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智能化有缺失的比亞迪,正在密集投入擴大自動駕駛的軟硬件自研團隊。
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內部投資者溝通會議上表示,目前比亞迪已經在自動駕駛上招到四五千人規模的軟件團隊。她直言:“跟別人比是不領先,但是到最後一看,比亞迪再過三年,各種五花八門的創新就會釋放出來。”
據悉,比亞迪汽車正積極調整其智能駕駛部門,以改進輔助駕駛系統。比亞迪規劃院的智能駕駛研發部門原負責人王歡已經離職,其負責的智能駕駛开發部被分拆整合,大部分被分流進韓冰負責的電子集成部,而且韓冰還在同步籌備比亞迪的智能駕駛芯片設計團隊。
緊接着,比亞迪又推出了其高階智能駕駛版本,命名爲DNP,將從高速NOA开始,於第三季度在比亞迪漢,以及騰勢N7上首發。一場關於自動駕駛的賭注,似乎正在比亞迪上演。
本文試圖通過對比亞迪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分析,回答三個方面的問題:
1、比亞迪的智駕水平到底如何?
2、在發展智駕上,比亞迪爲何表現得如此克制?
3、發力智駕,比亞迪來得及嗎?
一、不是弱,而是不激進
一直以來,外界普遍認爲比亞迪汽車在智能化方面有所缺失,車機系統保守,智能駕駛能力拖後腿。
目前在售的比亞迪車型都沒有搭載高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只有一些基本的輔助駕駛功能,如自適應巡航、自動泊車、車道保持等。哪怕是旗下漢、海豹這種售價高於 20 萬的車型,也僅僅配備了中端芯片,支持最大衆的 L2 級別輔助駕駛等級。
反觀一些其他品牌定價便宜的車型,不僅搭載高通 8155 這種高端車機芯片,還擁有更先進的輔助駕駛能力。
但比亞迪在自動駕駛方面真的是一個“小白”嗎?實際上,在自動駕駛這項技術上,比亞迪布局許久。
早在 2013 年,比亞迪攜手北京理工大學機械與車輛學院,短短 3 個月就合作推出了线控自動駕駛汽車。這是個能夠遠程操控汽車的技術,算是無人駕駛的早期形態。
2018年,比亞迪开始與百度、華爲、速騰聚創、地平线等企業合作。2018年7月,比亞迪和百度正式宣布將共同打造开發車輛認證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百度、地平线等可以研發自動駕駛技術,比亞迪將爲廣大的开發者們提供創意生長落地的平台。僅僅兩個月後,比亞迪就正式啓動了比亞迪D++开發生態,這是一個开源的車載智能开發平台,可以爲开發者提供开放的接口、車輛數據和控制權限,包含“自動駕駛线控平台”和“車應用开發平台”兩部分。
比亞迪真正提速是在2021年到2022年。
2021年,比亞迪推出自研操作系統BYD OS,开始自己整合關於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供應方案;同年,比亞迪开始投資芯片供應商地平线、激光雷達供應商騰聚創、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Momenta。
2022年,比亞迪聯合百度爲其提供ANP(城市智能輔助駕駛產品)以及百度地圖,並宣布與自動駕駛芯片供應商英偉達合作,未來將採用英偉達的自動駕駛平台。
今年更是持續發力,確定在今年的第三季度,新一代的王朝以及海洋網部分車型實裝 NVIDIA DRIVE Orin 芯片。NVIDIA DRIVE Orin 芯片支持深度學習和視覺加速性能,整體的芯片算力高達 254 TOPS。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同款算力芯片的國內新勢力並不少,比較知名的有理想 L9、蔚來 ET7。Orin 芯片的上車,基本彌補了比亞迪與同行智能駕駛的硬件差距。
除了硬件的查缺補漏,比亞迪乘着算力翻倍的好勢頭首次推出了旗下的高階智能駕駛方案DNP,同樣是在今年三季度,DNP 就會實裝上車新款的漢,從高速 NOA 功能开始逐步拓展高階智能駕駛。
二、做好基礎的L2
過去兩年,智能駕駛風向轉變巨大。一开始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其他車企,都將智能駕駛視爲金字招牌,在加速智能化布局方面都表現得相當強勢。堆料,成了車企之間的軍備競賽。
自動駕駛行業看起來一片熱鬧,但對消費者來說真的如此嗎?2023年1-2月中國乘用車零售量出現20%下滑,一場車市大混战把所有人都卷了進來,堆料上頭的車企很快迎來了當頭棒喝。加裝多顆激光雷達、配置多顆大算力芯片,說得好聽是安全冗余,但多出來的硬件成本,其實是加倍放在了消費者身上。它既不能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實在的功能體驗,也不能確保自己在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
