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老人代寫回憶錄,真是一門“好生意”嗎?

2024-12-11 18:10:04    編輯: robot
導讀   來源:上觀新聞   “銀發力量”,這是上海《咬文嚼字》雜志評選出的2024年十大流行語之一。   “銀發”借指老年人,“銀發力量”指老年群體在社會各個領域產生的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流行語條目中,編...

  來源:上觀新聞

  “銀發力量”,這是上海《咬文嚼字》雜志評選出的2024年十大流行語之一。

  “銀發”借指老年人,“銀發力量”指老年群體在社會各個領域產生的不可忽視的力量。在流行語條目中,編輯部寫道,“銀發”族詞語不斷發展壯大,如“銀發浪潮”“銀發市場”“銀發經濟”等。

  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階段,上海則是我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且人口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記者發現,爲老年人代寫回憶錄,正在一些社交媒體平台上成爲垂直分類的熱搜。在上海部分社區,出現了教老年人寫回憶錄的培訓項目。

  爲老年人寫回憶錄,真的是“銀發經濟”藍海中的一門“好生意”嗎?

  普通人也值得書寫

  “只工作不上班,我給老年人寫回憶錄月入兩萬。”

  “寫了三本回憶錄,收入夠买一輛車。”

  打开小紅書,以“代寫回憶錄”爲關鍵詞搜索,記者發現,有近萬篇記錄寫作經歷或個人經驗的筆記,有些筆記的點贊量甚至上千。其中,爲老年人代寫回憶錄的業務最爲紅火。

  翻看這些筆記,不少寫作者分享了從接觸一位老人到爲其完成回憶錄寫作的具體過程與個人感受,字裏行間透出對這一行業前景的看好。

  從收集基礎信息到最終印刷裝訂回憶錄,一位全職寫作者可能需要花費3個月左右。至於收費,通常需要“私下溝通”,一些明碼標價的服務價格在2萬元至4萬元不等,依據文本字數與客戶要求而變化。部分“入行”較久的寫作者還提供技巧分享課程或私人指導服務,吸引更多人躍躍欲試。

  “在最困難的時候,靠給老人寫傳記,賺了18萬”,這條收獲258點贊、353收藏的帖子是小紅書用戶“明微”熱度最高的筆記。在筆記中,她分享了7條爲老人寫傳記的建議,包括要遵循的四項原則“真實、客觀、全面、生動”,寫作前要“廣收資料、梳理提綱”,可按時間线梳理,也可按重大事件梳理,寫作中要抓住人物特徵,如成長環境,外貌、性格、氣質、語言,還有“面對事物的心”。同時,人物傳記不是流水账,需要“增加一定的人物故事性”,注重細節和真實感,“不要過度美化或貶低人物”,要多角度思考人物的經歷和行爲。

  這條筆記最後,明微表示,“想要人物寫作模板的,安排!”評論區120多條留言中,不少人表示“我也想寫,想要採訪提綱”;也有人詢問“想爲家族寫一本傳記,如何收費”。

  在明微的個人主頁,她介紹自己“採訪了100位名人,出版100萬字”,同時幫助“1000+女性通過寫作實現生命價值”。記者通過私信提出採訪,最先收到的也是一張寫作課程的海報。

  如何走上爲老人寫回憶錄這條“賽道”的?明微告訴記者,自己在傳統紙媒摸爬滾打了12年,創業失敗後,常年寫作人物專訪的她決定回歸“老本行”——靠寫人物傳記重新步上寫作事業的正軌。“說實話,我寫傳記不是以賺錢爲目的,我還有其他寫作業務可以賺錢。”明微說,之所以愿意爲老人寫傳記,“通過全面了解他們的成長、背景、思維和生活狀況,真的可以從這些人身上獲取很多能量”。她接觸過的想寫回憶錄的老人往往有所成就,想在年老之際寫下自己以及上幾輩的經歷,爲後代留下家族的印記。“來找我寫回憶錄的老人基本在70歲到80歲之間,他們一方面自我意識比較強,另一方面,他們的經歷伴隨着新中國成立以及後來的發展,因此對國家的感情都很深,很有家國情懷。”

  在反復採訪、整理材料的過程中,明微發現,每代人的故事都帶有很強的時代印記,家族的變遷也總是和歷史、文化的變化交織在一起,這讓她對過往一個世紀的歷史有了新的認識。讓她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一個五代軍人家庭。“可以看到一位曾經的軍長是如何影響整個家族的精神,這個家族的小輩目前仍然在海軍服役。當困難、波瀾來臨之際,這個家族是怎么應對的?他們有着怎樣的精神態度?”在寫作回憶錄的過程中,明微常常反思自身,“有時,我會想象當時的畫面和情境,如果是我面對那樣的問題,應該肯定沒有辦法保持那么好的精神品格,無法把問題處理得那么周全。我在別人的經歷裏,好像重新審視了自己。”

