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汽協發布了8月份汽車市場數據。一組值得注意數據是:高端品牌乘用車(產品價格中位數在30萬元以上的品牌,也可籠統地稱爲豪華車)當月銷量38.4萬輛,環比增0.9%,同比降7.8%;而乘用車整體銷量218.1萬輛,環比增9.4%,同比降4%。往年的經驗,8月處於淡季末尾,進入开始擡頭向上的階段。但今年8月擡頭趨勢不明顯,高端產品相對大盤也稍顯弱勢。
價格战的高位僵持
和20萬以下價格區段不同,就今年而言,眼下豪華市場處於價格战的後半段。按慣例年底衝量的時候,價格战多少得來個小高潮,但今年的情況則未必。
各家可能真有點打不動了。根據乘聯會數據,豪華品牌2021~2023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爲13.2%,13.2%和13.7%,2024年前兩季度市場份額維持在了13.6%,微跌0.1%。從這角度來看,以價格換銷量算成功的。今年豪華燃油車的促銷幅度,從年初开始就一路走高,到7月份的時候達到高點(25.1%),到8月份的時候回落至24.3%。當前仍在高位,但發動新一輪價格战的動因接近消失。
原因是價格战到這一步,保住的地盤,已經抵不過品牌價值的流失。前者是實打實的,後者很難量化。但是主機廠可以透過輿論觀察、保值率分析、委托第三方市場調查等手段,從而勾勒出品牌價值的增益和減損。
一旦主機廠察覺到價格战不值得,可能會選擇穩價保品牌。短期內可能付出減量的代價,但長期看,品牌價值才是決定銷量的大背景,尤其是對豪車市場,這本身就是短期業績和長期利益的平衡問題。
市場心理預期有所扭轉
在2020年之前,一二线豪車品牌,基本上從“保份額”的角度來看待市場競爭,即不管對手如何出牌,基本每牌必跟,好像不作回應就顯得氣勢上弱了三份。這兩三年,新勢力對中高端的挑战越來越大,再採取“人盯人”的策略已經意義不大,必須轉向盯豪華市場整體。隨着多輪價格战跟牌,投入不斷加大,市場已經出現了不可持續的跡象,這也是折扣率再也飈不上去的原因。
品牌競爭力在短時間內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幾乎可以視爲一個常量。運營層面就是做平衡,但平衡應該是動態的。極端性措施即便採用,也不能長久,很快就要向對向調整,形成實際的“鐘擺式”策略。其本質,就是在多維指標中不斷尋優的過程。
簡單說,即在均衡價格(供給和需求達到理論平衡點)與現實市場價格之間,找到最優區間,即同時照顧到短期和長期利益。
7月份,寶馬率先宣布“減量穩價”,其余品牌有所跟進,但做法相對溫和一些。跨國品牌原本採取的策略相差不多,即在電車上價格上折讓力度更大,主力產品的優惠相對克制。現在寧可在新能源上減少供給,也要維護主力產品的價格體系。
8月以來,豪華市場的供給側,產生了偏向以品牌價值爲導向,與品牌相適應的增長战略。雖然只是微調,但考慮到經營本是平衡術,先扭轉的往往是市場心理預期,實際情況才有可能跟着轉變。
維護品牌战略的渠道战術手段
將“長期品牌價值”擺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是一次战略“歸正”,但不是誰都能玩的。它有幾個前提:沒有生存危機、現金流和銷售回報率健康、股東和董事會對管理層的短期業績壓力不大。
拿到這幾手“基本牌”之後,運營方就可以適當遠離價格战的泥淖。战略目標需要用战術手段漸次實現。
40萬元級別的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絕少有按“指導價”賣車的現象。問題是現在優惠幅度回收多少才合適,既要看渠道方所處的具體環境,還要平衡多種渠道模式的(直營、直營托管、代理、經銷)的利益關系。對渠道的控制能力,代理模式最低,直營最高。這也是一些新勢力能夠真正執行“全國同一價”的原因,但這一點實際上也有所松動。
具體操作層面,一家經銷商投資的門店,它的對手不僅有其他品牌門店,還有同城同品牌其他經銷商門店。前者還可以打差異化,後者如今則完全是肉搏,很難取巧。同一款產品,現在消費者都很精明,同時與多家門店聯系,讓他們互相殺價。當然,這種玩法,只有在买方市場才玩得轉。顯然,只有強化渠道控制力,才能避免自相殘殺。
而渠道控制力,很大程度取決於經銷商賺錢與否。如此,又回到短期業績和品牌價值孰重孰輕的問題上。
而新勢力選擇直營,並非由於以上優勢,只是缺乏時間、資金去大規模鋪渠道,其產品线比較短,也不支持渠道大規模擴張。至於渠道下沉,一直壓到3、4、5线,更是經營時間長的合資品牌的優勢。
跨國品牌當然要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單從渠道經營層面,只要官方收緊批發價格折讓和補貼政策,就能消解大部分內部過度競爭,重回品牌運營的路线上來。
穩預期就是穩收益
顯然,只有維護品牌價值,才能給客戶以穩定的期望(誰也不想买到手之後立刻又便宜了1、2萬)。只有擺脫價格战至上的思路,也能給經銷商帶來信心。
消費者穩固預期,渠道也就能穩單車收益,尤其是主力產品收益。技術無代差的情況下,形象清晰、歷史悠久、知名度高、個性突出的品牌,也就有了短期施展空間。這就意味着,長期主義者,也可能贏得中短期利益。而單獨打“科技牌”,則很難規避產品力雷同,因爲這些產品點(智駕、智艙)本質上都是供應商的能力。只有融合到品牌運營中,科技才有個性化色彩。原來一线豪華沒有战術,只是平推;二线才打差異化。現在,大家都要講個性,講品牌文化。而推品牌文化並非只靠廣告,消費者接納的所有信息,都帶有品牌文化的因素,講究一個“潤物細無聲”。
不論多長的產品线,底蕴深厚的豪華品牌都有特定的目標人群。原因就在於不同的品牌特質,能夠吸引不同的人群。而價格趨穩,則相當於給潛在購买力一個推動力,即將徘徊在決策門檻的消費者吸引進來。
價格战野火蔓延,導致從自身成本出發的定價策略,成爲稀缺運營策略。而現在剛有了一點重回“品牌價值運營”的跡象。誰都知道战術後撤,有利於更長遠的战略利益。而敢於現在這么做的,仍是少數派,後者可能在付出一些代價之後,避免了品牌價值過度磨損,進而在長期競爭中取得優勢。
(責編:傅琰)標題:8月數據發布,豪車的價值運營需回歸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21022.html