裝配和制造 (ISAM) 能力。根據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的ISAM 國家战略和ISAM 實施計劃的定義,ISAM 是美國太空基礎設施發展的一個關鍵優先事項。
在《2001太空漫遊》中, AI體HAL 9000與飛往木星的宇航員進行聊天,執行他們的命令並警告他們機艙內的故障,但最終失控並殺害宇航員。
技術的利與弊是一直存在的,就現階段來說,如何將AI技術最大化落地是重中之重。而像《流浪地球》和《2001太空漫遊》中反復渲染的AI威脅,是人們心理對先進技術的恐懼,也是警醒人們的准繩。
誰也料想不到AI技術能在一夜之間重新火爆,正如恐龍不會想到隕石會突然降落地球。發展技術遠比恐懼技術來得更切合實際。
標題:MOSS成真!美國NASA 被曝正开發AI,可讓宇航員與飛船自由對話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0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