  雖然主動聯絡、希望留下回憶錄的老人往往不“普通”,但在明微看來,並非只有創造了一番事業的人才值得書寫,普通人的精神品質也值得在時代中留下印記。

  不少年輕人主動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寫手,希望爲長輩留下一些回憶——一份回憶錄,成爲“盡一點孝心”的方式。

  生活在浙江溫州的湯小白成爲自由撰稿人的8年間,已經寫作了近70本回憶錄,他感受到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重視老人的精神需求。“每次我去採訪老人,他們講着講着就哭了,情緒很容易波動。很多老人的故事其實很豐富,但很少有人陪他們聊天。他們心裏是有這樣的需求在的,但孩子不主動和他們溝通,這個想法就在心裏埋沒了。現在,很多年輕人主動和家裏的老人溝通,這個事才能成。”

  湯小白的小紅書主頁以“只有初中學歷卻月入5萬的自由撰稿人”爲身份標籤,置頂了“幫老年人代寫回憶錄,年收入15萬以上”的筆記,這條分享帖獲得近萬點贊,七百多條評論。

  “八九年前,我還在東莞一家工廠做流水线工人,學歷不高,只能做體力活,越來越感到身心俱疲,看不到發展前景。於是決定練習寫作,後來還开了淘寶寫作店鋪,代寫主持稿、演講稿、人物故事與商業軟文。”湯小白告訴記者,剛开始入行寫作時,將近一年沒有收入,後來“選對了正確的寫作類型”——商業文案和爲老人寫回憶錄。

  在11月的一條筆記中,湯小白分享了前一個月的營收,“10月接了兩本回憶錄,合作總金額爲4.1萬元,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

  “找我寫傳記和回憶錄的客戶大部分是小老板、退休幹部這類人,在整個社會層面或許不算很有名,但在他們家族,都是了不起的人。”湯小白認爲,比起寫作技巧、文筆,“找到這類客戶才更重要”。

  爲了尋找潛在客戶,除了线上運營社交媒體,湯小白還常去公園、養老院與老人聊天,不錯過任何“推銷”自己的機會。他的第一批回憶錄“客戶”就是由此而來。

  剛开始寫作的第二年,有一位廣州的青年找到湯小白,希望他能給自己的父親寫一篇回憶錄。“我一开始以爲他只是說說,後來,他不停給我打電話、發信息溝通情況,我覺得他好像是誠心的。”於是,湯小白买了機票去廣州,對他的父親與近親开始了爲期3個月的採訪。“這位老人出身農村,在貧苦的環境長大,到了城市以後,勤勤懇懇工作,結婚生子,現在和子女生活在一起。聽起來很平淡,但對這位老人和他們的家庭來說,這些故事就是值得留給後輩的精神財富。”他還記得,將打印好的成品交出去時,老人感動得流淚了。“不是文字工作者出身的我,第一次因爲寫作獲得這么大的肯定。我沒想到這份回憶錄有這么大的能量,真誠對待寫作,能給普通人帶來這么大的鼓舞。”

  AI寫回憶錄,可行嗎?

  相比收費數萬元的人工代寫回憶錄服務,AI的興起,讓寫作門檻變得更低。採用AI工具,能讓更多人輕松擁有屬於自己的回憶錄嗎?

  一位從業者告訴記者,AI寫作回憶錄往往只需數千至1萬元出頭,不到一個月就能完成撰寫。目前,市場上已出現多種AI編寫軟件,使用者只需戴上耳機回答問題,AI會根據使用者回答中的關鍵詞調整提問,從用戶提供的照片、文字和其他資料中提取信息。完成資料收集後,就進入了AI寫作階段,之後,通過人工編輯進行校稿審核,審核通過後,用戶可以查看,並繼續使用AI修改章節內容。“回憶錄的精髓在於經歷的記述。AI已經學習了很多人物傳記和回憶錄的寫作方式,只要信息足夠真實,它自然能夠生成不錯的文章。”一位使用了AI寫作平台的用戶反饋道。

  更多寫作者對AI的介入表示懷疑。湯小白嘗試了AI生成文字後選擇放棄,“雖然有時候AI可以提供給你一個寫作框架或比較華麗的措辭,但真正的核心——故事的構思和結構還是要靠自己去創作。AI只能是輔助手段,我不太愿意用。”

  明微所在的團隊开發了自己的AI寫作平台,每個月可以量產4至5篇人物傳記,不過明微自己從來沒有使用過。“那樣的文章雖然第一眼看着不錯,但你看第二遍的時候就根本不想看了。因爲它沒有情感,沒有人的影子,就是資料的堆疊。”她也擔心,當老人敘述時情緒激動或跑題時,AI是否有能力安撫老人的情緒,把敘述邏輯重新拉回正軌?

