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618”:末端無人配送到了哪一步?

2023-06-21 18:40:04    編輯: robot
導讀 導語:從快遞配送到移動零售,無人配送战火將起。 出品丨數科社 作者丨林木 剛剛過去的618還留有余熱,各家電商平台的“战報”已出爐。作爲消費提振的重要節點,今年的618堪稱“史上最卷”。 大促前夕,...

導語:從快遞配送到移動零售,無人配送战火將起。

出品丨數科社

作者丨林木

剛剛過去的618還留有余熱,各家電商平台的“战報”已出爐。作爲消費提振的重要節點,今年的618堪稱“史上最卷”。

大促前夕,淘寶、京東兩大電商巨頭均喊出“最大投入”口號,拼多多、抖音、快手、視頻號甚至小紅書等各路玩家緊隨其後,紛紛加入這場混战。

淘寶天貓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0點,超256萬名中小商家今年“618”的成交額超過去年同期。截至6月18日23時59分,2023年京東618增速超過預期,再創新紀錄。

隨着一連串耀眼的“战報”數字不斷浮出,快遞公司也到了該交答卷的時刻。根據各家披露的數據,618开場的10分鐘,全國超700個縣區市的消費者已經收到貨。

每年的電商購物節都少不了一場場配送效率的比拼,同時不乏物流黑科技的身影,而今年618,我們關注到末端無人配送單量正呈現出連年翻倍增長的趨勢。

無人配送已經走通“最後一百米”了嗎?商業化落地又行至了哪一步?

01丨暗战電商購物節

一直以來,每年的618、雙11等電商購物節都是無人配送最大的“練兵場”。

今年京東618大促期間,達達快送完成的無人配送單量同比增長超300%,上线以來已累計完成商超無人配送訂單超14萬單。而其去年618透露的累計訂單量還僅超過4萬單,也就是說一年時間至少增加了10萬單。

去年雙11相關數據顯示,京東物流在全國30座城市投入了超700台無人車,當天智能快遞車配送單量同比大增300%;菜鳥驛站出動350台無人配送車,累計送出了200萬件快遞。

種種數據和動作表明:無人配送單量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以京東、阿裏爲代表的互聯網寡頭們已在無人配送領域展开一場暗战。

早在2016年前後,阿裏、京東和美團等互聯網巨頭就已展开對無人配送技術的相關研究。無論對於在自有物流業務不斷添加砝碼的電商玩家,亦或是高度重視履約效率與體驗的本地生活平台,無人配送都不失爲一塊新標的。

2017年6月18日,京東第一代配送機器人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了全球首單配送任務。

這個身高一米五,重達250公斤左右的方體無人車,一次性送貨滿負荷爲6件包裹,按照現場約20分鐘一個來回的配送速度,一天的配送量幾乎與一個配送員的日常大致相當。一時間,業內外仿佛看到了智能化物流的未來一角,隨後引起各方重視。

2018年,菜鳥ET實驗室宣布小批量生產GPlus並進行商業化模式探索。同在這一年,美團的第一代自動配送車“小袋”在雄安園區內落地運營,產生了第一個用戶實際訂單;專注於無人配送研發的新石器正式成立。

過去三年,疫情的來襲爲無人配送逐漸走入大衆視野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有着非接觸、智能化等特點的無人車在物資配送、輔助消殺等環節大放異彩,一衆互聯網巨頭在其業務的布局明顯加速。

2020年,達摩院整合了旗下自動駕駛實驗室與菜鳥無人物流車研發部門,組成了一支大約300人的團隊,標志着阿裏無人配送研發和運營探索進入新的階段。隨後,菜鳥無人車在成都、杭州、北京等城市开始展开先行試點。

這年年初,美團無人配送車也已先一步在北京順義落地生鮮配送業務,逐漸在順義配送範圍內开始拓展。同年10月,30多台京東無人配送車江蘇常熟落地運營,京東物流宣布要建設全球首個無人配送城”。

2021年雙11,“技術”成爲主流電商爭相強調的重點,無人配送這一群雄逐鹿的新战場上終於亮起刀光劍影,各方紛紛昭示着自家在無人配送領域取得的碩果,隨之展开交兵。

今年618前夕,順豐搶發了全網首台冷鏈無人車,以冷鏈運輸爲主打,再次刷新無人配送的落地場景。而隨着巨頭們的不斷布局加碼,以及科技的更新迭代,無人配送賽道的這場暗战也愈發激烈。

02丨爭搶“最後一百米”

當前,無人配送市場已經雲集各路玩家,主要可劃分爲三大陣營:

一是在物流鏈條擁兵自重的互聯網巨頭,如阿裏、京東和美團;二是環繞物流護城河而生的快遞物流企業,如順豐、達達快送、聯邦快遞;三是聚焦在產業鏈中遊提供解決方案的無人配送新勢力,如新石器、毫末智行、白犀牛。