自動駕駛雖如火如荼,但整體尚且處於發展的初期,並不成熟。因此不難理解,比亞迪爲何在自動駕駛的進度上一直比較克制。
早在2016年,比亞迪就參與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线圖1.0》的起草。當時漸進式路线和躍進式路线也在彼時發生了分野,主機廠多採用漸進式路线,通過數據的積累,逐漸完善出無人駕駛的功能。而創業公司和互聯網公司從軟件算法優勢切入競爭,試圖一步到位。
但自動駕駛牽扯到的問題太多,交通環境、路況變化、電子質量等都會左右其效果。而且中國道路更是復雜多變、交通參與者衆多,導致在歐美路測的自動駕駛軟件到了國內識別率大幅下降。據36氪報道,當時參與自動駕駛战略的比亞迪前高管表示:“甚至出現了能識別歐洲人,卻識別不了中國人的情況。”
直到去年,特斯拉在中國的FSD开通率也不到2%。
在當時不成熟的環境下,比亞迪沒必要冒險。於是,比亞迪做了一個極具性價比的選擇,優先將資源投入到了三電技術之中,同時判斷未來要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必須要通過網聯化。
這也是政策層面一向的態度,工信部原部長苗圩曾公开表示,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仍然要由政府基建來推進,這可以給車企降低大量的研發成本。 唯有政策先行,才能有用武之地,目前只有少許城市的少許道路开放了無人駕駛測試。
而且自動駕駛技術方向也不明朗,技術路线可以說是五花八門,有特斯拉爲代表的單車智能,也有以百度爲代表的車路協同。感知層面有攝像頭視覺傳感系統、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
每個技術路线都有自己的優劣勢,都還處於市場培育階段,沒有哪一項技術能真正脫穎而出。換言之,試錯成本高,比亞迪的策略是讓子彈先飛一會兒,等大方向明晰,再大舉進入。
其次,比亞迪的走量車型在 30 萬元以內,其消費者群體更在意實用性而非科技性,車輛一旦支持搭載先進自動駕駛,售價勢必會上漲,會導致潛在用戶流失。
所以在車百智庫看來,比亞迪是一邊等,一邊做着准備。
等到自動駕駛硬件成本降低、比亞迪在智駕有關的算法和數據上做到足夠成熟穩定、自動駕駛有關的法規放开以後,再用低廉的價格鋪开自己的技術。而在真正實現自動駕駛之前,做好基礎的L2 或L2+也就夠了。
三、比亞迪需要跟注
“FSD的安全指數將是人類駕駛員的10倍,汽車價值將提高5倍。”日前,馬斯克在股東大會上就特斯拉FSD發展前景的表態。他說,目前FSD的發展速度還在逐步提升,通過軟件更新,特斯拉可以從需要人工幹預轉向完全自動駕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裏程碑。
智能電動車時代,電動相當於肉體,智能相當於靈魂,兩者的博弈會始終存在。智能駕駛正在成爲車企競爭的主要賽場。
此時的比亞迪也不能再繼續按兵不動了。畢竟智能化這個大趨勢不會改變,沒有誰敢在這條路上“逆行”。
雖然比亞迪在今年一季度累計銷量超過44萬輛,超越大衆成爲季度銷冠,並且在產量上也實現了接近一倍的同比增長,但前面提到比亞迪有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是,許多車型只支持基本的 L2 級別輔助駕駛能力,勉強可以做到自適應續航和車道保持(基於博世 ADAS 方案的 DiPilot 系統)。
隨着銷量突破和向高端化發展,智能化是比亞迪必須要跟進突破的。否則一旦特斯拉率先打通自動駕駛的任督二脈,比亞迪剛剛建立起的銷量優勢恐將不保,還極有可能削弱我國在汽車“新四化”過程中的話語影響力。所以,在保持自身銷量優勢的基礎下,覆蓋特斯拉的智能化發展路徑,是比亞迪卡位下一階段競爭的一個合理選項。
此外,隨着汽車“新四化”的推進,汽車智能化程度是汽車目前獲得溢價最爲重要的因素之一。如自動泊車技術,讓“側方位停車”和“倒車入庫”不再是困擾;車機娛樂系統,讓人車互動增強了更多趣味性;以及最熱的自動駕駛技術,在城市道路也能解放司機們的雙手,被消費者感知的程度就顯著高於之前的定速巡航。並且相較於爲汽車天窗付費,智能化顯然更加值得。
馬斯克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談到了自己對 FSD 的看法,當車型產品擁有足夠量級的用戶基礎時,智能駕駛服務將會爲品牌帶來超乎想象的利潤。
作爲目前能在銷量上和特斯拉掰掰手腕的比亞迪,也已經在電動化上取得了普遍認同,下一步的整體進階,必然在智能化上有所突破,並且還需要再跑快點。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比亞迪坐不住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1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