  “回憶錄和傳記不同於別的文體,它是一個家族的生命故事,需要敘述者情感的注入,更需要寫作者精神的投入。”多位代寫回憶錄的寫作者告訴記者,回憶錄固然具有傳承意義,但在文字成品之外,晚輩、寫作者與老人闲聊時提供的情緒陪伴,或許才是銀發群體更加需要的。“在這份陪伴的記憶上,AI大概無法替代人類。”

  比起“生意”,更是“療愈”

  “月入XX萬”“收入夠买一輛車”,社交平台上的“代寫回憶錄”經驗帖,常常傳遞出“輕松賺錢”的感覺。

  一位在上海高校從事創意寫作教學的青年教師向記者表示,就像“很多开寫作課的人,本身並不靠寫作掙稿費”,在互聯網上宣傳“代寫回憶錄很賺錢”這件事,有點接近這個套路,“也許主要也是靠教別人如何賺錢來賺錢吧”。變現途徑包括但不限於培訓課程、寫作提綱,更有人已經开出“AI+回憶錄寫作訓練營”。

  事實上,代寫回憶錄,由於價格和內容標准不清晰,同時周期難以把控,從商業邏輯上說,遠未成爲一門“好生意”。

  對老年人來說,寫一本回憶錄,價值或許不僅來自最終的文稿,更來自撰寫過程得到的耐心傾聽,甚至,老年人如果能夠自己加入寫作,這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今年11月,配音演員童自榮出版了帶有自傳性質的新書《八十而已》。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辦的分享會上,記者聽到了童自榮分享這本書的緣起。“年初我生了一場莫名其妙的病,成天昏昏沉沉,像植物人一般,有時還會呆呆地想,張國榮從這么高的樓飛下來,如此瀟灑——”童自榮對讀者如實坦白,“足有半年時間是這樣的狀態。女兒突發奇想,‘一起來弄本書’,或許對病情有幫助。半年之後,書寫出來了,我漸漸恢復了。我要謝謝我的女兒。”

  北京師範大學老年心理實驗室的研究提到,“人生回顧法”是一種重要的老年人心理治療方法,實施“人生回顧幹預”的老人自我效能感得到提升,能提高生活滿意度和自尊感。

  寫回憶錄或出於回憶錄的目的,向他人回憶人生,某種程度上就是“人生回顧法”的實操。“有一年冬天我回老家,曾是文學青年的三舅姥爺正在寫家族史。他是60後,現在當保安。後來逐漸出現秀英奶奶、姜淑梅這樣的寫作者,她們的知識積累可能還不如我的三舅姥爺,是從學寫字开始學寫作。”上海大學創意寫作專業博士信世傑說,“三舅姥爺”們帶着豐富的故事資源,如何整合、表達出來,寫作的過程也是梳理的過程,帶有自我紓解的功能。

  注冊在長寧區的民非公益組織“福智公益”從去年起开展“長者陪伴”系列活動——“人生回憶錄”項目,強調“敘事療愈的力量”。活動介紹中表示“通過6周的創意書寫,創造喜悅、充實的老年生活,成年子女也有機會通過自傳理解父母的生命歷程,增加彼此對話,從而相互理解,促進家庭和諧”。這一活動去年5月首次在仙霞新村街道社區綜合爲老服務中心开展,今年多次在仙霞路“鄰光MIX”定期舉辦。記者注意到,授課老師有多年應用心理學背景,課程內容不限於寫作,還包括通過繪畫、音樂等方式回顧人生。

  “在整個活動中,我們會更傾向於關注長者們的喜好,對他們不愿意分享的內容,不去涉及。陪老人寫回憶錄,需要耐心、細心和尊重,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記錄下老人寶貴的回憶,也可以讓老人感受到自己的故事被珍視和尊重。”主辦方如此表示。在12月4日舉辦的今年最後一期“人生回憶錄”活動中,一位老人分享道,“在寫作中,原來我一直認爲我寫不出那些漸行漸遠、塵封已久的往事,沒想到真動起筆來,那些往事如沉船浮起,裏面每一個房間、每一個物件,都清晰起來,我竟可以記起那么多細枝末節。”

  “不要讓老人覺得,只有付錢才有人愿意聽他們講故事。”聽說網上流行“代寫回憶錄”並做了一番研究後,“00後”大學生小屏決定,“今年寒假回家,爲家裏健在的長輩做一份輕量級的回憶錄。”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

標題:爲老人代寫回憶錄,真是一門“好生意”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5306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