無人配送目前的落地場景主要集中在末端配送和市政服務兩端,其中,備受市場關注的末端配送又以快遞、物流、外賣和零售場景爲主。前兩大陣營的玩家,無不在相關商業落地場景或物流鏈條佔據着先天優勢,但卻不乏一些缺少自動駕駛技術或量產能力的玩家,這也給了第三大陣營迅速崛起的機會。

從近兩年的競爭格局來看,頭部玩家均已在無人配送的各細分落地場景佔有一席之地。如最早入局的京東背靠物流配送業務,早就在快遞配送場景一馬當先。阿裏的小蠻驢搶先走進校園,已逐步覆蓋全國上百所高校。美團以順義爲據點,不斷擴散外賣、生鮮的自動配送範圍,如今又在無人機配送更進一步。

互聯網巨頭在拼命搶佔市場的同時,無人配送新勢力們則忙着上新和量產。

一方面它們與互聯網公司、快遞企業建立合作,爲其輸送運力和無人配送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它們不斷接入商超等B端客戶,逐步覆蓋在寫字樓、商場、公園等場景。

如美團曾聯合毫末智行推出“魔袋20”,一度作爲其主打的無人車配送產品。白犀牛與永輝超市合作推出無人配送車,行深智能在景區、校園進行無人零售。今年4月,中通快遞與新石器無人車籤約合作,雙方合作的首批無人車已在鹽城等地上路運營。

對於包括毫末、新石器在內的這些新勢力而言,同處於L4級別低速無人配送車賽道上,量產能力無疑決定着其在產業鏈下遊的話語權。

誕生於2018年的新石器,成立之初就在常州建設了年產量1萬台規模的L4級無人車智造工廠。而比新石器晚了一年出生的毫末智行,在第二年就啓動了在保定建設的號稱全球第一座專爲L4級低速無人車打造的柔性制造基地項目,名爲毫末星環工廠。

據了解,該工廠於去年9月首度亮相,年產量達一萬台。可見,無人配送市場的頭部玩家已經跨過量產這一門檻,下一步就是最關鍵的商業化落地了。

03丨駛入商業化落地關鍵期

今年4月,北京地鐵7號线雙井站通道內,多了一輛紅黃相間的麥當勞售賣車,引來不少乘客駐足觀看這個新鮮事物。

這是新石器與麥當勞合作推出的無人零售車,乘客只需手機掃描無人車屏幕上的二維碼,就能在頁面上選購想要的麥當勞套餐。目前,這些無人零售車已經开進西二旗、雙井、朝陽門、永安裏四個地鐵站。

筆者在2號线換乘通道拍攝的無人零售車

除了快遞場景,零售和外賣也是無人配送市場較爲常見的商業化落地場景。早在兩年前,筆者就在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體驗過新石器的無人零售車,現下北京經开區和順義區的社區和商圈無人車已經隨處可見。

今年3月,繼京東、新石器、美團之後,示範區再爲毫末智行發放了無人配送車車輛編碼,意味着經开區又多了一家“持證上崗”的企業。截至5月,示範區已有19家測試車企,已發放號牌共計584台。可以預見,今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無人車“持證上崗”。

政策春風助推下,無人配送的商業化落地進一步加速。目前,無人配送商業模式的變現路徑主要以收取租賃服務費、配送費和兜售底盤、整車爲主。如白犀牛就是爲客戶提供配送服務,按照訂單收取配送費用。

隨着路權的束縛逐漸放开,擋在無人配送商業化道路的阻礙唯剩下成本。

無人配送車看似小巧,卻五髒俱全,自動駕駛的AI芯片、傳感器、控制器、導航定位設備等核心配置一樣不少。傳感器部分主要含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紅外傳感器(用以人機交互)以及圖像傳感器(攝像頭),以此來保障L4級別的無人配送車自動駕駛。這也決定了無人配送車高昂的制造成本。

但近年來,隨產業鏈上遊部分零部件價格下降,無人配送車的整體價格呈現下探趨勢。比如無人車頂端最貴的激光雷達,早幾年市場基本只有國外產品,價位在6-7萬元,如今已被國產激光雷達打到1000美元以下,顯然大幅縮減了廠商的原材料採購成本。

據市場相關數據,早年室外無人配送車的單台車價格基本在20-40萬左右。去年4月,毫末智行發布的小魔駝2.0,單車售價12.88萬元,已經與一二线城市快遞員一年的用工成本大致相當。而今年5月,其發布的小魔駝3.0售價爲89999元,已然降至10萬元以下。

當然,國內無人配送車想全面突破商業化困局也爲時尚早。

從全球範圍來看,領先國內一步的國外無人配送賽道正經歷着嚴峻的商業化考驗,如亞馬遜和聯邦快遞因自身經營問題先後放棄了自家的無人配送車業務。從產品安全角度出發,無人配送車的爬樓、乘電梯等問題仍待解決,上路後的安全問題也依然備受大衆關注。

       原文標題 : 聚焦“618”:末端無人配送到了哪一步?



標題:聚焦“618”:末端無人配送到了哪一步?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8284.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